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要求下,关爱和帮扶校园大学生弱势群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成因和类型,最后提出了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和谐校园 大学生 弱势群体
基金项目:本文为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的成果之一(项目编号:SGH10151)。
作者简介:游学民,渭南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高教管理。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6-198-01
一、弱势群体的成因
社会经济底层人群的子女是分享教育权利中的弱势群体,接触到优质教育的机会少,并且这些孩子在教育环境和机会有限的条件下,难以培养其特长。另外家庭环境不和睦或者缺少温暖、关爱的子女,更容易在性格上畸形发展。
家庭对子女的学习教育过度重视,形成高强压制性的被迫学习,也很可能会适得其反,质变为弱势群体。一些来自边远农村地区的学生沉迷于都市的新鲜生活,在尝试中迷失自己,成为校园弱势群体的另一个来源。
我国女性教育发展受封建思想的制约,如一些封建观念陈旧的家庭会有限度地对女孩实行教育;也有不少企业单位为了追求效益最大化,根据女性的特点,家庭的角色责任等原因,会偏向优先选择男性,以减少企业单位的劳动成本。
二、弱势群体的主要类型
1.经济困难的群体。我国贫富差距日益变大,导致贫困大学生的比例或人数,都呈快速增长的局面。贫困生无力缴纳学费和购买学习用品,甚至连日常生活都难以保障,在社会中很容易形成压抑、自卑、孤僻的性格,最终导致自我封闭,造成不良的人际关系。
2.学习不良的群体。高校生活是相对宽松的,学生自己支配的时间更多,没有了之前家庭和教师的关注和监督,自控能力差的学生一旦放纵自己,迷恋任何无关于学习的事物,都是在自毁前途。另外一些学习基础不好的学生,采用不对的学习方法,日久天长也会失去学习的信心,沦落为学习不良的弱势群体。
3.来自边远农村的群体。来自边远农村的学生,由于当地的文化环境不佳,其中大部分学生对于体育活动、文艺项目都比较弱化,在校园的各项活动中,缺乏个性的自我展示机会,导致成为竞争力弱小的一类群体。
4.女性学生群体。女生是高校中潜在的弱势群体,其弱势地位体现于未来的就业竞争之中。随着大学生的逐年增多,社会就业压力的日益增大,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处于相对不利地位,很多企业单位都明确同等条件下优先男生。
三、关爱和帮扶校园弱势群体
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完善思想教育工作的同时,充分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改变其自卑压抑的思想,培养其积极乐观、自尊自立的健康人格观念,勇于做生活的强者;还要加强心理指导,帮助弱势学生树立自信心,克服障碍型心理,肯定他们性格中和能力中的优点,面对自己的弱势时,应以平和的心态正确看待,找到改善弱势的途径和心态才是关键,先从精神上对这些学生进行鼓励和帮助。
2.针对经济困难的群体,高校应该继续加大工作力度,首要建立健全以国家助学贷款、奖学金、困难补助、减免学费、勤工助学、社会资助和师生互助等为主体的多元化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二要进一步深化勤工助学管理,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勤工助学管理部门要创造性地工作,积极为经济困难学生联系社会上的勤工助学岗位;三要建立完善的经济困难学生管理制度和补助审批制度,建立经济困难学生档案,把有限的资金用到真正贫困又品学兼优的学生身上。
3.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班干部的作用,要经常到弱势群体中去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难处,尽可能的满足其合理要求。对于学习上困难的弱势群体,要帮助做好人生规划、树立专业思想、监督并且激发其学习动力;对于采用学习方法不佳的学生,教师帮助其改进学习方法,多一些优秀的学习经验传授和指导。
高校要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提供更好的条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弱势学生们要多参与、有利于时常和社会接触,在实践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弱势群体在社会实践中有利于认清自己、认清社会、调整心态、锻炼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高校在提供社会实践活动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弱势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就业指导教师要帮助学生认清自己专业的特点优势、自身能力的缺陷和不足、国家倡导的职业和就业方向、企业单位应聘的技巧方法等。
在对女生群体进行就业指导时,要帮助她们树立务实的就业目标,调整过高的就业期望,革新就业观念,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优势、喜欢的工作与生活方式,在了解职业、行业、公司的要求后,做好职业规划。
4.高校要为弱势学生创造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倡导相互关心、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中弱势群体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有着改善作用。同时学校要尽可能地开展多层次多水平的学术、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娱乐和社会,有利于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们都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
参考文献:
[1]朱明娟.大学生弱势群体:高校和谐校园创建必须关注的话题.林区教学.2008(12).
[2]陈剑波.大学生弱势群体帮扶和教育的价值审视.赤峰学院学报.2009(10).
[3]黄红娟.钟祥虎.转型期弱势群体负面心态分析及对策.咸宁学院学报.2004(1).
