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但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会出现语言暴力的现象。教师语言暴力不仅阻碍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而且还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本文试图从一个研究案例出发试图阐述教师语言暴力的内涵、表现类型。
【关键词】:语言暴力;教师语言暴力;表现类型
一、基本概念界定
(一)暴力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暴力”有两种解释:武力;强制力量。特指国家的强制力量。①从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中可知,强制是暴力的最主要核心要素,是一切暴力现象的共同特征,如果不存在强制就不能称之为暴力。暴力是由个人在特定情境中对他人所发出的一种强制力量。暴力现象总是发生在一定的具体情境中,它离不开特定的情境。而特定的情境又是由一定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因素构成的,离开了特定情境暴力也就不存在了。
随着社会的变迁与发展,需要根据时代特征赋予暴力新的理解,对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新的界定和阐述。有人认为,“暴力指的是系统的先天暴力:不单是直接的物理暴力,还包括更加含蓄的压迫形式,这些压迫维持着统治和剥削关系,当中包括了暴力威胁。”②换言之,暴力不仅指物理暴力,还包括暴力威胁,从某种意义上讲,威胁也是一直暴力。还有人认为,“暴力在多个维度上体现出来。暴力可以表现为身体行动,也可以表现为威胁将采取身体行动。暴力举动和口头威胁都属于暴力。暴力举动和威胁之间的关系和个人对他人行动的信念有关。”③
综上所述,本研究将暴力定义为:暴力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中不顾他人的意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表现为暴力举动或口头威胁,对他人的身体或精神造成伤害的行为或言语。
(二)语言暴力
在现代词典中,“语言”有四种解释:以语音为物质外壳,由词汇和语法两部分构成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言语。用语言表达的思想观点。④指某些特定领域内用来表示和交流信息及数据的非语言的符号系统。④从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中可知,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它既是人与人交流情感和传输信息的中介,也是人类认知世界和描写世界的工具。
语言本身无条件涉及暴力的原因在于“当我们认为某件事是暴力行动,而我们根据‘正常’非暴力情形预设标准来评价它——最高形式的暴力其实就是加强这个标准的过程,根据这个标准某些事件被呈现为‘暴力’。⑤”“这意味着语言暴力……是每一种具体人类暴力最终的依靠。⑥”换言之,语言本身激发个人的欲望跨越认可的限制、把它转化为无穷的欲望,语言暴力是人类暴力的依附。日本熊本大学教授友田明美认为,父母对孩子的谩骂、指责、喝斥等言语惩罚就是言语暴力。美国社会学家朱迪·S·弗里德曼认为,同学的嘲笑、辱骂、讽刺、挖苦等以言语攻击方式恃强凌弱现象就是校园语言暴力。由此可见,谩骂、辱骂、指责、喝斥、嘲笑、讽刺、挖苦等等都属于语言暴力。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语言暴力是指个人凭借自己的相对优势、违反一定原则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并对他人的身心造成伤害的言语行为。
(三)教师语言暴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出现的语言暴力现象就是教师语言暴力现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虽然在法律层面上是平等的、在人格层面上也是平等的,但在学识水平、人生阅历与见识等方面又是不平等,这给教师语言暴力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尺头打出聪明子”、“打是亲,骂是爱”等等名言反映了在古代的教育中体罚或暴力等现象是受社会认可的,受到大家的推崇和赞誉。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与进步,社会环境与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改变,课堂教学中的体罚或暴力不仅再受到人们的推崇和赞誉,而且还受到人们的唾弃。法律也是禁止课堂暴力或体罚的。
基于以上理由,本研究认为,教师语言暴力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凭借自己身份或地位的优势,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道德准则,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并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的言语行为。
二、教师语言暴力的表现类型
笔者深入当地某小学课堂进行了一个月的课堂观察,学科分布在语文、英语、数学和音乐。依据教师语言暴力的内涵及其特征对课堂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教师语言暴力大致可以分为下面几种表现类型:
(一)指责呵斥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容忍学生做错题、做错事,对学生缺乏宽容的胸怀,常常因一点小事对学生动辄大发雷霆、大声指责和呵斥。比如“某某某,看着我,不会又不看着我,你想干嘛”、“某某,闭上你的小嘴巴”、“你看你,刚才老师讲时又不好好听,现在不会了吧,不知道你整节课都想写啥”、“某某某,你就给我装,给我装,连老师布置哪道题都不知道还在装”、“某某不要讲话,想发言先举手,刚才要你举手时你不举手,现在却来发言”等等。指责呵斥型的明显特征是不仅带有强烈的语调和猛烈的气势,而且还对学生的行为过分挑剔、求全责备。
