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 :职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fan1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通过对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研究近年该校农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以及反馈情况,进而对比农学专业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从而提出,在新的形势下培养现代农学专业人才的相关建议,希望对指导华南农业大学甚至国内其他农业院校实施农学专业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学专业人才培养 就业 专业改革
  一、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1.学校农学专业概述
  农学专业是华南农业大学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在近百年的办学过程中,专业实力不断提高,其中作物遗传育种学科和生态学科被列为学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该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2012年成为广东省的重点专业。
  2.农学专业教学模式分析
  2001年,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张桂权教授提出,要结合当下农学专业人才培养需求趋势,为农学专业设立更为细致的方向,在专业下设立了三个方向,即农业信息技术方向、农产品标准化与贸易方向、农业生物技术方向。每个方向的培养方案各具特色,同时实施教师队伍的培养提高、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措施。
  在各个专业方向课程的安排上,有五分之二的课程相同,涉及通识课及专业课,即农学专业要求每一位学生具有扎实的农学基础理论知识,专业上总体呈现大同小异的特点。
  在技能方面,农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进行田间试验和统计分析、进行作物高产栽培、培育作物新品种、组织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农产品质量检测和农产品经营管理与国际贸易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3.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1)特色实践教学模式。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在课程体系中加大实践课比重,提出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学,建立特色实践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专业人才。
  (2)导师制培养方式。华南农业大学教学相关文件规定,农学专业学生大二即启用导师制,导师负责指导学生进行试验及毕业论文,每位学生选择导师一般是先考虑本院系内老师,若是对其他院系老师的研究方向感兴趣,亦可跨系选择导师,甚至可以跨学院跨学校选择导师。
  (3)设立本科生科技创新项目。科技创新项目的开展对于培养大学本科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团队意识等都有着促进作用。从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近3年的项目审批情况来看,各类科技创新项目立项已超过82项,参与人数约350人,结题率高达98%,投入金额约10万元。对比往年数据,每年参与科技创新项目的学生获得各类奖学金的人数都在递增,在专业学习、综合能力提升等各方面都有较为明显的提高。
  二、农学专业毕业生近年就业情况分析
  1.就业形势好转
  《2008-2010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数据资料显示,农学专业就业形势逐年好转。据有关媒体报道,近两年广东省应届大学生就业率高达95%,农学类本科生就业率超过95%。
  经统计,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就业率在2008年至2012年逐年提高,近两年排在同类专业的前列,2011年农学院三个不同方向的农学专业就业率达到100%。除此以外,2012年农学专业有5名本科毕业生因获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的资助而出国深造。
  2.就业流向多样
  调查显示,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毕业生在2010-2013年的就业率依次为96%、97%、97%、99%。针对农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流向进行调研分析,进入国企相关机构的所占比例连续三年维持在的10%左右,进入私营企业的比例呈增长趋势。
  升学深造占农学类总人数的比例依次为8%、12.2%、31.9%、23.4%,农学类专业本科生选择升学深造的人数越来越多。调查显示:超过一半学生考研的动机是为了职业发展,考研成为农学专业本科生重要的毕业去向。
  3.就业对口率低
  针对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毕业生就业流向进行调研分析,近四年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毕业生所占比例依次为45.8%、57.5%、37.9%、36.7%,比例逐年下降。跨专业就业的毕业生中,30%迫于家庭压力,28.3%对农业不感兴趣。
  三、农学类人才培养与供需分析
  1.人才供给分析
  通过对2013年毕业生进行就业跟踪问卷调查,发现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学生在培养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分析如下。
  农学院2013届毕业生318人,约64%的人认为影响就业的最大因素是个人实际能力,有20%的人的认为是所学的专业,接着是计算机技能、英语能力、学校社会声誉、家庭背景等。因此,学好本专业知识和提高个人的实践能力,对农学毕业生来说是就业的重要筹码。
  有64%的毕业生认为求职过程中遇到最主要的问题是专业不对口或专业面太窄,24%的毕业生认为是信息严重不足。因此,多方面发展自己,增加就业技能,重视拓展就业信息,重视自己的职业规划,应该是农学院毕业生必须考虑的。
  2.人才需求分析
