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常见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也是教师进行教学调控的有效手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越来越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此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的提问是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关键,是新课程标准下“问题教学法”的体现。
关键词:有效性提问;以疑引思;自主探究
“有效性提问”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是离不开问的,它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在“提问”中燃烧着“学”和“思”的火花,使学生的智力活动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就会更积极自主地学习和思考,成为学习的主人,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下面谈谈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提问的一些做法。
一、有效性提问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手段
宋代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精心创设新颖有趣、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以疑引思,在疑中读书,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手段。问题意识被激活了,学生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重要内驱力,激发出强烈的探究欲望,带着探究欲望进行阅读,课堂教学就找到很好的切入点,有效地打开局面,效率自然提高了。观念先行,奠定课堂的有效提问。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首先必须以确立教师有效教学观念为导向。一方面,教学的有效性是建立在教师对教学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要求教师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活动的主人,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力,教师乐于倾听,变教师提问为学生提问。
二、找准切入口,达到教学目标有效性
高频率的课堂教学必有频繁的提问,事实上,成功的教学经验表明,提问过多不仅烦琐费时,而且会导致学生“随大流”,增加回答问题的盲目性,使课堂教学重点不突出,难点得不到化解,从而制约教学目标的实现。如果我们在教学当中,对教学目标的阶段性不明,教师提问没有价值,越位和不到位的问题同时存在,就找不到教学的起点。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但要重视“提问”,更重视“提问”的方法,掌握的方法越多,探究性学习才会越有效。提问题一般分两种方式:老师问和学生问。老师的问题要讲究启发性、深浅性、扩展性和创造性;学生的问题则应该有明确性,大胆质疑,抓住问题要点和主题。陶行知曾说:“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因此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提高问题的方法,学会精思巧问。在语文课堂中,我常交给学生问的方法,首先要扫除学生心理障碍,调整质疑心态。告诉学生课堂提问题不是老师或某些同学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提问,相互质疑可以提高思维能力。对那些习惯于听老师讲,不愿深入思考主动质疑的学生,鼓励他们多问几个为什么,引导他们从字、词难度较小的方面入手,学会质疑。只要他们能提出一个小问题了,我就会表扬鼓励。
其次,交给学生质疑的方法:1.抓课题;2.抓重点段;3.抓课文插图;4.抓主要内容;5.抓反复出现的词句;7.抓矛盾处;8.抓异常处等。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细致阅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沉浸到读书之中,学生带着问题和自己的情趣或默读或小声读或大声读,积极和作品进行平等对话,自由交流、自主学习和探究,真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想、敢说、敢问和敢做。
三、选准问点,突破重难点有效性
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死亡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养成质疑的习惯,善于引导学生自主质疑、发现问题和主动释疑。教师的“问”应是引领性和示范性的,即侧重“引”和“导”,平时我主要示范一些思维的方法,如分析法:这篇文章写了些什么内容?你感受最深的地方是什么?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在教学《云雀的心愿》一课时,我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云雀的心愿是什么?它为什么有这样的心愿?课文通过故事让人们明白什么道理?通过连续追问,使学生明白学习一篇课文可以从题目、主要内容、主题入手。不断质疑、认真探究,才能读懂课文,示范多了学生就会在模仿中学会如何质疑了。再如矛盾法:课文中常有一些看似矛盾的内容和句子,针对这一点进行質疑,也是理解课文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如《公仪休》,公仪休非常爱吃鱼,为什么又拒绝收鱼?通过研读,便能找到答案;同时读懂了课文,这样就让学生知道抓矛盾的地方质疑,也是自主探究学习的一个好方法。
四、把握时机,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有效性
教师提问后,应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要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思维,让大多数学生能及时调整思维内容和思维情绪,进行广泛、深入的思考。教师在课堂中应该积极发掘创意,留余地,善于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质疑,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探究学习迫不及待,进而会主动地研读课文,在读中领悟。如上《祁黄羊》这一课,祁黄羊为晋国举荐人才,为什么举荐仇人解狐?还不避亲举荐自己的儿子午?请你自己去读读课文。在这样的问题诱导下,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读书,学生兴趣浓厚,情趣高涨,阅读量就高,学生带着心灵的自由在无拘无束中享受了品味的愉悦,获得了知识和心智的启迪。在此基础上还要开展扎实地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辩论、查阅、批注、练写、竞赛等等,不断给学生新鲜的刺激,激起学生不间断的、深层次的思考;让学生发现语文学习的魅力,使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一种自我价值的体验,在互动中更有效地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提问是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互动环节。学无止境,教无定法,只有在教学实践当中不断总结自己提问的得失,以“清静”的态度去反思,并慎重地对待课堂提问。作为语文教师要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富有成效的提问风格,只有认真准备,潜心钻研,才能在不经意间收获到学生的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中小学语文教学参考》2000年第6期第12页
