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0部电影就是从上世纪50年代到又一世纪青春的描述,看看身处今天的我们,心灵深处正需要什么?
《野性骑手》美国·1954
该片细致描述了当时青年的反叛心理。摩托车同电吉他、朋克头、嬉皮风格一样曾作为一代青年人反叛的标志。骑着摩托车风驰电掣,在街道上惹事生非,而后呼啸而去,它就是这么幼稚,但当时青年把它视为对抗社会的手册。该片被称为“摩托公路片”的始祖,《逍遥骑士》早期探索版,值得一看。
《无因的反抗》美国·1955
该片集中表达了那个时代的青年人对被理解和认同的渴望。青年人的不满情绪第一次得到了大规模的合法发泄。影片任何一点看上去都算不上经典,包括它的首创性。它之所以成为经典,只有一个理由———詹姆斯·迪恩。
《精疲力竭》法国·1959
有人说《精疲力竭》的出现是一次电影观念、形式和表现方法的革命,以至于影片所赋予的青春主题几乎都要被忽略了。“真可恶”———米歇尔死前的诅咒,无论警察还是观众都感到迷惑,但这正是那个时代法国青年的迷惑,莫非真如存在主义所说的———生活本身就是可恶的。
《青春残酷物语》日本·l960
该片是佳作频出的大岛渚最重要的代表作,对日本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影片中大岛渚冷静地审视着青年的反抗和愤怒,伤感地反思着自己的青春,最后得出了悲观的结论。有许多以残酷为名和标榜残酷的影片,但没有哪一部像大岛渚的《青春残酷物语》那么惊心动魄。
《毕业生》美国·1967
毕业的含义一语双关,105分钟的时间集中展示了大学毕业生从幼稚走向成熟,超越自我,真正从社会大学毕业的过程。没有哪部电影像它那样真实而完整地展示了60年代中后期的青春。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看《毕业生》唱《寂寞之声》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种青春的标志,包括80年代初的中国。
《邦妮与克莱德》美国·1967
强盗片历史上划时代的经典之作。一对没有归属感、反传统、反社会的青春情侣一路抢劫并大肆宣扬他们的暴力行径。他们通过抢劫抒发对社会的愤恨和反抗;施暴的过程中他们确认了自我价值,即使是死亡都那么浪漫和诗意。既然悲剧早已注定,他们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逍遥骑士》美国·1969
披散的长发、怪异的服装、锃亮的高把摩托车。怀特和比利两位“逍遥骑士”就以这样的形象在《寻找美国》的歌声中穿越了南部未拓的荒原,进行了一场反抗压制追求自由的长征。60年代的动荡在本片中得到了最率真的体现。
《爱情故事》美国·1970
《爱情故事》出现后,这单纯美好但严重脱离现实的青春爱情成为主流,那些充满反抗意味的青春和残酷爱情的电影不复存在。这种状态—直延续到八十年代中期。就这样,作为见证时代的先驱,《爱情故事》成了一段独特的经典。
《发条橙》美国·1971
《发条橙》是根据英国作家安东尼·伯吉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纽约的电影评论界评价《发条橙》为美国1971年的年度最佳电影,而库布里克则为年度的最佳导演。它还获得了奥斯卡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以及最佳电影剪接的提名。
《青春祭》中国·1985
该片根据张曼菱的小说《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改编,由张暖忻执导。该片在取景、摄影、录音、美术等方面都有相当高的水准,在如散文诗般娓娓阐述中,表现出知青成长过程中对文化、对美的觉醒。
《站在我身边》美国·1986
罗伯·瑞纳本人最得意执导电影。四个男孩相约寻找一具死人的尸体,三天的时间让他们经历了一个成人的半辈子,寻找的过程让他们体味到了死亡的随时随地,从而使他们更加珍视友情、热爱生活。这个以青春觉醒为题材的影片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可惜在中国,人们对它知之甚少。
《死亡诗社》美国·1909
该片表现“青春”这一主题是以协奏曲似的起承转合构成:蒙昧———解放———镇压———觉醒。该片的结局虽然“不尽人意”,但充分地表明爱和真理的种子已在年轻人心中生根发芽,他们终于学会了用自己的声音喊出内心深处野性的咆哮。该片走出了众多艺术青春片的虚无主义结局,让青年观众充分相信我们自己身上蕴藏的青春力量。
《我心狂野》美国·1990
在大胆、非常规、混乱的背后是相当传统的情节。一对相爱的青年男女,冲破阻力和阴谋,找到属于自己的“绿野仙踪”。尼古拉斯·凯奇带来了一个另类版本的猫王,我们拥有了一部青春的激情史诗。