(二)侮辱谩骂型
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对课堂表现不好的学生不是就是论事、对事不对人,而是就事论人、对人不对事。用“他只带着一只耳朵来上课”、“你们说,他的脑子是不是猪脑子,这都不会”、“你们看,他像不像一个糟老头,无精打采的一点精神都没有”、“你们笨啊,这都不会”等带有人格贬低的言语侮辱谩骂学生。这种语言暴力类型往往不但具有激烈的语调,调侃、嘲弄的语气,而且更具有明显侮辱学生人格内容的言语。
(三)讽刺嘲笑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落后、过错用嘲笑性语言和轻蔑的眼神进行讽刺挖苦,不是进行真诚的鼓励和批评引导。比如“这么简单都不会,你的脑袋瓜怎么这么笨呢”、“我都让某某某把答案说两遍了,你说你怎么还是不会呢”、“这么简单的歌曲学这么多遍都唱不好,你们班就是不如某某班”等等。这种语言暴力类型的主要特征是教师的语言并不激烈、高昂,往往用恨铁不成钢的语气和看似开玩笑的言词对学生进行心理羞辱。
(四)威胁恐吓型
教师在课堂管教学生的过程当中往往凭借教师的身份或地位对学生进行恐吓、威胁。比如教师对在课堂中乱讲话的学生经常使用“保持安静,再讲话下节课就不用上了”、“不要讲话,再讲话就面壁思过去”、“某某某不要讲话,再讲话就扣你们小组的分”、“再乱说一脚板就踢死你”等等言语。这种语言暴力类型可能没有猛烈的语调,却能够让学生对教师的言语产生害怕和恐惧的心理。
注释
①,④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11.46,1507.
②,⑤,⑥[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著,唐健,张嘉荣译.暴力:六个侧面的反思[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10,58-59.
③[美]道格拉斯·C.诺思,约翰·约瑟夫·瓦利斯,巴里·R.温格斯特著,杭行,王亮译.暴力与社会秩序:诠释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的一个概念性框架[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16.
参考文献:
[1] [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著,唐健,张嘉荣译.暴力:六个侧面的反思[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
[2] [美]道格拉斯·C.诺思,约翰·约瑟夫·瓦利斯,巴里·R.温格斯特著,杭行,王亮译.暴力与社会秩序:诠释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的一个概念性框架[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3]孙彩霞.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张海芹,李佳孝.关于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的研究述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 教育科学版),2011,(12).
[5]裴利清.教师暴力的成因及对策[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13,(03).
【关键词】:语言暴力;教师语言暴力;表现类型
一、基本概念界定
(一)暴力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暴力”有两种解释:武力;强制力量。特指国家的强制力量。①从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中可知,强制是暴力的最主要核心要素,是一切暴力现象的共同特征,如果不存在强制就不能称之为暴力。暴力是由个人在特定情境中对他人所发出的一种强制力量。暴力现象总是发生在一定的具体情境中,它离不开特定的情境。而特定的情境又是由一定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因素构成的,离开了特定情境暴力也就不存在了。
随着社会的变迁与发展,需要根据时代特征赋予暴力新的理解,对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新的界定和阐述。有人认为,“暴力指的是系统的先天暴力:不单是直接的物理暴力,还包括更加含蓄的压迫形式,这些压迫维持着统治和剥削关系,当中包括了暴力威胁。”②换言之,暴力不仅指物理暴力,还包括暴力威胁,从某种意义上讲,威胁也是一直暴力。还有人认为,“暴力在多个维度上体现出来。暴力可以表现为身体行动,也可以表现为威胁将采取身体行动。暴力举动和口头威胁都属于暴力。暴力举动和威胁之间的关系和个人对他人行动的信念有关。”③
综上所述,本研究将暴力定义为:暴力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中不顾他人的意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表现为暴力举动或口头威胁,对他人的身体或精神造成伤害的行为或言语。
(二)语言暴力
在现代词典中,“语言”有四种解释:以语音为物质外壳,由词汇和语法两部分构成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言语。用语言表达的思想观点。④指某些特定领域内用来表示和交流信息及数据的非语言的符号系统。④从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中可知,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它既是人与人交流情感和传输信息的中介,也是人类认知世界和描写世界的工具。
语言本身无条件涉及暴力的原因在于“当我们认为某件事是暴力行动,而我们根据‘正常’非暴力情形预设标准来评价它——最高形式的暴力其实就是加强这个标准的过程,根据这个标准某些事件被呈现为‘暴力’。⑤”“这意味着语言暴力……是每一种具体人类暴力最终的依靠。⑥”换言之,语言本身激发个人的欲望跨越认可的限制、把它转化为无穷的欲望,语言暴力是人类暴力的依附。日本熊本大学教授友田明美认为,父母对孩子的谩骂、指责、喝斥等言语惩罚就是言语暴力。美国社会学家朱迪·S·弗里德曼认为,同学的嘲笑、辱骂、讽刺、挖苦等以言语攻击方式恃强凌弱现象就是校园语言暴力。由此可见,谩骂、辱骂、指责、喝斥、嘲笑、讽刺、挖苦等等都属于语言暴力。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语言暴力是指个人凭借自己的相对优势、违反一定原则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并对他人的身心造成伤害的言语行为。
