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文献回顾与概念界定

来源 :商业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xian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学术界关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定义存在不同理解,有必要重新回顾Samuelson和Balassa的两篇重要文献。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从部门生产率发展差距解释国际物价水平静态差距和实际汇率长期动态趋势原理,其核心观点认为,生产率是偏向贸易部门增长的,工资水平受贸易部门生产率增长的推动而上涨,导致非贸易品的成本上升从而价格上升。这种结果表现在国别静态比较上,越富的国家相对物价水平就越高;表现在一国动态发展上,高增长的国家实际汇率会升值。
  关键词:购买力平价;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 Pennf效应
  中图分类号:F11-0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3-04-22
  作者简介:谢朝阳(1977-),男,河南许昌人,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国际金融。
  基金项目: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YJC790209;北京市优秀人才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0D005002000007;北京市学科与研究生教育专项基金,项目编号:PXM2013_014212_000005。 国内学术界对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并不陌生,人们经常用它作为理解实际汇率长期趋势的基础理论。近些年来,关于中国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是否存在的文献大量涌现,可是在实证问题上却分歧不断;虽然总体上认同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成立的占主流,但少数意见至今很难被驳倒。一个大家可能从未意识到的概念问题是导致争议不休的症结所在,对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似是而非的理解直接影响实证研究方法以及判定标准。所以,对概念正本清源,获得大家都能认同的口径是十分必要的。
  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Balassa-Samuelson Hypothesis)直接起源于1964年Balassa和Samuelson两人在同年各自分别发表的两篇论文所阐述的思想。当时正处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国际收支逆差失衡日趋严重,美国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U.S. Congress Joint Economic Committee)组织一批学者对此问题展开研究,形成了一份报告——“Factors Affecting the United States Balance of Payments”。其中有哈萨克(Houthakker)的一篇“Exchange Rate Adjustment”,以绝对购买力平价为分析基础,认为美元较均衡水平高估并据此建议美元贬值。针对Houthakker的观点,Balassa和Samuelson对传统的购买力平价学说进行了全面批判,不约而同地提出了贸易品劳动生产率增长优势通过工资机制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可能导致购买力平价理论失效。后来的学者将他们对均衡汇率的生产率因素分析观点归纳为“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①。
  一、对萨缪尔森文献的述评
  从文献发表的先后顺序来看,萨缪尔森教授于1964年5月就在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上刊发了《贸易中的理论问题笺记》(Theoretical Notes on Trade Problems)一文。同年12月,巴拉萨在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上发表了他的著名论文《购买力平价学说:一个重新评价》(The Purchasing-Power Parity Doctrine:A Reappraisal)。本文将按出版时间先后顺序介绍上述两篇文献②。国内在介绍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时,多数以介绍巴拉萨文章为主,较少对萨缪尔森的文献进行详细说明,因此以下对萨缪尔森的文章的介绍是有必要的。
