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依恋理论指出,安全型依恋者面临压力时能保持健康的心态;而不安全依恋者常常伴随着许多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目前我国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状况令人担忧。本文依据依恋理论对大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分析,将依恋理论具体应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及时对大学生开展心理预防、矫正工作,最终得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大学生;依恋理论;心理行为问题;心理健康;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4-0197-01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都迅速发展的阶段。伴随着个体心理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过渡,由于生活环境、学习特点、人际关系等因素的改变,许多大学生表现出不适应,甚至出现心理障碍等问题,严重影响生活和学习。因此,了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正确认识和分析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并有针对性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他们保持身心健康,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人生都将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是高等学校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1 依恋理论概述
英国精神病学家Bowlby是最早提出“依恋”概念的学者,Bowlby在习性学的基础上整合了精神分析理论、信息加工理论与控制论,创立了依恋理论。Bowlby(1988)认为依恋关系建立的主要时期是婴儿期和儿童期,母亲的死亡或其他影响儿童身体或心理的事件,会使儿童产生焦虑和行为不良,成年后产生心理疾病。但依恋关系的建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持续在个体的生命全程。他将依恋的定义描述为:“导致一个人对其他人产生一定程度亲密感的任何行为模式都有个体差异,这可能会持续一个人的一生,在依恋关系的形成、保留、去除及更新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强烈的情感。”成人依恋是指成人对其童年依恋经历的回忆和再现,以及当前对此依恋经历的评价。[1]在人生的早期,依恋对象可能是父母或其他主要照顾者,随着儿童成长为青少年乃至成人,依恋对象也扩展到同伴、恋爱对象、配偶等。Bowlby(1988)指出安全依恋者面临压力时能保持健康的心态,而不安全依恋者可能导致心理问题。鉴于这个观点,许多研究者做了大量研究发现不安全依恋比安全依恋似乎更焦虑、更敌对;不安全依恋与孤独感有关,与消极情感、酒精依赖、进食障碍等有关。
2 大学生心理行为问题分析
2.1 大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含义与表现
(1)心理行为问题的含义
在分析心理行为问题之前,首先应明确心理健康的概念。我国学者认为,所谓心理健康,最概括、最一般地说,是指人的心理,即知、情、意活动的内在关系协调,心理的内容与客观世界保持统一,并据此能促使人体内、外环境平衡和促使个体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状态,并由此不断地发展健全的人格,提高生活质量,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 “心理行为问题”含义宽泛,指个体在身心发展过程中,由于生理机能失调、环境适应不良或心理冲突导致的一切不适应行为与心理状态,即对自己、他人或环境中事物不利的心理与行为,在一定情况下不被视为期望的、有价值的行为。
(2)大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表现
近几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逐渐突显出来。 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人数增多、范围扩大、危害性增强。综合各位研究者的成果可以发现,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适应性问题。②人际关系问题。③恋爱及性意识困扰问题。④情绪问题。⑤学业问题。⑥就业和发展问题。统计表明,以上6个方面的问题占全部心理问题的92•5%,成为大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
2.2 应用依恋理论对大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分析
成人依恋在心理健康领域的研究一直是个热点。依恋与心理健康有密切的联系,20世纪中叶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经研究得出:心理健康最基本的东西是婴幼儿应当有一种与母亲(或一个稳定的母亲代理)之间温暖、亲密的连续不断的关系。如果依恋这个节目能被合适地演出,它将导致一个人的信赖、自我信任,并成功地依恋自己的同伴与后代。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依恋模式作为个体在发展过程第一个被内化的认知工作模型,不仅贯穿于个体毕生的发展历程,影响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是累积性的。依恋理论认为,个体越确信依恋对象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对个体做出相应的反映和保护,他们就越能因为拥有足够的安全而有勇气来探索周围的环境,迎接挑战和进行发明创造。因此,安全依恋的个体能够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来面对各种困难,并由于信任他人,更易形成完善的人际关系网络, 表现出总体心理状况最好。[6]
