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系统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前,迅猛发展的职业教育和高职院校成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也被国家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在CMKI中以“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检索,只检出4000余篇,可看出该领域的研究是较为有限的,总体上理论研究较实践研究更为丰富,研究方法多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多数以高职院校的学生和学校心理咨询工作为对象开展调查,以教育效果为研究对象的文献相对较少,以学生需求和学校该方面的教育匹配度的研究几乎没有。
【关键词】高职 心理健康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5-0015-02
一、高职生心理健康现状堪忧
众多学者采用SCL-90(90项症状清单)对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总体上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情况不佳,在性别和年级水平上差异显著。张丁香、顾昭明的研究表明,与全国常模相比高职生在SCL-90各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显著(P<0. 001);人际敏感、焦虑、恐怖、偏执等因子均>3分,且心理障碍检出率为12. 56% 。[1]应金萍、徐竞、庄朝霞分析宁波市5所高职生的心理普查数据发现,6年内学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由 13.8%上升到20.6%。[2]这些结果都揭示了高职生心理健康现状堪忧。
二、高职生心理健康现状成因复杂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成因是多方面的。从相关政策方面分析,林利平指出国家虽在近年来重视普通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颁布了基本建设标准,但就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明确的规定,政策的针对性有待加强。[3]从学生自身观念角度探讨,发现高职生一方面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堪忧,一方面对高职和心理健康教育有不正确认知。邱开金研究表明,约半数高职生认为“升学考试成绩不好”是“进职业院校读书是无可奈何的选择”的理由。[4]刘飞的研究表明,高职生对学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信度和效度评价偏低。[5]教育资源较少,学校和学生认知偏差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三、对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对策研究
现状调查与成因分析,目的在于增强高职生的心理素质,故众多研究者从教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等角度提出了建议,如:王浩、俞国良[6],潘春丽[7],等人的研究。对策集中于以下几点:要正确认识高职教育本身的地位、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作用;加强经费投入和管理;重视相关机构建立和师资队伍培养;丰富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推进评估体系的完善等。这些对策在一定程度上能指导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但多数对策有的具体化程度不够、可操作性不强的特点。
四、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专门机构与师资队伍建设薄弱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专门机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创建、落实与发展研究,有一致性的结果:多数高职院校虽建立了心理咨询室,但机构归属不尽相同,经费来源不一,咨询室配置规范性差,以致不能物尽其用;同时,学校领导和学生对于心理咨询的观念有待转变。如:郑莉发现,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建设五花八门、没有规范,也未能得到妥善管理,且年限都较陈旧。[8]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在数量上并不多,如:毛智力[9]、杨振升[10]等人的研究。裴静调查的12所学校,虽全部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但仍有未配備专职工作人员,机构形同虚设的情况;专职教师为19人,专职师生比约为1:7594。[11]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呈现出机构健全但功能较弱、人员到位但专职较少、心理学专业为主但整体工作水平不高、待遇不对称、主动参与度低、继续培训机会缺乏等特征。
此外,随着科进步技与心理学理论的发展,一些研究者开创性的从政治思想教育、积极心理学、自媒体和心理健康网络建设等角度来探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设与实用性。
综上述说,在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高职院校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为心理健康教育配备相应的硬件和软件设置这三点上,研究者们基本已达成了共识。众多研究,都存在如下问题:
其一,调查多从性别和年龄水平上进行分析,鲜有从不同学科分类水平、家庭教育模式等分析的,且不同类型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否曾在差异便不得而知了;
其二,研究大多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开展情况分析,而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真正需求和对该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以及两者的匹配度进行研究的很少,供需匹配有待进一步考证。
参考文献:
[1]张丁香,顾昭明.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05:735-737.
[2]应金萍,徐竞,庄朝霞.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趋势及对策[J].职教论坛,2010,15:67-73.
[3]林利平.基于政策视角的广州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
[4]邱开金.高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心理科学,2007,02:444-446.
[5]刘飞.提高高职生对学校心理咨询机构认同度对策之研究[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3,02:83-85+88.
[6]王浩,俞国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02:10-14.
[7]潘春丽.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28-31.
