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有着四个园区的一个集团园长,笔者势必要从“教师经验”型走上“专业的科学管理”道路。科学管理,其实就是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的和谐结合。有人说,一个好的制度能使魔鬼变成天使,而一个坏的制度能使天使变成魔鬼。这不无道理。作为浙江省诸暨市成立最早、园区最多的集团——浣纱幼教集团的幼儿园该如何定位,如何提升幼儿园的整体实力,办家长满意园所?如何正在成为全市的窗口?制度无疑是最保底的。在集团化办园的情况下,如何保障集团内各园区和各部门之间基础工作的统一和标准化,如何体现集团管理的优越性与规范化,如何优化管理制度机制,释放每一位浣纱人的创造动力?
力求规范,体现激励
在制度修订过程中,牢牢把握一个准则:体现教育规律,确保稳态行进,促进持续发展。指向两个目标:一是力求规范。人们总有一种定向思维:制度是用来管制、约束,指南会告诉自己怎么做。将“管理制度”改为“工作指南”。在修訂时就会考虑表述上力求精准、清晰,努力做到保底工作细说明,使得平时操作有方向。二是体现激励。制度不能成为管理的一个新障碍,制度的设计要让每一位教职工放开手脚做实事,全心全意做好事,群策群力做大事。因此,在制定的过程中,我们始终不忘:下保底,上不封顶。这两点就体现在我们的“课程实施制度”上。
幼儿园一日活动兼课程,为了让每一个人厘清课程这件事,我们设计了一个同心圆思维导图。突出一个核心,围绕两种课程,紧抓三维目标,通过四条途径、依靠五项依托进行课程的扎实有效实施。其中,课程主体是孩子,课程执行是教师,课程参与是家长,课程管理是园长。一张简单的思维导图是为了自己和小伙伴们能够清楚:我是谁?我该做什么?我要怎么做?
课程实施制度中“园长的课程管理”明确指出:集团园长把握课程建设总方向,园区园长主管各园区个性化课程优化,集团业务副园长主抓共通性课程园本化的实施,后勤副园长做好课程实施的保障。园长的课程管理能力提升依托园长专题会、“一优一不足”班子成员月总结会,切实提高园长的课程管理能力。大家分工合作、各司其职,保证课程管理无死角。这样的规定促使几个园长为课程建设而行动。作为集团总园长,要把握课程建设总方向,笔者做了两件事:一是通过课程调研、课程参与,不断向老师宣讲理念在课程实践中的渗透、落地;二是参与结对年段的课程审议教研活动,让课程有效实施。
例如,大班第二学期主题《地球村》,老师把它作为寒假结束后的第一个主题进行实施。当时笔者提出了质疑:“寒假结束,我们的孩子一到幼儿园就实施《地球村》这个主题合适吗?”老师马上回应:“对啊,离孩子的生活有些远了,孩子的经验肯定比较缺乏……这时候我们的孩子最感兴趣的应该是过年啊。”在讨论中,我们对幼儿园的延展课程《“越文化 悦生活”》又生成了一周的主题课程:“我诸暨娃之快乐的诸暨年”。课程在告家长的一封信和孩子的调查表中拉开序幕。
在审议中时刻提醒老师:如何真正基于儿童立场,基于教师、幼儿园的资源、经验。在审议《地球村》主题时:幼儿园资源分析中,笔者点问老师:“幼儿园相关的书籍、教学具如何有效利用?相关内容的好课、教师的经验哪些可以优化、传承?环保创设方面的经验有哪些?”在“致家长的一封信”中,笔者强调老师给家长的指导应该是专业的、可操作的。提醒家长:和孩子一起孩子关注周围生活中哪些行为、现象是保护地球的(例如家庭创导绿色出行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哪些行为、现象是破坏地球环境的(乱丢垃圾、破坏绿植等)。同时,让孩子参与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分类工作:多使用环保袋,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量;采用节约用水、节约用纸等环保的生活方式!尝试与孩子一同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用实际行动保护居住环境。
正是在和老师进行主题审议教研活动,使我对集团主题审议表的设计有了一定的反思。在课程建设专题会议上,向教学线就主题审议表进行了讨论,中心议题是:基于教师立场,试填表格,反思设计的合理性、有效性。我们深感教师作为课程的执行者,需要课程的管理者以支持、以解惑。
制度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
科学管理,其实就是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的和谐结合。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正像科学与人文的关系一样,本是同根生的,在实践中可以共生互动、互补互通、和而不同。在制度化管理中,应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在人性化管理中,要以制度建设为基础。这里指体现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的和谐结合,刚柔相济。比如,关于“病事假的规定”最后,我们有备注:“遇到教职工确有实际困难,在集团园长例会中讨论决定,并在相关园区公示全体教职工通过。”如上学期我们有一个工作积极的年段组长,她的妈妈得了癌症,需要在上海化疗,而她又是独生子女,家里无人照顾病人。她无奈地向园长要求请事假,我们就让她在请假的几天前后能把自己的带班工作连续完成,少算几天事假。这个年段组长平时工作更加尽心了。国家出台政策提出关于独生子女照顾病重双亲可以请假的规定,庆幸我们的做法是正确和具有人性的。
在集团制度化、人性化管理下,实施集团化办园,建立可行性的、以人为本的集团制度,可以更好地规范幼儿园并创新内部管理机制,建立以共同愿景为灵魂,以制度体系为框架,以规则程序为细节的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理顺集团内部决策、执行、监督、保障等环节之间的关系。
(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市浣纱幼教集团)
力求规范,体现激励
在制度修订过程中,牢牢把握一个准则:体现教育规律,确保稳态行进,促进持续发展。指向两个目标:一是力求规范。人们总有一种定向思维:制度是用来管制、约束,指南会告诉自己怎么做。将“管理制度”改为“工作指南”。在修訂时就会考虑表述上力求精准、清晰,努力做到保底工作细说明,使得平时操作有方向。二是体现激励。制度不能成为管理的一个新障碍,制度的设计要让每一位教职工放开手脚做实事,全心全意做好事,群策群力做大事。因此,在制定的过程中,我们始终不忘:下保底,上不封顶。这两点就体现在我们的“课程实施制度”上。
幼儿园一日活动兼课程,为了让每一个人厘清课程这件事,我们设计了一个同心圆思维导图。突出一个核心,围绕两种课程,紧抓三维目标,通过四条途径、依靠五项依托进行课程的扎实有效实施。其中,课程主体是孩子,课程执行是教师,课程参与是家长,课程管理是园长。一张简单的思维导图是为了自己和小伙伴们能够清楚:我是谁?我该做什么?我要怎么做?