与安全依恋的个体相比,不安全依恋的个体对他人具有负性情感,往往消极地理解他人的行为,,通常表现出较高的抑郁水平,自我怀疑、具有侵犯性、情绪化倾向、充满敌意和愤怒,在日常交往中常常担心被拒绝,容易被情绪的波动搅得心烦意乱。在人际关系方面不能恰到好处地自我调整,对他人存在消极期望,通常在人际沟通上比较困难,比较容易发生内部心理问题和外部行为障碍,如抑郁、焦虑、攻击性行为和物质依赖等,他们因害怕被他人拒绝,而不向他人寻求帮助,或者不愿意接受他人的帮助,导致社会支持的缺乏,进而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各种心理疾病随之产生。
3 依恋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启示
3.1 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中增加心理辅导
一方面,在学校传统的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中增加心理辅导,应积极地为不安全依恋的个体提供改变的条件,如在活动的设计和内容的选择上,可以把“认识自我”作为一个连续不断的课题,穿插在系统的课程与活动中,从而使大学生对自我有一个正确、客观的把握,并有意识地寻求积极的改变。另一方面,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对不安全依恋的学生有一定的敏感度,因此,应多鼓励他们重建与父母的建设性关系,在与父母的联结和独立之间找到平衡点。
3.2 加强对农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
农村大学生的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城镇大学生,这种焦虑如果一直得不到缓解,就会影响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对农村大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对于一些问题严重的个体,要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融入学校这个大集体,促进他们人格全面发展。
3.3 注重发展大学生良好的同伴关系
与父母不安全依恋的大学生多了一种与众不同的人生体验,但是也给他们个人的发展造成了许多困难和障碍,并经常体验到不安全感和强烈的焦虑。沙利文曾认为,青少年期的个体有从同性好友中获得亲密感的需求,他们开始脱离对父母的依恋,把注意力转向同性伙伴,通过频繁的交往,与少数人建立了亲密的关系,这种以诚实、忠诚和信任为特征的亲密关系有助于改善和修复童年时期出现的一些人际关系问题。如果与父母的依恋水平不高的青少年能够与同性伙伴交往,并在同性好友中获得亲密感,后者能够对他们表示出温暖、敏感、稳定的关怀,并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们,则有可能帮助他们重建安全的依恋关系,逐步摆脱不安全依恋造成的不良影响。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鼓励大学生多与同伴交往,对有社交问题的大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不断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促使大学生更好地建立与同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吴薇莉,简渝嘉,方莉.成人依恋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3)
[2] 金艳.不同依恋类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2006
【关键词】大学生;依恋理论;心理行为问题;心理健康;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4-0197-01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都迅速发展的阶段。伴随着个体心理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过渡,由于生活环境、学习特点、人际关系等因素的改变,许多大学生表现出不适应,甚至出现心理障碍等问题,严重影响生活和学习。因此,了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正确认识和分析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并有针对性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他们保持身心健康,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人生都将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是高等学校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1 依恋理论概述
英国精神病学家Bowlby是最早提出“依恋”概念的学者,Bowlby在习性学的基础上整合了精神分析理论、信息加工理论与控制论,创立了依恋理论。Bowlby(1988)认为依恋关系建立的主要时期是婴儿期和儿童期,母亲的死亡或其他影响儿童身体或心理的事件,会使儿童产生焦虑和行为不良,成年后产生心理疾病。但依恋关系的建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持续在个体的生命全程。他将依恋的定义描述为:“导致一个人对其他人产生一定程度亲密感的任何行为模式都有个体差异,这可能会持续一个人的一生,在依恋关系的形成、保留、去除及更新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强烈的情感。”成人依恋是指成人对其童年依恋经历的回忆和再现,以及当前对此依恋经历的评价。[1]在人生的早期,依恋对象可能是父母或其他主要照顾者,随着儿童成长为青少年乃至成人,依恋对象也扩展到同伴、恋爱对象、配偶等。Bowlby(1988)指出安全依恋者面临压力时能保持健康的心态,而不安全依恋者可能导致心理问题。鉴于这个观点,许多研究者做了大量研究发现不安全依恋比安全依恋似乎更焦虑、更敌对;不安全依恋与孤独感有关,与消极情感、酒精依赖、进食障碍等有关。
2 大学生心理行为问题分析
2.1 大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含义与表现
(1)心理行为问题的含义
