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建的曲艺哲学

来源 :中关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fffa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日渐式微的曲艺艺术,李伟建以其三十余年的从艺经历阐释出了新的曲艺哲学。
  
  2005年春晚,相声《咨询热线》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段“颈是颈,椎是椎,你不要把颈当成了椎,把椎当成了颈。应该是颈中有椎,椎中有颈……”的台词让人忍俊不禁,同时也让青年相声演员李伟建和武宾这对走过二十多年的搭档一夜走红。尤其是作为逗哏的李伟建,他那夸张的表情,伶俐的口齿,幽默的语言深深地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时隔6年,通过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见到了李伟建。他那精致的短发和躲在金属眼镜后面却依然晶亮、锐利的眼睛与我想象的没有什么差别,只是生活中的他比舞台上多了分稳重,少了点幽默。而谈起相声,他却有着说不完的心里话。
  
  与相声结下的不解之缘
  谈起说相声,李伟建想起的第一个人是姜昆。
  1978年,李伟建8岁。那年的寒假,由于父母都上班,家里没人照看他。别说看书学习,就连吃饭都成问题。那时候,正赶上北京市少年宫培训班免费开放,于是李伟建就被送到了位于景山的北京市少年宫去学习。李伟建回忆,当时自己就拿着五分钱乐呵呵地坐两站电车到景山去上课。
  机缘巧合,恰好那年文化部发出了“从小抓起,普及相声”的号召,常宝华、常贵田、侯耀文、姜昆等四位相声演员在北京市青少年宫开办了少儿相声培训班。当时由姜昆负责招生。一天,姜昆偶然间注意到了李伟建,发现这孩子挺有灵气的,就招呼他过去,说:“来这儿学学相声吧。”那时候,家里能有个搞文艺的,都感觉特光荣,李伟建的父母知道后特别高兴,大力支持他学相声。
  1982年,李伟建小学刚刚毕业。月老再一次把他和相声牵上了红线。一天,他突然接到了北京市曲艺团的老演员李绪良老师打来的电话。那时候的北京,一条胡同能有一个公用电话就很不错了,李绪良老师是按照门牌号请街坊找到了李伟建的家。他对李伟建说:“我曾经看过你在少年宫时的汇报演出,觉得你这孩子不错,现在北京市曲艺团招学员,你来考考吧。”李绪良老师还介绍,北京市曲艺团也上文化课,而且学员不但不用交学费,反而可以每个月拿18.5元的工资。李伟建听后特美,随即考入了北京市曲艺团。
  考进曲艺团后,带他们班的正是他后来的师爷——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王世臣先生。李伟建说,当时王世臣先生特别喜欢他。那时因为自己的个子矮,在班里也不是最优秀的,很多老师不同意招收他。是王世臣先生的一句“不收他,我就不教了”才保住了李伟建。在曲艺团,李伟建还结识了他的师傅——著名相声演员、有“柳活儿”名家之称的刘洪沂先生。而且与他做了近三十年搭档的武宾也是他的老同学。
  与曲艺的不解之缘,让李伟建的人生由最开始梦想的“工程师”发生了180度大转弯而成了曲艺演员。好在命运的安排也恰好是李伟建所热爱的,于是他的梦想之旅由此开始。
  
