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对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部署要求,各地市主流媒体携手县(区)级宣传单位,纵深推进市区两级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多层级全覆盖的融媒体矩阵。2020年以来,市区两级融媒体中心围绕着党委政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工作,以其“精准化推送、连片化覆盖、深度化渗透、超时空传播”的特点,成为应对这场宣传战役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 媒体融合发展;国家重大宣传战役;市区两级融媒體中心建设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1-0115-03
2020年是地方主流媒体积极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关键之年。本着守正创新、融合发展的工作思路,地方主流媒体稳步推进媒体融合建设,积极探索市区两级融媒体资源共享、高效运作的合作模式,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宣传报道中,实现了新闻传播全方位覆盖、全天候延伸、多领域拓展,发挥了舆论宣传主阵地、主力军作用。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各种权威信息夹杂着谣言和虚假消息快速传播扰乱视听,对公众的认知和心理情绪极易产生负面影响。疫情解读,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报道,能够形成乐观安定的舆论环境,有效缓解公众情绪[1]。为此,如何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利用地方主流媒体构建的市级融媒体平台的传播效能,守正创新,加强舆论引导,就显得至关重要。
1.1 坚守正确舆论导向,突出网端发布的时效性和权威性
融媒体时代新闻的专业价值没有改变,地方主流媒体决不能在快餐式、碎片化的受众阅读方式变化的背景下,放弃对正确舆论导向的坚守,以及对新闻报道质量的追求[2]。以厦门广电、厦门日报等地方主流媒体为例,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宣传报道战役中,始终与党中央、省委、市委部署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精准踩在疫情防控的每一个重要节点,通过全媒体矩阵,对内加密首发官方信息,及时准确引导社会舆论,对外宣传好厦门形象,营造全民抗“疫”的良好氛围。调查数据显示,厦门广电融媒体中心持续在看厦门App、“两微一抖”等新媒体平台,第一时间发布官方渠道的疫情信息、最新通告措施、疫情地图及病例活动轨迹等权威消息,1—5月有24条推文突破“10万+”。2020年上半年,厦门日报推出新媒体作品超6万条,被“学习强国”采用的有关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稿件超过100篇。
1.2 新媒体发布呈现“加速度”,突出首发优势
新闻采编流程再造和机制创新,是媒体深度融合实战应用中的关键核心。本着“移动优先”的融合传播要求,地方主流媒体的新媒体团队与传统采编部门密切配合,提前策划,积极联动,快速高效制作短视频、推文等新媒体首发产品。疫情期间,厦门广电新媒体平台每天平均首发新闻15条左右,首发率约占八成。全城首发的推文《刚刚!厦门264名白衣战士出征武汉!》,就是由前方记者将现场画面通过4G及时到后台,并把在新闻现场获取的信息快速编写成配文,由新媒体小编完成后期编配,责编快审快发,抢得首发爆款,提振抗疫信心。
1.3 精心策划原创作品,突出互动性
根据疫情防控的重要节点、重要事件,地方主流媒体的新媒体端充分发挥视频资源优势,敏锐捕捉热点,提前策划精心制作短视频或原创H5,引领热点话题,传扬正能量。对于本地电视频道策划推出的疫情防控特别节目,例如厦门广电精心制作的心理疏导系列特别节目《战役“心”力量》,就同步在新媒体平台推送,满足受众多渠道收听收看的需求,有效疏导受众恐慌心理,树立战“疫”信心。
1.4 重要新闻事件“云”直播,突出“网感”
