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重要文件中都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倡导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尊重幼儿的学习品质,在游戏活动中将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为幼儿提供多种层次的低结构材料,充分挖掘低结构材料的优势并合理利用,可以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游戏需求,促进幼儿开放性思维的发展。为此,我园以低结构材料的投放,促进幼儿创新能力发展的研究为突破口,开展了多方面的实践探索。
1.通过低结构材料的投放鼓励幼儿“以物代物”,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
想象是指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对这些表象加工改造,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幼儿期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幼儿认知能力迅速发展。
通过调查问卷我们了解到,有一部分家长能够意识到幼儿的创新能力和周围环境有直接的关系。教师在投放低结构材料时会预设所选材料的价值,形成隐性的目标,通过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发现幼儿使用材料的创意方法并对其进行记录与分析。比如:在角色区我们投放了塑料泡沫垫、泡沫水果网、泡沫鞋衬等材料,教师预设让幼儿用塑料泡沫垫做宝宝的被子、床、食物,泡沫水果网做替代物帽子、制作美食,泡沫鞋衬做床单、被子、头纱,但幼儿在实际的游戏过程中产生了更丰富的游戏行为,提升了幼儿的想象能力。(见表1)
2.通过低结构材料的投放引导幼儿“一物多玩”,提升幼儿探究能力
探究能力是指善于发现问题,通过假设、验证等多种方法及各种工具多方面探索事物之间的关系、寻找答案的过程。作为教师,应该发现并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通过调查我们发现,37.8%的幼儿在游戏中能创造性地使用材料。因此,我们在游戏中鼓励幼儿探究同一材料的多种玩法,提升幼儿的探究能力。比如:在户外活动时投放了报纸、纸球、纸棒、塑料瓶、易拉罐等材料,在游戏过程中幼儿探索出了多种玩法,有传球游戏、抛接球、打保龄球、赶小猪、绕障碍等。随着游戏经验的丰富,活动区的材料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增加,从单一材料形态变化的创新玩法到投放辅材(如易拉罐等)的尝试,提升幼儿的探究能力。(见表2)
3.通过低结构材料的投放引导幼儿“一物多用”,提升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在各个区域游戏时发现材料不足的问题,因此,我们有意识地投放“报纸”这种材料,鼓励幼儿运用现有的条件解决问题,提升幼儿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当幼儿在娃娃家遇到了没有面条的问题、在益智区遇到了没有拼图的问题、在阅读区遇到自制图书时需要材料的问题,能想到借助于报纸来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低结构材料的投放让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借助材料及與同伴合作等方法对客观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见表3)
通过一系列的探索,我们发现幼儿在探索低结构材料的过程中经历了五部曲:主动探索——以物代物——尝试组合——功能拓展——生成主题,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幼儿的想象力、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1.教师在幼儿使用低结构材料的年龄上有了新的认知
在进行该课题时,我们将小班幼儿分组,共投放6种材料进入不同的区域,从三个疑问进行突破:“小班幼儿是否有能力去使用低结构材料?”“在每一次游戏中使用的频率是高发还是偶然?”“对低结构材料的认同是普遍性还是局限于小群体幼儿?”我们对区域内低结构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详细地观察。材料使用情况、解读幼儿行为小结如下:(见表4)
从以上行为我们发现:小班幼儿对低结构材料的兴趣浓厚,教师的预估与幼儿的实际使用存在差距,儿童的想象力高于成人的认知,可变化的材料可玩性更高。各个年龄段使用低结构材料“以物代物”的特点:小班幼儿主要是单一替代;中班幼儿为单一和组合替代并存;大班主要为非实物替代,如用语言、动作、手势进行替代。
2.教师在指导幼儿使用低结构材料的策略有了新的突破
在活动中,我们结合幼儿不同的活动兴趣和问题,采取多种方法,促进幼儿对低结构材料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
