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蓝(组章)

来源 :星星·散文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xww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圣 湖


  那么多晶莹剔透的蓝玉, 堆在一起, 拥挤在一起, 用灵异相互吸引。
  巨大的,由里往外的燃烧;仿佛静止的,却又分明高蹈着的火焰,无休无止,熔铸出天地之间, 一颗绝尘的九芒珠。
  在闪耀,在滚动, 在呼喊……
  仿佛随时都会砰然一声,爆裂开来。
  ——直至无我,直至消亡。
  湖岸边,绿草如茵的坡地上,站立着一棵圣灵树,绿叶纷披,枝枝丫丫上,结满了鲜红鲜红的圣灵果。
  是自然之吻,还是神的祝福?
  我從树下, 拾得了掉落的一粒,走到水边,轻轻洗去上头的尘埃。
  然后站直了身子,一扬手,将一颗虔诚与敬畏之心,掷向了那一块无边无际的碧琉璃。
  万顷湖面,波平如砥。
  良久, 一大群白翅膀蓝眼睛的鸽子, 仿佛是从湖水深处, 又仿佛是从我的心水深处,飞了起来, 如同少女金铃般的笑声一样,如同天使之子的歌声一样,飞了起来。
  圣湖揭开了如梦的面纱, 一下子喷射出了——
  万丈神光!

天之蓝


  越来越单一,越来越不动声色,越来越晶莹,越来越薄。
  近乎透明了,透明得,有一种残忍之美。
  仿佛用小小一根指头,往上一举,就能捅破!溢出行云流水来,溢出无边无际的幻惑来。
  这已然不叫蓝,叫蓝可蓝,非常蓝。
  如同远古神话中的燕子潭,如同豹子的眼睑深不可测。
  石头失重。水失色。
  半空中,偶有几朵白云飘过,就像是一片片玉色锦缎,把天之蓝梦之蓝,擦拭得更趋化境了。
  我从这硕大的穹庐下走过,头顶着无语的神明。
  真实的蓝,虚无的蓝,总在施压的蓝,犹在扩张的蓝,叫我张大了嘴,却无法喊出心头那一声——
  巨大的惊叹!
  我感觉两肋生疼,仿佛就要长出翅翼了。我感觉已经飘飘然,凌空飞起来了。
  我是多么害怕呀——
  自己可怜的灵魂,顷刻间羽化成仙,再也回不了我的梦里家山!

黑雁之恋


  草地上的绿,开始无所顾忌了。
  过来呀,亲爱的!
  让我的头,碰一碰你的头;让我的气息,紧紧缠绕着你的气息。
  你的嫁衣有些旧了,但依然黑亮黑亮,就像你望着我时,眸子里的一往情深——深不可测。
  湖水里的白云自得其乐。
  看哪,我们身边的三个孩子,更是乐不可支。
  他们蹀躞而行,摇摇摆摆,一边走,一边啄食看我与你简简单单的满足。
  忽然,他们扬起小小的翅膀,一起扑过来了,好像是不堪承受满地春光,越来越重,越来越迅疾地追赶幸福。
  他们薄薄的轻轻的影子,一下就钻到了我们的影子深处,变得那么厚,那么沉。而他们沾满了湖水的脚掌,把那么多的梅花神迹,印满了沙土小路,印满了这个春天。
  亲爱的!我们慢一点走,慢慢地享受这天伦之乐,这舐犊之爱,这骨肉之情!
  让孩子们淡黄的羽毛和呀呀细语,还有我们不会老去的幸福,因之而——
  灵光闪闪。