疫情期间,超过1亿网友通过央视频《疫情二十四小时》的慢直播,“云监工”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造过程,成为一件独特的集体记忆和现象级的媒介事件。“云直播”也由此成为不少地方融媒体平台纷纷借鉴效仿的直播方式。在当地重要新闻事件发生时,如本地新冠肺炎患者“清零”、驰援武汉医护人员归来、知名景区恢复开放等时机,开启网络“云”直播,既锻炼了直播团队的策划能力、执行能力、前后方协作机制,在多窗口直播等新技术应用方面也有了更多尝试,让地方的战“疫”经验和成果得以持续传播。
自中央、省、市启动关于建设县(区)级融媒体中心的要求部署以来,各县、区在原有报道站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逐步推进融媒体中心建设,解决了以往各区无报无台的短板。在上级市委宣传部门的指导和城市级主流媒体的技术支持下,初步形成了“报、台、网、端、微”为一体的融媒体宣传矩阵,同时再向下整合全区宣传资源和各类传播平台,聚合了以往过于分散的各类新闻资讯,形成立体宣传“微”矩阵,助力县(区)级宣传工作迈入“大小屏联动、立体多维发布、大数据辅助决策”的融媒体时代。尤其在防抗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县(区)级融媒体中心成为当地传播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的重要渠道,也成为广大群众了解身边事的重要窗口,为抗疫宣传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1 多维一体宣传矩阵,当好政策宣传“扩音器”
疫情期间,各县(区)级融媒体平台严格执行上级宣传部门的宣传指令和报道要求,利用自身宣传矩阵进行全天候、立体式的宣发,传递党委政府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部署,加密推送频次,成为主流新闻媒体官方信息传播的有力推手和补充。以厦门市思明区为例,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区级新媒体平台“思明快报”微信号从“一天一推”到“一天六推”,5个月内先后推出报道1 700多篇,总阅读量超过2 000万次,有20多篇文章成为“10万+”爆文,被区委誉为“思明抗疫三大神器”之一。湖里区融媒体中心加强与政府网站、党建平台对接,同步推送区委区政府重要政务信息、党建要闻等权威内容,整合城管、民政、卫健、商务、人社等对口平台,逐步实现便民办事平台与融媒体中心的有机连通,把区级融媒体中心打造成传播党的声音、活学理论、俗讲政策、引领思想的综合性平台。 2.2 驻守阵地接通地气,做政策解读最贴心的回应者
主动回应群众关切,提升群众参与感,塑造有温度的政务平台,是各县区建立融媒体中心的重要职责之一。在疫情大背景之下,除了及时发布重大决策和权威资讯,迅速传递官方声音之外,加强话题设置,收集民情民意,县(区)级融媒体中心用“小留言”“小回应”温暖群众,在培养了一批铁杆粉丝的同时,解决了群众身边的实际问题。
针对群众密切关注的防疫物资购置问题,思明区融媒体中心自创《快讯!不必排队买口罩了!》《放心,现在菜不缺,米满仓》等推文,有效稳定公众情绪;针对复工复产等有关政策问题,加强权威解读和释疑解惑,发布《思明<通告>答疑来了!》《@思明企业 只有他们暂不可上班》等推文,用简洁明了的方式阐述复工复产操作指南,还组织专人在微信公众号及时回复群众留言,做到“一知百知”。
思明区为更好地推进复工复产,联合区商务部门,在全省率先推出“消费券惠民活动”“区长带你云逛街”“直播万象城 越夜越美丽”等融媒体直播宣传活动7场,用网红经济、直播带货等全新尝试,以线上影响力带动线下消费力,释放复工复产积极信号,提振市场信心,促进居民消费。
2.3 扎实培养采编队伍,打造“硬核内容”宣扬基层典范
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仍然是内容为王的时代。为此,打破传统队伍架构,整合原有报道站人员力量,培养融合采访、拍摄、编辑、配音、剪辑等为一体的专业化新闻采编队伍,成为众多县(区)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首要任务。与此同时,县(区)级融媒体中心积极探索与地方主流新闻媒体、政务媒体的深度合作,让“专业人做专业事”,让内容生产爆发出强大的生产力。尤其在语态创新上大胆尝试,抛弃“汇报体”“官样式”的文章,用符合时代特征、贴近群众思维、生动有趣接地气的语言,讲群众爱听、爱看的故事。在内容创新上,注重用好图片、短视频、动画、H5/VR/AR等形式,增强吸引力和表现力,让阅读成为“悦”读。
2.4 创新精准宣传,打造信息分发“毛丝血管”
