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潮流,教学课堂改革也势在必行,笔者对初中数学“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作用与意义、教学流程、困惑与解决方案做出综合描述。
关键词:“先学后教”教学流程解决方案
目前,我国正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就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为目标的教育。”由此,教学课堂改革也势在必行,随着人们不断的探索与发现,“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渐被认同并实施。在此笔者将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初中数学“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意义、流程、困惑、措施等几个问题做出解答,恳请各位教师不吝赐教。
一、初中数学“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作用与意义
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初中数学“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正是基于这样的教学策略,通过自我的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总结、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而设计的。一方面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切实把学习权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从而张扬学生的个性,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数学思维能力,完全符合国家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核心要求。
二、初中数学“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
经过人们不断的探索和尝试,实验与改革,初中数学“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已基本固定。即課前预习—出示目标—自学提示—学生自学—自测互评—交流反馈(“兵教兵”)—教师点拨—总结归纳—当堂练习。
三、初中数学“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中的困惑与解决方案
1.教师是不是轻松了,只是课堂的观众?教师的作用该如何体现?初中数学“先学后教”教学模式要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即以学为主体。但也不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教师课堂上的组织、点拨、监督、评价、策划、裁判、主导作用不能抵消,这是一种双向的互动和内在结合。恰恰相反教师不是轻松了,因为它一方面要求教师在课下备课的准备更为充分,从学生课前预习的目的要求、课时目标的制定、自学导航的任务设置、学生自学的巡堂监督、学生自测互评的组织,反馈、点拨的方式与策略、到习题的分层和精选;再从教法,到学法教师都必须比以前付出的更多,准备得更精心,才能真正实现优化课堂的目标。因此,“教师成了课堂的‘观众’”,只是一句笑谈罢了。
例如:在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二),8.1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课堂教学自学导航中教师必须要设置这样的问题驱动:
①“三线八角”中,谁和谁是对顶角?谁和谁是邻补角?谁和谁是同位角?谁和谁是内错角?谁和谁是同旁内角?
②共有多少对对顶角、邻补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有了这样的任务动力,学生才能做到自学的针对性,而不至于盲目和散漫。当然教师的组织作用也彰显无疑。
2.先学后教是不是只在高年级适用,而低年级不适用?教师们在实施“先学后教”课堂教学中,总有这样的质疑,或总担心低年级学生的自学会无功而返。但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一方面一种能力的培养、一种模式的形成,是要经过一个过程的,教师必须要用充分的认识和准备。另一方面低年级的教材内容信息难度和信息含量都是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的,这就教师必须要在相信学生能行的基础上,不断的调整自己,包括问题的设置,趣味的吸引,学法的引领要适合学情和他们的认知水平。当然低年级的孩子可能会提出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但这又恰恰说明低年级的孩子爱动脑、爱表现,教师要利用好评价的艺术,让学生在愉悦中体会学习的成功,而这正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3.“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中,该如何制定课时的教学目标?该注意哪些基本原则?我认为:
(1)课时目标不能太宽泛,要具体到学生能做什么来表述,有可操作性和达成性。例如:在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8.1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课堂教学中,有的老师的课时目标是: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这是本课的课堂,把它定为课时目标就显得很笼统,我们可以表述为:①要求每一位学生能熟练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②能用同位角相等判定两条直线平行。
(2)教学目标的设计是离不开学生实际水平的,即我们必须清楚我们的学情。他们是哪个年纪?他们数学基础如何?我们所学的内容他们是否了解过?他们的兴趣如何?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试想:如果我们让一个10岁的孩子去搬80公斤的物品会怎样呢?高估了学生的实际水平,或者设计的环节、情景有较大的难度,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总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自学为主的一种教学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它仍需要我们精益求精地去探索、去认识、去提高。
关键词:“先学后教”教学流程解决方案
目前,我国正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就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为目标的教育。”由此,教学课堂改革也势在必行,随着人们不断的探索与发现,“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渐被认同并实施。在此笔者将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初中数学“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意义、流程、困惑、措施等几个问题做出解答,恳请各位教师不吝赐教。
一、初中数学“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作用与意义
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初中数学“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正是基于这样的教学策略,通过自我的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总结、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而设计的。一方面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切实把学习权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从而张扬学生的个性,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数学思维能力,完全符合国家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核心要求。
二、初中数学“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
经过人们不断的探索和尝试,实验与改革,初中数学“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已基本固定。即課前预习—出示目标—自学提示—学生自学—自测互评—交流反馈(“兵教兵”)—教师点拨—总结归纳—当堂练习。
三、初中数学“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中的困惑与解决方案
1.教师是不是轻松了,只是课堂的观众?教师的作用该如何体现?初中数学“先学后教”教学模式要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即以学为主体。但也不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教师课堂上的组织、点拨、监督、评价、策划、裁判、主导作用不能抵消,这是一种双向的互动和内在结合。恰恰相反教师不是轻松了,因为它一方面要求教师在课下备课的准备更为充分,从学生课前预习的目的要求、课时目标的制定、自学导航的任务设置、学生自学的巡堂监督、学生自测互评的组织,反馈、点拨的方式与策略、到习题的分层和精选;再从教法,到学法教师都必须比以前付出的更多,准备得更精心,才能真正实现优化课堂的目标。因此,“教师成了课堂的‘观众’”,只是一句笑谈罢了。
例如:在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二),8.1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课堂教学自学导航中教师必须要设置这样的问题驱动:
①“三线八角”中,谁和谁是对顶角?谁和谁是邻补角?谁和谁是同位角?谁和谁是内错角?谁和谁是同旁内角?
②共有多少对对顶角、邻补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有了这样的任务动力,学生才能做到自学的针对性,而不至于盲目和散漫。当然教师的组织作用也彰显无疑。
2.先学后教是不是只在高年级适用,而低年级不适用?教师们在实施“先学后教”课堂教学中,总有这样的质疑,或总担心低年级学生的自学会无功而返。但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一方面一种能力的培养、一种模式的形成,是要经过一个过程的,教师必须要用充分的认识和准备。另一方面低年级的教材内容信息难度和信息含量都是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的,这就教师必须要在相信学生能行的基础上,不断的调整自己,包括问题的设置,趣味的吸引,学法的引领要适合学情和他们的认知水平。当然低年级的孩子可能会提出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但这又恰恰说明低年级的孩子爱动脑、爱表现,教师要利用好评价的艺术,让学生在愉悦中体会学习的成功,而这正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3.“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中,该如何制定课时的教学目标?该注意哪些基本原则?我认为:
(1)课时目标不能太宽泛,要具体到学生能做什么来表述,有可操作性和达成性。例如:在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8.1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课堂教学中,有的老师的课时目标是: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这是本课的课堂,把它定为课时目标就显得很笼统,我们可以表述为:①要求每一位学生能熟练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②能用同位角相等判定两条直线平行。
(2)教学目标的设计是离不开学生实际水平的,即我们必须清楚我们的学情。他们是哪个年纪?他们数学基础如何?我们所学的内容他们是否了解过?他们的兴趣如何?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试想:如果我们让一个10岁的孩子去搬80公斤的物品会怎样呢?高估了学生的实际水平,或者设计的环节、情景有较大的难度,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总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自学为主的一种教学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它仍需要我们精益求精地去探索、去认识、去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