  萨缪尔森的文献主要评析了当时的国际收支和美元汇率问题,在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分析均衡汇率的理论框架,并据此对各种版本的购买力平价理论提出了质疑,尤其对哈萨克(Houthakker)提出的生产成本平价版本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地剖析。文章没有做实证研究,而主要以理论分析和逻辑推演的方式,论证了美国面对的国际收支问题不能简单理解为美元高估失衡所致,而是欧日等国家相对美国的技术差距缩小的必然反映。文章结论指出,美元在过去的十年有某种程度的高估但不意味着就应该贬值,其他国家生产率提升而相对美国的货币工资增长滞后才使美国国际收支失衡。这种美元高估在宏观上有利于控制物价上涨,有利于促进对外投资和增加海外回报,给国外物价上涨带来压力从而使顺差国家自主地实现货币升值以平衡国际收支;但不利于经济和就业增长并且降低了国内利润、实际工资和生活水平。
  2013/09(一)萨缪尔森的理论分析框架
  萨缪尔森建立的分析框架是基于多商品的两国比较优势模型。他以具体到抽象的逻辑推理方式展开分析,假设美国和英国,生产1、2、3三种商品,劳动是唯一生产要素且在国内可自由流动;生产单位商品所需的标准劳动数量,假定美国(A1,A2,A3)=(1,1,1),英国(a1,a2,a3)=(2,3,5)。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只要aj/Aj>ai/Ai,美国就不能出口商品i,这样美国出口3而英国出口1③。两国的工资和双边汇率决定了价格和生产,在不考虑贸易成本时,贸易商品一价定律成立,且价格等于两国比较下的最低生产成本。这样将有:
  具体到前面所举的美英两国三商品的例子,那么第2种商品将为边界商品。如果美英两国工资水平给定为3美元/小时和(1/3)英镑/小时,则双边汇率应等于3美元/英镑⑤。
  萨缪尔森特别强调了(4)式的关系只算是表面相等(Superficial Equality)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等于j商品的价格之比,因为伴随供求关系的变化,边界商品也处于动态调整当中。
  贯穿在萨缪尔森全文的一个重要指标相对工资率,文中称作“实际率”(WRw)。作者把它类同于贸易条件(Terms-of-Trade)使用,它是一个内生变量,均衡数值变大时,表示对美国有利,因为工资相对增长了。   比较优势理论并不能保障国际收支平衡。在易货贸易假设下,逆差尚可通过均衡的相对工资率下降来调节;现实经济环境需要考虑偏好和需求,如果同时允许资本和黄金跨国流动时,相对工资率的自发调整将受局限,如果工资维持在过高水平上,在自由贸易下国内就业将为零,全部进口不得不用资本或黄金流出来支付。在非充分就业条件下,所有重商主义的主张都会变得有用。
  (二)对购买力平价的批评
  1.卡塞尔-李嘉图货币中性版本(Cassel-Ricardo Neutral-Money Versions)。此版本的观点认为,货币是中性的,即绝对物价水平可以涨两倍或跌一半而不会影响个别价格率的变化。这就意味着实际率是独立于两国物价总水平的。如果购买力平价公式成立,则实际率必须为恒定不变的值。事实上,实际率是一个内生变量,可见此版本观点并不可靠。
  2.“空间套利”问题。凯恩斯把购买力平价解释为每一种商品的空间套利的结果,即在充分套利条件下,不考虑运输成本,各种商品在国内形成统一的价格,国际间一价定律也将成立。由此推论为相同商品篮及权重下物价总水平之比等于汇率也成立。事实上两国间的商品篮和权重是不同的,因而即使单个商品一价定律成立,也不能保证购买力平价关系成立。
  卡塞尔认为可移动商品(Mobile goods)一价定律是成立的,如果上一期汇率给定,那么本期汇率就该等于相对通胀率乘以上一期的汇率。卡塞尔使用了两国物价水平的数据,不能保证物价篮商品都是可移动的,其中不免有国内品(Domestic goods);同时也很难保证上一期汇率就恰好是均衡汇率。
  可见,上述购买力平价汇率理论,会因为计算两国物价所使用的商品种类不同、商品移动属性不同以及权重不一而导致公式不成立。
  3.生活成本版本。该观点认为汇率应该等于以生活必需品篮构造的两国物价之比。但是,这同样不能保证生活必需品篮及其权重不存在国别差异性。不仅如此,现实世界里客观存在着运输成本和各种贸易障碍,导致一价定律难以成立。表面上看,以货币中性为基础的购买力平价理论并非是一个依赖套利的模型,它在理论上可以不关心运输成本、国内商品或者关税配额等,可是卡塞尔的分析仍暗含有套利机制存在⑥。生活品一价定律不能成立的原因还有,构成生活成本商品中有大量的非贸易品⑦,这种属性的商品不能跨国套利,消费偏好的差异和人口迁移的巨大成本都会影响一价定律。
  4.汇率与相对价格的因果关系。针对购买力平价认为相对价格差异总是导致汇率变动的逻辑观点,萨缪尔森用美国国内区域间的物价差异问题作了反驳。国内统一使用美元即两地汇率恒等于1,地区物价差异并不影响汇率而只能通过商品和工资套利导致地区物价差异逐渐缩小。但要按购买力平价观点,则高物价地区的货币应该贬值。事实上,当汇率偏离购买力平价水平时,汇率等式直接通过物价的长期调整回归购买力平价也是完全可能的。
  5.相对出口价格指数。一些人试图采用两国间相对出口价格指数作为汇率的计算基础,重新表述购买力平价思想。这样做虽然避免了非贸易品的干扰,但是在一个因国际分工导致的两国出口商品不对称的世界里,套利能实现价格均等的可能性有多大?这种情况下,企图通过汇率调整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也是令人怀疑的。
  6.生产成本平价版本。这种版本认为用生产成本代替物价来计算PPP⑧汇率可以避免短期的价格扭曲,持该观点的代表人物就是哈萨克。萨缪尔森引述了哈萨克在呈送国会的证词中的原文,大意是论证了单位劳动成本可作为均衡汇率的判定标准,因为完全竞争下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所以可用消费物价替代计算。
