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场上保健酒品种繁多,琳琅满目,一定眼花缭乱了吧!其实,只要你愿意,就可以在家制作符合自身需求的保健酒,但注意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方法。
一、配方的选择
自制保健酒应当选用适合家庭自制并安全可靠的酒配方。有些配方并不适宜自制,如某些有毒性的中药,是必须炮制后才能用的,一般家庭无此条件。民间流传的一些单方、验方,如要配制保健酒,应当先去请教医生,弄清楚药物性质和适用范围,以免误事甚至引起中毒。
二、药材的处理
一般制备酒剂的药材都切成薄片或捣碎成粗颗粒。要按医生处方配齐所用药物的种类、剂量,将其洗净晒干,凡坚硬的皮、根、茎等药物,切成3毫米厚的药片子;草质茎根,切成3厘米长度的段;种子类用棒击碎。有些药物,还需经过一定的加工炮制处理。民间验方的中药,首先要弄清其品名、规格,要防因同名异物或异名同物而弄错药材。
三、酒基的选择
以不低于60度的烧酒较适合。若用70%的药用乙醇来代替,则更有利于药材成分浸出。对于不善饮酒者,亦可用低度白酒或黄酒,但浸出时间及次数宜适当增加。
四、浸制的方法
1.冷浸法:最为简单,尤其适合家庭配制药酒。采用此法时可先将炮制后的中药材薄片或粗碎颗粒,置于密封的容器中(或先以绢袋盛药再纳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白酒(按配方比例加入),浸泡14天左右,并经常摇动,待有效成分溶解到酒中以后,即可滤出药液。药渣可压榨,再将浸出液与榨出液合并,静置数日后再过滤即成。或者将白酒分成两份,将药材浸泡两次,操作方法同前,合并两次浸出液和榨出液,静置数日过滤后,即得澄清的保健酒。2.热浸法: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制作保健酒的方法。通常是将中药材与酒同煮一定时间,然后放冷贮存。此法既能加快浸泡速度,又能使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更容易浸出。但煮酒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既要防止酒精燃烧,又要防止酒精挥发。因此也可采用隔水煮炖的间接加热方法。此法适宜于家庭制作药酒,其方法是:将中药材与酒先放在小砂锅内,或搪瓷罐等容器中,然后放在另一更大的盛水锅中炖煮,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酒精挥发。此时一般可于药面出现泡沫时离火,趁热密封,静置半月后过滤去渣即得。
以下摘录几种配制简单的保健酒,在家就可以轻松配制,既能防病治病,又可滋补身体、延年益寿,并具有服用方便、疗效确切、便于存放等优点。
四补酒
[配方]柏子仁、何首乌、肉苁蓉、牛膝各30克,白酒1000克。
[制法]将上述药物加工切碎,入净器中,倒入白酒浸泡,封固。置阴凉处,每日摇晃数下,春夏10日,秋冬20日,澄清即得。
[功效]益气血,补五脏,悦颜色。适用于气血不足,心慌气短等症。
[服法]每日2次,每次饮服10~15毫升。
养身酒
[配方]枸杞子90克,黄精65克,黄芪32克,当归身28克,冬虫夏草38克,龙眼肉60克,人参25克,50度米酒1.5千克,浸泡1个月。
[功能]补益气血,养身益寿,是温和的健身酒,可使人面色红润光泽。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量不宜超过20毫升,老年人以10毫升为佳。
[禁忌]高血压患者勿饮。慢性炎症患者慎用。
菊花酒
[配方]甘菊花500克,生地黄300克,枸杞子、当归各100克,糯米3000克,酒曲适量。
[制法]将上述4味药物加水煎煮取浓汁,用纱布过滤。再将糯米煮半熟后沥干,与药汁混匀后再蒸熟,待凉后拌上酒曲,装入瓦坛中发酵,味甜后即成。
[功效]养肝明目,滋阴清热。适用于肝肾不足之头痛,头昏目眩,耳鸣,腰膝酸软,手足震颤等症。
[服法]早、晚各一次,每次饮服20~30毫升。
首乌乌发酒
[配方]制首乌、生地黄各40克,白酒1000克。
[制法]先将首乌焖软,切成1厘米见方小丁,生地黄洗净切片,同放入酒瓶中,密封浸泡15天即可服用。
[功效]补肝肾,益精血。适用于肝肾虚所至的须发早白,眩晕乏力,遗精健忘,腰酸痛,消瘦失眠等症。
[服法]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饮服15~30毫升。
读书丸酒
[配方]远志、熟地、菟丝子、五味子各36克,石菖蒲、川芎各24克,地骨皮48克,白酒1200克。
[制法]将上述药物加工粗碎,装入细纱布袋扎紧口,放入坛内,倒入白酒,加盖封固,置阴凉处,经常摇动。7天后开封过滤即可。
[功效]补益心肾,益智健脑。适用于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多梦,心悸怔忡,头昏目眩,耳鸣,腰膝酸软等症。
[服法]早、晚各一次,每次15~30毫升。
祛风活络酒
[配方]白花蛇90克,川芎32克,川木瓜20克,羌活、独活各25克,千年健40克,制川乌18克,秦艽28克,川牛膝45克,半枫荷50克,冰糖100克,50度米酒1500克,浸泡1个月。
[功能]祛风活络,活血止痛,适用于慢性风湿筋骨疼痛,且疼痛多发生于寒冷潮湿天气者。
[服法]每日2次,每次10毫升。亦可外搽患处。
