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对话不仅是口语交际,更是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就教学而言,它不仅是手段,更是原则。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时,强调要培养学生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对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中学语文对话教学进行重新审视和探讨。
二、对话教学中主体之间的关系特征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语文对话教学是以言语对话作为最基本的教学形式,是以教师和学生为主要的关系人,体现的是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与互动。因此,要想开展好对话教学,首先,必须明确这几个主体之间的关系特征。
1.主体性。
过去“教师为中心”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与学生是“我—他”驯化关系。《新课标》提出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等教学理念反映到对话教学中,师生之间则是“我—你”的关系。因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主体意识觉醒,自己读书、自己感知、自己思考、自己体验,交流自己独特的感悟,从而获得发展。所以,我们要归还学生的话语权,学生不仅有机会说,而且与教师共同决定着对话的形式和内容;要相信学生有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有自我发展的潜力。
2.民主性。
既然学习是一种对话,对话的主体关系是平等的,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是实现师生双方共同对话的前提条件,没有民主、平等,就没有对话。因此,我们应转变自己的角色,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化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把学生看作自己的学习伙伴。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不同的思维模式、思维技巧,乃至求新、求异的思维。对一篇文章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考,师生可以一起谈观点,论认识,说感情,一起沉浸在作品的情感中,共悲欢,同离合。
三、开展对话教学的策略
1.学生研读文本是基础。
建构主义认为,人看问题的视点和角度是不同的,都是以自己的方式、渗透着自己的个性去看问题,所以对同一个问题也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理解。在语文学习中,存在个体差异的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他们个人语言的积累和表达方式都不可能相同,要想使他们超越自己的认识,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理解,看到事物的不同侧面,首先就要认真研读文本。只有独自阅读文本、深究问题,才能形成自己的独特认识。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直接面对作品,与作品零距离接触,用自己的眼晴去审视作品,用自己的心去触摸作品,让他们在作品中读出情感,读出自我。比如:有的学生读《归园田居》,认为陶渊明面对门第森严的等级观念、污浊不堪的官场现实是很难有所作为的,陶渊明的归隐既是无奈之举也是明智之举;有的学生则认为陶渊明的归隐其实是一种逃避现实、回避矛盾的表现,是懦弱的,不足取的。这些不同的解读体现了学生在理解透彻了文本、作者之后,带有能动性、辩证性的思考。
2.教师的积极参与与引导。
在对话的语文课堂上,师生都应积极参与、介入。教师在与文本的对话解读后,要正确发挥好自己的角色和作用,通过启发教学,引导学生拓展创造性思维,引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探究学习,不断地将对话引入更高的层次。
(1)充当对话教学的开启者。
对话教学的开启,来自于教师精心设置的适当的对话话题。教师的话题确立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能否被调动起来,进而影响话题能否广泛而深入地开展下去。这就要求话题除了科学性外,还应有趣味性和启发性,即要适应学生求新求异求奇的心理,善于标新立异,另辟蹊径,激发起学生对话交流探究的兴趣;要能开启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使他们在思考和对话中闪现出智慧的火花。
(2)充当对话教学的引导者和激发者。
在对话活动中。有时对话双方囿于自己的一得之见,或者囿于对文本理解侧重点的不一样而产生争执,这时我们不可用“双方的观点都有道理”之类的话来化解纷争,因为对问题的解决没有丝毫作用,学生并没达到共识。如果让学生还固守着自己明显带有局限性的答案,那么对培养学生的思维毫无作用。这时,教师应该引导和激发学生思考。
3.开展交流与合作。
进行对话与交流,并不是思想和观点的相互妥协,不代表形成同一个声音。在对话中,“相信有可能把不同的声音结合在一起,但不是汇成一个声音,而是汇成一种众声合唱;每个声音的个性,每个人真正的个性,在这里都能得到保留”。因此,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与沟通,不是为了形成统一的个性、思想和意见。对话要鼓励双方保持各自的独特性,发展各自的个性与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构成世界的丰富多彩。在对话型语文教学中,我们既可以针对某个问题灵活地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又可以开辟出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组织学生围绕某个话题展开讨论、辩论与合作,比如“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师生交流”这一小组合作方式。学生四人或六人组成一个交流小组,由小组推荐一人主持本小组讨论工作。然后由小组推选一人在全班交流,其他同学可随时参与交流,发表不同意见,教师充当参与者、倾听者和组织者。待全班交流完毕,教师再和学生一起确定一个大多数学生容易接受的答案,甚至可以没有答案或者允许有多个答案,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探讨、研究。