  萨缪尔森对此进行了详细剖析和批评。首先就是生产成本不等的情况普遍存在,正因为生产成本不等才会有比较优势从而产生了进口代替国内生产。只有边界商品的生产成本在两国间才能相等,但指数平滑法求得的相对成本也无法保证边界商品恰好就在中点位置(即边界品成本等于全部商品成本的均值),加上汇率也在变化,边界商品也是不稳定的。萨缪尔森举了一个货币因素以外的需求冲击引起的汇率变动的例子。回到最初美英两国三商品模型:假设生产率和工资水平都不变情况下,如果美国政府对外商品需求增加了,将导致边界商品发生变化(由商品2变成1),以萨缪尔森的汇率模型看,汇率应该贬值,由原来的3变为45⑨;但哈萨克的理论指导下的汇率不变,仍为3,不能反映需求变化,所得的汇率3也不是均衡汇率。为了批判边际成本相等,萨缪尔森又将单一要素模型扩展到双要素的情形,结果与基础模型的分析不存在出入,边界产品的不确定性更加容易理解,再考虑到贸易成本的存在以及两国出口品生产的要素密集度可能不同,哈萨克的边际成本平价学说更加难以令人信服。
  (三)对萨缪尔森文献的评价
  总体上看,萨缪尔森以评论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方式阐述了自己对汇率的见解。他建立了一个汇率分析的理论框架,把相对生产率和工资率作为汇率决定的基础因素,提出在供求关系作用下边界商品的不稳定注定了均衡汇率将随时变化,而这种情况的均衡汇率变化是购买力平价理论无法解释的。在批评购买力平价过程中,他提出了国内商品和可移动商品的问题,而且对一些生活品难以通过套利来实现价格均等作了解释,他没有直接以“非贸易品”来定义,仅提出了一个国内商品的概念。
  他在文章中多次用到了实际率的概念,即相对工资率,并把它当做类似贸易条件的福利分析指标,均衡的实际率提高表示本国相对生活水平的改善;文中暗示了实际率受两国相对生产率决定,正如他在结论中所说:“在我的李嘉图模型里,这(指国外缩小了与我国的技术差距)表明我国的均衡贸易条件因素,Y=W∕Rw恶化了”(见154页)。另外,从他的汇率模型当中可以看到,劳动生产率水平高的国家,相对工资水平也较高(Y=3);在批评货币中性版本时,又对Y*t/Y*0≡1的假设提出了质疑。
  联系我们现在常用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的主要思想,不难在萨缪尔森的这篇文献中找到它的雏形。但客观上讲,萨缪尔森没有明确提出一套体系相对完整的均衡汇率理论,而把重点放在了对购买力平价的评论上面,所提的简单分析框架主要为达到批评购买力平价的目的,对该模型没有进行引申意义的分析。尽管如此,萨缪尔森的这篇文章奠定了均衡汇率理论的分析基础,为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思想的形成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二、对巴拉萨文献的述评
  与萨缪尔森的评论性文章相比,巴拉萨的文献属于结构严谨的学术论文。虽然巴拉萨的写作动机也是在批评购买力平价,但巴拉萨能够在批评的基础上发展均衡汇率理论并且提供了一套扎实的实证依据。由于国内对该文献介绍已经很多(如卢锋、韩晓亚,2006;林毅夫,2007;蔡珈珞,2010等),下文以巴拉萨的原文为依据重点对其思想进行再解读,以期增加新的认识。
  巴拉萨的原文共有六个部分:一是写作背景和选题目的,首次把购买力平价理论界定了绝对和相对两个版本;二是批判绝对购买力平价(主要针对哈萨克观点)并且提出了一个新的均衡汇率理论;三是对所提新理论进行验证;四是批评相对购买力平价(主要针对叶戈观点);五是阐述了自己对均衡汇率水平动态调整的新观点并提供了现实的证据;六是总结。从结构上看,巴拉萨区别了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两种学说,并诸一进行了解析,采取先破后立的方法,论证了自己构筑的理论的合理性。从二到五都是该文的重点,尤其是二和五所提出的新思想都很重要,但是前人在介绍该文献时,偏重于对其前半部分即绝对PPP批判时提出的理论,而对他在相对PPP批判时提出的观点引述较简略。巴拉萨认为,相对PPP版本是独立于绝对PPP的,绝对PPP不成立不等于相对PPP就一定不成立。所以他在批判相对PPP过程中,又提出了一种可用于均衡汇率动态分析的观点,该观点实际上是在第二部分提出的新理论上的发展,两者不能等同。在此,本文不妨把它前一个理论称为静态效应,而后者称为动态效应,以便于理解两种表达之间的异同关系。
  (一)静态效应
  若按哈萨克的观点,许多欠发达国家的货币通常呈现严重低估,它们的货币应当大幅度升值,显然哈萨克的观点是不切实际的。巴拉萨提出了一个分析特定时点上各国间均衡汇率水平判定及其理论依据。
  引入非贸易品后,修正传统的2×2贸易模型,假定劳动一种要素,不变投入系数,当其中一国所有产品上都有绝对优势,但只有贸易品上比较优势最大。在边际转换率不变时,非贸易品相对价格在高生产率的国家(1)比低生产率的国家(2)更高。又因为贸易品价格在两国间用同种货币表示时价格相等,所以,无论用哪个国家的消费篮权重,两国货币购买力平价都将小于均衡汇率,即:∑p2q1∑p1q1  再假定无形商品和资本流动不进入国际收支,巴拉萨进一步推出五个命题:(1)无贸易管制下,对运输成本加以补贴后的汇率等于两国贸易品价格之比;(2)假定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时,贸易部门生产率相对较高引起该部门工资上升,而国内劳动力的流动将保证部门之间工资水平均等;(3)与贸易部门相比,服务部门国别生产率差距较小,又因为国内工资均等化,所以服务价格在那些生产率高的国家相对更昂贵;(4)由于服务被计入了PPP计算,但不能直接影响汇率,所以,用生产率高的国家货币表示的两国PPP汇率会低于均衡汇率;(5)当贸易品生产率在两国差距越大,工资差距也越大,服务价格差距也越大,相应地,PPP汇率与均衡汇率的差距也就越大。总的来看,上述五个命题是对其静态理论模型的作用机制的解释,五个命题之间逻辑上承前启后,环环相扣地得出了理论函数式所表达的静态效应关系。