与市级融媒体中心倾力于产品内容及形式创新不同,区级融媒体中心更注重打通宣传的“最后一公里”。以厦门市同安区融媒體中心为例,一方面依托媒体发布平台矩阵,统筹管理全区279块户外LED电子显示屏,形成多渠道、撒网式信息发送热度,根据受众需求通过不同平台发布信息;另一方面,积极构建立体式微信群信息转发体系,统筹管理全区942个微信工作群(群员30人以上),覆盖干部群众近3万人,通过微信群管理系统,针对不同群体精选信息展开二次转发,信息点击量呈现几何倍数增长,形成由信息“发布”向“分发”的转变。疫情防控期间,单件抗疫作品在央视移动网“同安发布”的最高点击量达到107万,宣传效果明显,同时将相关疫情防控知识通过各类媒体平台、微信群迅速传递到老百姓手中。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纵深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部署要求,在地方党委宣传部门的指导下,按照全市一盘棋,统筹规划、统一调度的建设思路,各地市级融媒体中心积极参与、主动服务县(区)级融媒体中心项目建设,发挥内容产品优势和专业成熟的技术优势,积极探索资源共享、高效运行的合作模式,成效已逐步显现。以厦门广电集团的具体实践进行阐述。
3.1 深入了解需求,探索合作模式
厦门广电集团提前一年,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深入了解各区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需求,协助各区推进中心场所选址、技术方案设计、组织架构安排等工作,并达成合作运营方案,积极探索市区两级融媒体资源共享、高效运行、成本节约的合作模式,形成一套可供借鉴与推广的经验做法。
融媒体中心所需人才已由传统单一采编人才转变为新闻采编人才、数据处理工程师、产品经理、UI设计师等多种人才并行,同时对编辑人才的职业素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3]。在人才队伍建设上,以厦门广电集团为例的市级融媒体中心发挥首席记者、资深记者的业务能力,对区级融媒体中心的媒体人才进行“传帮带”,并在日常选题策划执行时,有意识地带动市区两级协同报道,针对不同社会层面、客户群体对防疫信息的不同需求,制作形式多样、内容各有侧重的新媒体推送,收到1+1>2的效果。
3.2 一区一案促落地抓进度
鉴于各区在融媒体中心建设上的不同需求,集团按照“统一规划、按需定制、资源共享、多元联动与分发”的建设思路,协同各区采用“云+本地”的建设模式,以云服务为主,积极推进区级融媒体中心落地建设。在疫情期间,集团派出专业技术团队“蹲点”服务,推进各区融媒体中心复工,确保区级融媒体中心项目建设进度,并在疫情期间正常运行发挥效用。
经过这场重大宣传战役的磨练锤打,市区两级融媒体中心快速成长成型,并在实践中发挥了不俗的成效。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受制于资源、技术、人才的掣肘,市区两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后劲略显不足,与中央的战略部署和党委政府工作要求相比,与网络和数字技术裂变式发展形势相比,与境内外一线城市先进同行相比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
1)媒体的内容优势因为版权保护不力正在逐渐流失,一定程度上,造成主流媒体公信力、影响力的丧失。
2)市区两级融媒体中心在内容、技术、平台、渠道、经营、管理的共融共通、一体发展还不够到位,微传播和快传播刚刚建立,影响力、传播力、竞争力有待提升。
3)人工智能运用尚处于初步尝试阶段,水平有待提高,复合型人才短缺,人力资源供应体系建设不够完善等。
如何按照全市一盘棋、统筹规划、统一调度的指导思想,突破体制机制和利益的藩篱,加强网信安全建设,避免内容生产同质化倾向等,将是下一步破题升级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刘莎,金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中地方时政新闻节目的责任与原则[J].西部广播电视,2020(7):57-80.
[2]李彬.新时期:社会变迁与新闻变革札记[J].山西大学学报,2015(3):1-45.
[3]李文成.县市区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浅谈[J].新闻传播,2020(4):57-58.
