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一年,我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县一中,老家沸腾了。开学那天,金顺叔放了三挂鞭炮,爹兴高采烈地把我送到了学校。
不久,学校放假,我从县城一路走回家。还没走到村口,爹便迎了过来,说他这些天每天都在村口等我,还兴冲冲地接过我肩上的书包。
我跟在爹身后刚走了几步,爹突然在村口那棵老槐树前停了下来。原来,树上贴着一张黄纸,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几行字: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君子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光。
原来是首“君子诗”。其实,“君子诗”并不是什么诗,而是农村的一种习俗。谁家的孩子生病了,大人就在纸上写上这几句话,贴在树上,让过路人读一读,以此希望孩子的病能尽快好起来。许多年来,大家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方式,尤其是老辈人,碰上了一定会认认真真念上三遍。
爹不识字,不知道树上贴的是什么,便回头问我:“娃,那是啥?”我说:“君子诗。”“那得念!”像往常一样,爹端端正正地站在大槐树前,嘟嘟囔囔念了三遍。念过之后,他看着我,见我半天没动静,不由一愣:“娃,你咋不念诗?”
“诗?”我咧了咧嘴说,“爹,其实这就是顺口溜儿。”
爹微微皱起了眉头:“别管是啥,快念吧!”
我争辩道:“爹,孩子有病应该去医院,要是念顺口溜儿病就能自己好,那还要医院干什么呀?我看你们这是搞封建迷信……”
“闭嘴!”爹很紧张地打断我的话,“你少给我扣大帽子!”
我把脖子一梗,大声说:“我没扣大帽子,这个道理连小学生都懂!”
爹也提高了嗓门,吼了起来:“我供你上学,识文断字,不是让你装大爷回来教训人的,这诗就这么几句话,念三遍会累着你吗?”
我没想到爹会因为一首“君子诗”和我发火,一时间不知所措。
这时,村里不少人听到爹的吼声都围了过来,金顺叔最先走过来,问爹:“发生了什么事?犯得着跟孩子这么大吵大嚷?”爹气呼呼地指着我说:“这狗娃子不愿念君子诗!”
金顺叔似乎不信,他说:“不会吧,孩子识文断字,怎么会不通情理呢?”
看着金顺叔和众人疑惑的目光,我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走到大树前,极不情愿地念起“君子诗”来。
“识文断字的孩子念得就是好。”众人见我念完了,纷纷转身回了自己的家。
可爹还是怒气未消,不依不饶:“你是不是觉得到城里念大书了,村里搁不下你了,开始和你爹娘乡亲拿架子了?我告诉你,我不稀罕你那套,你那张脸还比不上这张黄纸值钱!”
一见爹没完没了,我的气也上来了:“行了,行了,这破顺口溜比我金贵,比我脸面值钱。它是诗,是好诗、神诗、圣诗,行了吧!”我边说边气呼呼地用拳头捶那张纸,谁知一用力,纸竟然破了。
“你!”爹一挥手,一记响亮的耳光抽在了我的脸上,“回家给我重写一张!”
在爹的强迫下,我重写了一张“君子诗”贴在了大树上。可爹还不肯罢休,又让我去找写“君子诗”的那家人,当面向人家赔礼道歉。我怎么好意思去找人家道歉。走到半路,我就决定背着爹先回学校,时间一长,说不定爹就不会再计较了。我借着月光一路小跑回了学校。
可能是因为赶夜路受了风寒,回到学校我就开始发高烧,浑身酸痛。正当我躺在床上痛苦不堪的时候,金顺叔来了。他来县城办事儿,顺路来看看我。一见我病了,他大吃一惊,急忙为我买了药,又匆匆赶回村给我爹送信。
天刚蒙蒙亮,我爹便气喘吁吁地敲开了我寝室的门:“娃,咋生病了?”爹一边说着,一边伸出手来摸我的头。
我忙把身子别过去,背对着爹。
“娃,”爹的语气几乎是央求和带着忏悔的,“是因为爹打你了吗?爹是个大老粗,你可千万别跟爹一般见识!走,爹领你看病去!”
“爹!”这时,我再也忍不住了,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
到了医院一检查,医生说伤风了,只要按时吃药,休息休息就会好的。说完又给我开了一堆药。我看看爹,小声说:“爹,既然没啥大事儿,就不用买药了,咱们回去吧。”我知道我刚刚开学报名,已经把家里掏空了。
“娃,别多想,爹带钱来了!”说着,爹从怀里取出了一个鼓鼓囊囊的布包,慢慢打开,里面是一大叠纸币:一块、五块、十块,最大的面额是二十块。
“爹……”我鼻子一酸。
“这不是爹攒的,昨天晚上爹知道你病了,可手里没钱。乡亲们知道了,都来咱家,这些钱都是大伙儿凑的!”