  (二)动态效应
  对某个特定国家而言,从长期发展变化的视角来理解均衡汇率的变化时,巴拉萨在静态效应基础上又推演了动态效应,从而论证了相对购买力平价观点的片面性。
  在一个国家内部,如果贸易部门生产率相对增长较快,边际转换率和两国贸易品价格率不变情况下,本国非贸易品价格相对提高,这时均衡汇率并不变化,但要按照相对PPP理论该国货币应当贬值。巴拉萨在一个更广义的分析框架下,根据货币工资变化讨论了贸易部门生产率提高对物价水平影响的三种动态效应。情况一:如果生产率提高而工资不变,贸易品价格下降而服务价格不会下降,则总的物价水平将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降幅小于贸易品);情况二:工资和利润随生产率增长同比例提高,贸易品价格不变,那么非贸易品工资也将提高因而服务价格提高(物价将有一定幅度上升);情况三:中间状态,贸易品生产率提高令贸易品价格有下降压力同时服务价格有上升的压力(总的物价变化方向不确定)。
  在贸易部门生产率增长过程中,一国部门间价格不对称调整是常态,可能总物价水平不变,但不等于均衡汇率不需要调整。巴拉萨利用原文表6说明了七个国家8年间制造业价格指数较GNP缩减指数整体上涨都偏少,其中日本和法国的制造业价格指数甚至绝对下降了。他发现,制造业生产率可以对这些价格指数不平衡调整规律进行解释,即如原文图2表示的那样:制造业生产率增长与GNP缩减指数/制造业批发价格指数呈正相关(线性)关系。
  (三)对巴拉萨文献的评析
  巴拉萨首次界定了购买力平价说的绝对和相对两种版本,并且提出了在静态和动态两种情形下分析均衡汇率水平的理论方法。他提到的PPP与汇率之比(Purchasing Power Parity as A percentage of The Exchange Rate)这一重要概念正是我们今天广泛应用的实际汇率,虽然他没有直接命名为实际汇率,但可以认为巴拉萨实质上创造并使用了实际汇率。巴拉萨对静态效应的实证方法成为迄今为止人们横截面检验BS效应的通常做法,而且以人均收入作为生产率替代变量也广为采用。他对购买力平价的批评与萨缪尔森虽有共同之处,如都关注到物价指数问题、供求关系被忽略的问题等,但巴拉萨并未像萨缪尔森那样面面俱到地展开批评,而是重点突出地指出购买力平价系统性偏离均衡汇率水平的深刻根源及其理论逻辑。他提出的理论思想与萨缪尔森框架相比,打开了从生产率差异角度理解价格差异的清晰思路,使均衡汇率分析有章可循,从而能够对均衡汇率作出原则性判断。单从逻辑关系上看,巴拉萨的研究更像是在萨尔缪尔森基础上的重要发展,萨缪尔森的主要贡献是批判购买力平价,而巴拉萨的主要贡献是提炼出一套独立逻辑体系(包含了萨缪尔森的观点)。   1.巴拉萨采用的贸易模型。首先有必要比较一下巴拉萨和萨缪尔森两篇文献之间对贸易模型的不同理解。表面上看他们都以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为出发点,可是,巴拉萨在推导静态效应时假定了“r21P1T=P2T”,即两国贸易品篮的绝对购买力平价等于汇率。这一点与萨缪尔森有明显区别,在萨文中认为汇率等于两国临界贸易品价格比而非全部贸易品价格比,两国同时生产相同贸易品仅仅是特殊情况,符合比较优势原理。巴拉萨在事实上要求:若两国只有一种贸易品,那只需要一价定律成立;若两国间存在两种及以上贸易品,则不仅要求LOOP成立,同时需要两国的贸易品价格篮商品及权重相等。
  由于两国主要生产不同的贸易品,在贸易品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率相对较高国家可能出现国产贸易品价格下降而工资上涨较少或不变的情况,这样由工资引导非贸易品通胀的机制受局限,整体物价水平也难上升,静态效应将会不显著。不排除此种情形会在长期存在。这样看来,巴拉萨对静态效应推导的假设条件是不充分的,他需要采用多国贸易模型并且还要小国经济假设以保证生产率提升时国产贸易品价格不变(因为同质的贸易品将由多个国家同时生产,本国只是国际价格的接受者,这一点就像完全竞争下的单个厂商一样)。如此一来,巴拉萨没有继续沿着比较优势的原理作推论,而是回到现实世界中,强调小国贸易开放经济产出的贸易品存在完全的国际竞争,导致贸易价格不随国内生产率变化调整而只能等于世界市场的均衡价格。
  2.静态效应与动态效应的关系。概而言之,静态效应是指由于贸易部门相对非贸易部门的国别间生产率差距更大,因而生产率水平高的国家的货币均衡汇率水平较购买力平价高估,或者说购买力平价会低估它的均衡汇率。动态效应则是,由于一般情况下贸易部门生产率相对非贸易部门增长更快,所以物价将出现不平衡运动,总体表现为非贸易品相对贸易品的价格呈上升趋势。从两种效应的关系上看,它们在逻辑上是一脉相承的,都从生产率差异认识价格水平的长期趋势,动态效应是对静态效应的扩展。两种效应都是基于部门生产率差异化增长这一前提的:巴拉萨基于经验观察认为贸易部门生产率提高较容易较快而非贸易品生产率提高较难较慢,表现在时点上国别间 “贸易部门相对非贸易部门的国别生产率差距较大”,表现在一国内时点间就是“贸易部门生产率增长较非贸易部门快”。区别在于:前者能够用于批判绝对PPP,后者能驳斥相对PPP;前者是横向国别比较的均衡汇率理论,后者是从一国发展视角的动态价格结构变动的规律而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动态均衡汇率理论;前者适用于更长期的均衡汇率分析,后者适于中长期状态的理解;前者成立所需假设有“小国贸易开放经济”、“国际收支等于贸易收支”、“贸易品一价定律(LOOP)成立且两国贸易品价格篮商品及权重相等”、“本国商品市场完全竞争从而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国内劳动力充分就业且自由流动”,后者成立所需假设较宽松一些,不需要LOOP成立更不需考虑贸易品价格构成是否相同。鉴于两种效应的区别,我们容易发现,当动态效应存在时静态效应不一定就成立,只有动态效应引起非贸易品价格绝对提高或者说满足假设“贸易品LOOP成立且两国贸易品价格篮商品及权重相等”情况下,才能保证静态效应也存在。上述关系反映了动态效应属于一国面对相对生产率快速增长时物价水平和结构可能产生的影响,但是长期均衡发展的结果应该只有一个,那就是推动工资增长从而非贸易品价格拉动整体物价上涨,从国别比较的视角就体现为静态效应。表1