(三)教师语言暴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出现的语言暴力现象就是教师语言暴力现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虽然在法律层面上是平等的、在人格层面上也是平等的,但在学识水平、人生阅历与见识等方面又是不平等,这给教师语言暴力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尺头打出聪明子”、“打是亲,骂是爱”等等名言反映了在古代的教育中体罚或暴力等现象是受社会认可的,受到大家的推崇和赞誉。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与进步,社会环境与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改变,课堂教学中的体罚或暴力不仅再受到人们的推崇和赞誉,而且还受到人们的唾弃。法律也是禁止课堂暴力或体罚的。
基于以上理由,本研究认为,教师语言暴力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凭借自己身份或地位的优势,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道德准则,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并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的言语行为。
二、教师语言暴力的表现类型
笔者深入当地某小学课堂进行了一个月的课堂观察,学科分布在语文、英语、数学和音乐。依据教师语言暴力的内涵及其特征对课堂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教师语言暴力大致可以分为下面几种表现类型:
(一)指责呵斥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容忍学生做错题、做错事,对学生缺乏宽容的胸怀,常常因一点小事对学生动辄大发雷霆、大声指责和呵斥。比如“某某某,看着我,不会又不看着我,你想干嘛”、“某某,闭上你的小嘴巴”、“你看你,刚才老师讲时又不好好听,现在不会了吧,不知道你整节课都想写啥”、“某某某,你就给我装,给我装,连老师布置哪道题都不知道还在装”、“某某不要讲话,想发言先举手,刚才要你举手时你不举手,现在却来发言”等等。指责呵斥型的明显特征是不仅带有强烈的语调和猛烈的气势,而且还对学生的行为过分挑剔、求全责备。
(二)侮辱谩骂型
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对课堂表现不好的学生不是就是论事、对事不对人,而是就事论人、对人不对事。用“他只带着一只耳朵来上课”、“你们说,他的脑子是不是猪脑子,这都不会”、“你们看,他像不像一个糟老头,无精打采的一点精神都没有”、“你们笨啊,这都不会”等带有人格贬低的言语侮辱谩骂学生。这种语言暴力类型往往不但具有激烈的语调,调侃、嘲弄的语气,而且更具有明显侮辱学生人格内容的言语。
(三)讽刺嘲笑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落后、过错用嘲笑性语言和轻蔑的眼神进行讽刺挖苦,不是进行真诚的鼓励和批评引导。比如“这么简单都不会,你的脑袋瓜怎么这么笨呢”、“我都让某某某把答案说两遍了,你说你怎么还是不会呢”、“这么简单的歌曲学这么多遍都唱不好,你们班就是不如某某班”等等。这种语言暴力类型的主要特征是教师的语言并不激烈、高昂,往往用恨铁不成钢的语气和看似开玩笑的言词对学生进行心理羞辱。
(四)威胁恐吓型
教师在课堂管教学生的过程当中往往凭借教师的身份或地位对学生进行恐吓、威胁。比如教师对在课堂中乱讲话的学生经常使用“保持安静,再讲话下节课就不用上了”、“不要讲话,再讲话就面壁思过去”、“某某某不要讲话,再讲话就扣你们小组的分”、“再乱说一脚板就踢死你”等等言语。这种语言暴力类型可能没有猛烈的语调,却能够让学生对教师的言语产生害怕和恐惧的心理。
注释
①,④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11.46,1507.
②,⑤,⑥[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著,唐健,张嘉荣译.暴力:六个侧面的反思[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10,58-59.
③[美]道格拉斯·C.诺思,约翰·约瑟夫·瓦利斯,巴里·R.温格斯特著,杭行,王亮译.暴力与社会秩序:诠释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的一个概念性框架[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16.
参考文献:
[1] [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著,唐健,张嘉荣译.暴力:六个侧面的反思[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
[2] [美]道格拉斯·C.诺思,约翰·约瑟夫·瓦利斯,巴里·R.温格斯特著,杭行,王亮译.暴力与社会秩序:诠释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的一个概念性框架[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3]孙彩霞.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张海芹,李佳孝.关于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的研究述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 教育科学版),2011,(12).
[5]裴利清.教师暴力的成因及对策[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