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金融消费者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8209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科技的发展为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提供了数字化平台和多元化渠道。数字技术凭借其特性,以极低的成本传递着金融信息,给不发达地区的消费者提供了能够与发达地区一样能够接触金融知识的机会。技术创新可以通过金融机构或个人制作的相关短视频和动画,将金融知识包装的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通过这种方式让消费者了解金融知识,能够做到覆盖人群广,接受度高,成本相对低廉。由于其灵活、动态和图文化的信息描述方式,数字渠道和新技术能够克服社会、经济、地理和文化等方面的障碍,为金融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而大学生群体,作为对数字技术利用极为广泛,极富有兴趣的群体,又处在三观极速构建的时期,以此群体为切入点,加大金融知识教育力度,为其将来的工作与生活不受到损害,非常有益。
  一、大学生群体金融教育现状
  (一)大学生教育模式分散化、内容碎片化。
  目前,大学生群体的金融教育模式仍以学校授课为主,除经济、金融专业的大学生会学到相关内容的金融知识外,很多学校无相关金融专题课程,因此,大学生群体获取金融知识的渠道仍然比较狭窄,且各高校的金融教育课程系统规划、教学重点、重视程度并不一致,目前通过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活动以及结合相关工作开展的专题教育活动主要在线下进行,其定时定点、高度集中性的特征难以满足数字时代大学生的快速增长的知识需求。线上的金融教育内容分散在网页、微信公众号等载体上,大学生查找、获取金融知識的耗时长、有效性低,且若没有遇到相关困难的情况下,自主查询的主观意识较淡漠。在人民银行推进金融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工作还未形成规模效应的背景下,大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容往往碎片化,甚至在对有关领域知识匮乏的情况下,不能理解该领域的新增知识内容,如无专业的金融教育,大部分消费者会将银行卡与银行账户相混淆,大学生教育模式的分散化和内容的碎片化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金融教育工作的效率。
  (二)大学生接受教育短期性与被动性并存。
  根据有金融知识宣传义务的监管机构来看,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每年都会开展集中性金融知识宣传活动,金融机构作为其中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大部分宣传任务,金融知识普及活动每年主要集中在3月、6月和 9月,但由于金融机构本身作为企业的经营特性,虽然大多数金融机构会制定内部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工作机制与计划,但并没有作为其主要内容去抓,且常常存在以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宣传代替金融知识普及活动的现象。一方面,前往不同的学校开展宣传教育的频率较低,对监管部门要求开展的活动也存在“运动式”、“完成任务式”的问题,缺乏真正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从当前大学生教育的传统模式看,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的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活动,仍然是被动式地提供金融知识,且金融知识针对性不强、吸引力不足,使得大学生只能被动性地接受金融知识而不会主动去搜集相关知识与信息。
  二、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应用金融科技手段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数字技术创新使金融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可以快速地获得金融服务信息,应对数字普惠金融时代金融消费者的教育问题,必须坚持把握数字化时代这一宏观背景,基于消费者的数字化应用现状,积极利用好数字化的上升趋势来提供优质的金融教育解决方案。利用数字渠道和新技术促进教育的公开与公平,为金融教育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对金融科技下衍生品的熟练运用,已是现今社会工作与生活所必须具备的技能,数字金融产品和服务作为新生事物,借助于金融科技的手段对金融消费者教育带来了一条全新的路径,从内容和形式层面紧跟“互联网+”发展趋势,为大学生群体普及移动支付、转账、理财、借款等业务知识,普及金融服务、金融产品、金融体系、技术创新等金融理念,增加大学生群体对基础金融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提升其对金融知识的掌握与使用,使其获得对金融的信任感、自信感和安全感。同时,在宣传金融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宣传网络钓鱼、社交技术诈骗、账户黑客攻击、数据盗窃等信息安全风险防范知识和案例,增加大学生群体的风险防范意识,尤其是远离非法现金贷,是眼下金融教育的重中之重。在金融教育的形式上,以大学生群体为核心,通过制作容易被大学生群体接纳的短视频、长图文、卡通动画等内容,使金融知识充满新颖性、实用性和趣味性,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微博、微信等电子渠道发布,能够为大学生群体及时提供及时又准确的金融知识与信息匹配。
  (一)必要性
