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个班级中,要使每位学生肯学、乐学,最主要的是创设良好的学风。
关键词:班集体;良好学风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7-073-001
团结、爱学的氛围创设好了,对于那些暂时落后的或者调皮捣蛋的同学便是一种无声的鞭策。怎样创设良好的学风呢?笔者试着用几个故事来作阐述。
一、让师爱如阳光普照
每一位孩子都希望自己获得老师的关注和肯定。在一个班级里,优秀学生不缺表扬,最需要老师关注和鼓励的是中等生,后进生以及一些特别出格的学生。而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需要有不同方式的表扬和引导。
小铭是班级里有名的“刺儿头”,对于同学们课堂上的回答,他总喜欢吹毛求疵,自己却贪玩懒惰,学习成绩一般。老师和同学们都不喜欢他。我很希望能改变这种状况,帮助他在班级里建立良好的人缘,帮助他学习取得进步。细细地想想,小铭其实是个挺聪明的孩子,课堂上他一再挑刺,其实只是想得到大家的关注和肯定。后来的一节课上,我们上《推敲》这篇课文,当小妍同学表演读完一段课文后,其他同学纷纷点头,只有小铭同学不屑一顾地说:“这有什么了不起?”面对这不和谐的声音,我故作惊讶地说:“哦?小铭觉得她的表演读不够到位?那你觉得她哪里还能读得更好?或者你读读看?”面对我期待的眼神,小铭立刻摇起头来。我忙打圆场:“看起来小铭一直在认真听,所以会有自己不同的感受。不过老师想告诉你,你一定是跟电台里专业的演员比较了,在我们班里妍的表演读已经够档次了,你同意吗?”小铭忙点头,脸上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我又看着他说:“你是个反应敏捷的孩子,敢于发表不同意见。要是你今后认真学习,跟同学说‘不’的同时能亮出自己的真本事,相信大家一定会佩服你。”这节课以后,小铭挑刺的次数似乎变少了,而用心思考的时候变多了。此后,小铭学习越来越自觉了。因为他不再随便挑刺,跟同学们相处也融洽了。我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
二、营造团结互助的氛围
在一个班里,单靠老师的关心和鼓励,对于良好学风的建设是远远不够的。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和管理能力,那样才能有足够强大的力量。
1.引导小干部和后进生结成学习对子。让后进生和小干部自主双向选择,一个要愿意拜对方为师,一个要乐意当小老师。在这里,老师该做的还是表扬和鼓励。看到教得认真、负责的师傅要及时表扬;学得积极、努力的徒弟也要表扬。后进生学习这么努力,其他同学看在眼里,也会自觉用功了。
上面说的骏,她能从不及格,十几分,到五年级的及格,林希同学这个小老师功不可没。每次我交代林希哪些作业负责教骏做好,她总会认认真真,宁可自己不出去玩,也要陪着骏写好。师傅这么热心,徒弟当然不好意思偷懒了。林希的事迹,同学们看在眼里,感动在心中。怪不得选学雷锋先进个人时,大家第一个就想到了她。评选九星学生时,林希同学也高票通过。师徒俩人在共同成长。而班级里这样共同进步的好师徒还有好几对。在这样的风气影响下,乐于助人的学生多了,认真学习的学生也多了。
2.依靠学生力量,加强作业监督,防止漏网之鱼。一个班里,总有那么一些人写作业不够积极。有订正的作业塞进书包不管,自顾自去玩的;有拖拖拉拉,来不及完成的;有害怕困难,不想去做的。如果时间长了,学习成绩当然会下降。而老师一个人去管,去查,又没有那么多精力。这时候,你请几位学生来管理作业,学生之间互相监督,这样的情况就可以杜绝。学生管理作业的途径也有多种,我主要采用组长、课代表收作业和作业管理员不定期核查相结合。对于好的作业,可以通过开优秀作业展览,点名表扬等形式加以鼓励。
3.在某些地方,采用互帮互学的方法比单纯老师讲,学生听要好得多。比如说二次作文时,让学生互相修改,互提意见。有些错别字、病句自己看不出来,同学一读就找到了。读对方的作文还能取长补短,互相启发呢。互帮互助在形式上可以多样化,可以同桌互学,也可以找喜欢的伙伴,可以两人,也可以四人。可以合作的形式,也可以比赛的形式。语文朗读特别适用。一层不变,因循守旧的课不会有人喜欢。同样的朗读,换换不同的组织形式,就让人觉得新鲜有趣了。
三、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