  注:(1)W、Pro、PH分别指工资率、贸易部门利润率和国产贸易品的本币价格;BOP、R、TOT、PT、PN和P分别是国际收支、名义汇率(直接标价法)、贸易条件、本国贸易品价格总水平和本国总物价水平;W/Rw是两国相对工资率,源自萨缪尔森文献,代表福利变化;R/PPP就是实际汇率,为了与萨缪尔森的文献口径统一,所以将巴拉萨文献所提的PPP/r作了变形。(2)“-”表示不变,“+”和“-”表示变化的强度或幅度。(3)*:在浮动汇率下,出口本币价格下降引起顺差从而本币升值,使出口的外币价格保持不变,所以不会影响贸易条件。
  3.动态效应的不足及拓展。巴拉萨对动态效应的分析是不彻底、不完整的。实际上,他在原文中依据工资的不同变化讨论了贸易部门相对生产率提高影响价格的四种情况(加上第V部分第一段首先举例的那一种情况,见第593页)。因为第三种情况是中间状态,无法确定物价变动方向,所以影响了大家对均衡实际汇率的理解。正因为如此,本文认为动态效应不属于均衡汇率理论。如果在中间状态基础上作进一步细化,可以把巴拉萨的讨论分成七种情况,再按照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两种制度状态来观察价格并且可延伸讨论实际汇率以及福利的变动规律。分析结果汇总可见表1。
  表1 按照工资率、贸易部门利润率和出口的本币价格三个变量对生产率冲击反应的组合可分为七种情况。假定贸易收支等于国际收支,经济应该处于七种极端情况构成的空间状态当中。观察表格可以发现如下特点:
  (1)表中的情况1和2恰好与巴拉萨原文对应,情况3和7与原文中的情况3对应,即中间状态,情况5正是原文列举的第一个例子。我们补充了情况4和6。上述7种情况又进一步隐含了不同的假设,以3种极端情况为例(1、5、6):情况1是生产率提高只带来PH下降,其对应假设是国内贸易品市场完全竞争、需求价格弹性为0;情况5是生产率提高只带来W提高,对应假设为贸易品市场完全竞争、需求价格弹性无穷大;情况6是生产率提高只带来Pro提高,其假设是贸易品厂商完全垄断且贸易品需求价格弹性无穷大。容易推测出其他几种情况的隐含假设条件应当就是上述极端条件的折衷。
  (2)除情况6外,其他情况下,贸易部门生产率提高总是导致非贸易品相对价格(PN/PT)的上升,但是实际汇率(R/PPP)并非总是升值的,也可能引起实际汇率不变甚至贬值。这一方面同物价指数构成权重有关,当出现贸易品和非贸易品价格反向变动时,总物价变化方向不仅与部门价格变化幅度有关,也会受权重影响。即使如此,在浮动汇率制下,实际汇率也总是升值的。可见,导致实际汇率升贬值方向不确定性是固定汇率制度造成的。当生产率提升导致本币出口价格下降时,顺差无法由名义汇率调节,将形成外汇储备,表中相应位置所得的物价和实际汇率的基本判断是一个中短期状态,长期来看,外储积累将导致货币被动增发,形成国内通胀的压力,驱动物价上涨从而均衡实际汇率升值。   (3)从福利表现上看,浮动汇率制要优于固定汇率制。以贸易条件(TOT)变化来看:浮动汇率制下贸易条件长期不受影响;而固定汇率制下,只要存在国产贸易品价格下降(PH),由于汇率不变,因而TOT会出现恶化。再从“实际率”(W/Rw)上看:由于浮动汇率制下除了W可以提高外,R也能降低,两项变化综合起来会令“实际率”改善得更多。
  (4)如果我们放开贸易收支等同国际收支假定,允许国际间资本自由流动,将会得出更加接近现实的结论。显然,如果生产率提高导致了利润率上升,将吸引国际资本的流入,资本项目也会出现顺差,加剧了外部失衡。由于“不可能三角”的存在,固定汇率制将面临严重冲击,导致货币政策失效,受资本流入冲击外汇储备增加迅速,被动货币供应难以控制从而导致过热和通胀,实际汇率更快升值趋于均衡水平。长期导致贸易部门超额利润消失,利润水平等于一般利润率。所以,从中短期来看,情况7更接近于现实;而长期来看,惟有劳动力不能在国际间自由流动,最终结果趋向于情况5,这也恰是综合福利最佳的结果。
  鉴于巴拉萨研究的时代背景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钉住美元式的固定汇率制度,造成他在动态效应分析上的局限性。在将静态效应推广至国内发展视角时,固定汇率制环境干扰了贸易品一价定律的成立,使他难以对物价总水平作出一致性的判断,因而他“退而求其次”地以“GNP缩减指数/制造业PPI”来归纳结论,其实就相当于PN/PT。就批判相对PPP而言,这已经足够了,但要指导一国发展中的均衡汇率却无法达到要求。上述动态效应的拓展弥补了巴拉萨的不足,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就长期动态均衡结果而言,一国贸易部门生产率快速提升终究会通过工资提高从而非贸易品绝对价格水平上涨,推动物价总水平上涨和实际汇率升值。这样,长期均衡的动态效应就能得出静态效应,两者假设相同且达成了逻辑的一致性。
  三、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的界定