(1)主动推动
中大班幼儿在游戏中使用低结构材料的能力相对较强,而小班幼儿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教师“推一推”。例如:在小班角色区投放水果包装塑料泡沫网之后,发现幼儿对这个材料不感兴趣,教师可以“同伴”的身份参与进去引导幼儿感知材料的特性,引发幼儿使用替代物的行为,让低结构材料成为幼儿喜欢的替代物之一,并在此基础上有新的创造。
(2)分析调整
由于幼儿缺乏生活经验,有些低结构材料可能并不符合其年龄特点,教师应仔细观察并调整,同时在提供材料之前要充分思考幼儿在游戏中可能会用到的道具,以便提供能够替代的低结构材料,即做到有的放矢。教师还应该注意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当产生新情节时,教师要及时投放能引起幼儿共鸣和想象的其他材料,支持游戏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3)有效互动
游戏中,我们采取师幼互动、同伴互动、亲子互动“三位一体”的互动方式,在互动的过程中帮助幼儿找到兴趣点,创新玩法,让低结构材料尽可能满足每一个幼儿的需求,帮助他们积累活动经验。
(4)正向评价
教师正向评价对幼儿游戏水平的提升和创造能力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在美工区游戏活动中幼儿对低结构材料纸的运用中,旨在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因此我们应关注幼儿创新行为发展的过程,不应追求作品“美”与“丑”、“像”与“不像”等结果性的评价。在玩纸活动中,我们强调幼儿艺术想象力、审美情趣以及学习品质的发展,对幼儿的每一点进步进行正向评价,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5)多媒体技术支持
我们充分发挥相机、电脑、电子白板等多媒体工具的拍摄、存储、分享功能,将动态的过程、玩法和新经验传递给幼儿,激发幼儿自主学习、大胆表达表现,拓展了幼儿对低结构材料的探索。
3.通过材料的组合,推进幼儿游戏的深入
我们发现单一的低结构材料已经满足不了幼儿的游戏需求,因此教师们在活动中提供了多种材料的组合,引导幼儿游戏的进程。这一过程就需要教师灵巧地处理好低结构材料与其他材料间的关系,使其与其他材料有效融合、互相转换,从而进一步提升低结构材料在区域活动中的有效价值。下一步的研究,我们计划拓展低结构材料的种类和加强教师解读幼儿游戏的能力,对幼儿的活动进行持续跟进,拓展幼儿经验,促进其游戏水平的提升。
(注:该文系山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活动区低结构材料投放促进幼儿创新能力发展的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YJ-2017046)
一、通过低结构材料的投放与运用,提升幼儿的创新能力
1.通过低结构材料的投放鼓励幼儿“以物代物”,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
想象是指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对这些表象加工改造,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幼儿期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幼儿认知能力迅速发展。
通过调查问卷我们了解到,有一部分家长能够意识到幼儿的创新能力和周围环境有直接的关系。教师在投放低结构材料时会预设所选材料的价值,形成隐性的目标,通过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发现幼儿使用材料的创意方法并对其进行记录与分析。比如:在角色区我们投放了塑料泡沫垫、泡沫水果网、泡沫鞋衬等材料,教师预设让幼儿用塑料泡沫垫做宝宝的被子、床、食物,泡沫水果网做替代物帽子、制作美食,泡沫鞋衬做床单、被子、头纱,但幼儿在实际的游戏过程中产生了更丰富的游戏行为,提升了幼儿的想象能力。(见表1)
2.通过低结构材料的投放引导幼儿“一物多玩”,提升幼儿探究能力
探究能力是指善于发现问题,通过假设、验证等多种方法及各种工具多方面探索事物之间的关系、寻找答案的过程。作为教师,应该发现并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通过调查我们发现,37.8%的幼儿在游戏中能创造性地使用材料。因此,我们在游戏中鼓励幼儿探究同一材料的多种玩法,提升幼儿的探究能力。比如:在户外活动时投放了报纸、纸球、纸棒、塑料瓶、易拉罐等材料,在游戏过程中幼儿探索出了多种玩法,有传球游戏、抛接球、打保龄球、赶小猪、绕障碍等。随着游戏经验的丰富,活动区的材料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增加,从单一材料形态变化的创新玩法到投放辅材(如易拉罐等)的尝试,提升幼儿的探究能力。(见表2)
