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肝大部切除后合并缺血再灌注损伤余肝再生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90只,体质量230~280 g。随机分为三组,将各组大鼠肝左、中叶切除,余肝作不同处理:单纯肝切除组不阻断其血流;缺血组阻断血流30 min后恢复灌注;后处理组阻断血流30 min,并于恢复灌注前进行30 s-30 s循环3次
【机 构】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西安交通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肝大部切除后合并缺血再灌注损伤余肝再生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
方法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90只,体质量230~280 g。随机分为三组,将各组大鼠肝左、中叶切除,余肝作不同处理:单纯肝切除组不阻断其血流;缺血组阻断血流30 min后恢复灌注;后处理组阻断血流30 min,并于恢复灌注前进行30 s-30 s循环3次后处理。术后1、6、12、24、48 h取各组大鼠余肝组织,测定TNF-α、IL-6水平,STAT-3、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Cdk4 mRNA表达及cyclinD1、Cdk4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与单纯肝切除组比较,缺血组各时点IL-6表达降低(t=5.076~8.334,P=0.000),TNF-α于1~12 h明显升高(t=2.972~7.215,P=0.000~0.014),24 h、48 h的cyclinD1、Cdk4、STAT-3 mRNA及cyclinD1、Cdk4蛋白表达水平降低(t=2.857~6.684,P=0.000~0.017)。与缺血组比较,后处理组各时点IL-6表达水平升高(t=2.458~3.543,P=0.005~0.034),TNF-α于1~12 h降低(t=2.995~4.112,P=0.002~0.017);24 h、48 h的STAT-3、cyclinD1、Cdk4 mRNA表达及cyclinD1、Cdk4蛋白表达水平(t=2.383~6.803,P=0.000~0.038)均升高。
结论缺血后处理对肝大部切除合并缺血再灌注损伤余肝的再生具有促进作用,其机制与TNF-α/IL-6 /STAT-3信号通路激活,促使肝细胞cyclinD1-Cdk4复合物产生,促进肝细胞增殖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在PADUA评分为中危肾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至2011年6月79例就诊于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泌尿外科的PADUA评分为中危(8~9分)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8例,女性31例,平均年龄(54±9)岁。肿瘤平均直径(2.8±0.8)cm,其中左侧37例,右侧42例;腹侧35例,背侧44例。术前影像学检查提示肿瘤侵犯集合系统13例,累及
患者 男性,43岁,主因"颈部疼痛伴四肢麻木1个月"于2010年12月19日入院。体检:身材矮小,"O"形腿,颈部有压痛、叩击痛,双上肢肘关节以下感觉减退,双侧屈肘、伸腕、伸肘肌肌力4+级,双手握力4级,双侧Hoffman征(+),双小腿内翻畸形,双足底感觉减退,左下肢伸膝肌、踝背伸肌、伸踇长肌、踝跖屈肌肌力4级,左侧膝、跟腱反射亢进,右下肢肌力5级。4年前有"左股骨颈骨折"病史,未予特殊处理。父
“要不是因为我们从小在父親的指导下读书,后来我当话剧演员、到译制片厂工作,都不会那么顺利” 曹聚仁与邓珂云共育有两女两子。 长女曹雷,1940年出生于江西,1965年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当演员,1982年起任上海电影译制厂配音演员兼导演,已退休。 长子曹景仲,1945年出生于乐平,1970年因公殉职。 次女曹霆1945年夭折。 幼子曹景行,1947年生于上海。曾任凤凰卫视资讯台
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是一种病因尚不清楚的病理现象,其可压迫脊髓而导致脊髓损伤。OPLL在日本发病率较高,然而随着近年来影像学技术的提高,其在北美和亚洲其他国家的报道也逐渐增加。胸椎后纵韧带骨化(TOPLL)在临床上并非多见,发生率远小于颈椎后纵韧带骨化(COPLL),同时因为胸椎较颈椎稳定,
腹膜后纤维化(retroperitoneal fibrosis,RPF)是少见疾病,也称为Ormond病,最早于1948年被报道。RPF表现为包绕腹主动脉或髂动脉的腹膜后肿物,以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idiopathic retroperitoneal fibrosis,iRPF)最为常见,早期可出现腰痛、腹痛、低热、乏力和体质量下降等非特异性症状,伴有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升高,随着肿物增大压迫
患者 男性,42岁,因"颅脑外伤后1个月,右眼突出伴有颅内杂音20 d"入院。患者1个月前因车祸致颅底骨折及右侧颞骨骨折,予以保守治疗;治疗10 d后出现右侧眼球突出及颅内杂音。体检:右眼视力0.5,右眼球向外突伴结膜充血;眼底检查见静脉充血水肿;右侧眼眶、额部及颞部可闻及与心率一致的吹风样杂音。头部CT示右侧颞骨累及蝶骨见骨质不连续。DSA示右侧颈总动脉造影见海绵窦区造影剂滞留,血流自颈内动脉进
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与多种生长因子密切相关,单纯手术切除的3年复发率>50%。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及其受体(IGF-1R)与肿瘤的关系是近年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IGFs是促肿瘤生长因子,其活性主要通过其受体IGF-1R介导,且IGF-1R在许多恶性肿瘤中表达上调。IGF-1R通过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等实现促瘤作用,同时与诱导和保持肿瘤细胞的表型及其浸润、转移密切相关。IGF系统与肿
自1994年Kitano首次报道腹腔镜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以来,腹腔镜胃癌手术获得快速发展。我们在腹腔镜胃楔形切除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LAG)基础上,建立了腹腔镜胃肠道重建技术,2007年3月起开展完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TLDG)。现对我们开展的64例TLDG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手术安全性和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分类。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8年12月233例根治性膀胱切除的资料,男性200例,女性33例。平均年龄58.9岁(24~79)岁。采用改良Clavien分级系统将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围手术期并发症进行分类。围手术期并发症定义为手术30 d内发生的并发症。结果233例平均手术时间(339±84)min,平均失血量(818±756)ml
目的探讨Müller-Weiss病的手术治疗和疗效。方法2005年3月至2011年5月,对15例(15足)Müller-Weiss病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男性2例,女性13例;年龄26~62岁,平均51.8岁。术前美国足踝医师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为(42±13)分。根据Maceira分期,2期1例,3期6例,4期4例,5期4例。根据术前评估,采用的手术方法有应用接骨板行距舟楔关节融合术、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