燕麦地


  就那么率性地走,信马由缰地走,一直走到了苍穹尽处。
  那么坦荡,那么开阔,那么辽远,却依然,把黄金之色与清幽之香,越压越矮,越压越低。
  矮是常态,低是常态。
  离泥土近了,离谦卑更近了。
  沉静之心,有着七分欣喜与三分羞涩。
  橘红色的收割机,冒着淡淡的青烟,隆隆隆隆驶了过来,就像是移动着的钢印,一厢一厢地,验收着这个丰盛的秋日。
  巨型的嘴,吞吐着黄灿灿的颗粒,尽数归仓。
  隐形的手臂,顺带着,又将齐刷刷的燕麦秆儿,捆成一团一团,撒落在原野之上,撒落在艾伯塔平原的胸脯之上。
  远远望去——
  多像是接近尾声的棋盘上,一颗颗偃旗息鼓的棋子。
  更像是五谷之神,授予土地的一枚又一枚——
  荣誉勋章。
其他文献
犁的历史太悠久了。它从商朝的甲骨文里走来,一直走了三千多年,走遍了中国大地。在《乐府诗集·陌上桑》中,我看到了它的身影——“耕者忘其犁”;在杜甫《兵车行》中,我也看到了它——“纵有健妇把锄犁”;在清代王良谷的《环山胜景》中,“千顷绿畴平似掌,蒙蒙春雨动春犁”……  爷爷是牛和犁最好的伙伴,以致他的背也弯成了弓形犁的模样。在家乡那片靠天而收的土地上,每到春秋两季,爷爷右手扶犁,左手扬鞭,嘴里不时“嘚
期刊
记得十八九岁时写过一组关于庄稼和土地的散文诗,“我扛起锄头又走了”,其中这句一直留在记忆深处。时光荏苒,仿佛瞬间已是人到中年,那片庄稼地留给我的,是劳作与收获的无限轮回,其间万事万物从鲜活灵动到枯萎衰败,然后再涅槃重生,不断演绎着散文诗一般的生命底色。  这中间,我曾经于诗歌、散文和小说中种下了无数岁月的线头,当我要对自己的中年说些什么的时候,那些无边的行色纷至沓来,却不自觉地回到了少年的散文诗里
期刊
带霜的长发飘下,划过我的臉颊。惊惧,在你的怀里融化。被暖阳剪成烟缕,伴着泪花。  风轻翻书卷,微微吹皱你的眼角。浮起心中的波澜,我愿作窗边的水仙,时光不及你的温情。  那日分离,挥手告别。晚霞里,你依旧慈祥美丽。母亲啊,请允许我,织就一方冰纨,包裹你的恩情。藏在心底,抵御寒意。
期刊
信任,不会在街头乞讨的碗口上缺失;  不会在碰瓷中破碎;  也不会被几个“托”托散。  那个端着酒杯叫你哥的人,  那个鞍前马后称你老板的人,  那个拍着你的肩膀说好好干的人,  那个说着三生三世热词的人,  离你近,离信任远。  但春天来了,我们信任,往昔落尽的花儿会盛开;  夜过山庄,我们信任,每一扇窗户透出的光,昏暗却温暖;雨落荷叶,有些玄,但我们信任风雨中的叶盘,竭力保持了最大的平衡和承重
期刊
阳光还在。所以我还在。拨开已经稀疏的叶子,我仔细寻找著。  失意的农夫,把泪水变成汗水,把爱恋揉进土里。只有大地,不会辜负他的深情。  而我,刨不开城市的钢筋铁骨,凿不动路上的车水马龙。就连一棵桃树都学会了欺骗,艳俗的花儿勾引着人们的欲望,却吝啬得没有一颗果实。  我只能在斑驳的树影中寻找,在针一样锋利的雨丝中寻找,在每一片落下的叶子中寻找,寻找我失落的深情。  那个吃了苹果倒下的女孩,在被王子抱
期刊
一  在湘江,这场战争的血水,是共产党员从骨子中迸射出来的。它有血脉的味道,河流的味道。它的模样是崇山峻岭的意志和信念雕琢而成的铁;然后它们一起燃烧,发出轰鸣。  它豪迈,悲伤,莫名沮丧。它制造出的玫瑰与河流,交插在一起,倒下、竖起、完整、破碎……它融化的时候,仿佛千千万万人喉咙间的盐,结成苦涩的颗粒,在一个解冻黑暗的地方,它引领一个未来的国家走向了光明……  接近这场战争,启用了一种莫名的模式,
期刊
周恩来副主席赞扬:海南革命,孤岛奋战,“二十三年红旗不倒”。  ——题记白沙起义·牛角号  像唤醒曙色的鸡鸣,穿過浓云,撕裂风雨如晦的沉夜。  弓弩箭镞苏醒了,砍山勾刀苏醒了,粉枪土铳苏醒了。  号音,嵌进求翻身的心声,嵌进争解放的呐喊,唤醒了五指山下的峒峒寨寨。  串起坚如山岩的信念,点燃黎家世世代代的血泪与仇火。  听,一声声,在山村乡野间穿行,在林莽荆丛中激荡。  召唤赤裸的脚印,召唤泥渍的
期刊
感受巷道  缓缓下沉的罐笼,载我们到一个深邃、凝重的时空大洞。短短数秒,我们经历了从现代都市,到远古村落的绵绵过程。  依然有潺潺流水,然而,这里的流水,不是在太阳下面,携着红枫曼舞的清幽。依然有车水马龙,可是,这里的车马,并非在闹市中,倜傥绅士的风度。  连气息的纳入都天壤有别,刚刚吮吸了满腔春日的香馥,转瞬,就嗅了一鼻子发霉的朽木。  巷道,犹如先祖冥冥之中的凝眸,目睹我们行进,准保万分激动:
期刊
“煤炭”这个名词,在我灵魂深处根深蒂固。可以说,我是闻着它的独特味道长大的,我是看着它的各种形状长大的。在那个粮食短缺的年代,北疆人家唯一富有的就是煤炭,它像雪中送炭的使者,虽说帮不上灶台的忙,却以炽热的火焰,光耀炉膛,温暖家人。  我家附近的运销处,拥有一座高大的储沙仓。那些深厚的金黄色沙土,是填充矿井采空区用的。那里就好像大海绵,我和小伙伴们常在此玩耍“骑马打仗”的配对游戏。那里的一个个小沙包
期刊
高 度  一栋楼房的物理高度与精神高度不一定相同。  比如遵义会议会址——这栋二层的中西式楼房。  今天我起得很早,看秋阳携手秋风,梳洗天空。  不是霜结寒秋的那个遥远的早晨,不是西风惨烈,长空雁叫。  此时,只有蔚蓝,蔚蓝一如往事的告白。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当那些肩扛补丁、面有菜色、神情庄重的军人走进会场,20来个平米的小小屋子,霎时变成思想交锋的天空——  风云际会,电闪雷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