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中学语文教材选录的古诗文,都是流传千古的名家名篇,不仅文笔优美艺术精湛,而且具有无穷的精神魅力。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我们除了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外,更应该挖掘文本蕴涵的人文精神,潜移默化地感染熏陶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具有美好的心灵和丰富的精神世界。
一、 知人论世,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古人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诗文中的情感和思想往往和作者的身世际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渗透于作品的字里行间。我们阅读欣赏时,应把作品和作家的生平、思想以及所处的时代环境联系起来,以便准确深入地理解课文内涵,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教读《赤壁赋》时,我向学生讲述该文的写作背景。苏轼年少便才情横溢诗文俱佳,为文坛领袖欧阳修称道,后因“乌台诗案”无端受屈含冤入狱,受尽折磨拷打,幸蒙皇后特爱其诗文才得以释放。被贬黄州后,苏轼凭吊古迹,追问历史,思考人生,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赤壁怀古》等经世名篇。上课时,学生对“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这个句子,开始只理解为“命里无时莫强求”,后联系作者生平及其他作品,才感悟到,这虽然是作者仕途不遇时的自我解嘲和心理慰藉,但不同于陶渊明式的消极遁世超然物外,而是对世事人生的深刻体悟涵养练达。苏轼随遇而安,乐观旷达。虽政治上屡遭挫折,但文坛上光照千古。无论被贬到哪里,都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苏轼对待遭遇的达观态度和豁达胸襟,给了学生无尽的精神收获,启示学生正视挫折,正视逆境,乐观豁达,积极向上,永远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绝世瑰宝,唐太宗珍爱无比,早晚都要诵读鉴赏,死时将其殉葬昭陵,今人所见皆是《兰亭集序》临摹本。《兰亭集序》写于王羲之晚年,是他书法艺术顶峰之作,更是他不受当时“虚无”思想影响奋发有为的艺术结晶,含义极深。为便于学生理解,我给学生讲述了作者的志趣及该文的写作背景。东晋时期,政治黑暗社会动荡,许多文人清谈玄理隐匿山水,王羲之不同于一般的谈玄文人,他认为“一死生”“齐彭殇”是虚妄的,人生短暂,应该抓住有生之年奋发有为,因而他能创下“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行书,被后世尊称为“书圣”。通过这番讲解,学生理解了课文的深意,同时也明确了人生的意义及奋斗目标。
优秀作品往往是作者的艺术才华、思想感情经过社会、历史、政治锤炼而成的艺术品,我们阅读时要联系作者身世际遇社会背景,透过文字细心体味文中蕴涵着的感情和思想,汲取其中的精神养分,使之流淌到学生心田,成为学生丰富的精神食粮。
二、披文入情,感受高尚的道德情感
刘勰《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留传千古的经典诗文中饱含着作者的真挚情感,闪耀着作者的思想光辉。教师应深入文本,披文入情,以自己的真情、自己的阅读感悟来引领学生与文本交流,把握诗文意蕴,引起心灵共鸣,感受高尚的道德情操。
杜甫的《旅夜抒怀》写于诗人垂暮之年,此时好友李白、严武等已相继去世,自己一生奔波不遇,漂泊无依,恰如大江中的一叶孤舟、天地间的一只沙鸥。诵读“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时,我提示学生注意诗中的“涌”字,联系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学生不难感悟到“涌 ”的不仅仅是起伏的江流月光,更是作者内心的“愁”!作者愁的是自己宦途被排挤老病无所依;愁的是自己声名不因政治抱负而显著,因的却是文章;愁的是安史之乱虽已平,地方军阀又作乱……通过讨论,学生感悟到:杜甫一生忧国忧民,他的痛苦和欢乐深深地根植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而被尊称为“诗圣”。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是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阐述的“古仁人之心”。上课时,我启发学生举例佐证以加深理解。学生想到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虽漂泊一生抱负难展,但“每饭不忘君”、 “穷年忧黎元”;想到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虽被谗言屡遭放逐,但每时每刻心系怀王心忧楚国;想到了“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韩愈,虽忠而获罪、非罪远谪,但为国为民刚正不阿老而弥坚……
语文学科是人文底蕴最为丰富的学科之一,教师要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揣摩体味字里行间蕴涵着的思想感情,通过心灵体验、思想碰撞、精神对话,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和高尚精神的熏陶,使学生的心灵变得丰富而高贵。
三、 比较权衡,感悟深刻的人生意义