  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现代农学和过去农学有许多不同。农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农学专业毕业生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高端测试设备和仪器,从而能在先进的实验室里学习知识和技能,在现代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等技术平台上进行科学的探索和研究。
  通过对吸收农学专业人才相关农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总结各用人单位在选聘毕业生中考虑问题的星级指数,可看出,综合素质与学生专业是用人单位最看重的两个要素。所以,农学专业毕业生在农业领域就业的竞争力是最大的。
  四、农学类本科人才培养建议
  1.明确培养目标,开展特色培养
  华南农业大学对农学专业进行整合改革后,构建了“四模块”的教学体系。因此具体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可依循通用型教育的思路,并密切结合市场实际人才需求开展特色培养,使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优化。   根据人才市场需求,从本专业、本学校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毕业生反映的专业面太窄这一问题,研讨出具有广泛性、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把培养能力作为专业教学的重点,培养能在新形势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2.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专业培养应该提供较多高质量的课程实践,使培养计划落到实处,使学生专业能力能够得到提高;同时学校应该提供更多的技能培训课程或学习平台,这样可以提高学生除专业技能外的其他综合能力。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填鸭式”教学日趋严重,因此应对施教方法进行改革,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可通过设立论坛演讲答辩、讨论解析、师生自由辩论等多种形式,把学生放在教学主体地位,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提高语言表达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等多种能力。
  3.推动校企交流合作,增强人才培养实效性
  从企业一线岗位的优秀人员中聘请、聘用一部分流动师资,这些优秀的工作人员相对于长时间待在学校“编制”内的教师有更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能传授给学生更贴近实际的管理、营销手段。两种师资相结合,既能保证课程理论体系的完整,又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学生将来更快地适应市场的需求。
  4.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
  根据农学类人才的特点,利用本校本地区学科与教学优势,学校可以开展与动植物生产、电子商务及特色农产品开发等相关的特色创业培训。在国家农业创业政策、农业市场环境分析及生产技术环节上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让他们为未来做好准备。
  五、对其他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建议
  1.创新农学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社会对农学专业人才的实际需要,华南农业大学调整了农学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在农学专业教育改革上多次进行创新,形成了较为成功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把专业课程设置的横向拓宽与纵向深入统筹起来。
  通过建立教学和就业实习基地,适度、适量地增设研究型课程与实践型课程,同时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并强化了社会实践环节,把社会实践和教育实践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
  同时,华南农业大学还聘请一线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走进课堂,讲授栽培、育种等的实际情况和实践经验,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设计和人生规划。
  2.优化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企业及学校双方注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联合培养不仅限于毕业实习,部分课程实习亦可在企业完成。首先,整个农业行业的企业为学生提供机会和平台,学生可以学以致用,提高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同时,企业也能提前发掘适合自身需要的人才,解决人才缺口问题。
  3.加大科研支持力度
  农学专业学生培养除了依靠专业知识教学外,科技创新项目申报也起着推动作用。一直以来,华南农业大学积极申报科技创新项目,同时鼓励学生毕业论文与教师科研课题相结合,不仅能巩固农学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知识,还有利于培养其思维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今后走上科研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向东,张桂权,苏雄武.基于现代农业的农学专业改革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2(9).
  [2]李伟,刘春燕,王维.农学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近三年实践教学为例[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3]刘圆,陈霄.近两年广东应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5%[N].羊城晚报,2014-11-09.
  [4]朱冬莲.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2.
  [5]刘向东,郭海滨.现代农学专业实验课整合改革研究——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3(5).
