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塔河!不再是“无缰之马”

来源 :人与生物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782406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塔河下游逆流而上,可以看到逐渐减少了的沙化环境和越往上游越宽阔的河道,河水在沙质河床里或是弯曲盘绕或是放荡摇摆的痕迹,河岸两边出现大片而茂密的胡杨林……这些都在提示我们,我们进入塔河的中游了。
  五月份原本该是塔河小洪水的季节,但是,眼下塔河整个中游的绝大多数河段都是干的,河道里可以见到的水不是农田排出的压盐水,就是地下回渗水,过往的车子可以在多处横穿河道来往于两岸。
  但是每当进入胡杨林,我们都会发现林内有大片小片不等的棉田,这里的胡杨林几乎成了棉田的防护林,取代了上游和下游棉田四周的白杨林。这样的景观至少从外表看上去多了许多自然的感觉。而真正走到胡杨林里面会发现更多的事物,比如不时地会碰上从路上横穿的野兔或者站在水坑里黑鹳在上下游都难碰到的几乎上千只的大羊群和骑着毛驴放牧的老人,那里还有纯牧民,或者农牧兼营的当地居民,能说起三四年前还在塔河上划船和打鱼的当地人,偶尔还会见到胡杨林保护站;因为河道里没有水,几乎所有的棉田都是靠打井灌溉,听说打井是这两三年一下子发展起来的,有的人索性把井打在河道里,或者用挖土机在河道里挖出一个大口井;也有实在不得已用河道里流淌着的压盐水浇地的农户,那些地多打得起深井的人多是外地来的老板,在田里打工的有许多是从塔里木盆底南缘过来的维族人,因为没有淡水羊群被迫去喝坑里的苦水咸水,有的得病而死,还会碰到胡杨林里新开垦的棉田,等等,等等……
  总之,这里保存着大片的胡杨林,这是塔河中游留给我们的最深印象。同行的教授说,如果说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大面积的胡杨林的话,那么这里就是世界胡杨林的中心。与这片胡杨林同在的还有多种生物物种和依稀可见的传统文化。然而,眼前可见到的胡杨林与棉田镶嵌分布的格局透出的信息是生态与发展处在拉锯状态农田扩展,河道无水,水井大发展,地下水下降,胡杨林在受到保护的同时在退缩。塔河中游有一个塔里木国家级胡杨林自然保护区,据说保护区里的胡杨林在被棉田蚕食。德国的一个胡杨研究小组从遥感信息得到结果是这个保护区内2D08年的耕地面积比2000年增加了一倍多。我们在调查中得知,英巴扎胡杨林保护站管的9万亩胡杨林里有2万亩棉田和近百口水井。人们在担心处于世界胡杨林中心的这片胡杨林的命运最终会是怎样?
  塔河中游的河道里3年不见水激发了两岸棉农的打井潮,我们所见到的棉田几乎都是在靠井水浇灌,井灌成了中游的新趋势。在这个趋势中,种地的成本在增加,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在形成,土地因此在向资本雄厚的老板手里集中。然而,这发展趋势却掩盖着些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水。专家告诉我们,塔河两岸现在打的井水绝大多是浅层水,而浅层水最终还是来自地表水。缺少地表水的补充地下浅层水就下降,就会威胁两岸胡杨林等植物的生长。原来洪水到来漫溢两岸,浇灌着胡杨林,而现在洪水到来先要补充已经消耗的地下水,便会减少流向下游的水量。这是个简单的知识问题,而这个简单的知识需要普及,否则会导致个新的误区井水与塔河水无关,可以作为新的水源大力开发。
  在英巴扎胡杨林保护站和设在库尔勒的塔里木国家级胡杨林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我们了解到有了保护机构和措施以后,对胡杨林的开垦和砍伐受到了控制。但是现在最让管理人员头疼的是棉田与胡杨争水和塔河来水不断减少。他们说胡杨四五月份是最渴的时候,这时候也是棉田泡水的时候而又是现在塔河下不来水的时候,已经干了三年了,再干上三年胡杨就不行了。管林子的管不了水,眼看着没有水胡杨林受损而没有办法,尤其是地处中游,受制于上游,这样的保护管理体制,使胡杨林的保护十分被动和无奈。看来,没有全流域的统筹管理,即便建立了胡杨林保护区也可能沦为“画饼充饥”的纸上保护区。
  塔里木胡杨林的危机为我们提供了理解一个重要概念的机会:生态用水。人们讲起塔河的过去,总是用“无缰之马”来形容它,那时的塔河洪水一来,不择河道,像野马一样夺路而奔,漫溢在两岸,洪水过去在沿岸树林和荒漠留下无数大大小小的水坑,这些水坑的水可以存留到第二年春季,滋润养育着两岸的绿洲植被,两岸植物和动物也适应了洪水的周期变化,形成了特殊的塔河流域的生态系统。而且这些水坑还有分散排盐的作用,避免盐碱全部排到下游尾间而过于集中。因此,生态用水不是简单地为河流留出一定自然流动的水量,它还包括满足沿河动植物需水的时间和方式,也包括河流自我净化的方式。生态用水离不开对流域生态系统的了解和管理。管胡杨林的不管水,管水的不管胡杨林,显然不利于生态用水的管理。
  其实,塔河的现实情况比这更加严峻,中游已经三年不见水的干河床说明塔河连最起码的生态用水的量都得不到保障,根本谈不上两岸生态需水的供水时间和方式的满足。更何况下游的人们和干涸的台特玛湖还在急等用水,而来水又屡屡到不了下游就断流了,还不够回填已经消耗的地下水,这种情况下又怎能奢望洪水像原来一样随意地漫溢在中游两岸?问题的总体远比一个区段的问题要复杂的多。
  2003年在塔河中游两岸筑起的那两条生态堤坝就是应对复杂局面的产物,着眼于保护中游胡杨林的人批评它阻止了洪水的漫溢,而强调优先向下游生态输水的人赞成它,两者都是为了生态,一个为了中游,一个为了下游,而难的是两者的兼顾。目前因为河道里根本没有水,两条堤坝的作用看不到,遭受的批评自然就更多。其实,生态方面需要兼顾的事情还有其它许多许多,比如,上游农田排水与自然河水混流,打乱了河流盐碱迁移的规律,中下游沿岸饮用水的质量在下降,与生态相融的当地生活方式和文化在规模化生产过程中正在丢失;眼下一个不得不由人工干预的河流如何最大程度地模拟那条如同“无缰之马”的河流,等等。两条生态堤坝仅仅在拉开塔河生态治理的序幕,要走的路途尚远。
其他文献
