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刘焕章的雕塑之路

来源 :文艺理论与批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_dolph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刘焕章的创作放置于艺术当代化的进程中进行考察,并将他的创作高峰期(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与其在1960年代初期形成的艺术经验联系起来,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关联,是“解码”出生于1930年代、成长于1949年后的艺术家们在1980年代的创作方式和取向的一个关键突破.1970年代中后期,当艺术家们重新回到艺术的疆域时,他们很自然地“重操旧业”,将自己本已练就的本领施展出来,也将早已开启的 研究和创作线索再次牵引出来.
其他文献
在全球范围内不同语种构式库开发的研究与实践不断发展的背景下,Lyngfelt、Borin、Ohara和Torrent 4位教授于2018年联合汇编了《构式词典学:跨语言构式库开发》一书.该书首次对跨语言构式库开发进行了系统介绍,不仅实现了构式语法与词典学的有效结合,形成了基本完善的构式词典学术语系统和方法论基础,而且重点展示了不同语言构式库开发的特色和方法,形成了可复制的实践构式库开发的案例,是构式词典学研究的奠基之作.
谢俊、李轶男合译的《美学与政治》即将出版,嘱我为之作序.这样一本重要的基础性文献合集至今没有中译本,令人稍感意外.不过,就本书的出版和它为之服务的“预想的读者”来讲,“好饭不怕晚”这句俗话倒是恰如其分.
期刊
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家以赛亚·伯林藉“否定的自由”怀疑一切,我姑且用它来否定这种否定,是谓否定之否定.与“否定的自由”对位,本文取法“选择的自由”,它努力遵从马克思主义和我国古老的大同思想,而最大公约数所由也.关于目下热议的“世界文学”,亦当作如是观,即“否定的自由”不能代替“选择的自由”1;而此选择非彼选择2,其所奉行的,除了尊崇最大公约数,还应有基本的民族立场——各民族的立场.这是两个层面的最大公约数,更是人类真正实现大同理想之前人文学者难以忽视的课题之一.
期刊
计算机处理乃至理解语言须考虑语言符号与外部实体间的关联,以及语言使用者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100个语言学要点II:语义、语用篇》结合丰富语料,对100个语义、语用要点进行了介绍,并且阐述了要点与自然语言的衔接之处.该书从宏观的角度审视了当前的统计系统,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式.通过要点和问题的分析,作者向读者传达了语言学必须与自然语言处理并重的核心思想.
《种谷记》的创作得益于柳青“米脂三年”的下乡经验.这既指小说内容取自柳青曾参与组织的边区生产中的变工合作运动,也指下乡三年与群众关系的密切,使柳青得以把握变工合作运动对于村庄关系、生活形态和人物心理的细微变化.这给柳青提供了与从方言、传统故事结构来书写社会变革中农民之“新”的不同的形式,而对此形式的理解则需回到延安文艺的“深入群众”的脉络.
本文从姚雪垠在20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对其颇为珍视的青年代表作《春暖花开的时候》“不合时宜”的修改入手,通过对姚氏文艺理念的回溯,以及对他在八十年代后期特定历史情境中的心态结构的多向度还原,探究其对作品采取此种修改思路的内在动因.他对《春暖花开的时候》的“特殊处理”,是其固有文艺思想、个人历史经验以及陷于理论交锋后的应激反应联合作用的产物.而他借由小说修改所展现出的作为一个“革命文化人”的晚年姿态,在当时被冠以“守旧”标签的知识分子群体中具有独特的代表性.本文试图拆解和分析诸种支撑其“晚年姿态”的质素,提炼其
周立波的长篇小说《山乡巨变》描写1950年代末合作化运动中的湖南益阳山乡,其喜剧性、抒情性的美学风格至今为人称道.这一美学风格得以成立,依托于周立波对合作化未来非常乐观的认识与一种“新从旧中升起来”的历史感,以及由此带来的书写的自在感.《山乡巨变》取得了特别的文学成就,而这成就中也蕴含了周立波对合作化政治与乡村社会认识上的不足,这一切都饶有意味.
宗璞写于“百花时代”的小说《红豆》讲述了一对恋人因政治立场对立而在1948年天涯永诀的故事.本文对该作的考察跳出常见的文本分析,将之还原到社会史发展和此中心灵成长的脉络中,首先,以诗与史的对照来追问相比于一般进步学生参加革命,江玫成长故事中特殊的“隐痛”由何而来.其次,论述了宗璞1948年以来的阅历和写作中回应时代而生的“迎向”与“游离”心智结构如何延及1957年发表的《红豆》,并使得此作发表后广受注目和争议.最后,把视野放长到宗璞一生的写作,分析时代变迁中作家认知的变动和“江玫-齐虹”原型故事一再被讲述
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在小说创作中聚焦非洲沦为殖民地期间及其后非洲人的生活,重点关注非洲人移居前宗主国后的遭遇,借此考察殖民统治、去殖民化和全球化引发的诸多议题,体现出后殖民主义的创作特点和偏世界主义的思想立场.对古尔纳的长篇小说进行评述,解释其创作动因,厘清其国族身份引发的争议,对于理解古尔纳创作的价值及其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余华的新作《文城》布置了一个显隐相间的叙事“迷局”,省略了部分关键线索,留待读者通过细读去重新勾勒.根据分散在全书的叙事“线头”解读系列叙事留白,可以看出,顾益民统领溪镇民众应对兵灾和匪乱,其实是全书的主要部分,林祥福追寻纪小美的线索则是导引和辅助的部分.那些有着结构性功能的叙事留白,强调了判断力、妥协、宽容和节制对于共同体建构的重要性.《文城》不是余华以往任何作品的重复.无论从问题意识,还是表达这种问题意识的文体创新来说,《文城》都是余华对自我的一次超越,也是对三十余年来常见的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叙述方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