苏联教育家、心理学家赞科夫说:“为了在教学上取得预想的结果,单是指导学生的脑力活动是不够的, 还必须在他身上树立起掌握知识的志向, 即创造学习的诱因。”如果说老师的表扬、鼓励和同学之间互相的监督和激励引起的只是一时之趣,那么要想让孩子们对学习产生长久的兴趣,就必须引导他们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坚定为理想而学习的信念。
我们可以通过组织一系列的活动来引导学生,达到教育和自我教育的作用。比如说开展以“放飞理想”为内容的主题班队活动。通过讲名人故事、小记者采访、小品表演、有关理想的诗歌朗诵等节目形式,寓教于乐,引导每位学生树立起自己的理想。同时,配套作文竞赛《二十年后的我》。班级文化布置也可以同步,如悬挂学生自己书写的励志名言,张贴有关理想的书画作品,营造浓浓的氛围。
在我们班里,孩子们的理想五花八门。有想当老师的,有想当记者的,也有想当工程师、飞行员、画家、医生的等等。立志并不难,难的是怎样坚持自己的梦想,并为此而努力。身边的榜样是最容易产生影响的,发现一位孩子有不错的表现,需要抓住时机及时表扬和宣传。比如我们班的文汇同学学习一直非常刻苦,还能积极参加学校少先队大队部的竞选。在竞选小报上,文汇说:“也许我不是最聪明的,但我一定是最勤奋的;也许我不是最能干的,但我一定是最刻苦的。”这句话说得多好呀,当我读到这句话后,立刻组织大家在晨会课上开展交流,引导大家向勤奋、踏实的文汇学习。在像她一样的一批孩子带领下,同学们学习的风气变得更好了。浮躁的同学变少了,踏实认真的同学变多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学习,原本基础差的同学慢慢赶上来了;成绩好的学生之间更是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学习劲头,爱学、乐学的风气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当然,班级和学生始终处于发展和变化当中,学习风气的形成和巩固也并不是一蹴而就、一层不变的,相反还经常会出现波折和起伏。只有我们老师经常注意观察,智慧地引导,才能帮助孩子走向灿烂的明天。
关键词:班集体;良好学风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7-073-001
团结、爱学的氛围创设好了,对于那些暂时落后的或者调皮捣蛋的同学便是一种无声的鞭策。怎样创设良好的学风呢?笔者试着用几个故事来作阐述。
一、让师爱如阳光普照
每一位孩子都希望自己获得老师的关注和肯定。在一个班级里,优秀学生不缺表扬,最需要老师关注和鼓励的是中等生,后进生以及一些特别出格的学生。而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需要有不同方式的表扬和引导。
小铭是班级里有名的“刺儿头”,对于同学们课堂上的回答,他总喜欢吹毛求疵,自己却贪玩懒惰,学习成绩一般。老师和同学们都不喜欢他。我很希望能改变这种状况,帮助他在班级里建立良好的人缘,帮助他学习取得进步。细细地想想,小铭其实是个挺聪明的孩子,课堂上他一再挑刺,其实只是想得到大家的关注和肯定。后来的一节课上,我们上《推敲》这篇课文,当小妍同学表演读完一段课文后,其他同学纷纷点头,只有小铭同学不屑一顾地说:“这有什么了不起?”面对这不和谐的声音,我故作惊讶地说:“哦?小铭觉得她的表演读不够到位?那你觉得她哪里还能读得更好?或者你读读看?”面对我期待的眼神,小铭立刻摇起头来。我忙打圆场:“看起来小铭一直在认真听,所以会有自己不同的感受。不过老师想告诉你,你一定是跟电台里专业的演员比较了,在我们班里妍的表演读已经够档次了,你同意吗?”小铭忙点头,脸上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我又看着他说:“你是个反应敏捷的孩子,敢于发表不同意见。要是你今后认真学习,跟同学说‘不’的同时能亮出自己的真本事,相信大家一定会佩服你。”这节课以后,小铭挑刺的次数似乎变少了,而用心思考的时候变多了。此后,小铭学习越来越自觉了。因为他不再随便挑刺,跟同学们相处也融洽了。我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
二、营造团结互助的氛围
