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正确引导 学生主动动笔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o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坚持写日记,可以积累知识、积累生活经验和写作素材,有助于培养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助于提高思想品德修养、激励自己不断进步,有助于锻炼意志、培养恒心。要想写好日记,平时就得要求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积极思考、多练多写。这样,不但能够学会写日记,也为写好作文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设计封面 留心观察 一日一记
  日记,是一种不受时间、空间和写作形式所限的文体,主要是作者处处留心周围的事物,仔细观察周围的人、事、景、物的所见、所闻、所感,不拘形式地记下来。由于它有着“备忘簿”的潜在功能,能及时地总结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经验教训,促进我们自身的发展,同时还能有效地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因而在学生的学习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下面我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指导学生写好日记谈几点体会:
  一、鼓励学生自主设计日记本封面
  为了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在完成一次实践作业后,我让学生用自己挣的几块钱给自己的童年编一本有保存价值、与众不同的书。这对学生极富挑战性,他们既是作者又是编辑,因此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1.自主设计封面
  学生对编书这项活动倾注了大量的热情。书名、封面都是学生花了很多心思才设计成的,那精美的图案设计、意味深长的书名令人耳目一新,如《书生记》、《忘忧草》、《童心世界》、《飞行着的白鹭》、《一点一滴》、《心有闲余,涉笔成趣》、《心灵花园》……每一本书名,都是学生个性的写照,充满了孩子的灵性,学生在设计中体验到了创新的快乐。
  2.精彩纷呈的“序”
  学生在书的扉页写下了五花八门的“序”,有的介绍自己,有的对编好书提出了具体要求,有的介绍本书的内容……尽管笔墨幼稚,却也真实感人,读来趣味横生。编“书”的过程中,学生的书写工整多了,文章版面也更美了,学生因为有了这本精美的日记本,也喜欢上了写日记。
  二、留心周围事物
  日记的方式灵活,小型多样,可记叙、描写,可说明、议论,可写景、状物,也可记事、抒情;夏夜的星空,热闹的街市,路边的花草,小鸟的啼唱,人们的音容笑貌、起居饮食、学习、劳动,都可以作为日记的内容。
  1.家庭记事:记叙家庭生活场景,如为老人过生日、亲友团聚、节日趣事、各类生活风波、学做家务等,凡家庭事务均可作为日记写作素材。
  2.校园风采:描述校园四季景象、各种活动的开展,捕捉精彩瞬间,记叙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发生的各种感人事件,评点班事队情等。
  3.社会万象:描绘社会生活见闻、社区生活情景,耳闻目睹,传言评议,信手拈来,均可成文。
  4.自然风光:描绘家乡景色的四季变换、旅游景点见闻感受,或描写自然界一草一木的生长过程、形态特征,赞美大自然的巧夺天工,无论是天上云卷云舒,还是自然界风霜雨雾、天空阴晴变化,都可作为日记内容。
  5.影视观感、阅读赏析:电脑、电视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异彩纷呈的画面影响着每一个少年儿童,引导学生以此为素材,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或参与其中模仿表演,既可丰富小学生的课余生活和写作素材,又可逐步提高他们明辨是非、欣赏影视作品的能力。要引导学生加大课外阅读量,在阅读中积累语文,学习写作方法,汲取知识精华,扩大视野,或摘抄好词佳句,或发表评论、评价优劣。
  6.奇思妙想:可以就一幅画面、某种声响或一段乐曲展开想象,只要是自己的想象即可。
  只有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才能使我们有所发现,才能培养我们的各种兴趣,丰富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眼界,鼓舞我们进一步探索大自然的奥密。
  三、“一日一忆”
  笔者提倡学生把日记当作每天的最后一项必修课,建议在每晚上床睡觉以前完成。这样,我们就可对一整天的事情进行回忆了。从早到晚,林林总总、琐琐碎碎的事情太多,一下子回忆起来,难免摸不着头绪。怎么办呢?我们可以采用“化整为零”的追忆法,把一天的时间分成若干个大大小小的时间段,如早晨起床至上学之前、早晨上学路上、上午在学校里、中午放学路上……甚至分得更细更小一点,如上午第一节课、上午第一次课间十分钟……然后按顺序逐段细细回忆,提出问题,从中挖掘有意义的东西,从而捕捉生活和学习的精彩片段,最终加以比较,选择其中最佳的素材,使之成为日记材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笔者认为,“一日一忆”之所以能使学生对日记乐此不疲,显然得益于它的简便易行,真正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激情。
  总之,坚持写日记,可以积累知识、积累生活经验和写作素材,有助于培养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助于提高思想品德修养、激励自己不断进步,有助于锻炼意志、培养恒心。要想写好日记,平时就得要求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积极思考、多练多写。这样,不但能够学会写日记,也为写好作文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那么,如何做才能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从而提高其写作能力呢?文中笔者从培养写作兴趣和练笔习惯、学会观察与积累、科学练笔、赏识为主等四个方面对小学生协作能力的培养