  相声的雅俗之辩
  在李伟建从学艺到成才的这三十多年里,他经历了相声从文革后迅速走红到今天日渐式微的过程。
  在这三十年里,讽刺时政的相声日以罕见,脍炙人口的相声更是凤毛麟角,而老式的纯娱乐风格的相声开始逐渐占据主流地位。与此同时,包括许多知名演员在内的相声演员离开了相声舞台,而新人中真正能接班的却不多。相声的地位逐渐被繁荣的小品所取代。
  今天,更多的人们开始反思相声的现状。于是一场关于雅俗之辩的争论扩展开来。
  这场雅俗之辩由来已久,暂且拿2011年岁末的事情来说,一位著名电影人在微博中说:“相声,它就是一碗去火的酸梅汤,非得冒充御膳捧着金碗喝吗?俗点也要不了人民的命。”这条微博发出后,立刻受到了许多人的力挺。
  曲艺艺术的雅俗确实关乎作品的生命力和流行度。即便是高雅如诗歌,也不曾完全脱俗。唐人白居易为求诗歌通俗易懂,曾把自己写的诗带到坊间念给老婆婆听,以老婆婆能够理解为标准,来修改自己的作品。这也是白居易的诗歌能被广为流传、经久不衰的原因。相声作为一门民间艺术,如果一味地追求“大雅”,而不沾“大俗”,就会离老百姓越来越远,慢慢把自己逼上绝路。
  李伟建说,相声打根儿上就是老百姓喜欢的艺术,它之所以能够在老百姓中流传,第一条就是因为它俗。俗是什么?通俗、流行才叫俗。但这个俗不能沾低、不能沾恶。一旦低俗或者恶俗掺进相声中,这门艺术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侯宝林先生的《买佛龛》就是一个“大俗”的代表。在《买佛龛》中,侯宝林先生有这样一句词:“就他妈这么一个玩意儿八毛!”李伟建说,这句词都骂人了,但为什么没有人批判侯宝林先生低俗?那是因为他的这句词符合老太太的心愿。老太太刚买回来的佛龛,抱着往家走,年轻人不懂,问她多少钱买的,老太太急了,说:“这怎么能说‘买’呢?佛龛得说‘请’!”“哎呦,大娘,您看我不懂,您多少钱‘请’的?”“嗨!就他妈这么个玩意儿八毛!”李伟建绘声绘色地为我表演了一遍,仿佛他就是那个买佛龛的老太太。我看得出,老太太心疼钱,但又对神仙有一种敬畏感。侯宝林先生把太太复杂的心理和准确的人物基调,通过“就他妈这么个玩意儿”这句话表现出来。我实在想不出还有哪些语言能代替个“低俗”的修饰语——“他妈的”。李伟建说,在那个时代,五毛钱能吃顿饺子,老太太相当于舍弃了一顿半的饺子来请这个佛龛,老太太心疼,但为了一家人的平安,还得请。只有那句话才能支撑得起她背后的这些语言和背后的故事,所以那句脏话用在这里,就不叫低俗。但是,如果相声演员单纯为了找乐而说出“他妈的”,甚至其他的低俗的语言,没有一个背景去衬托,也就失去了相声作为一门艺术的意义。
  为了扶正那些正在曲艺路上奋斗着却没有方向的青年演员,李伟建欲发起成立“青年相声协会”。他说,现在很多青年相声演员缺少一个组织对他们的认可。他们还没能成为表演艺术家,或者还没有达到进入曲艺家协会的水平,这些年轻人正处于摸索阶段,也许很难找到正确的方向。成立青年相声协会后,就可以把他们吸收进来,由北京曲艺家协会指导,这不仅有利于相声的传承,更能发现新的人才。他希望相声演员能给观众带来健康的笑、舒服的笑、自然的笑。李伟建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艺术的引领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完成一个演员的社会责任,相声也会因此而蒸蒸日上。
  