  萨缪尔森和巴拉萨的两篇原创论文的问世并未立刻引起轰动,直到20世纪70年代学者们才开始重视这种从供给面研究实际汇率的方法。关于该理论的命名一直都没有完全统一化的称谓,文献中可见到“Balassa’s Theory”、“ Balassa’s Proposition”、“Productivity Biased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Balassa-Samuelson Effect”、“Harrod-Balassa-Samuelson Effect”等,由于贡献者众多,称谓上存在着争论,所以在纪念该理论问世30周年的文集中,萨缪尔森建议以所有贡献者的名字命名为“Ricardo-Viner-Harrod- Balassa-Samuelson- Penn-Bhagwati Effect”(Tica & Druzic,2006)。表2综述了近年国内外文献和教科书对该理论的不同称谓,本文将采用一个折衷的名称,即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Balassa-Samuelson Effect Hypothesis),在具体的引用时也会非正式地简称为“BS效应”,其所指并无不同。
  在一个小型的对外开放国家中,如果生产力的增长主要表现为贸易品部门生产力增长,则贸易品部门的工资会随之上升,如果该国工资由贸易品部门的生产力决定,则贸易品部门工资的上升会引起非贸易品部门的工资上升,进而由于成本提高使得非贸易品部门的相对价格上升,从而在名义汇率不变的情况下,使得实际汇率升值。
  卢锋、韩晓亚(2006) BS效应假说 静态和动态 依托劳动生产率增长部门差异性等关键假设, 逻辑推导出:穷国非贸易品相对国外低,一般物价相对国外也较低;追赶过程会伴随本币实际汇率升值趋势。
  林毅夫(2007) BS效应假说 动态 由于一个国家的可贸易部门和不可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变动可能导致这个国家真实汇率变动的理论假说。
  王泽填、姚洋(2009) BS效应 动态 如果本国可贸易品部门和不可贸易品部门生产率的比率的增长速度快于外国, 那么本国的实际汇率就会相对于外国升值。
  虽然已有大量关于检验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的文献,但是,这种生产率偏离的PPP改进观点仍被视为另类、非正统的理论,在汇率经济学方面的教科书中也只是偶尔才会被提及。当代主流的经济学辞典中,也很难找到有关该假说的明确解释。为此,有必要首先对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做出一个界定,以便形成统一的认识基础。表2列举了国内外较有代表性的关于该假说的理解,这些定义在表述上存在一定的差别,主要是因为所站的角度不同会出现两类定义,也有同时从动静两种视角予以综合表达的。虽然这些定义内在逻辑都是统一的,不存在互相矛盾的理解,但在表述的严谨程度上存在差别,甚至有的定义只简略地给出了BS效应中的原因和结果而未指明发生机制从而可能导致概念认识模糊或混淆,影响BS实证检验的准确性。
  结合前述对巴拉萨和萨缪尔森文献的理解,在此我们可以归纳地给出BS效应假说的严格定义来。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就是:从部门生产率发展差距解释国际物价水平静态差距和实际汇率长期动态趋势原理的学说,其核心观点认为,生产率是偏向贸易部门增长的,工资水平受贸易部门生产率增长的推动而上涨,导致非贸易品的成本上升从而价格上升。这种结果表现在国别静态比较上,越富(穷)的国家相对物价水平就越高(低);表现在一国动态发展上,高(低)增长的国家实际汇率会升(贬)值。
  对比现实经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如果要成立的话,不能缺少如下假设条件:其一是小国贸易开放经济;其二是国际收支等于贸易收支,其三是贸易品一价定律(LOOP)成立且两国贸易品价格篮商品及权重相等,其四是本国商品市场完全竞争,其五是国内劳动力充分就业且自由流动。另外,巴拉萨基于观察认为,经济中存在两点客观事实,一是各国都存在贸易品和非贸易品两种生产部门,二是生产率增长是偏向于贸易部门的。可见,两部门划分和有偏向的生产率增长被作为分析的基础事实依据来处理了。   实际应用当中需要特别注意:不能放大这种界定。从国际比较来看,人均收入水平与物价总水平之间存在稳定的正相关关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国际比较研究所发现了这种统计规律,有人把它称为Penn效应。该效应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BS效应假说可以解释Penn效应,也可解释经济不平衡增长中的国际实际汇率变化;Penn效应刻画了一个统计规律,而BS效应假说是解释之一,还有其他解释,如“资本-劳动比”变化(Bhagwati,1984)、鲍莫尔-伯温效应等。混淆了概念将误导实证研究及政策建议。
  从一个经历长期较快经济增长的国家看,非贸易品相对贸易品价格总是提高的,但是未必等同于非贸易品价格绝对提高,因而也不一定就能推导出物价总水平上升和实际汇率升值。如果我们把BS效应假说放大地理解为“非贸易品相对贸易品价格上升”,就会带来动态和静态表现上的不匹配,这种错误的界定可能导致检验上的不彻底性以及完全不同的福利含义。注释:
  ① 由于后来学者们发现,在Balassa和Samuelson之前,就曾有李嘉图、哈罗德等多位经济学家对此做出过贡献,所以关于该效应还有多种称谓,如巴拉萨效应、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哈罗德-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等等。本文采用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
