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在就业结构性矛盾下的调整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su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趋向专业化和复合型,就业结构性矛盾尖锐,就业压力增大,失业率增高。本文基于我国目前教育面临的就业结构矛盾,提出我国教育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调整建议,以期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关键词:教育改革;就业结构矛盾;调整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10-0285-01
  前言
  当前我国教育面临着严峻的就业结构矛盾考验,教育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学生未来走入社会求职任职,教育改革调整迫在眉睫。如何针对目前教育情况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做出合理规划和整改成为当下我国教育工作者广泛关注的课题。
  一、 我国教育面对的就业结构性矛盾
  近年来,我国各高校高职院校进行扩招,学生在校园生活过后直接面对社会竞争压力,通过双向选择、自主就业的方式进行就业,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据调查2015年大学生人数超过700万,连续出现几年“史上最难就业季”。但调查中还发现,我国大学生总供给并没有大于总需求,部分岗位仍存在着人才短缺,地域性就业差距加大,技术岗位空缺等情况,呈现就业结构性矛盾日趋尖锐的状况[1]。
  二、 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 专业设置不合理。高校和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往往更偏重于热门专业,影响力资源合理配置,造成人才的供给大于社会需求,部分专业长期扩招,给学生升学造成思维定势,认为热门专业具备社会前景,方便就业。但事实上根据调查,市场上这类型专业的人才已经趋近饱和,对人才的专业要求也高于高等教育阶段人才的培养能力。例如根据2015年大学生就业报告,2014届毕业生就业率最低的为法学专业,但开设法学专业的学校在2008年就已经超过了630所,部分学生在获得律师职业资格证后依旧无法找到工作,或者在工作后发现与预期不符而放弃工作。
  (二) 教学模式脱节。学生的教育教学应该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目的,当前我国教育主要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社会多样化需求矛盾,大部分学生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程度,无法面对社会对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例如,当前单位企业招聘多要求工作经验,学生拿着文凭却无处入门,面试时面对人资的实际问题茫然无措,这都是由于学校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同社会需求脱节造成的。
  (三) 就业指导落后。目前我国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主要针对毕业生进行,对新生的就业指导较为忽视,很多学生直到学校生活结束才出现就业危机感。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社会环境下,应该及早引导学生影城就业意识,从而在学校生活中不断充实自己,培养个人能力,而当前教育就业指导很明显从学生入学之初弱化了其社会适应能力,真正成为了“象牙塔”。对于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仅限于如何选择工作和如何应对面试,忽视对毕业生职业素养和品德的培养,导致学生无法融入职场环境,空有才华无处施展,严重影响学生工作积极性,甚至快速进入职场会使学生产生功利心里[2]。
  三、对策建议
  (一) 合理设置专业。学校应通过对人才市场的实际调研,组建评估小组,客观分析当前市场人才需求方向和层次,进而合理规划专业设置。对专业尽可能的进行细化,以满足社会对人才针对性需求,例如山东大学外语类专业英语专业细化出应用英语专业,同英语专业各有侧重,以满足市场对英语专业人才不同方向的需求。
  政府应通过政策法律手段规范专业设置监督,针对部分高职中职院校开设的专业进行评估,确认符合市场要求和教学标准再批准开设。加强对冷门但市场岗位空缺的专业进行宣传,改变学生传统就业观念,使学生意识到行行出状元,如农、林、水、地、矿等专业。
  (二) 改善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模式有以下几点建议:
  1. 学分制教学。学分制教学的主要优势体现在灵活性,学生可以延长毕业时间,通过自主选择选修课程的方式增强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满足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需求,亦可以在工作之后重新回到学校充实个人知识储备。
  2. 搭建实践平台。搭建实践平台可以通过教师带队实践、校企合作等方式进行,例如华中科技大学同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展开校企合作,一方面使学校的教学方向工具针对性,学生能够通过实践积累经验,提升个人技能和职业素养;另一方面有利于企业选拔人才,吸引学校中的优秀学生进入企业任职,形成学校、学生、企业三赢。
  3. 与国外高校联合。部分高校同国外高校联合,开展学校联合项目,促进学生朝着国家化方向发展,不断开拓视野,吸收国外先进理论,以满足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符合社会精英人才需求,例如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同国外多所高校联合开展寒暑假交流项目,3+1留学生互换项目等等。
  (三) 健全就业指导体系。就业指导应作为一项日常工作在各个年级学生中展开,对新生和毕业生应该同等重视。就业指导工作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 组建就业指导队伍,分析研究当下就业形势和就业特征,根据不同专业的就职特征总结择业方式、面试技巧、面试心理等指导课程。
  2. 建立健全全国人才信息网,为学生提供招聘会、宣讲会和企业实习机会,为学生就职提供机遇。
  3. 加强学生职业素养和政治道德德育教育,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促进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将素质教育始终贯穿于学生教育教学中,引导毕业生正确选择专业,培养职业道德感和责任感[3]。
  四、结论
  面对日益紧张的社会竞争,学校应意识到专业的周期性,深入市场进行调研分析。针对不同专业的社会需求,合理设置专业,完善教学模式,加强就业指导,以缓解尖锐的就业结构性矛盾,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型人才,促进学生顺利就业,推动社会就业平稳化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务处)
  参考文献:
  [1]加快教育改革切实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N].人民政协报,2013-07-24(01).
  [2]李宝芳.试论我国就业的结构性矛盾[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8):63-65.
  [3]邢娜.试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7(1):137-138.
其他文献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媒体,以其便捷性、广泛性和创新性深受高校学生的青睐,微博的兴起与普及对高校学生教育与管理也带来了新的扩展空间。本文从微博与高校学生的关系出发,探讨了高
语文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来设计,要从培养一个真正的人的角度来进行。如果我们只顾眼前的单一的目标,就没有时间去展望、塑造整个的生命。我们培养的是人,是生命全程中处于起跑阶段的人,是生理、认知、情感等整体发展的人,因此,我们就必须在每一门学科、每一节课、每一个教育细节中体现我们关怀生命、塑造完人这一教育理念,而不应该让求知成为惟一。在充满活力的生命个体中堆砌理智知识,并以此来评判人的发展,这样做,只会泯灭
一、为什么提倡深度报道近几年,报纸、广播、电视等都在提倡深度报道,大力鼓励记者去攻坚。这是为什么呢?我想这主要是由深度报道本身的特点和时代需要所决定的。深度报道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