关键词 媒体融合发展;国家重大宣传战役;市区两级融媒體中心建设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1-0115-03
2020年是地方主流媒体积极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关键之年。本着守正创新、融合发展的工作思路,地方主流媒体稳步推进媒体融合建设,积极探索市区两级融媒体资源共享、高效运作的合作模式,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宣传报道中,实现了新闻传播全方位覆盖、全天候延伸、多领域拓展,发挥了舆论宣传主阵地、主力军作用。
1 坚守舆论阵地,市级融媒体中心发出“硬核”主流之声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各种权威信息夹杂着谣言和虚假消息快速传播扰乱视听,对公众的认知和心理情绪极易产生负面影响。疫情解读,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报道,能够形成乐观安定的舆论环境,有效缓解公众情绪[1]。为此,如何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利用地方主流媒体构建的市级融媒体平台的传播效能,守正创新,加强舆论引导,就显得至关重要。
1.1 坚守正确舆论导向,突出网端发布的时效性和权威性
融媒体时代新闻的专业价值没有改变,地方主流媒体决不能在快餐式、碎片化的受众阅读方式变化的背景下,放弃对正确舆论导向的坚守,以及对新闻报道质量的追求[2]。以厦门广电、厦门日报等地方主流媒体为例,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宣传报道战役中,始终与党中央、省委、市委部署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精准踩在疫情防控的每一个重要节点,通过全媒体矩阵,对内加密首发官方信息,及时准确引导社会舆论,对外宣传好厦门形象,营造全民抗“疫”的良好氛围。调查数据显示,厦门广电融媒体中心持续在看厦门App、“两微一抖”等新媒体平台,第一时间发布官方渠道的疫情信息、最新通告措施、疫情地图及病例活动轨迹等权威消息,1—5月有24条推文突破“10万+”。2020年上半年,厦门日报推出新媒体作品超6万条,被“学习强国”采用的有关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稿件超过100篇。
1.2 新媒体发布呈现“加速度”,突出首发优势
新闻采编流程再造和机制创新,是媒体深度融合实战应用中的关键核心。本着“移动优先”的融合传播要求,地方主流媒体的新媒体团队与传统采编部门密切配合,提前策划,积极联动,快速高效制作短视频、推文等新媒体首发产品。疫情期间,厦门广电新媒体平台每天平均首发新闻15条左右,首发率约占八成。全城首发的推文《刚刚!厦门264名白衣战士出征武汉!》,就是由前方记者将现场画面通过4G及时到后台,并把在新闻现场获取的信息快速编写成配文,由新媒体小编完成后期编配,责编快审快发,抢得首发爆款,提振抗疫信心。
1.3 精心策划原创作品,突出互动性
根据疫情防控的重要节点、重要事件,地方主流媒体的新媒体端充分发挥视频资源优势,敏锐捕捉热点,提前策划精心制作短视频或原创H5,引领热点话题,传扬正能量。对于本地电视频道策划推出的疫情防控特别节目,例如厦门广电精心制作的心理疏导系列特别节目《战役“心”力量》,就同步在新媒体平台推送,满足受众多渠道收听收看的需求,有效疏导受众恐慌心理,树立战“疫”信心。
1.4 重要新闻事件“云”直播,突出“网感”
疫情期间,超过1亿网友通过央视频《疫情二十四小时》的慢直播,“云监工”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造过程,成为一件独特的集体记忆和现象级的媒介事件。“云直播”也由此成为不少地方融媒体平台纷纷借鉴效仿的直播方式。在当地重要新闻事件发生时,如本地新冠肺炎患者“清零”、驰援武汉医护人员归来、知名景区恢复开放等时机,开启网络“云”直播,既锻炼了直播团队的策划能力、执行能力、前后方协作机制,在多窗口直播等新技术应用方面也有了更多尝试,让地方的战“疫”经验和成果得以持续传播。
2 区级融媒体强化舆论阵地建设,助力重大宣传战役“突围”