  ② 关于他们两人的研究成果先后问题,理论界未作深究,默认为同时完成。仅从发表时间看萨缪尔森在前,可是在萨缪尔森1964年文章第153页注释5的最后一段话里提到了Balassa所作的类似结论的研究,可见Balassa的研究至少不迟于萨缪尔森。引用萨缪尔森注释中的“independently”来理解两篇文献显然较合理。
  ③ 萨缪尔森强调了比较优势理论指导下的国际贸易不保证经常账户是平衡的。
  ④ 在萨缪尔森后文批评哈萨克的观点时,进一步将该公式推广到两要素模型,用边际成本比代替Ai/ai的含义时不等式一样成立。
  ⑤ 在萨缪尔森原文第146页公式(4)’中存在一个小的错误,即公式最右侧尾项的分数该为1/3。否则原式得不出汇率为3 的结果。
  ⑥ 萨缪尔森在批评当时的贸易理论均不考虑运输成本和贸易管制的弊病时,举了休谟的现金物价流动机制说明了运输成本存在对该国际收支调节功能的重要性,进而认为卡塞尔忽略贸易成本是不合理的。
  ⑦ 这里,萨缪尔森并未提出非贸易品的概念,他在文中列举了理发、蜜月、旅游等价格差异存在且无法消除的原因,实际就是非贸易品。
  ⑧ 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英文文献中简称为PPP。
  ⑨ Rt=WwA1a1=31/3·12=45,显然在萨缪尔森的原文原151页左上第四行所得数字2有误,因为后面在说明时认为这种变化是美元贬值,如果是2的话就成升值了。
  ⑩ 在实证中,巴拉萨选用了以美元表示的其他国家人均收入,我推测y12 的准确定义应是2国相对于1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这与实证所用的美元表示的各国人均收入虽然有差异,但不影响结论。实际上美元表示的各国人均收入具有相对美国的人均收入的意义。
  巴拉萨在注释里进一步提出,如果服务属于劳动密集型的,那么高工资将引起更高的服务价格。
  贸易部门相对劳动生产率增长较快已被巴拉萨提供的数据所证实,他给出了七个国家1950-1960年间部门生产率总体增长率,服务部门生产率增长在各国均低于其他部门的增幅。
  关于实际汇率概念的渊源,相关文献并未提及(如杨晶晶、徐建炜,2011;Hinkle and Montiel,1999;Mussa,1986等),Froot&Rogoff(1996)在综述PPP实证发展第二阶段时提到了通过考察实际汇率是否平稳来判定PPP的成立性,而相关研究文献如Darby(1980,1983)、Adler&Lehmann(1983)等基本上始于80年代。所以,我在此大胆推测该概念应该源自巴拉萨的这篇文章。
  见585-586页连接段落的表达“Since the prices of traded goods are equalized in the two countries through international exchange, this proposition can also be formulated in terms of absolute prices,…”。
  产生两种结果:一是国际价格的接受者,二是外部市场需求无穷大。
  一些文献介绍巴拉萨文章时认为巴拉萨假设贸易品LOOP成立,并未提及贸易品价格篮及权重问题。其实在多商品模型中,贸易品价格将包含多种贸易品,即便所有贸易品LOOP成立,如果两国贸易品价格篮不等同或权重不一致,都不能得到EP T * =PT,这一点在萨缪尔森批评凯恩斯的观点时就曾提到。所以不能忽视巴拉萨的这项隐含的假设。该假设和上个假设合在一起才能保证汇率等于国别贸易品价格之比。
  顺便说明一下,唯有情况6下,相对PPP才会成立,其他情况都导致相对PPP对均衡汇率做出错误判断。
  综合福利是指无论采用何种汇率制度,把贸易条件和实际率放在一起加总后的福利水平。
  本人赞同卢锋和林毅夫教授的命名,有两点原因:一是该“理论观点”称不上是一个标准的实际汇率决定理论,经济发展水平与物价之间的正相关联系,可以有多个解释,如巴格瓦蒂-克莱维斯-利普塞理论从要素禀赋和资本劳动比给出的解释,而部门生产率偏向增长只是其中之一,所以更像是“假说”;二是国内外很多学者直接称之为“假说”或“效应”,为取得共识起见,本人认为用“效应假说”更合理。
  该看法源自Tica,J. and I. Druzic(2006)第4页相关论述。   参考文献:
  [1] Houthakker,H.S. “Exchange rate adjustme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United States balance of payments[R].Washington:U.S. Congress Joint Economic Committee, 1963:287-304.
  [2] Balassa,Bela. The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doctrine:a reappraisal[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64(6):584-596.
  [3] Samuelson, Paul A. Theoretical notes on trade problems[J].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64(2):145-154.
  [4] 杨晶晶,徐建炜.实际汇率的概念、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J]. 世界经济, 2011(9):66-94.