在分析心理行为问题之前,首先应明确心理健康的概念。我国学者认为,所谓心理健康,最概括、最一般地说,是指人的心理,即知、情、意活动的内在关系协调,心理的内容与客观世界保持统一,并据此能促使人体内、外环境平衡和促使个体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状态,并由此不断地发展健全的人格,提高生活质量,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 “心理行为问题”含义宽泛,指个体在身心发展过程中,由于生理机能失调、环境适应不良或心理冲突导致的一切不适应行为与心理状态,即对自己、他人或环境中事物不利的心理与行为,在一定情况下不被视为期望的、有价值的行为。
(2)大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表现
近几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逐渐突显出来。 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人数增多、范围扩大、危害性增强。综合各位研究者的成果可以发现,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适应性问题。②人际关系问题。③恋爱及性意识困扰问题。④情绪问题。⑤学业问题。⑥就业和发展问题。统计表明,以上6个方面的问题占全部心理问题的92•5%,成为大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
2.2 应用依恋理论对大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分析
成人依恋在心理健康领域的研究一直是个热点。依恋与心理健康有密切的联系,20世纪中叶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经研究得出:心理健康最基本的东西是婴幼儿应当有一种与母亲(或一个稳定的母亲代理)之间温暖、亲密的连续不断的关系。如果依恋这个节目能被合适地演出,它将导致一个人的信赖、自我信任,并成功地依恋自己的同伴与后代。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依恋模式作为个体在发展过程第一个被内化的认知工作模型,不仅贯穿于个体毕生的发展历程,影响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是累积性的。依恋理论认为,个体越确信依恋对象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对个体做出相应的反映和保护,他们就越能因为拥有足够的安全而有勇气来探索周围的环境,迎接挑战和进行发明创造。因此,安全依恋的个体能够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来面对各种困难,并由于信任他人,更易形成完善的人际关系网络, 表现出总体心理状况最好。[6]
与安全依恋的个体相比,不安全依恋的个体对他人具有负性情感,往往消极地理解他人的行为,,通常表现出较高的抑郁水平,自我怀疑、具有侵犯性、情绪化倾向、充满敌意和愤怒,在日常交往中常常担心被拒绝,容易被情绪的波动搅得心烦意乱。在人际关系方面不能恰到好处地自我调整,对他人存在消极期望,通常在人际沟通上比较困难,比较容易发生内部心理问题和外部行为障碍,如抑郁、焦虑、攻击性行为和物质依赖等,他们因害怕被他人拒绝,而不向他人寻求帮助,或者不愿意接受他人的帮助,导致社会支持的缺乏,进而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各种心理疾病随之产生。
3 依恋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启示
3.1 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中增加心理辅导
一方面,在学校传统的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中增加心理辅导,应积极地为不安全依恋的个体提供改变的条件,如在活动的设计和内容的选择上,可以把“认识自我”作为一个连续不断的课题,穿插在系统的课程与活动中,从而使大学生对自我有一个正确、客观的把握,并有意识地寻求积极的改变。另一方面,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对不安全依恋的学生有一定的敏感度,因此,应多鼓励他们重建与父母的建设性关系,在与父母的联结和独立之间找到平衡点。
3.2 加强对农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
农村大学生的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城镇大学生,这种焦虑如果一直得不到缓解,就会影响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对农村大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对于一些问题严重的个体,要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融入学校这个大集体,促进他们人格全面发展。
3.3 注重发展大学生良好的同伴关系
与父母不安全依恋的大学生多了一种与众不同的人生体验,但是也给他们个人的发展造成了许多困难和障碍,并经常体验到不安全感和强烈的焦虑。沙利文曾认为,青少年期的个体有从同性好友中获得亲密感的需求,他们开始脱离对父母的依恋,把注意力转向同性伙伴,通过频繁的交往,与少数人建立了亲密的关系,这种以诚实、忠诚和信任为特征的亲密关系有助于改善和修复童年时期出现的一些人际关系问题。如果与父母的依恋水平不高的青少年能够与同性伙伴交往,并在同性好友中获得亲密感,后者能够对他们表示出温暖、敏感、稳定的关怀,并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们,则有可能帮助他们重建安全的依恋关系,逐步摆脱不安全依恋造成的不良影响。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鼓励大学生多与同伴交往,对有社交问题的大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不断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促使大学生更好地建立与同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吴薇莉,简渝嘉,方莉.成人依恋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3)
[2] 金艳.不同依恋类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