(作者单位:山西省山阴县玉井镇中心学校 036900)
关键词:有效性提问;以疑引思;自主探究
“有效性提问”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是离不开问的,它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在“提问”中燃烧着“学”和“思”的火花,使学生的智力活动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就会更积极自主地学习和思考,成为学习的主人,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下面谈谈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提问的一些做法。
一、有效性提问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手段
宋代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精心创设新颖有趣、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以疑引思,在疑中读书,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手段。问题意识被激活了,学生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重要内驱力,激发出强烈的探究欲望,带着探究欲望进行阅读,课堂教学就找到很好的切入点,有效地打开局面,效率自然提高了。观念先行,奠定课堂的有效提问。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首先必须以确立教师有效教学观念为导向。一方面,教学的有效性是建立在教师对教学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要求教师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活动的主人,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力,教师乐于倾听,变教师提问为学生提问。
二、找准切入口,达到教学目标有效性
高频率的课堂教学必有频繁的提问,事实上,成功的教学经验表明,提问过多不仅烦琐费时,而且会导致学生“随大流”,增加回答问题的盲目性,使课堂教学重点不突出,难点得不到化解,从而制约教学目标的实现。如果我们在教学当中,对教学目标的阶段性不明,教师提问没有价值,越位和不到位的问题同时存在,就找不到教学的起点。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但要重视“提问”,更重视“提问”的方法,掌握的方法越多,探究性学习才会越有效。提问题一般分两种方式:老师问和学生问。老师的问题要讲究启发性、深浅性、扩展性和创造性;学生的问题则应该有明确性,大胆质疑,抓住问题要点和主题。陶行知曾说:“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因此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提高问题的方法,学会精思巧问。在语文课堂中,我常交给学生问的方法,首先要扫除学生心理障碍,调整质疑心态。告诉学生课堂提问题不是老师或某些同学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提问,相互质疑可以提高思维能力。对那些习惯于听老师讲,不愿深入思考主动质疑的学生,鼓励他们多问几个为什么,引导他们从字、词难度较小的方面入手,学会质疑。只要他们能提出一个小问题了,我就会表扬鼓励。
其次,交给学生质疑的方法:1.抓课题;2.抓重点段;3.抓课文插图;4.抓主要内容;5.抓反复出现的词句;7.抓矛盾处;8.抓异常处等。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细致阅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沉浸到读书之中,学生带着问题和自己的情趣或默读或小声读或大声读,积极和作品进行平等对话,自由交流、自主学习和探究,真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想、敢说、敢问和敢做。
三、选准问点,突破重难点有效性
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死亡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养成质疑的习惯,善于引导学生自主质疑、发现问题和主动释疑。教师的“问”应是引领性和示范性的,即侧重“引”和“导”,平时我主要示范一些思维的方法,如分析法:这篇文章写了些什么内容?你感受最深的地方是什么?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在教学《云雀的心愿》一课时,我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云雀的心愿是什么?它为什么有这样的心愿?课文通过故事让人们明白什么道理?通过连续追问,使学生明白学习一篇课文可以从题目、主要内容、主题入手。不断质疑、认真探究,才能读懂课文,示范多了学生就会在模仿中学会如何质疑了。再如矛盾法:课文中常有一些看似矛盾的内容和句子,针对这一点进行質疑,也是理解课文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如《公仪休》,公仪休非常爱吃鱼,为什么又拒绝收鱼?通过研读,便能找到答案;同时读懂了课文,这样就让学生知道抓矛盾的地方质疑,也是自主探究学习的一个好方法。
四、把握时机,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有效性
教师提问后,应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要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思维,让大多数学生能及时调整思维内容和思维情绪,进行广泛、深入的思考。教师在课堂中应该积极发掘创意,留余地,善于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质疑,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探究学习迫不及待,进而会主动地研读课文,在读中领悟。如上《祁黄羊》这一课,祁黄羊为晋国举荐人才,为什么举荐仇人解狐?还不避亲举荐自己的儿子午?请你自己去读读课文。在这样的问题诱导下,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读书,学生兴趣浓厚,情趣高涨,阅读量就高,学生带着心灵的自由在无拘无束中享受了品味的愉悦,获得了知识和心智的启迪。在此基础上还要开展扎实地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辩论、查阅、批注、练写、竞赛等等,不断给学生新鲜的刺激,激起学生不间断的、深层次的思考;让学生发现语文学习的魅力,使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一种自我价值的体验,在互动中更有效地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提问是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互动环节。学无止境,教无定法,只有在教学实践当中不断总结自己提问的得失,以“清静”的态度去反思,并慎重地对待课堂提问。作为语文教师要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富有成效的提问风格,只有认真准备,潜心钻研,才能在不经意间收获到学生的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中小学语文教学参考》2000年第6期第12页
(作者单位:山西省山阴县玉井镇中心学校 036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