  [6]李伟,吴丽姬,王维.关于农学专业本科生学风建设的几点思考——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为例[J].考试周刊, 2012(58).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其他文献
9月24日,2014年中国技能大赛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技术发布会暨赞助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司长刘丹、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李淑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质量工作部副处长王晓颖、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技能竞赛处处长牟军、北京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处调研员何艳等领导出席会议,大赛的专家、教练、裁判和签约企业代表近10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刘丹副司长主持,李淑萍
近年来,蚌埠市高度重视技工教育,坚持把技工教育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创新思路,统筹推进,大手笔投入,打造职教园区,高规格统筹,成立职业教育管理委员会。整合资源,聚集专业优势,校企合作,增强职教活力,狠抓内涵建设,提升中职吸引力,统筹发挥政府与市场的作用,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中高职一体集团化办学,实现技工教育办学理念现代化、组织管理科学化、办学机制社会化、教学模式信息化,正在形成与区域
摘 要:泥金彩漆作为宁波的本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逐渐失去了它原有的市场。本文结合笔者学校泥金彩漆的创意教学案例来讲述如何让学生更好地传承这一手艺。  关键词:泥金彩漆 创意教学 传承  一、工作背景  1.养在深闺人未识——泥金彩漆简介  泥金彩漆是宁波传统工艺,历史悠久,品种丰富,沉淀着浓厚的江南民俗风情,但几十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逐渐成了“养在深闺人
摘 要:本文遵循以生为本和科学指导的原则,通过对一名高职学生的动态和跟踪指导,较好地帮助学生实现了自己的职业规划,并结合这一职业指导的典型案例,就动态与过程跟踪对优化高职学生职业规划的价值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动态指导 过程跟踪 职业规划  在开展学生职业指导的工作实践中,对某一个学生的指导,因指导老师、学生本人或其他方面的原因,指导过程不连续、过程跟踪指导不够等客观现象时有存在。其弊端最直观地
摘 要:“就业导向、工学结合”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建设符合企业职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对学生的岗位胜任力和职业竞争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北京政法职业学院消防工程技术专业为例,探索了“就业导向、工学结合”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和途径。  关键词:高职 就业导向 工学结合 课程体系  课 题:本文系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项目(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Young Elit
摘 要:新课改课堂教学关注的是以促进学生形成积极进取乐观的人生态度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不仅要使学生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更强调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课改后,中职英语高考被取消,英语选修课程成为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途径。这不仅是中职学生英语学习的一个机遇,也是改变沉闷的英语课堂现状的契机,更是提高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大好机会。本文介绍了宁海县技工学校英语教学课改的实践做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人社厅公布了2015年全疆中等职业学校、技工院校精品专业、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评审结果,阜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阜康市高级技工学校)报送的《变配电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形体训练与礼仪》课程、《现代农艺技术》教学团队分获自治区级精品专业、精品课程、优秀教学团队殊荣。  “精品化”是衡量学校教育教学水平、质量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阜康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阜康市高级技工学
摘 要:本文对当前高校班主任在学生就业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班主任应从学生利益出发,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就业服务。  关键词:学生利益 就业服务 班主任工作  课 题:本文系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提升项目成果,课题编号:PXM2014_ 014209_07_000058。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每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都在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
摘 要:本文从科学定位,确保提高就业质量的根源和六措并举,推进校企合作深度两大方面,总结了温州技师学院校企合作创新实践的做法,以期为其他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及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字:校企合作 就业质量 六大措施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永恒主题,不断推进和完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体制与机制,创新校企合作举措,是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温州技师学院作为温州市以培养制造业高技能型人才为主的国家级重点技工
3月29日上午,杭州市萧山区高级技工学校申报筹建浙江萧山技师学院评估汇报会在该校广聚厅召开,相关部门领导、评估专家组及学校领导班子出席会议。近年来,萧山区在推进规划编制、开展招商引资、实施科技创新、加快项目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瞩目成就。依托萧山经济发展而不断壮大的杭州市萧山区高级技工学校,自2009年搬入新校区以来发展迅猛,从行业追随者一跃成为行业引领者。作为培养高端技能人才的萧山区高级技工学校,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