3.通过低结构材料的投放引导幼儿“一物多用”,提升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在各个区域游戏时发现材料不足的问题,因此,我们有意识地投放“报纸”这种材料,鼓励幼儿运用现有的条件解决问题,提升幼儿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当幼儿在娃娃家遇到了没有面条的问题、在益智区遇到了没有拼图的问题、在阅读区遇到自制图书时需要材料的问题,能想到借助于报纸来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低结构材料的投放让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借助材料及與同伴合作等方法对客观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见表3)
通过一系列的探索,我们发现幼儿在探索低结构材料的过程中经历了五部曲:主动探索——以物代物——尝试组合——功能拓展——生成主题,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幼儿的想象力、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二、通过低结构材料的投放提升教师指导游戏的能力
1.教师在幼儿使用低结构材料的年龄上有了新的认知
在进行该课题时,我们将小班幼儿分组,共投放6种材料进入不同的区域,从三个疑问进行突破:“小班幼儿是否有能力去使用低结构材料?”“在每一次游戏中使用的频率是高发还是偶然?”“对低结构材料的认同是普遍性还是局限于小群体幼儿?”我们对区域内低结构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详细地观察。材料使用情况、解读幼儿行为小结如下:(见表4)
从以上行为我们发现:小班幼儿对低结构材料的兴趣浓厚,教师的预估与幼儿的实际使用存在差距,儿童的想象力高于成人的认知,可变化的材料可玩性更高。各个年龄段使用低结构材料“以物代物”的特点:小班幼儿主要是单一替代;中班幼儿为单一和组合替代并存;大班主要为非实物替代,如用语言、动作、手势进行替代。
2.教师在指导幼儿使用低结构材料的策略有了新的突破
在活动中,我们结合幼儿不同的活动兴趣和问题,采取多种方法,促进幼儿对低结构材料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
(1)主动推动
中大班幼儿在游戏中使用低结构材料的能力相对较强,而小班幼儿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教师“推一推”。例如:在小班角色区投放水果包装塑料泡沫网之后,发现幼儿对这个材料不感兴趣,教师可以“同伴”的身份参与进去引导幼儿感知材料的特性,引发幼儿使用替代物的行为,让低结构材料成为幼儿喜欢的替代物之一,并在此基础上有新的创造。
(2)分析调整
由于幼儿缺乏生活经验,有些低结构材料可能并不符合其年龄特点,教师应仔细观察并调整,同时在提供材料之前要充分思考幼儿在游戏中可能会用到的道具,以便提供能够替代的低结构材料,即做到有的放矢。教师还应该注意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当产生新情节时,教师要及时投放能引起幼儿共鸣和想象的其他材料,支持游戏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3)有效互动
游戏中,我们采取师幼互动、同伴互动、亲子互动“三位一体”的互动方式,在互动的过程中帮助幼儿找到兴趣点,创新玩法,让低结构材料尽可能满足每一个幼儿的需求,帮助他们积累活动经验。
(4)正向评价
教师正向评价对幼儿游戏水平的提升和创造能力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在美工区游戏活动中幼儿对低结构材料纸的运用中,旨在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因此我们应关注幼儿创新行为发展的过程,不应追求作品“美”与“丑”、“像”与“不像”等结果性的评价。在玩纸活动中,我们强调幼儿艺术想象力、审美情趣以及学习品质的发展,对幼儿的每一点进步进行正向评价,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5)多媒体技术支持
我们充分发挥相机、电脑、电子白板等多媒体工具的拍摄、存储、分享功能,将动态的过程、玩法和新经验传递给幼儿,激发幼儿自主学习、大胆表达表现,拓展了幼儿对低结构材料的探索。
3.通过材料的组合,推进幼儿游戏的深入
我们发现单一的低结构材料已经满足不了幼儿的游戏需求,因此教师们在活动中提供了多种材料的组合,引导幼儿游戏的进程。这一过程就需要教师灵巧地处理好低结构材料与其他材料间的关系,使其与其他材料有效融合、互相转换,从而进一步提升低结构材料在区域活动中的有效价值。下一步的研究,我们计划拓展低结构材料的种类和加强教师解读幼儿游戏的能力,对幼儿的活动进行持续跟进,拓展幼儿经验,促进其游戏水平的提升。
(注:该文系山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活动区低结构材料投放促进幼儿创新能力发展的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YJ-2017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