[禁忌]感冒发热、溃疡病、呼吸道疾病及肝病患者忌服。高血压患者勿饮。慢性炎症患者慎用。此药酒含川乌,不能多饮。
一、配方的选择
自制保健酒应当选用适合家庭自制并安全可靠的酒配方。有些配方并不适宜自制,如某些有毒性的中药,是必须炮制后才能用的,一般家庭无此条件。民间流传的一些单方、验方,如要配制保健酒,应当先去请教医生,弄清楚药物性质和适用范围,以免误事甚至引起中毒。
二、药材的处理
一般制备酒剂的药材都切成薄片或捣碎成粗颗粒。要按医生处方配齐所用药物的种类、剂量,将其洗净晒干,凡坚硬的皮、根、茎等药物,切成3毫米厚的药片子;草质茎根,切成3厘米长度的段;种子类用棒击碎。有些药物,还需经过一定的加工炮制处理。民间验方的中药,首先要弄清其品名、规格,要防因同名异物或异名同物而弄错药材。
三、酒基的选择
以不低于60度的烧酒较适合。若用70%的药用乙醇来代替,则更有利于药材成分浸出。对于不善饮酒者,亦可用低度白酒或黄酒,但浸出时间及次数宜适当增加。
四、浸制的方法
1.冷浸法:最为简单,尤其适合家庭配制药酒。采用此法时可先将炮制后的中药材薄片或粗碎颗粒,置于密封的容器中(或先以绢袋盛药再纳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白酒(按配方比例加入),浸泡14天左右,并经常摇动,待有效成分溶解到酒中以后,即可滤出药液。药渣可压榨,再将浸出液与榨出液合并,静置数日后再过滤即成。或者将白酒分成两份,将药材浸泡两次,操作方法同前,合并两次浸出液和榨出液,静置数日过滤后,即得澄清的保健酒。2.热浸法: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制作保健酒的方法。通常是将中药材与酒同煮一定时间,然后放冷贮存。此法既能加快浸泡速度,又能使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更容易浸出。但煮酒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既要防止酒精燃烧,又要防止酒精挥发。因此也可采用隔水煮炖的间接加热方法。此法适宜于家庭制作药酒,其方法是:将中药材与酒先放在小砂锅内,或搪瓷罐等容器中,然后放在另一更大的盛水锅中炖煮,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酒精挥发。此时一般可于药面出现泡沫时离火,趁热密封,静置半月后过滤去渣即得。
以下摘录几种配制简单的保健酒,在家就可以轻松配制,既能防病治病,又可滋补身体、延年益寿,并具有服用方便、疗效确切、便于存放等优点。
四补酒
[配方]柏子仁、何首乌、肉苁蓉、牛膝各30克,白酒1000克。
[制法]将上述药物加工切碎,入净器中,倒入白酒浸泡,封固。置阴凉处,每日摇晃数下,春夏10日,秋冬20日,澄清即得。
[功效]益气血,补五脏,悦颜色。适用于气血不足,心慌气短等症。
[服法]每日2次,每次饮服10~15毫升。
养身酒
[配方]枸杞子90克,黄精65克,黄芪32克,当归身28克,冬虫夏草38克,龙眼肉60克,人参25克,50度米酒1.5千克,浸泡1个月。
[功能]补益气血,养身益寿,是温和的健身酒,可使人面色红润光泽。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量不宜超过20毫升,老年人以10毫升为佳。
[禁忌]高血压患者勿饮。慢性炎症患者慎用。
菊花酒
[配方]甘菊花500克,生地黄300克,枸杞子、当归各100克,糯米3000克,酒曲适量。
[制法]将上述4味药物加水煎煮取浓汁,用纱布过滤。再将糯米煮半熟后沥干,与药汁混匀后再蒸熟,待凉后拌上酒曲,装入瓦坛中发酵,味甜后即成。
[功效]养肝明目,滋阴清热。适用于肝肾不足之头痛,头昏目眩,耳鸣,腰膝酸软,手足震颤等症。
[服法]早、晚各一次,每次饮服20~30毫升。
首乌乌发酒
[配方]制首乌、生地黄各40克,白酒1000克。
[制法]先将首乌焖软,切成1厘米见方小丁,生地黄洗净切片,同放入酒瓶中,密封浸泡15天即可服用。
[功效]补肝肾,益精血。适用于肝肾虚所至的须发早白,眩晕乏力,遗精健忘,腰酸痛,消瘦失眠等症。
[服法]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饮服15~30毫升。
读书丸酒
[配方]远志、熟地、菟丝子、五味子各36克,石菖蒲、川芎各24克,地骨皮48克,白酒1200克。
[制法]将上述药物加工粗碎,装入细纱布袋扎紧口,放入坛内,倒入白酒,加盖封固,置阴凉处,经常摇动。7天后开封过滤即可。
[功效]补益心肾,益智健脑。适用于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多梦,心悸怔忡,头昏目眩,耳鸣,腰膝酸软等症。
[服法]早、晚各一次,每次15~30毫升。
祛风活络酒
[配方]白花蛇90克,川芎32克,川木瓜20克,羌活、独活各25克,千年健40克,制川乌18克,秦艽28克,川牛膝45克,半枫荷50克,冰糖100克,50度米酒1500克,浸泡1个月。
[功能]祛风活络,活血止痛,适用于慢性风湿筋骨疼痛,且疼痛多发生于寒冷潮湿天气者。
[服法]每日2次,每次10毫升。亦可外搽患处。
[禁忌]感冒发热、溃疡病、呼吸道疾病及肝病患者忌服。高血压患者勿饮。慢性炎症患者慎用。此药酒含川乌,不能多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