作品传达的思想感情往往源于作家性格道德的涵养修炼、政治生活的冲撞感悟。就如何面对逆境挫折而言,不同的政治背景、不同的性格追求,会有不同的心灵选择。东晋乱世时,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归隐,享受悠然、恬静的田园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是乱世中远离官场、远离尘世的明哲保身宁静志远;大唐盛世时,李白进宫被“赐金放还”后,深感世路艰险:“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但苦闷之中他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那是盛世年代不甘自己天才被弃置、积极入世的执著的理想追求,留给后人无穷的精神力量。无论陶渊明还是李白,他们的人生追求都与自己的思想性格、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因此我们阅读时还得知人论世,比较权衡,感悟不同时代不同性格的人会有不同的人生追求。
孟子《鱼我所欲也》一文阐明了“舍生取义”的崇高生死观,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也把“舍生取义”奉为最高的行为准则。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现代革命烈士夏明翰在《就义诗》中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豪言壮志。那么,面对生死选择,是否唯有死才能显示气节呢?上课时,我让学生把《渔父》和《报任安书中》放在一起比较阅读。《渔父》中屈原:“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想到自己无力挽救楚国危亡,政治理想无法实现,屈原宁赴湘流,以死明志。《报任安书中》司马迁:“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司马迁忍辱苟活,为的是继承家业发愤著书,“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以生践行。屈原和司马迁同是杰出人物,面对逆境厄运,他们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然而无论哪一种痛苦选择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追求。通过比较认识,学生对问题的分析深刻了、全面了,并能触类旁通融会贯通,他们想到了能忍胯下之辱,亦能“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的齐王韩信;想到了苏武在寂寞苦寒中牧羊19年,始终拿着汉武帝赐给他的汉节,不忘自己汉使的身份……
通过比较阅读,学生的认识水平从感性的认知上升到了理性的分析,学生思维的思辨性增强了,对一件事情一个人物的分析,他们不再单纯地看结果,或简单地判是非,而能探究事情的起因及发展进程,从中获得对社会、对人生、对生命的感悟,获得直面人生逆境的启示以及战胜困难的精神动力。
文以载道,经典诗文中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引领学生运用知人论世、披文入情、比较权衡等方法,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感受高尚的道德情感、感悟深刻的人生意义。让美好的情感、高尚的情操,像春风化雨般悄悄滋润学生的心田,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他们对世界的感受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他们精神世界中最深沉最本质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
一、 知人论世,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古人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诗文中的情感和思想往往和作者的身世际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渗透于作品的字里行间。我们阅读欣赏时,应把作品和作家的生平、思想以及所处的时代环境联系起来,以便准确深入地理解课文内涵,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教读《赤壁赋》时,我向学生讲述该文的写作背景。苏轼年少便才情横溢诗文俱佳,为文坛领袖欧阳修称道,后因“乌台诗案”无端受屈含冤入狱,受尽折磨拷打,幸蒙皇后特爱其诗文才得以释放。被贬黄州后,苏轼凭吊古迹,追问历史,思考人生,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赤壁怀古》等经世名篇。上课时,学生对“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这个句子,开始只理解为“命里无时莫强求”,后联系作者生平及其他作品,才感悟到,这虽然是作者仕途不遇时的自我解嘲和心理慰藉,但不同于陶渊明式的消极遁世超然物外,而是对世事人生的深刻体悟涵养练达。苏轼随遇而安,乐观旷达。虽政治上屡遭挫折,但文坛上光照千古。无论被贬到哪里,都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苏轼对待遭遇的达观态度和豁达胸襟,给了学生无尽的精神收获,启示学生正视挫折,正视逆境,乐观豁达,积极向上,永远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绝世瑰宝,唐太宗珍爱无比,早晚都要诵读鉴赏,死时将其殉葬昭陵,今人所见皆是《兰亭集序》临摹本。《兰亭集序》写于王羲之晚年,是他书法艺术顶峰之作,更是他不受当时“虚无”思想影响奋发有为的艺术结晶,含义极深。为便于学生理解,我给学生讲述了作者的志趣及该文的写作背景。东晋时期,政治黑暗社会动荡,许多文人清谈玄理隐匿山水,王羲之不同于一般的谈玄文人,他认为“一死生”“齐彭殇”是虚妄的,人生短暂,应该抓住有生之年奋发有为,因而他能创下“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行书,被后世尊称为“书圣”。通过这番讲解,学生理解了课文的深意,同时也明确了人生的意义及奋斗目标。
优秀作品往往是作者的艺术才华、思想感情经过社会、历史、政治锤炼而成的艺术品,我们阅读时要联系作者身世际遇社会背景,透过文字细心体味文中蕴涵着的感情和思想,汲取其中的精神养分,使之流淌到学生心田,成为学生丰富的精神食粮。
二、披文入情,感受高尚的道德情感
