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此,我们可以简单的举个例子来论证,而这或许也恰是小米最应该提防的发展软肋。
比如,当智能家居进入全开放阶段,“围墙花园”被拆除,市场或将迎来真正的爆发期,届时也极有可能是市场“失控”的阶段,小米是否仍具有当前的产品线优势?
如今,智能家居的体验大概可以比喻为圈在围墙内的未来生活,入口少而窄,品牌之间断层显著,不具备普及性。主要表现为各大的品牌之间的入口不具备兼容性,鲜少能与其他品牌的智能设备链接,如小爱同学控制小米单品,却进不了其他品牌的智能生态。
这样的现状,在某种程度而言,既成了小米向外扩展的限制,也成了小米家居的护城河与生态优势。不得不说,现阶段小米完善且丰富的智能产品线仍是市场少有,足以成为影响消费者选择的关键因素之一。
总而言之,当前AIoT入口的限制促使各大厂商对各自智能家居生态守而不攻,闭门发展,也间接造就了如今相对有序的市场现状。但是,一旦智能家居的开放标准被建立,入口限制被打破,这种“有序”也随之落幕,小米的智能家居生态面临的或将是整个市场的纷争。
在这种情势下,未来的市场将进入什么样的局面?“少数”的大公司做入口,“无数”的小公司做单品,将市场的任意一个空白处填满,大致如此。
经济学常用“羊群效应”来描述经济个体的跟风行为,如今IoT的羊群大抵被圈在技术的栏杆之内,小米是为数不多有能力出圈吃草的一只。只要栏杆拆去,羊群便会纷至沓来,与小米争食,这是现实。
届时,在“羊群规模”的市场冲击下,小米花费多年所建立的产品线优势也或将荡然无存。而在智能家居的入口处,此时华为、阿里巴巴和京东等互联网科技公司都虎视眈眈,这恰是小米最值得警惕的一点。
特别是华为,作为小米口中的友商,华为的进取与克制尤为致命。一方面,在智能手机市场,华为增长迅速,牢牢把住物联网的一大入口。另一方面,在智能家居领域,华为的主流产品并不多,主要集中于路由器、音箱、智慧屏(电视)三类,恰是近几年呼声最高的IoT入口。或许,可以以此做出推测,华为之意并不是整个家居市场,仅是入口而已。
如此,小米面对华为,基本上可算是百味杂陈了!
携手同行?小米与华为能有几分合作的机会
一个是以通信科技为主的技术型公司,一个是以智能硬件为主的产品型公司,华为与小米作为当前中国最具话题性的两大科技企业,各自的走向都影响着中国市场的未来发展。
若华为无意进入智能家居的深层市场,那么小米与其两者之间的未来竞争或许便少了许多摩擦点。那么,是否意味着两者在未来是否有机会如雷军所说携手同行呢?
在智能家居领域,华为与小米的角力点在于AIoT的入口载体。若是两者达成合作,必然有一方存在妥协的退让。而在这一点上,华为推行“1 8 X”战略,自家体系的产品主要集中在“1 8”,恰好全是入口级产品,即1个主入口,当前形态表现为手机,8个辅入口,家居领域主要形态为电视与音箱。如今这条“1 8”产品仍在补充扩展阶段,比较有限。“X”是一个泛概念,属于华为未来的生态愿景,未来华为向其他企业输出技术、芯片和系统等,联名一起打造生态品牌。这种模式接近于当前的小米生态链。
综合目前的产品线、技术、市场份额与生态愿景来看,华为对AIoT的入口势在必得,且当前的产品线比较有限,尚不足以构成生态圈。所以,两者的博弈或许只能是小米进行妥协,让出部分AIoT的入口,向华为开放小米生态,再专注于后端的家居单品覆盖。
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样的设想几乎不太可能。即使现在的智能家居市场不算成熟,但小米电视连续保持中国第一的出货量,米家智能音响的表现也不算太差,在AIoT入口处小米还是有着自己多年经营的底气在。向华为开放小米生态,既不见得有多少增长助力,反而还存在以自家生态稳固华为入口的可能,仍旧是一次未知的利弊权衡。
而且,如今2019年第三季度已经过去,华为的智慧屏当季首发未能撼动小米电视,未来进入市场拉锯,也不见得会有太突出的表现,小米有恃无恐。除非有革命性的新技术或AIoT的应用爆发,才能托得起华为“智慧屏”这个超前的概念。
所以,就智能家居领域而言,小米的忧虑并不在眼前,而是未来。若到了上文提及的“全开放”阶段,AIoT建立起统一的开放标准,将整个市场点燃,届时就算小米妥协,或许也没有什么意义。
作为一个“老牌”玩家,未来的小米将迎来多线作战的局面,一方面在AIoT入口处需要与华为、阿里巴巴和京东等互联网企业“抢座”,另一方面得在家电领域与大厂商(海信、海尔等)和小厂商(智能家居的单品制造商)间拉锯、防守等。可以说,现在小米的场子铺得有多大,未来需要应对的市场防守或许就有多么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