在一个班里,单靠老师的关心和鼓励,对于良好学风的建设是远远不够的。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和管理能力,那样才能有足够强大的力量。
1.引导小干部和后进生结成学习对子。让后进生和小干部自主双向选择,一个要愿意拜对方为师,一个要乐意当小老师。在这里,老师该做的还是表扬和鼓励。看到教得认真、负责的师傅要及时表扬;学得积极、努力的徒弟也要表扬。后进生学习这么努力,其他同学看在眼里,也会自觉用功了。
上面说的骏,她能从不及格,十几分,到五年级的及格,林希同学这个小老师功不可没。每次我交代林希哪些作业负责教骏做好,她总会认认真真,宁可自己不出去玩,也要陪着骏写好。师傅这么热心,徒弟当然不好意思偷懒了。林希的事迹,同学们看在眼里,感动在心中。怪不得选学雷锋先进个人时,大家第一个就想到了她。评选九星学生时,林希同学也高票通过。师徒俩人在共同成长。而班级里这样共同进步的好师徒还有好几对。在这样的风气影响下,乐于助人的学生多了,认真学习的学生也多了。
2.依靠学生力量,加强作业监督,防止漏网之鱼。一个班里,总有那么一些人写作业不够积极。有订正的作业塞进书包不管,自顾自去玩的;有拖拖拉拉,来不及完成的;有害怕困难,不想去做的。如果时间长了,学习成绩当然会下降。而老师一个人去管,去查,又没有那么多精力。这时候,你请几位学生来管理作业,学生之间互相监督,这样的情况就可以杜绝。学生管理作业的途径也有多种,我主要采用组长、课代表收作业和作业管理员不定期核查相结合。对于好的作业,可以通过开优秀作业展览,点名表扬等形式加以鼓励。
3.在某些地方,采用互帮互学的方法比单纯老师讲,学生听要好得多。比如说二次作文时,让学生互相修改,互提意见。有些错别字、病句自己看不出来,同学一读就找到了。读对方的作文还能取长补短,互相启发呢。互帮互助在形式上可以多样化,可以同桌互学,也可以找喜欢的伙伴,可以两人,也可以四人。可以合作的形式,也可以比赛的形式。语文朗读特别适用。一层不变,因循守旧的课不会有人喜欢。同样的朗读,换换不同的组织形式,就让人觉得新鲜有趣了。
三、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
苏联教育家、心理学家赞科夫说:“为了在教学上取得预想的结果,单是指导学生的脑力活动是不够的, 还必须在他身上树立起掌握知识的志向, 即创造学习的诱因。”如果说老师的表扬、鼓励和同学之间互相的监督和激励引起的只是一时之趣,那么要想让孩子们对学习产生长久的兴趣,就必须引导他们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坚定为理想而学习的信念。
我们可以通过组织一系列的活动来引导学生,达到教育和自我教育的作用。比如说开展以“放飞理想”为内容的主题班队活动。通过讲名人故事、小记者采访、小品表演、有关理想的诗歌朗诵等节目形式,寓教于乐,引导每位学生树立起自己的理想。同时,配套作文竞赛《二十年后的我》。班级文化布置也可以同步,如悬挂学生自己书写的励志名言,张贴有关理想的书画作品,营造浓浓的氛围。
在我们班里,孩子们的理想五花八门。有想当老师的,有想当记者的,也有想当工程师、飞行员、画家、医生的等等。立志并不难,难的是怎样坚持自己的梦想,并为此而努力。身边的榜样是最容易产生影响的,发现一位孩子有不错的表现,需要抓住时机及时表扬和宣传。比如我们班的文汇同学学习一直非常刻苦,还能积极参加学校少先队大队部的竞选。在竞选小报上,文汇说:“也许我不是最聪明的,但我一定是最勤奋的;也许我不是最能干的,但我一定是最刻苦的。”这句话说得多好呀,当我读到这句话后,立刻组织大家在晨会课上开展交流,引导大家向勤奋、踏实的文汇学习。在像她一样的一批孩子带领下,同学们学习的风气变得更好了。浮躁的同学变少了,踏实认真的同学变多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学习,原本基础差的同学慢慢赶上来了;成绩好的学生之间更是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学习劲头,爱学、乐学的风气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当然,班级和学生始终处于发展和变化当中,学习风气的形成和巩固也并不是一蹴而就、一层不变的,相反还经常会出现波折和起伏。只有我们老师经常注意观察,智慧地引导,才能帮助孩子走向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