对话不仅是口语交际,更是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就教学而言,它不仅是手段,更是原则。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时,强调要培养学生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对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中学语文对话教学进行重新审视和探讨。
二、对话教学中主体之间的关系特征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语文对话教学是以言语对话作为最基本的教学形式,是以教师和学生为主要的关系人,体现的是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与互动。因此,要想开展好对话教学,首先,必须明确这几个主体之间的关系特征。
1.主体性。
过去“教师为中心”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与学生是“我—他”驯化关系。《新课标》提出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等教学理念反映到对话教学中,师生之间则是“我—你”的关系。因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主体意识觉醒,自己读书、自己感知、自己思考、自己体验,交流自己独特的感悟,从而获得发展。所以,我们要归还学生的话语权,学生不仅有机会说,而且与教师共同决定着对话的形式和内容;要相信学生有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有自我发展的潜力。
2.民主性。
既然学习是一种对话,对话的主体关系是平等的,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是实现师生双方共同对话的前提条件,没有民主、平等,就没有对话。因此,我们应转变自己的角色,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化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把学生看作自己的学习伙伴。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不同的思维模式、思维技巧,乃至求新、求异的思维。对一篇文章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考,师生可以一起谈观点,论认识,说感情,一起沉浸在作品的情感中,共悲欢,同离合。
三、开展对话教学的策略
1.学生研读文本是基础。
建构主义认为,人看问题的视点和角度是不同的,都是以自己的方式、渗透着自己的个性去看问题,所以对同一个问题也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理解。在语文学习中,存在个体差异的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他们个人语言的积累和表达方式都不可能相同,要想使他们超越自己的认识,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理解,看到事物的不同侧面,首先就要认真研读文本。只有独自阅读文本、深究问题,才能形成自己的独特认识。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直接面对作品,与作品零距离接触,用自己的眼晴去审视作品,用自己的心去触摸作品,让他们在作品中读出情感,读出自我。比如:有的学生读《归园田居》,认为陶渊明面对门第森严的等级观念、污浊不堪的官场现实是很难有所作为的,陶渊明的归隐既是无奈之举也是明智之举;有的学生则认为陶渊明的归隐其实是一种逃避现实、回避矛盾的表现,是懦弱的,不足取的。这些不同的解读体现了学生在理解透彻了文本、作者之后,带有能动性、辩证性的思考。
2.教师的积极参与与引导。
在对话的语文课堂上,师生都应积极参与、介入。教师在与文本的对话解读后,要正确发挥好自己的角色和作用,通过启发教学,引导学生拓展创造性思维,引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探究学习,不断地将对话引入更高的层次。
(1)充当对话教学的开启者。
对话教学的开启,来自于教师精心设置的适当的对话话题。教师的话题确立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能否被调动起来,进而影响话题能否广泛而深入地开展下去。这就要求话题除了科学性外,还应有趣味性和启发性,即要适应学生求新求异求奇的心理,善于标新立异,另辟蹊径,激发起学生对话交流探究的兴趣;要能开启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使他们在思考和对话中闪现出智慧的火花。
(2)充当对话教学的引导者和激发者。
在对话活动中。有时对话双方囿于自己的一得之见,或者囿于对文本理解侧重点的不一样而产生争执,这时我们不可用“双方的观点都有道理”之类的话来化解纷争,因为对问题的解决没有丝毫作用,学生并没达到共识。如果让学生还固守着自己明显带有局限性的答案,那么对培养学生的思维毫无作用。这时,教师应该引导和激发学生思考。
3.开展交流与合作。
进行对话与交流,并不是思想和观点的相互妥协,不代表形成同一个声音。在对话中,“相信有可能把不同的声音结合在一起,但不是汇成一个声音,而是汇成一种众声合唱;每个声音的个性,每个人真正的个性,在这里都能得到保留”。因此,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与沟通,不是为了形成统一的个性、思想和意见。对话要鼓励双方保持各自的独特性,发展各自的个性与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构成世界的丰富多彩。在对话型语文教学中,我们既可以针对某个问题灵活地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又可以开辟出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组织学生围绕某个话题展开讨论、辩论与合作,比如“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师生交流”这一小组合作方式。学生四人或六人组成一个交流小组,由小组推荐一人主持本小组讨论工作。然后由小组推选一人在全班交流,其他同学可随时参与交流,发表不同意见,教师充当参与者、倾听者和组织者。待全班交流完毕,教师再和学生一起确定一个大多数学生容易接受的答案,甚至可以没有答案或者允许有多个答案,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探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