[8]郑莉.学校心理咨询室整体建设与管理[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04:185-186.
[9]毛智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6,06:70.
[10]杨振升.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7:59-63.
[11]裴静.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现状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20:61-62.
【关键词】高职 心理健康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5-0015-02
一、高职生心理健康现状堪忧
众多学者采用SCL-90(90项症状清单)对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总体上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情况不佳,在性别和年级水平上差异显著。张丁香、顾昭明的研究表明,与全国常模相比高职生在SCL-90各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显著(P<0. 001);人际敏感、焦虑、恐怖、偏执等因子均>3分,且心理障碍检出率为12. 56% 。[1]应金萍、徐竞、庄朝霞分析宁波市5所高职生的心理普查数据发现,6年内学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由 13.8%上升到20.6%。[2]这些结果都揭示了高职生心理健康现状堪忧。
二、高职生心理健康现状成因复杂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成因是多方面的。从相关政策方面分析,林利平指出国家虽在近年来重视普通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颁布了基本建设标准,但就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明确的规定,政策的针对性有待加强。[3]从学生自身观念角度探讨,发现高职生一方面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堪忧,一方面对高职和心理健康教育有不正确认知。邱开金研究表明,约半数高职生认为“升学考试成绩不好”是“进职业院校读书是无可奈何的选择”的理由。[4]刘飞的研究表明,高职生对学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信度和效度评价偏低。[5]教育资源较少,学校和学生认知偏差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三、对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对策研究
现状调查与成因分析,目的在于增强高职生的心理素质,故众多研究者从教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等角度提出了建议,如:王浩、俞国良[6],潘春丽[7],等人的研究。对策集中于以下几点:要正确认识高职教育本身的地位、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作用;加强经费投入和管理;重视相关机构建立和师资队伍培养;丰富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推进评估体系的完善等。这些对策在一定程度上能指导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但多数对策有的具体化程度不够、可操作性不强的特点。
四、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专门机构与师资队伍建设薄弱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专门机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创建、落实与发展研究,有一致性的结果:多数高职院校虽建立了心理咨询室,但机构归属不尽相同,经费来源不一,咨询室配置规范性差,以致不能物尽其用;同时,学校领导和学生对于心理咨询的观念有待转变。如:郑莉发现,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建设五花八门、没有规范,也未能得到妥善管理,且年限都较陈旧。[8]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在数量上并不多,如:毛智力[9]、杨振升[10]等人的研究。裴静调查的12所学校,虽全部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但仍有未配備专职工作人员,机构形同虚设的情况;专职教师为19人,专职师生比约为1:7594。[11]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呈现出机构健全但功能较弱、人员到位但专职较少、心理学专业为主但整体工作水平不高、待遇不对称、主动参与度低、继续培训机会缺乏等特征。
此外,随着科进步技与心理学理论的发展,一些研究者开创性的从政治思想教育、积极心理学、自媒体和心理健康网络建设等角度来探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设与实用性。
综上述说,在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高职院校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为心理健康教育配备相应的硬件和软件设置这三点上,研究者们基本已达成了共识。众多研究,都存在如下问题:
其一,调查多从性别和年龄水平上进行分析,鲜有从不同学科分类水平、家庭教育模式等分析的,且不同类型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否曾在差异便不得而知了;
其二,研究大多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开展情况分析,而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真正需求和对该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以及两者的匹配度进行研究的很少,供需匹配有待进一步考证。
参考文献:
[1]张丁香,顾昭明.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05:735-737.
[2]应金萍,徐竞,庄朝霞.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趋势及对策[J].职教论坛,2010,15:67-73.
[3]林利平.基于政策视角的广州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
[4]邱开金.高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心理科学,2007,02:444-446.
[5]刘飞.提高高职生对学校心理咨询机构认同度对策之研究[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3,02:83-85+88.
[6]王浩,俞国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02:10-14.
[7]潘春丽.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28-31.
[8]郑莉.学校心理咨询室整体建设与管理[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04:185-186.
[9]毛智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6,06:70.
[10]杨振升.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7:59-63.
[11]裴静.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现状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20: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