课程实施制度中“园长的课程管理”明确指出:集团园长把握课程建设总方向,园区园长主管各园区个性化课程优化,集团业务副园长主抓共通性课程园本化的实施,后勤副园长做好课程实施的保障。园长的课程管理能力提升依托园长专题会、“一优一不足”班子成员月总结会,切实提高园长的课程管理能力。大家分工合作、各司其职,保证课程管理无死角。这样的规定促使几个园长为课程建设而行动。作为集团总园长,要把握课程建设总方向,笔者做了两件事:一是通过课程调研、课程参与,不断向老师宣讲理念在课程实践中的渗透、落地;二是参与结对年段的课程审议教研活动,让课程有效实施。
例如,大班第二学期主题《地球村》,老师把它作为寒假结束后的第一个主题进行实施。当时笔者提出了质疑:“寒假结束,我们的孩子一到幼儿园就实施《地球村》这个主题合适吗?”老师马上回应:“对啊,离孩子的生活有些远了,孩子的经验肯定比较缺乏……这时候我们的孩子最感兴趣的应该是过年啊。”在讨论中,我们对幼儿园的延展课程《“越文化 悦生活”》又生成了一周的主题课程:“我诸暨娃之快乐的诸暨年”。课程在告家长的一封信和孩子的调查表中拉开序幕。
在审议中时刻提醒老师:如何真正基于儿童立场,基于教师、幼儿园的资源、经验。在审议《地球村》主题时:幼儿园资源分析中,笔者点问老师:“幼儿园相关的书籍、教学具如何有效利用?相关内容的好课、教师的经验哪些可以优化、传承?环保创设方面的经验有哪些?”在“致家长的一封信”中,笔者强调老师给家长的指导应该是专业的、可操作的。提醒家长:和孩子一起孩子关注周围生活中哪些行为、现象是保护地球的(例如家庭创导绿色出行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哪些行为、现象是破坏地球环境的(乱丢垃圾、破坏绿植等)。同时,让孩子参与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分类工作:多使用环保袋,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量;采用节约用水、节约用纸等环保的生活方式!尝试与孩子一同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用实际行动保护居住环境。
正是在和老师进行主题审议教研活动,使我对集团主题审议表的设计有了一定的反思。在课程建设专题会议上,向教学线就主题审议表进行了讨论,中心议题是:基于教师立场,试填表格,反思设计的合理性、有效性。我们深感教师作为课程的执行者,需要课程的管理者以支持、以解惑。
制度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
科学管理,其实就是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的和谐结合。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正像科学与人文的关系一样,本是同根生的,在实践中可以共生互动、互补互通、和而不同。在制度化管理中,应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在人性化管理中,要以制度建设为基础。这里指体现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的和谐结合,刚柔相济。比如,关于“病事假的规定”最后,我们有备注:“遇到教职工确有实际困难,在集团园长例会中讨论决定,并在相关园区公示全体教职工通过。”如上学期我们有一个工作积极的年段组长,她的妈妈得了癌症,需要在上海化疗,而她又是独生子女,家里无人照顾病人。她无奈地向园长要求请事假,我们就让她在请假的几天前后能把自己的带班工作连续完成,少算几天事假。这个年段组长平时工作更加尽心了。国家出台政策提出关于独生子女照顾病重双亲可以请假的规定,庆幸我们的做法是正确和具有人性的。
在集团制度化、人性化管理下,实施集团化办园,建立可行性的、以人为本的集团制度,可以更好地规范幼儿园并创新内部管理机制,建立以共同愿景为灵魂,以制度体系为框架,以规则程序为细节的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理顺集团内部决策、执行、监督、保障等环节之间的关系。
(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市浣纱幼教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