我愣住了,呆呆地看着那些零零碎碎的纸币,脑子一片空白。
只听爹说:“娃,村里谁家有事儿,老少爷们儿都当成自家的事去帮忙,从不图啥回报。就说那‘君子诗’,其实大伙儿都知道它不起啥作用,可千百年的传统了,大伙儿一念,就觉得全村人都站在自个儿的身后,心里踏实呀。那不是迷信,念几句,只是帮人家鼓鼓劲儿而已。你识文断字,动动口就能为别人做点事儿,可你却不做,你还能算君子吗?”
我羞愧万分:“爹,你别说了,我知道错了!”
“知道错了就好,那就好好养病,等身体好了,回去给乡亲们道个谢。”爹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我的病很快就好了,正赶上周末,我就和爹一起步行回村。
当我们到村口时,已经是掌灯时分。突然,爹拉住我,用手一指,只见大树前聚集了一大群人,并且传来读“君子诗”的声音。
“是不是谁家的孩子病了?爹,我也去念念‘君子诗’。”见众人读完纷纷散去,我几步走到大槐树前。
“不用念了!”金顺叔突然出现在我们身后。
“金顺,咋不让娃念?是不是大伙还生他的气?”
“不是,”金顺叔看着爹摇了摇头,“大哥,其实这君子诗是大伙给娃贴的。”
我大吃一惊:“给我贴的?”
金顺叔点点头说:“你爹连夜去了县城后,大伙儿都说虽然你上了高中,可在他们心里,你还是个孩子。大伙儿又不能都去看你,所以就给你贴了‘君子诗’。读了这诗,我们大家就像亲自去看了你一样!这几天你爹也没回来,大伙儿有点儿急,就决定今天晚上再来这树下念三遍诗,想盼你早点儿好起来。”
我哽咽着说道:“金顺叔,我……”
“娃,”爹看着我,“看见没?‘君子诗’是大伙儿盼病人好的念头,是大伙儿的心意。”
我一下子明白了:“金顺叔,我爹说得对,我真的不是君子,我的书都白念了。”
“不,娃,还是多念书好,多念书就能有更大的本事,能为别人做更多更大的好事,那才是真正的君子!我相信我娃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爹看着我,目光里充满了期盼与信任。
“对,肯定能!”金顺叔点着头说。
我坚定地点点头,眼前又浮现出那一张张朴实的面孔,耳畔又出现了那些杂乱却又令人感动的声音:“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
不久,学校放假,我从县城一路走回家。还没走到村口,爹便迎了过来,说他这些天每天都在村口等我,还兴冲冲地接过我肩上的书包。
我跟在爹身后刚走了几步,爹突然在村口那棵老槐树前停了下来。原来,树上贴着一张黄纸,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几行字: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君子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光。
原来是首“君子诗”。其实,“君子诗”并不是什么诗,而是农村的一种习俗。谁家的孩子生病了,大人就在纸上写上这几句话,贴在树上,让过路人读一读,以此希望孩子的病能尽快好起来。许多年来,大家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方式,尤其是老辈人,碰上了一定会认认真真念上三遍。
爹不识字,不知道树上贴的是什么,便回头问我:“娃,那是啥?”我说:“君子诗。”“那得念!”像往常一样,爹端端正正地站在大槐树前,嘟嘟囔囔念了三遍。念过之后,他看着我,见我半天没动静,不由一愣:“娃,你咋不念诗?”
“诗?”我咧了咧嘴说,“爹,其实这就是顺口溜儿。”
爹微微皱起了眉头:“别管是啥,快念吧!”
我争辩道:“爹,孩子有病应该去医院,要是念顺口溜儿病就能自己好,那还要医院干什么呀?我看你们这是搞封建迷信……”
“闭嘴!”爹很紧张地打断我的话,“你少给我扣大帽子!”
我把脖子一梗,大声说:“我没扣大帽子,这个道理连小学生都懂!”
爹也提高了嗓门,吼了起来:“我供你上学,识文断字,不是让你装大爷回来教训人的,这诗就这么几句话,念三遍会累着你吗?”
我没想到爹会因为一首“君子诗”和我发火,一时间不知所措。
这时,村里不少人听到爹的吼声都围了过来,金顺叔最先走过来,问爹:“发生了什么事?犯得着跟孩子这么大吵大嚷?”爹气呼呼地指着我说:“这狗娃子不愿念君子诗!”
金顺叔似乎不信,他说:“不会吧,孩子识文断字,怎么会不通情理呢?”
看着金顺叔和众人疑惑的目光,我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走到大树前,极不情愿地念起“君子诗”来。
“识文断字的孩子念得就是好。”众人见我念完了,纷纷转身回了自己的家。
可爹还是怒气未消,不依不饶:“你是不是觉得到城里念大书了,村里搁不下你了,开始和你爹娘乡亲拿架子了?我告诉你,我不稀罕你那套,你那张脸还比不上这张黄纸值钱!”