刘勰《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留传千古的经典诗文中饱含着作者的真挚情感,闪耀着作者的思想光辉。教师应深入文本,披文入情,以自己的真情、自己的阅读感悟来引领学生与文本交流,把握诗文意蕴,引起心灵共鸣,感受高尚的道德情操。
杜甫的《旅夜抒怀》写于诗人垂暮之年,此时好友李白、严武等已相继去世,自己一生奔波不遇,漂泊无依,恰如大江中的一叶孤舟、天地间的一只沙鸥。诵读“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时,我提示学生注意诗中的“涌”字,联系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学生不难感悟到“涌 ”的不仅仅是起伏的江流月光,更是作者内心的“愁”!作者愁的是自己宦途被排挤老病无所依;愁的是自己声名不因政治抱负而显著,因的却是文章;愁的是安史之乱虽已平,地方军阀又作乱……通过讨论,学生感悟到:杜甫一生忧国忧民,他的痛苦和欢乐深深地根植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而被尊称为“诗圣”。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是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阐述的“古仁人之心”。上课时,我启发学生举例佐证以加深理解。学生想到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虽漂泊一生抱负难展,但“每饭不忘君”、 “穷年忧黎元”;想到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虽被谗言屡遭放逐,但每时每刻心系怀王心忧楚国;想到了“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韩愈,虽忠而获罪、非罪远谪,但为国为民刚正不阿老而弥坚……
语文学科是人文底蕴最为丰富的学科之一,教师要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揣摩体味字里行间蕴涵着的思想感情,通过心灵体验、思想碰撞、精神对话,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和高尚精神的熏陶,使学生的心灵变得丰富而高贵。
三、 比较权衡,感悟深刻的人生意义
作品传达的思想感情往往源于作家性格道德的涵养修炼、政治生活的冲撞感悟。就如何面对逆境挫折而言,不同的政治背景、不同的性格追求,会有不同的心灵选择。东晋乱世时,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归隐,享受悠然、恬静的田园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是乱世中远离官场、远离尘世的明哲保身宁静志远;大唐盛世时,李白进宫被“赐金放还”后,深感世路艰险:“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但苦闷之中他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那是盛世年代不甘自己天才被弃置、积极入世的执著的理想追求,留给后人无穷的精神力量。无论陶渊明还是李白,他们的人生追求都与自己的思想性格、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因此我们阅读时还得知人论世,比较权衡,感悟不同时代不同性格的人会有不同的人生追求。
孟子《鱼我所欲也》一文阐明了“舍生取义”的崇高生死观,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也把“舍生取义”奉为最高的行为准则。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现代革命烈士夏明翰在《就义诗》中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豪言壮志。那么,面对生死选择,是否唯有死才能显示气节呢?上课时,我让学生把《渔父》和《报任安书中》放在一起比较阅读。《渔父》中屈原:“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想到自己无力挽救楚国危亡,政治理想无法实现,屈原宁赴湘流,以死明志。《报任安书中》司马迁:“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司马迁忍辱苟活,为的是继承家业发愤著书,“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以生践行。屈原和司马迁同是杰出人物,面对逆境厄运,他们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然而无论哪一种痛苦选择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追求。通过比较认识,学生对问题的分析深刻了、全面了,并能触类旁通融会贯通,他们想到了能忍胯下之辱,亦能“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的齐王韩信;想到了苏武在寂寞苦寒中牧羊19年,始终拿着汉武帝赐给他的汉节,不忘自己汉使的身份……
通过比较阅读,学生的认识水平从感性的认知上升到了理性的分析,学生思维的思辨性增强了,对一件事情一个人物的分析,他们不再单纯地看结果,或简单地判是非,而能探究事情的起因及发展进程,从中获得对社会、对人生、对生命的感悟,获得直面人生逆境的启示以及战胜困难的精神动力。
文以载道,经典诗文中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引领学生运用知人论世、披文入情、比较权衡等方法,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感受高尚的道德情感、感悟深刻的人生意义。让美好的情感、高尚的情操,像春风化雨般悄悄滋润学生的心田,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他们对世界的感受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他们精神世界中最深沉最本质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