自中央、省、市启动关于建设县(区)级融媒体中心的要求部署以来,各县、区在原有报道站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逐步推进融媒体中心建设,解决了以往各区无报无台的短板。在上级市委宣传部门的指导和城市级主流媒体的技术支持下,初步形成了“报、台、网、端、微”为一体的融媒体宣传矩阵,同时再向下整合全区宣传资源和各类传播平台,聚合了以往过于分散的各类新闻资讯,形成立体宣传“微”矩阵,助力县(区)级宣传工作迈入“大小屏联动、立体多维发布、大数据辅助决策”的融媒体时代。尤其在防抗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县(区)级融媒体中心成为当地传播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的重要渠道,也成为广大群众了解身边事的重要窗口,为抗疫宣传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1 多维一体宣传矩阵,当好政策宣传“扩音器”
疫情期间,各县(区)级融媒体平台严格执行上级宣传部门的宣传指令和报道要求,利用自身宣传矩阵进行全天候、立体式的宣发,传递党委政府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部署,加密推送频次,成为主流新闻媒体官方信息传播的有力推手和补充。以厦门市思明区为例,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区级新媒体平台“思明快报”微信号从“一天一推”到“一天六推”,5个月内先后推出报道1 700多篇,总阅读量超过2 000万次,有20多篇文章成为“10万+”爆文,被区委誉为“思明抗疫三大神器”之一。湖里区融媒体中心加强与政府网站、党建平台对接,同步推送区委区政府重要政务信息、党建要闻等权威内容,整合城管、民政、卫健、商务、人社等对口平台,逐步实现便民办事平台与融媒体中心的有机连通,把区级融媒体中心打造成传播党的声音、活学理论、俗讲政策、引领思想的综合性平台。 2.2 驻守阵地接通地气,做政策解读最贴心的回应者
主动回应群众关切,提升群众参与感,塑造有温度的政务平台,是各县区建立融媒体中心的重要职责之一。在疫情大背景之下,除了及时发布重大决策和权威资讯,迅速传递官方声音之外,加强话题设置,收集民情民意,县(区)级融媒体中心用“小留言”“小回应”温暖群众,在培养了一批铁杆粉丝的同时,解决了群众身边的实际问题。
针对群众密切关注的防疫物资购置问题,思明区融媒体中心自创《快讯!不必排队买口罩了!》《放心,现在菜不缺,米满仓》等推文,有效稳定公众情绪;针对复工复产等有关政策问题,加强权威解读和释疑解惑,发布《思明<通告>答疑来了!》《@思明企业 只有他们暂不可上班》等推文,用简洁明了的方式阐述复工复产操作指南,还组织专人在微信公众号及时回复群众留言,做到“一知百知”。
思明区为更好地推进复工复产,联合区商务部门,在全省率先推出“消费券惠民活动”“区长带你云逛街”“直播万象城 越夜越美丽”等融媒体直播宣传活动7场,用网红经济、直播带货等全新尝试,以线上影响力带动线下消费力,释放复工复产积极信号,提振市场信心,促进居民消费。
2.3 扎实培养采编队伍,打造“硬核内容”宣扬基层典范
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仍然是内容为王的时代。为此,打破传统队伍架构,整合原有报道站人员力量,培养融合采访、拍摄、编辑、配音、剪辑等为一体的专业化新闻采编队伍,成为众多县(区)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首要任务。与此同时,县(区)级融媒体中心积极探索与地方主流新闻媒体、政务媒体的深度合作,让“专业人做专业事”,让内容生产爆发出强大的生产力。尤其在语态创新上大胆尝试,抛弃“汇报体”“官样式”的文章,用符合时代特征、贴近群众思维、生动有趣接地气的语言,讲群众爱听、爱看的故事。在内容创新上,注重用好图片、短视频、动画、H5/VR/AR等形式,增强吸引力和表现力,让阅读成为“悦”读。
2.4 创新精准宣传,打造信息分发“毛丝血管”