  最近几年,在大学生中广泛被使用的“校园贷”和“现金贷”,虽然提供了便捷、容易获得的信贷,但是其中很多机构都利用了大学生对专业金融知识的不了解,采用了不当的、对消费者不公平的营销技巧,比如以低月利掩盖高年息、砍头息、以多项费用掩盖真实借贷成本、高额复利罚息等。从而在最终还钱时利滚利,导致学生无法支付而举全家之力还款,甚至有些学生寻求极端途径,极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对于大学生这种具备一定行为能力的群体来说,金融知识的传导至关重要,在具备一定金融知识后,有助于其克制对于一些浮夸物质需求所产生的虚荣心,并具备一定的判断力与选择能力。
  1.问卷分析
  2019年3月,借助“3.15大学生权益日”集中宣传进学校,对1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主要是以大学生为切入点,重点分析其从何种渠道了解金融知识,了解通过何种方式宣传的金融知识更容易被大学生群体接受,使用具有借贷功能的APP或小程序的大学生的比例,使用多的学生对相关金融知识有无基础性了解,使用不多的金融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是否能识别合法或非法的投资渠道等内容。通过对100份问卷进行分析,了解到大学生群体消费的潜力与风险并存。首先,大学生群体消费旺盛且“超支”已成为常态,因“付不起”而放弃消费的比率较低,超过66%的大学生有过超支的经历。受限于自身收入,超过72%的大学生群体有用过蚂蚁花呗等类似分期付款的应用。且有52%的大学生群体还存在目前仍有贷款的情况,对于一些还不上款的情况,普遍会选择“借新还旧”来偿还债务。在个人债务临近还款日时,49.8%选择“向家人、朋友求助”,30.7%选择“从其他信贷平台借款”,更有19.5%选择“逾期补交”的形式。   (二)可行性
  截至2016年12月,我国使用互联网支付的用户规模已达4.75亿,其中,80后、90后超过八成。随着互联网金融消费者年龄结构的变化和互联网新技术的发展,传统的金融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单向填鸭式传导也不符合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接受习惯。同时,研究表明,对学生们最有效果的教学方法是那些交互式的、启发式的。比如,教育类(非娱乐性为主)的游戏,带有基本金融概念的解释,就是青少年学习这些概念的一个有效方法,而且他们很喜欢这种方式。要鼓励更多地使用数字手段来为学生群体提供金融教育,并使他们参与到其中。正如前面所介绍的一些例子,基于数字技术的工具可以通过提供更快更方便的信息来源及接触到更广泛的潜在受益人,有助于提升金融知识水平并帮助人们克服受金融教育的障礙。随着技术的发展,交互式的网上工具将越来越多,迸发出更新、更有创意的方式来为大众提供金融教育。
  三、针对大学生数字时代教育的有效措施
  对大学生群体的金融教育,应注重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理念及信用观念的培养。一是引导其建立良性的消费观念,将消费观念与自身能力相匹配的观念进行传导,同时将相关知识与消费场景进行匹配,让大学生群体身临其境,在不具体使用金融产品的情况下,就能对金融产品有明确的认识,使其在日后真正遇到相关金融产品或服务时,能够理智的做出选择。二是培养大学生群体诚信意识,随着各种贷款APP的层出不穷,大学生群体的诚信意识接受了严峻的考验,很多大学生甚至因为各种“校园贷”还不起而连累家庭卖车卖房去还款,甚至是献出宝贵的生命。因此对于信用的培养是亟待解决,引导正确信用消费观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至关重要。
  (一)嵌套金融APP。即以各金融机构开发的网上银行应用为主体,将金融知识作为其中一个模块进行嵌套,使大学生群体在使用此类APP或者需要查找相关金融知识时可以迅速找到。但其也存在明显的缺点,即各金融机构的APP布局不同,操作界面不同,用户的喜好方式也不同,导致消费者只能根据各金融机构APP推送的内容进行学习,知识体系不够统一。
  (二)专门类APP。虽然专门类APP能够解决知识系统不够统一的问题,但推广难度大,且如果只有金融知识而无其他辅助功能很可能APP使用率会很低从而被闲置。
  (三)利用交互式APP。
  1.结合公益,以蚂蚁森林为例,随着支付宝APP的普及,很多年轻人使用蚂蚁森林来做线上公益,很多大学生为了收集能量,甚至上闹钟抢能量,其中种树攻略中有很多种可获取绿色能量的方式,如果能够在蚂蚁森林的必做任务中加入几道金融知识的题,答对后获得相应能量,即将金融知识答题作为蚂蚁森林绿色能量的其中一项内容,效果会是潜移默化的。
  3.喜马拉雅等听书APP中可设置专栏,由于听书类APP的普及,很多年轻人喜欢在等待的过程中听书,可设置一些金融知识专栏,让有兴趣的消费者选择收听,同时,听书类APP不仅符合青年群体的爱好,还可解决老年人看不清楚字的困难。
  学习强国APP中加入金融知识,学习强国APP作为眼下国内推广力度最大的APP,可申请将金融知识加入相关内容在慕课中,或者一些视频、每日答题、每周答题、专项答题及挑战答题中都可以纳入金融知识题目。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
其他文献
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是贯彻落实“职教20条”的重要举措,是习近平总书记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在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中的落地实践,具有深刻的时代意蕴。以高职院校为视角,校企命运共同体内涵表征为:基础是利益均衡、保障是责任共担、内核是文化交融、目标是协同发展;构建路径有:一是确定共同体主体结构,厚植各方优势,发挥“多元一体”协同效应。二是完善共同体契约结构,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四个共同”和谐统一。三是构建
期刊
民营企业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主体,既存在着努力推进社会责任的内在动力,也受到来自外界的巨大压力。政府的引导性政策、媒体和非政府组织的舆论影响、民众日益提高的社会责任需求以及国外同行业的竞争等已成为民营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的研究,对政府机构制定相关政策以鼓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具有启示意义。  一、引言  根据云南省政府数据显示,2019年,云南省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10954.8亿元,