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的铁杉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长苞铁杉,一种是南方铁杉。长苞铁杉一般零星分布在海拔1200~1600米之间山脊土层比较浅薄的地方,南方铁杉主要分布在海拔1400~2000米的山坡上。这两种铁杉同属松科铁杉属,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古裸子植物。长苞铁杉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南方铁杉属于国家三级保护植物,它们作为第三纪地质时代遗留的“活化石”。对研究我国裸子植物系统发育、古生态和气候科学都具有重要
期刊
【摘 要】:将《论抗日游击战争》一文纳入系统论 的视域下考察就不难发现,朱德同志在辩证法的指导下对抗日游击战争的全局与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思考。首先,指出了抗日游击战争是一个大的客观系统;其次,强调了抗日游击战争中各要素整体性和有机关联性的重要性;再次,从系统结构性和功能性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了抗日游击战争的作用;最后,明确了发挥游击队的主观能动性是抗日游击战争系统最优化的重要方法。分析《论抗日游击战争
期刊
【摘 要】: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我党克敌制胜、事业成功的重要法宝。今天,面对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更应该扎根群众,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着力点,进一步强化为民意识,增强执政本领,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本文主要从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可能性、现实性以及产生差距的原因与解决问题的对策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地剖析。  【关键词】:立党为公 执
期刊
黑熊归山记(一)  蒋晓宏  2004年的冬天,天气格外冷,雪下得似乎也比往年的多。由于低温和积雪的影响,高山上的野生动物已无处觅食,只得下到低矮的地方。11月25日中午,一只年幼的黑熊单独觅食时可能和母熊走散了。不知不觉地闯入了华江乡垌上村安坪小组的地界,被几只看家狗追得无处可逃。  当时村民周增典、周增创、陈思远等正开着手扶拖拉机从外村回家,突然听到田垌地传来狗的狂叫声。他们循声望去,一群家狗
期刊
【摘 要】:文章分析了中职学校学生顶岗实习教育与管理所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并就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中职 顶岗实习 教育 管理  目前,中职学校普遍实行“2+1”办学模式,即学生一、二学年在校本部学习培养,第三学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学生在校本部的教育与管理一般还是比较规范的,但一年的企业顶岗实习却普遍表现出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如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将
期刊
【摘 要】:本文详细介绍了青海省风能资源特点,主要通过风向、风速、风压等方面进行了叙述,通过青海省风资源状况和各风电场区域规划,为指导青海省风能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风资源 风速 风功率密度 风能资源  【中图分类号】:TK0 【文献标识码】:A  1 青海省风能资源特点  1.1风向、风速  青海的主导风向,海西州大部分地方为偏西风,但冷湖、德令哈为偏东风,香日
期刊
何自举,今年58岁,是农二师35团16连的职工,看泵站已经6年了。这个泵站就是兵团人现在的“活命水”的通道。水从30公里外的新北山上通过管道直接引下来,供应34.35团地区饮用。见到他的那天,别的地方天气好好的,一走进35团的地界风开始嗷嗷叫着卷起沙子抽打过来,一条砂石路上横拦着大大小小的沙包。  “上头还有一个站,就是专门引水下来给人喝的。本来31团到35团几个团部都喝这个水,现在也都供不上了,
期刊
2011年9月上旬,我们到达猫儿山的第二天,上午与保护区管理局的罗科长和小叶等人进行了短暂的交流,吃完中午饭,天气开始转晴,我们驱车前往猫儿山主峰。沿着公路一路前行,我们注意到道路两侧坡度较缓的低山地带,均被开垦成梯田种植水稻,不适合开田的山坡,则种上毛竹,漫山遍野的毛竹林,形成颇为壮观的“竹海”。金黄的稻田,翠绿的毛竹,飘荡的白云,看起来十分养眼。由于长期的人工垦殖,低山地带的常绿阔叶林只在地形
期刊
正在消失的村落                斯马伊·卡斯穆今年58岁,对于他来说,那些河水丰美的日子已经一去不返,对于他的后辈来说,则更像是一个传说了,我们相遇时,一场沙尘暴正在逐渐散去。  这是台特玛湖边的最后一个村落,名叫英苏,维语意为“新的水源”。说是村落,其实只剩了四五户人家。台特玛湖作为中国境内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的尾间湖在上世纪70年代干涸,造成320公里的河道长期断流,直到20
期刊
来到塔河中游,河床依然是干的,大片新开的棉田靠的是井水灌溉,据我们了解,中游打井也只是近三四年才开始的。随着塔河水愈来愈紧张,井的规模和数量也急剧增加。  塔管局的陈保留主任告诉我们,这些所谓的开采地下水,尤其是在河床上打井的,实际用的还是地表水。而一旦这种抽取量大于地表水补给地下水的速度,就会出现诸如“地下漏斗”等现象,对来水时的河水流速、水量都会产生影响。但是地下水如何管理成了一个大问题,它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