一见爹没完没了,我的气也上来了:“行了,行了,这破顺口溜比我金贵,比我脸面值钱。它是诗,是好诗、神诗、圣诗,行了吧!”我边说边气呼呼地用拳头捶那张纸,谁知一用力,纸竟然破了。
“你!”爹一挥手,一记响亮的耳光抽在了我的脸上,“回家给我重写一张!”
在爹的强迫下,我重写了一张“君子诗”贴在了大树上。可爹还不肯罢休,又让我去找写“君子诗”的那家人,当面向人家赔礼道歉。我怎么好意思去找人家道歉。走到半路,我就决定背着爹先回学校,时间一长,说不定爹就不会再计较了。我借着月光一路小跑回了学校。
可能是因为赶夜路受了风寒,回到学校我就开始发高烧,浑身酸痛。正当我躺在床上痛苦不堪的时候,金顺叔来了。他来县城办事儿,顺路来看看我。一见我病了,他大吃一惊,急忙为我买了药,又匆匆赶回村给我爹送信。
天刚蒙蒙亮,我爹便气喘吁吁地敲开了我寝室的门:“娃,咋生病了?”爹一边说着,一边伸出手来摸我的头。
我忙把身子别过去,背对着爹。
“娃,”爹的语气几乎是央求和带着忏悔的,“是因为爹打你了吗?爹是个大老粗,你可千万别跟爹一般见识!走,爹领你看病去!”
“爹!”这时,我再也忍不住了,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
到了医院一检查,医生说伤风了,只要按时吃药,休息休息就会好的。说完又给我开了一堆药。我看看爹,小声说:“爹,既然没啥大事儿,就不用买药了,咱们回去吧。”我知道我刚刚开学报名,已经把家里掏空了。
“娃,别多想,爹带钱来了!”说着,爹从怀里取出了一个鼓鼓囊囊的布包,慢慢打开,里面是一大叠纸币:一块、五块、十块,最大的面额是二十块。
“爹……”我鼻子一酸。
“这不是爹攒的,昨天晚上爹知道你病了,可手里没钱。乡亲们知道了,都来咱家,这些钱都是大伙儿凑的!”
我愣住了,呆呆地看着那些零零碎碎的纸币,脑子一片空白。
只听爹说:“娃,村里谁家有事儿,老少爷们儿都当成自家的事去帮忙,从不图啥回报。就说那‘君子诗’,其实大伙儿都知道它不起啥作用,可千百年的传统了,大伙儿一念,就觉得全村人都站在自个儿的身后,心里踏实呀。那不是迷信,念几句,只是帮人家鼓鼓劲儿而已。你识文断字,动动口就能为别人做点事儿,可你却不做,你还能算君子吗?”
我羞愧万分:“爹,你别说了,我知道错了!”
“知道错了就好,那就好好养病,等身体好了,回去给乡亲们道个谢。”爹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我的病很快就好了,正赶上周末,我就和爹一起步行回村。
当我们到村口时,已经是掌灯时分。突然,爹拉住我,用手一指,只见大树前聚集了一大群人,并且传来读“君子诗”的声音。
“是不是谁家的孩子病了?爹,我也去念念‘君子诗’。”见众人读完纷纷散去,我几步走到大槐树前。
“不用念了!”金顺叔突然出现在我们身后。
“金顺,咋不让娃念?是不是大伙还生他的气?”
“不是,”金顺叔看着爹摇了摇头,“大哥,其实这君子诗是大伙给娃贴的。”
我大吃一惊:“给我贴的?”
金顺叔点点头说:“你爹连夜去了县城后,大伙儿都说虽然你上了高中,可在他们心里,你还是个孩子。大伙儿又不能都去看你,所以就给你贴了‘君子诗’。读了这诗,我们大家就像亲自去看了你一样!这几天你爹也没回来,大伙儿有点儿急,就决定今天晚上再来这树下念三遍诗,想盼你早点儿好起来。”
我哽咽着说道:“金顺叔,我……”
“娃,”爹看着我,“看见没?‘君子诗’是大伙儿盼病人好的念头,是大伙儿的心意。”
我一下子明白了:“金顺叔,我爹说得对,我真的不是君子,我的书都白念了。”
“不,娃,还是多念书好,多念书就能有更大的本事,能为别人做更多更大的好事,那才是真正的君子!我相信我娃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爹看着我,目光里充满了期盼与信任。
“对,肯定能!”金顺叔点着头说。
我坚定地点点头,眼前又浮现出那一张张朴实的面孔,耳畔又出现了那些杂乱却又令人感动的声音:“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