《野性骑手》美国·1954
该片细致描述了当时青年的反叛心理。摩托车同电吉他、朋克头、嬉皮风格一样曾作为一代青年人反叛的标志。骑着摩托车风驰电掣,在街道上惹事生非,而后呼啸而去,它就是这么幼稚,但当时青年把它视为对抗社会的手册。该片被称为“摩托公路片”的始祖,《逍遥骑士》早期探索版,值得一看。
《无因的反抗》美国·1955
该片集中表达了那个时代的青年人对被理解和认同的渴望。青年人的不满情绪第一次得到了大规模的合法发泄。影片任何一点看上去都算不上经典,包括它的首创性。它之所以成为经典,只有一个理由———詹姆斯·迪恩。
《精疲力竭》法国·1959
有人说《精疲力竭》的出现是一次电影观念、形式和表现方法的革命,以至于影片所赋予的青春主题几乎都要被忽略了。“真可恶”———米歇尔死前的诅咒,无论警察还是观众都感到迷惑,但这正是那个时代法国青年的迷惑,莫非真如存在主义所说的———生活本身就是可恶的。
《青春残酷物语》日本·l960
该片是佳作频出的大岛渚最重要的代表作,对日本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影片中大岛渚冷静地审视着青年的反抗和愤怒,伤感地反思着自己的青春,最后得出了悲观的结论。有许多以残酷为名和标榜残酷的影片,但没有哪一部像大岛渚的《青春残酷物语》那么惊心动魄。
《毕业生》美国·1967
毕业的含义一语双关,105分钟的时间集中展示了大学毕业生从幼稚走向成熟,超越自我,真正从社会大学毕业的过程。没有哪部电影像它那样真实而完整地展示了60年代中后期的青春。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看《毕业生》唱《寂寞之声》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种青春的标志,包括80年代初的中国。
《邦妮与克莱德》美国·1967
强盗片历史上划时代的经典之作。一对没有归属感、反传统、反社会的青春情侣一路抢劫并大肆宣扬他们的暴力行径。他们通过抢劫抒发对社会的愤恨和反抗;施暴的过程中他们确认了自我价值,即使是死亡都那么浪漫和诗意。既然悲剧早已注定,他们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逍遥骑士》美国·1969
披散的长发、怪异的服装、锃亮的高把摩托车。怀特和比利两位“逍遥骑士”就以这样的形象在《寻找美国》的歌声中穿越了南部未拓的荒原,进行了一场反抗压制追求自由的长征。60年代的动荡在本片中得到了最率真的体现。
《爱情故事》美国·1970
《爱情故事》出现后,这单纯美好但严重脱离现实的青春爱情成为主流,那些充满反抗意味的青春和残酷爱情的电影不复存在。这种状态—直延续到八十年代中期。就这样,作为见证时代的先驱,《爱情故事》成了一段独特的经典。
《发条橙》美国·1971
《发条橙》是根据英国作家安东尼·伯吉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纽约的电影评论界评价《发条橙》为美国1971年的年度最佳电影,而库布里克则为年度的最佳导演。它还获得了奥斯卡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以及最佳电影剪接的提名。
《青春祭》中国·1985
该片根据张曼菱的小说《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改编,由张暖忻执导。该片在取景、摄影、录音、美术等方面都有相当高的水准,在如散文诗般娓娓阐述中,表现出知青成长过程中对文化、对美的觉醒。
《站在我身边》美国·1986
罗伯·瑞纳本人最得意执导电影。四个男孩相约寻找一具死人的尸体,三天的时间让他们经历了一个成人的半辈子,寻找的过程让他们体味到了死亡的随时随地,从而使他们更加珍视友情、热爱生活。这个以青春觉醒为题材的影片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可惜在中国,人们对它知之甚少。
《死亡诗社》美国·1909
该片表现“青春”这一主题是以协奏曲似的起承转合构成:蒙昧———解放———镇压———觉醒。该片的结局虽然“不尽人意”,但充分地表明爱和真理的种子已在年轻人心中生根发芽,他们终于学会了用自己的声音喊出内心深处野性的咆哮。该片走出了众多艺术青春片的虚无主义结局,让青年观众充分相信我们自己身上蕴藏的青春力量。
《我心狂野》美国·1990
在大胆、非常规、混乱的背后是相当传统的情节。一对相爱的青年男女,冲破阻力和阴谋,找到属于自己的“绿野仙踪”。尼古拉斯·凯奇带来了一个另类版本的猫王,我们拥有了一部青春的激情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