  [5] Hinkle, E. and Peter J. Montiel. Exchange Rate Misalignment:Concepts and Measurement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6] Mussa, M. Nominal exchange rate regimes and the behavior of real exchange rates:Evidence and implications[C]. Carnegie-Rochester Conference Series on Public Policy,1986 (25) :117-214.
  [7] Froot, K.A. and Kenneth Rogoff.Perspectives on PPP and Long-Run Real Exchange Rates[R]. NBER Working Paper,1996(4952).
  [8] Darby, Michael R.Does purchaseing power parity work?[R]. NBER working paper,1980(607).
  [9] Darby, Michael R. International transmission under pegged and floating exchange rates:An empirical comparison[R]. NBER Working Papers,1983(0585).
  [10] Michael and Bruce Lehmann. Deviations from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in the long run[J].Journal of Finance,1983(38):1471-1487.
  [11] Tica,Josip and Ivo Druic. The Harrod-Balassa-Samuelson Effect:A Survey of empirical evidence[R]. EFZG Working Papers Series,2006(0607).
  [12] 克鲁格曼,奥伯斯特菲尔德.国际经济学(第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98、405.
  [13] 杰弗里·萨克斯, 费利普·拉雷恩.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963-969.
  [14] 熊性美.当代国际经济与国际经济学主流[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229.
  [15] Rogoff, K. The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uzzle[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96(34):647–668.
  [16] Ito, T. Economic growth and real exchange rate:an overview of the Balassa-Samuelson Hypothesis in Asia[R].NBER working paper,1997(5979).
  [17] Bergin,P.R. Productivity, tradability, and the long-run price puzzle[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006(53):2041–2066.
  [18] Choudhri,Ehsan U. and Lawrence L. Schembri. Productivity, the terms of trade, and the real exchange rate:Balassa-Samuelson Hypothesis revisited[J].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Wiley Blackwell, 2010(5):924-936.
  [19] 高海红,陈晓莉. 汇率与经济增长:对亚洲经济体的检验[J].世界经济,2005(10):3-17.
  [20] 卢锋,韩晓亚. 长期经济成长与实际汇率演变[J].经济研究,2006(7):4-14.
  [21] 林毅夫. 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思考与政策建议[J].世界经济,2007(3):3-12.
  [22] Bhagwati,J. N. Why are services cheaper in the poor countries[J].The Economic Journal, 1984(94):279-286.
  (下转179页)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在工厂供电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介绍工厂供电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方法、
根据黑龙江省的气候和耕地特点,探索适合当时生产实际的节水、蓄水机械化综合抗旱技术体系。介绍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的主要模式,探讨加大相关技术推广力度的有效措施,为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