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英咀华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是一种精妙的语言艺术,是诗人感悟生活、组合意象、升华并创造意境,最终以语言将具体而真切的意象表达出来的文学形式,在人类的审美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诗歌,作为文学艺术的骄子,拥有众多的爱好者。不少青少年学生喜欢读诗,也试图写诗,幻想当诗人的也不乏其例。
  诗歌教学活动,可以看作是教师引导学生探求诗人心灵的过程:一方面,对诗人感发诗情的过程进行还原,即通过诗歌进入诗人所写的意境之中;另一方面,对诗歌本身所提供的意象进行感悟,即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去体验,重构诗的意境,实现和完成对诗的把握。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诗歌教学的核心是意境分析。
  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成名句。”可见,优秀的诗歌是很讲究意境的。什么是意境?诗歌教学过程中,又应当怎样分析意境呢?
  意境是艺术美的重要范畴。意境是由意和境两个因素组成的。意就是主观的思想感情,属于主观范畴;境指的是艺术形象所呈现出的生活图景,属于客观范畴。所谓意境就是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在诗歌教学中,必须深刻揭示诗歌意境的内涵,使读者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真切感受,否则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意境的分析应当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应抓诗歌的艺术构思。诗歌是通过艺术构思将思想、感情、形象三者连缀统一起来的。以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为例,`教师的引导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這首词壮丽的北方雪景的描绘和评论古今英雄人物上,而应在抓住诗的艺术构思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进一步领会词的意境。那么诗人构思这一意境的用意到底是什么呢?目的是为了让全国人民,甚至全世界人民看到中国共产党人在国家民族极端危困情势下的豪迈胆识、英明决策以及对光明前景的热切憧憬,它是抗日救亡的中流砥柱,是民族复兴的希望。明白了诗人构思这一意境的用意,自然就能把握这首词的意境:写北方雪景的壮丽是为抒发作者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评论古今英雄人物是为表达作者救国的豪情壮志。由此可见,明确诗歌的艺术构思是理解诗歌意境,进行诗歌意境分析教学的重要前提。
  2.应抓住表现意境的关键性的语言分析。诗歌语言的突出特点是精练。这是因为诗歌要用短小的形式表现集中凝练的生活内容、抒发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既然这样,诗歌就非要用高度概括力和表现力的语言不可。因此,要把握诗歌的意境,必须深入挖掘认真推敲诗的语言,才能讲清诗歌蕴含的深意,领会诗中丰富的内涵。
  首先,重点分析串联构成“意境”的“意象”。所谓意象,就是沾染或渗透了诗人情感而有所变形的形象。如杜甫《登高》中的诗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诗中的“风”“天”“猿”“渚”“沙”“鸟”已经不再是纯粹的客观物象,全部浸染了诗人的惆怅和孤寂,它们是主观情思和客观形象交融而产生的“新物”。诗歌是以意象来反映诗人眼里和心中的世界的。诗人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那世界也便有了深浅不等的各种色彩。诗歌正是以不同的感情色彩感人的,而组成诗歌用以感人的基本因素正是意象。
  此外,应抓住那些表现意境的关键性的字、词、句,从而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再现诗歌意境和艺术形象。以李清照的《声声慢》为例来说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寻寻觅觅”写动作,借动作表现心理状态,一个年老的夫人在房间里寻寻觅觅,表现她心神不定,渴望找到精神上的寄托和安慰。“冷冷清清”写天气,深秋天气清冷,又是写环境,客居异地、举目无亲、陋室空空,深深感到环境的清冷。“凄凄惨惨戚戚”,写心境,国家江河日下,自己沦落天涯。这一句是血和泪交织而成的,是向苍天的悲愤呼号。这是多么凄惨、多么让人揪心的场面啊!可见,抓准了关键的字、词,有益于唤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真正领会诗的内容,产生共鸣,并受诗歌魅力的感染。
  3.应根据不同类型诗作的侧重点进行分析。诗歌创作注重特殊的发现和特殊的表现形式,因此,诗歌的意境应根据叙事诗和抒情诗,以及各诗选择的不同侧重点来进行分析。叙事诗的意境是鲜明的。它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较丰富的人物形象,它的主要特点是靠语言和情节的展开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因此,教《木兰诗》、《孔雀东南飞》等这类叙事诗时,都应该在疏通词句基础上,侧重对诗的情节的展开作具体分析。抒情诗则是按照诗人感情脉搏的跳动来构思成篇的。因此,教读这类诗,侧重点应是领会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尤其是要顺着诗人感情脉搏的跳动(感情的线索)把各个“画面”连缀起来,整体地深入地去领会、探索、揣摩诗的意境。
  在重视意境分析的同时,教师在诗歌教学中还应适时地突出诗歌语言的特点。诗歌语言的运用是非常讲究的,它需要采用多种修辞手段来追求诗歌力图创造的艺术效果,而且诗人对修辞手段的使用常常打破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常规,以更强烈,更突出甚至是偏离和违背常用语法规则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写作目的。在诗歌教学过程中,适时地突出诗歌语言的特点,不仅要对诗歌在修辞手段的运用上加以分析,还应对诗人采用的特殊手段加以分析,以便学生从这种分析中找出形成诗歌语言艺术的规律。