期刊
数学阅读是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数学材料建构数学意义和方法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数学阅读除了文字语言外,还包括图形语言、符号语言,这些语言的阅读是学生在语文课堂里学不到的,必须通过阅读数学文本来学习和加强。因此,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文教学,更应该贯穿在其它各科教学中,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从低年级开始重视
期刊
一、明确阅读目的,提高主动自读能力  目的明确是学生阅读的动力和前进方向,也是学生主动参与阅读的前提条件。语文教材中每单元前都有单元内容简介和阅读指导方向,是我们“行动”的指南和主攻方向。人教版中年级的实验教材,每组都有一至两篇略读课文,这样编排旨在加强学生自读训练,是为了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略读课文中。通过学生反复的自读实践,培养了学生的整体性阅读能力。课本所选的略读课文大多故事性强
期刊
素质教育的实施推行,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着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小学数学教师,
期刊
初中作文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也是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常见的问题是学生写作文“应付”、“厌烦”,搜肠刮肚、东拼西凑,教师教作文千篇一律、老生常谈,只有很少一部分同学能写出较好的文章来。初中作文教学难、学生作文水平长时间得不到提高的现状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功底都有关系。如何提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水平,使学生作文出现闪光点?下面我就自己指导写作的经验谈几种具体做法: 
期刊
摘 要:在美术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形成基本美术素养、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激发创新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美术教育 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  小学美术教学是美术教育的启蒙教育,是美术教育的基础。在美术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形成基本美术素养、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激发创新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的有效手段。当一个学生对美术学习产生兴趣时,他总能积极主动而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美术
期刊
问题意识是思维能力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它的行为表现是对事物的好奇、喜欢和探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具备了强烈问题意识的学生,才有可能关注知识方法及其研究过程。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就忽略了这一点,常常是一堂死气沉沉的教师演说课或是华而不实的气氛活跃的老师和学生的一问一答。因此,我认为要使没有现代教学设备的农村小学语文课堂真正地活起来,必须在
期刊
摘 要:史料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我们要立足课本充分利用教材现有的史料,要根据教学精心设计思考题,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在课堂上进行史料教学,以适应新高考的需要。  关键词:高中历史 课本史料 应用  从历史学的角度看,史料即历史的原始材料,其形式多种多样,大而分之有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音像史料等等。高中学生学习历史,学会一些分析历史资料的方法是必要的,也是新高考对于学
期刊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对科技高速发展和竞争日趋激烈的二十一世纪,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必须培养一代能迎接并参与新世纪高新技术挑战的人才。因此,在人才的培养上,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智力的开发,更应注重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担任小学综合教学十几年来,我深深地体会到,小学综合学科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那么,如何在综合教学中把传授知识
期刊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生活里没有书籍, 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 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还有人说:“生活中最大的危险是具有一个空虚的心灵, 正像一所空屋子一样, 容易被罪恶钻进来, 好的书, 是最好的保障。”那么教会学生如何读书、如何积累、如何提高语文素养进而提升学生的品德和情操,我们语文教师责无旁贷。十几年的教学研究,在摸索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我谱写了一首诵读三部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