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语文魅力,创建高效课堂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ei_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教十几年来,我一直对语文教学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切感,那是一种眷恋,一种无法言表的情怀。于是我与语文课堂结下了不解之缘,也因此跟随着它前进的步伐踏上了高效之路,吮吸着其间折射出的万丈光芒。
  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集中表现为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发扬学生的激情和个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和“主人”地位,在课堂40分钟内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那么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呢?下面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个人粗浅的看法。
  一、创建情感课堂,激发学习兴趣
  王崧舟老师说:“谁都知道,感情只能用感情去触摸,感情只能用感情去领悟,感情只能用感情去交融……语文脱离了感情,语文就是麻木的、冰冷的、僵死的,语文就失去了生命的底蕴。这样的语文,根本不可能根植于学生的心灵世界,根本不可能给学生的生命铺上一层温暖、纯净的底色。”我感受到了这种情感的无穷魅力,也在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在这种情感的熏陶下快乐地学习。于是,我把功夫下在课前,通过潜心备课,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心随着作者一起跳动,体会作者内心的喜怒哀乐。这样,教师才能以动情的语言,丰富的表情,传达作者的情思,感染学生,从而创设一种和文本相和谐的情境,学生的情感才会迸发。
  例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第一课时,我怀着对小女孩的无限同情,在与学生一起感知小女孩的可怜时,我对学生说:“孩子们,面对这样一个孩子,你想为她做点什么呢?”孩子们纷纷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情怀。有的说:“我想为小女孩建造一座房子。”有的说:“我想把小女孩领回家。”……以使自己学生的内心情感一下子迸发了出来。为了激起学生更深的情感,我说:“老师想带这个小女孩去找妈妈,没有人疼爱的孩子,此时最需要的是妈妈在身边。”我播放了《火柴天堂》这首歌曲的动画视频,孩子们被我的语言感动了,被视频中的小女孩感动了,泪水从他们充满童稚的脸上滑落下来。看得出,学生的情感已被充分煽动起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被自然地调动起来。在这种情感的酝酿和蓄积之后,去分析课文,提示中心,一切都显得驾轻就熟。可见教师的情会直接感染和打动学生的情,使学生与文章作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从而得到情感的升华。
  二、体现自主,彰显个性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堂上,千万别让你的“告诉”扼杀了属于孩子的一切!让他们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吧!在我的课堂上,有许许多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都是学生自己通过课外书、网络、家长等多种途径搜集来的。他们往往期待着能将自己的成果展现给大家,这样,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他们都表现得十分积极,而且极大的丰富了知识的储备量。
  2.让自主学习贯穿教学始终。在教学过程中,本着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原则,为其搭建轻松的自主学习的平台。每节课我都会根据学生实际特点,结合课文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从读、画、想、说、写入手,让学生置身于愉快的课堂学习气氛中。
  例如:我在讲《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一课时,大胆放手,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读文,去寻找让自己感动的地方,再自悟感动的原因。我相信他们会被文中一段段生动的描写所感染,进而迸发出无限的感慨和激情。学生果然如此,他们有的抓住“感人的段落”,有的抓住“感人的句子”,还有的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去理解,每个人都深有感触,尽管偶尔语言表达的不是那么有条理,但那却是他们的真心表白。
  3.让学生的声音激活课堂。“文本对话”——在我的课堂中,经常会有这样的问话:“如果你是某某(课文中的人物),你会怎样说,怎样做?”引导学生去想象,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以文会友”,充当其中的角色,去体验、去感受。
  “师生对话”——课堂不是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而是与学生一起学习的阵地。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应该做孩子的朋友,遇到问题与其商量,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热情的手,而不是高高在上,不容侵犯,让学生可望而不可及。要具备教师独有的亲和力,实现与学生的沟通,展现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我”!“生生对话”——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当积极地给学生创造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使孩子们学会人与人的交往,增强合作意识。
  三、在质疑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点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的提问是“教学的生命”。可见,“问”是何等的重要。但老师的提问是一门艺术,问题提得好,学生就想说、会说,也就达到了运用中理解的目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提好问题:首先,问题要新颖,教师善于从新的角度进行提问,提出的问题要有新意,出乎学生的意料,能促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寻求答案。比如哦,我常预先设计或在教学中随机捕捉一些争议性和挑战性的问题,让他们辩个明,争个透。其次,问题要有容量。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给学生自由发挥的余地,能促使学生围绕老师的问题多角度、多渠道、多层次地去解答。再次,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结合教学的重点、难点,先指导学生“说什么”,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维,明确“怎么说”。
其他文献
医院作为我国医疗服务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控制直接关系医院规范运行与业务的正常开展,关系到医院各类风险的防控.对于医院的财务风险、经营风险、医疗风险,通过完善的内部控制可以较好地予以辨识与应对.规范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成为医院自身建设的重中之重,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本文重点研究了如何构建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相适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健全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路径,为切实加快行政事业单位改革、提升公共管理服务效率提供必要的理论参考.从理论上提出了实施内部控制评价的指标体系,但并未与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行实践相结合,因此在实践层面上的可执行性有待验证.最后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与分析,能够为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评价提供必要的参考.
现代著名教育家夏丏尊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它的事。”“悟学理论”强调“感觉是学习的入门,感知是学习的基础”。因此,作文教学应指导学生善于获得感悟,表达感悟。强调作文的感悟,就是尊崇人本思想。在教学中倡导多阅读、多积累、多体验、多感悟,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利用,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  在以前的语文教学中,许多语文老师往往把阅读与作文分开来
期刊
由于建筑企业具有建设项目周期长、工作量大、不可控制的因素多等特点,建筑工程项目具有较高的风险。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工程,需要全面管理并贯穿在整个项目过程中。因此,加强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对策措施。
我国很重视儿童阅读,200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总量做出了明确规定──在整个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应该不少于145万字。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阅读量非常低,据一些调查数据显示,粗略估计平均阅读量达不到“课标”规定的20%。为此,修订版的《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写上这样的一句:“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
期刊
行政事业单位加强服务型职能改革的背景下,财务内部控制是优化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秩序的有效举措和重要内容.通过优化财务内部控制,行政事业单位可以提高运行效率和政府职能的履行质量,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服务水平,是新时期政府优化工作的重要内容.在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市场环境愈加复杂的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本文简要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些思路.
《新课程标准》指出:“自主学习就是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打好基础”。它把学生作为主动的求知者,在学生中培养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运用的能力、使学生主动成为课堂的主体。从《课标》看,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就培养能力而言,自主学习是发展潜能的桥梁;从教育实践来说,自主学习也是当代改革的重要方面,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呢?  一、激发兴趣是自主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