[4]黄朝宾.大学生弱势群体探析.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3(1).
关键词和谐校园 大学生 弱势群体
基金项目:本文为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的成果之一(项目编号:SGH10151)。
作者简介:游学民,渭南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高教管理。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6-198-01
一、弱势群体的成因
社会经济底层人群的子女是分享教育权利中的弱势群体,接触到优质教育的机会少,并且这些孩子在教育环境和机会有限的条件下,难以培养其特长。另外家庭环境不和睦或者缺少温暖、关爱的子女,更容易在性格上畸形发展。
家庭对子女的学习教育过度重视,形成高强压制性的被迫学习,也很可能会适得其反,质变为弱势群体。一些来自边远农村地区的学生沉迷于都市的新鲜生活,在尝试中迷失自己,成为校园弱势群体的另一个来源。
我国女性教育发展受封建思想的制约,如一些封建观念陈旧的家庭会有限度地对女孩实行教育;也有不少企业单位为了追求效益最大化,根据女性的特点,家庭的角色责任等原因,会偏向优先选择男性,以减少企业单位的劳动成本。
二、弱势群体的主要类型
1.经济困难的群体。我国贫富差距日益变大,导致贫困大学生的比例或人数,都呈快速增长的局面。贫困生无力缴纳学费和购买学习用品,甚至连日常生活都难以保障,在社会中很容易形成压抑、自卑、孤僻的性格,最终导致自我封闭,造成不良的人际关系。
2.学习不良的群体。高校生活是相对宽松的,学生自己支配的时间更多,没有了之前家庭和教师的关注和监督,自控能力差的学生一旦放纵自己,迷恋任何无关于学习的事物,都是在自毁前途。另外一些学习基础不好的学生,采用不对的学习方法,日久天长也会失去学习的信心,沦落为学习不良的弱势群体。
3.来自边远农村的群体。来自边远农村的学生,由于当地的文化环境不佳,其中大部分学生对于体育活动、文艺项目都比较弱化,在校园的各项活动中,缺乏个性的自我展示机会,导致成为竞争力弱小的一类群体。
4.女性学生群体。女生是高校中潜在的弱势群体,其弱势地位体现于未来的就业竞争之中。随着大学生的逐年增多,社会就业压力的日益增大,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处于相对不利地位,很多企业单位都明确同等条件下优先男生。
三、关爱和帮扶校园弱势群体
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完善思想教育工作的同时,充分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改变其自卑压抑的思想,培养其积极乐观、自尊自立的健康人格观念,勇于做生活的强者;还要加强心理指导,帮助弱势学生树立自信心,克服障碍型心理,肯定他们性格中和能力中的优点,面对自己的弱势时,应以平和的心态正确看待,找到改善弱势的途径和心态才是关键,先从精神上对这些学生进行鼓励和帮助。
2.针对经济困难的群体,高校应该继续加大工作力度,首要建立健全以国家助学贷款、奖学金、困难补助、减免学费、勤工助学、社会资助和师生互助等为主体的多元化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二要进一步深化勤工助学管理,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勤工助学管理部门要创造性地工作,积极为经济困难学生联系社会上的勤工助学岗位;三要建立完善的经济困难学生管理制度和补助审批制度,建立经济困难学生档案,把有限的资金用到真正贫困又品学兼优的学生身上。
3.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班干部的作用,要经常到弱势群体中去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难处,尽可能的满足其合理要求。对于学习上困难的弱势群体,要帮助做好人生规划、树立专业思想、监督并且激发其学习动力;对于采用学习方法不佳的学生,教师帮助其改进学习方法,多一些优秀的学习经验传授和指导。
高校要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提供更好的条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弱势学生们要多参与、有利于时常和社会接触,在实践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弱势群体在社会实践中有利于认清自己、认清社会、调整心态、锻炼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高校在提供社会实践活动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弱势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就业指导教师要帮助学生认清自己专业的特点优势、自身能力的缺陷和不足、国家倡导的职业和就业方向、企业单位应聘的技巧方法等。
在对女生群体进行就业指导时,要帮助她们树立务实的就业目标,调整过高的就业期望,革新就业观念,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优势、喜欢的工作与生活方式,在了解职业、行业、公司的要求后,做好职业规划。
4.高校要为弱势学生创造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倡导相互关心、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中弱势群体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有着改善作用。同时学校要尽可能地开展多层次多水平的学术、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娱乐和社会,有利于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们都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
参考文献:
[1]朱明娟.大学生弱势群体:高校和谐校园创建必须关注的话题.林区教学.2008(12).
[2]陈剑波.大学生弱势群体帮扶和教育的价值审视.赤峰学院学报.2009(10).
[3]黄红娟.钟祥虎.转型期弱势群体负面心态分析及对策.咸宁学院学报.2004(1).
[4]黄朝宾.大学生弱势群体探析.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