与市级融媒体中心倾力于产品内容及形式创新不同,区级融媒体中心更注重打通宣传的“最后一公里”。以厦门市同安区融媒體中心为例,一方面依托媒体发布平台矩阵,统筹管理全区279块户外LED电子显示屏,形成多渠道、撒网式信息发送热度,根据受众需求通过不同平台发布信息;另一方面,积极构建立体式微信群信息转发体系,统筹管理全区942个微信工作群(群员30人以上),覆盖干部群众近3万人,通过微信群管理系统,针对不同群体精选信息展开二次转发,信息点击量呈现几何倍数增长,形成由信息“发布”向“分发”的转变。疫情防控期间,单件抗疫作品在央视移动网“同安发布”的最高点击量达到107万,宣传效果明显,同时将相关疫情防控知识通过各类媒体平台、微信群迅速传递到老百姓手中。
3 市级融媒体中心“下沉”服务,做到“融”而不“重”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纵深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部署要求,在地方党委宣传部门的指导下,按照全市一盘棋,统筹规划、统一调度的建设思路,各地市级融媒体中心积极参与、主动服务县(区)级融媒体中心项目建设,发挥内容产品优势和专业成熟的技术优势,积极探索资源共享、高效运行的合作模式,成效已逐步显现。以厦门广电集团的具体实践进行阐述。
3.1 深入了解需求,探索合作模式
厦门广电集团提前一年,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深入了解各区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需求,协助各区推进中心场所选址、技术方案设计、组织架构安排等工作,并达成合作运营方案,积极探索市区两级融媒体资源共享、高效运行、成本节约的合作模式,形成一套可供借鉴与推广的经验做法。
融媒体中心所需人才已由传统单一采编人才转变为新闻采编人才、数据处理工程师、产品经理、UI设计师等多种人才并行,同时对编辑人才的职业素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3]。在人才队伍建设上,以厦门广电集团为例的市级融媒体中心发挥首席记者、资深记者的业务能力,对区级融媒体中心的媒体人才进行“传帮带”,并在日常选题策划执行时,有意识地带动市区两级协同报道,针对不同社会层面、客户群体对防疫信息的不同需求,制作形式多样、内容各有侧重的新媒体推送,收到1+1>2的效果。
3.2 一区一案促落地抓进度
鉴于各区在融媒体中心建设上的不同需求,集团按照“统一规划、按需定制、资源共享、多元联动与分发”的建设思路,协同各区采用“云+本地”的建设模式,以云服务为主,积极推进区级融媒体中心落地建设。在疫情期间,集团派出专业技术团队“蹲点”服务,推进各区融媒体中心复工,确保区级融媒体中心项目建设进度,并在疫情期间正常运行发挥效用。
4 结语
经过这场重大宣传战役的磨练锤打,市区两级融媒体中心快速成长成型,并在实践中发挥了不俗的成效。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受制于资源、技术、人才的掣肘,市区两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后劲略显不足,与中央的战略部署和党委政府工作要求相比,与网络和数字技术裂变式发展形势相比,与境内外一线城市先进同行相比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
1)媒体的内容优势因为版权保护不力正在逐渐流失,一定程度上,造成主流媒体公信力、影响力的丧失。
2)市区两级融媒体中心在内容、技术、平台、渠道、经营、管理的共融共通、一体发展还不够到位,微传播和快传播刚刚建立,影响力、传播力、竞争力有待提升。
3)人工智能运用尚处于初步尝试阶段,水平有待提高,复合型人才短缺,人力资源供应体系建设不够完善等。
如何按照全市一盘棋、统筹规划、统一调度的指导思想,突破体制机制和利益的藩篱,加强网信安全建设,避免内容生产同质化倾向等,将是下一步破题升级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刘莎,金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中地方时政新闻节目的责任与原则[J].西部广播电视,2020(7):57-80.
[2]李彬.新时期:社会变迁与新闻变革札记[J].山西大学学报,2015(3):1-45.
[3]李文成.县市区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浅谈[J].新闻传播,2020(4):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