期刊
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政府部门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开展阶段发挥引导作用,遵循“因地制宜”的管控原则,能详细探究与掌握各地区实际情况,出台各项政策与方案,有效解决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不足问题。并调动农村地区管理部门及管理人员,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与服务机制,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环节中,才能保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良好效果。  一、乡村振兴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影响  (一)营造乡村生态环境  近几年,我国环
期刊
本文论述了在我国现阶段的一个普通家庭中,家庭成员的分工决策应从经济学思维中寻找答案,即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由老人带小孩、年轻父母从事市场劳动可以使家庭收益最大化、家庭产出和效用最大化、全家人的心理获得感总和最大化;相对较好的家庭经济条件对小孩成长、成材的支持和促进作用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老人带小孩存在风险和缺点,选择由老人带小孩是对获得好处与存在缺点综合权衡的结果;隔代照料不仅仅对家庭的关系
期刊
国有企业改革现已进入最后的收尾阶段,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已基本达成既定目标。首先,国企已完成向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单一经济目标的转变。其次,统计数据表明,不论是处于盈利状态的国企还是处于亏损状态的国企,高管离职率与企业绩效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意味着国企改革过程中所引入的现代企业制度已初见成效,国企的经济属性被进一步强化;同时也说明“不亏损”已不再是国企所追求的经营目标。此外,原本在国企改
期刊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 60 岁及以上人口已占总人口的 18.7%,我国已进行人口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人们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通过了解海外有关国家的老龄化社会政策,提出符合我国的国情的社会政策,以期实现老有所乐的治理目标。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  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现有人口年龄构成为:0—14 岁人口为 25338 万人
期刊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传统行业之间的相互联合、相互渗透,在削减二者之间界限的同时,也诞生了诸多新型行业和商业模式,其中互联网金融成为了最为典型的代表。在互联网技术不断更新迭代以及监管环境相对宽松的时代背景下,出现了诸多新型金融服务模式。例如第三方支付就是其中最为典型,也是对我国国民生活渗透最为广泛的金融服务模式。它们在为我国的传统金融行业带来冲击的同时,也促成了其蓬勃发展的局面。本文分析的主要对象—
期刊
精细化成本管理把生产运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融入到成本控制活动中,是实现企业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径。本文以X钢板厂为例,从预算管理、指标攻关和全环节成本控制三个角度探讨了基于精细化管理的成本控制策略;并从提升成本精细化管理意识、构建成本精细化管理平台、优化精细化成本核算方法以及落实成本精细化管理责任四个方面提出了推进成本精细化管理的保障措施。  一、引言  在全球新冠疫情和中美贸易战的双重影响下,我国大
期刊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结构越来越复杂,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精细化。本文从社会分工精细化的角度出发,以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为立论基础,重点关注了精细化分工对农业短期劳作和高等教育业人才培养的不同影响,并以此探究精细化分工对不同行业的影响是否具有异质性。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目前仍存在分工不足的现状,精细化分工有利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但对于高等教育业而言,过于精细化的分工将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及学科发
期刊
本文从内部控制角度,以COSO内部控制五要素为基本框架,分析瑞幸咖啡财务造假的原因及其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发现其通过虚构交易、虚增利润等手段进行财务报告造假、粉饰财务报表,以至于无法实现企业持续经营,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对此提出相关建议。  近年来,上市公司之间的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使得不少企业为了能够吸收更多资金扩大经营规模,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进行财务舞弊粉饰报表迷惑投资者。严重财务舞弊行为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