  作为优秀个体生命的创造性精神活动的结晶,诗歌折射着深具穿透力的人文之光,常常不可抗拒地灼亮读者的心灵。尤其是对处在青春期的学生而言,诗歌教育能点燃其生命能量,激励其追求超越现实之上的不朽的精神价值。
  培养审美能力,升华精神境界,优化人文品质,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一六八中学)
其他文献
一、三种阅读心态:儿童阅读心态、成人阅读心态、童心未泯的阅读心态  1.理论引入  如何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尽管教育界的专家学者、一线教师都在孜孜不倦地追求,也从教育学、诠释学、心理学等层面寻求到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但是从动物学、人类行为学的角度对于解读心态还是缺乏相应的研究。居于此,笔者引入世界著名动物学家、人类行为学家、牛津大学博士德斯蒙德·莫利斯在《人类动物园》一书里的精辟论述。  “许多人对
【内容摘要】教学必须有效,教师应该坚决不实施负效教学,努力避免无效教学,革除低效教学,追求高效教学,最基本的诉求是,教学必须有效。何为教学有效,目前国内尚无一定的标准。美国联邦教育部所属的“教育多元化与卓越化研究中心”以维果茨基社会文化建构论为基础发展有效教学准则,并将“最近发展区”理论运用到教学领域,制定了有效教学标准的基本框架。所谓“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
课堂,是有针对性的,所以必有预设;课堂,也是灵动的,所以必有生成。预设,不是一成不变、按部就班、画地为牢;而是充分考虑受教者、施教者及教学内容三个要素,设计出最高效、最有魅力的教学流程。充分预设,才能在瞬息万变中明察秋毫,发现教学契机,灵活生成。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小说单元,《孔乙己》和《变色龙》都是世界文学经典,各种赏析、评论著作汗牛充栋,可以说是“前人之述备矣”,而我却在课堂中根
“煮”,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动词;“月亮”,诗词中最为常见的意象。两者的组合所产生的效应却因人而异。童心未泯者充满好奇与期待:月亮也可煮?俗思过重者则满怀不屑与讥诮:痴人说梦吧!而在这期待与讥诮间,则早已“煮”出了大雅与大俗。这不能不说是文题的魅力抑或说作者的智慧。  月亮是天空的慰藉,是一种温柔的存在。漫步于赵瑜的《小忧伤·煮月亮》的字里行间,就如同来到一片处女地,没有一丝的嘈杂,只有清新的空气,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显得越来越重要。现就本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做法和体会阐述如下:  一、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
在英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出现错误在所难免。笔者搜集了所教学生的一些样本例子简单地做一些分析。这些例子来源于初三学生在写作和翻译练习中出现的错误,现从词法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分析词法方面的三类错误,即单词拼写、词性和搭配。第一个例子来源于2013年北京市海淀区第二次中考模拟考的写作部分。话题是有关于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以下是一位学生的写作:  例一:  Thank you for your le
【教学说明】  1.这次阅读教学,是在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阅读教学的基础上设计的,教学依据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部分选修课程“诗歌与散文”项的条目:“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尝试诗歌、散文的创作”。参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部分“表达与交流”中相关的条目:“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
朗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标准语音有感情地读出文章来。它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活动,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胸中如能装下百十篇范文、几百首诗歌,就如涓涓细流汇成大海,融会贯通,为我所用。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重视朗读在学习和教学中的运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是人人都知道的名言,而白居易则是读书以致“口舌成疮”方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预期的、应有的发展。历史学科属于人文学科,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知识,学会思考,提高兴趣,还应该弘扬民族精神,继承我们民族进步的血脉,促进亿万中国人民继往开来,开拓创新,成就伟业。正如赵亚夫在《追寻历史教育的本义》中所写到的历史教学除了陈述其课程存在的表象,使学生成为有知识会思考的公民,还更应该渗透其课程存在的本质,变“知识形态的历史课程”为“生命形态的历史课程
很多同学认为只要认真地进行了预习,听课时思想就可以放松了。恰恰相反,听好课才是最重要的一环。老师讲课的长处在于了解学生。对容易产生混淆的地方,老师会及时提醒你;对重点内容,老师会特别强调,以引起你的注意。所以,我们应当认真听讲。可以这样说,凡是学习得法、成绩好的学生,都十分重视上课这一环。凡是未学好、成绩差的同学,也总可在听课这环节上找出问题。  那么,怎样才能上好数学课呢?  首先,应做到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