  迎合观众是一种智慧
  任何一门艺术都脱离不开群众的认可和支持。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影响着演员的发展和艺术的本身。以至于“迎合观众”成了众多演员的宗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让艺术本身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李伟建认为迎合观众需要一种智慧。“当你要讲清一个道理的时候,如果你站在一个非常严肃的、居高临下的角度给别人讲,未必能讲通。”李伟建说迎合观众其实和教育孩子一样,“你要和他做朋友,你要想办法和他有一些共同的语言。如果孩子喜欢周杰伦,你告诉他你不可以喜欢周杰伦,这只能让孩子起逆反心理,反而越去关注周杰伦。为什么你不去了解一下周杰伦呢?实际上周杰伦是一个对古典音乐造诣非常深的人,这一点你知道吗?孩子也许连古典音乐都还不懂。这时候,你才可以去开导他,‘你对周杰伦的喜爱完全是盲目的。如果你继续对他感兴趣,那我们一起来研究周杰伦。’研究后,孩子才会豁然开朗。和观众也一样,大家有一个共同关心的话题。作为相声演员,要跟老百姓坐在一条板凳上去了解老百姓的心声。只有这样才能知道老百姓真正想听什么,那么你站在台上,一张嘴就能勾住他的耳朵。”
  有些人说,你那个“包袱”总是隔着人。就像一些年轻演员以为观众不喜欢听古曲,就自作主张地把单弦和通俗歌曲融合在一起来表演。这种艺术的转型,没能得到观众的认可,是因为这条路子就是歪的。“‘春天的故事,伴春天……’这样的曲子再唱也还有歌味儿。你唱的只是口号。”李伟建说,“前几天我听了一个曲艺作品《五圣朝天》,是一个老单弦演员曹宝禄先生唱的。我听了后,觉得这个作品拿到今天来,依然可以常演不衰。可是今天没有人知道这部经典!曲艺里要有情、有趣、有内涵,如果没有情节,没有趣味,曲艺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2012年的春晚,李伟建的节目依然打动了观众。他始终坚持着自己原创的风格,说着老百姓身边的事儿。
  现在老百姓都喜欢过洋节,尤其是年轻人。但洋节具体是怎么回事儿,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就跟着起哄。还有许多女孩子都是卡奴。她们用一张卡套另外一张卡,算得特别精细。每个月要消费一万多块钱,可是她一个月就挣一千多。她们不会考虑这个东西一旦塌了,将会有什么后果。还有一些孩子被父母送出国留学,但他自己并没有真正去学习,而是用一部分钱办了假文凭回来哄骗家长。这些都是我们身边的事儿,许多人看不到老祖宗的文化的精髓,而盲目地崇拜外国的东西,这样的人实际上会变得非常尴尬。李伟建通过这样的作品来表现一个活灵活现的人,就像那些卡奴,她们自己觉得很好,但是别人看完了就会觉得辛酸。这样的作品不就是一个好作品吗?
  
  坚持不一定能胜利,
  只有坚持对了才能胜利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作为一名相声演员,李伟建把自己最宝贵的童年和青春奉献给了相声。小时候,在其他孩子都踢足球、做游戏的时候,他在练灌口、弹舌、喷口、绕口令;在别的孩子都在看电视、逛公园的时候,他在练《地理图》、《报菜名》。他甚至还学了京剧等各地方曲艺表演,为了加强肢体语言及协调性,他甚至连芭蕾舞都学过。
  一路走来,“当初全班的35个同学中,仅有5个仍旧坚持着相声表演这份事业。”李伟建说。在他的成功秘诀中,最为重要的是找准方向。坚持固然重要,但没有方向的坚持也许会让你离成功越来越远。
  一直以来,李伟建都把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裴艳玲老师作为榜样。他从小就看裴艳玲老师的《钟馗嫁妹》,看了这部戏后他才知道戏曲原来还可以这么演。“裴艳玲老师让我爱上了一个鬼!是她把钟馗演活了。”李伟建说,“许多演员因为从政或者搞研究,就把艺术丢了。实际上这就是对自己艺术的准确的把握性丢失了。像裴艳玲老师这样,在从政多年(曾当过中国文联副主席、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而且已经年过六十的人,重返舞台后仍旧能游刃有余,无论是飞脚,还是旋子,都能做得那么干净利落,十分难得。”李伟建希望自己也能像裴艳玲老师那样守住他的艺术,他最大的理想就是要一辈子说好相声,坚持把这条路一路走到底!
  正是这数十年的坚持,才有了《咨询热线》的一夜走红,才有了《疯狂股民》、《超级大卖场》等经典力作的出现;也是这数十年的坚持,才有了今天的李伟建。
  
  链接:
  李伟建,1969年出生于北京。十届全国青联委员、北京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广播艺术团相声演员、周末相声俱乐部发起人之一。毕业于北京戏曲学院曲艺班,师承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刘洪沂先生。曾在老舍茶馆坚持演出十几年,也曾参与过影视剧的拍摄,如《离婚怪事》、《甲方乙方》、《高朋满座》、《五女下山》、《红楼梦》、《夜店》等。中国曲艺“牡丹奖”获得者、全国相声大奖赛一等奖获得者。在三十余年的曲艺生涯中,创作出了很多优秀的原创作品,如《咨询热线》、《疯狂股迷》、《彩铃声声》、《如此标语》、《超级大卖场》等,深入人心,被称为“根红苗正”有前途的艺术家。
其他文献
交通标志与驾驶员、车辆、道路环境构成了一个复杂的人机系统。基于人机工程学理论,给出了驾驶员认知模型框架,分析了人机系统中影响驾驶员认知的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