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革命老区具有“范围广、影响大,革命早、坚持久,牺牲重、贡献大”6个特点,一直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委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和中央工作期间,始终牵挂福建老区人民,十分关注福建老区发展,足迹踏遍老区的山山水水,留下许多语重心长、情暖干群的教诲。2014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杭古田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福建山区多、老区多,今天这些地区有的还比较贫困,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给福建老区人民极大的鼓舞和鞭策。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决策部署,福建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推动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政策支持。先后出台了《福建省促进革命老区发展条例》、《关于支持和促进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扶持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加快发展、深化山海协作以及重点流域生态补偿办法等法规、政策。二是规划引领。编制实施三明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长(汀)连(城)武(平)扶贫开发试验区发展规划和武夷新区发展规划等。三是机制创新。建立了由省领导挂钩、省直部门和较发达县对口帮扶23个省级老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组织机制;建立健全山海协作、利益共享机制,推动共建厦门与龙岩、晋江与长汀等一批产业园区。四是加大投入。加大对老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帮助老区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住房保障、生态环境和改善民生。
近年来,福建省老区面貌发生深刻变化。一是经济实力不断壮大。2014年,全省70个老区县GDP达17588亿元,同比增长10.4%,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5个百分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496亿元,同比增长20.1%,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11.1∶56.1∶32.8,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占比下降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比分别提升0.5个和0.3个百分点,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地方财政收入1000.04亿元,比上年增长9.7%,地方财力明显增强。二是发展差距逐步缩小。2014年,全省老区县平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51.7亿元,比上年增加24.2亿元,相当于全省县均规模的87.9%,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人均GDP为58036元,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91.4%,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全省老区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5520元,同比增长9.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263元,同比增长10.9%。三是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陆续建成赣龙、龙厦、厦深、向莆、合福铁路,以及浦南、泉三、武邵、永武、永宁、宁武等高速公路,完成武夷山机场扩能改造、沙县机场以及三明、龙岩、武夷山陆地港建设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推动龙岩产业集中区、三明生态工贸区、武夷新区建设。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全省老区地表水、大气、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优良,“好山好水好空气”成为最响亮的名片。
虽然福建省老区发展态势总体良好,但由于历史、自然、区位等原因,仍然面临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区域发展不够平衡;基础设施相对滞后;部分老区村困难还比较大;城镇化水平有待提高;老区建设人才缺乏等。
下阶段,福建省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全国革命老区开发建设座谈会的各项部署,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老区开发建设,确保老区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是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采取精准扶贫到户、精准扶贫到村、挂钩帮扶到县等一揽子措施,到2020年实现老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老区贫困村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达到所在县平均水平、23个省定老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二是加快完善老区基础设施。加快衢宁、南三龙、浦梅铁路建宁到冠豸山段等铁路和莆田至炎陵、厦门到沙县、顺昌至邵武等高速公路建设,改造提升普通国省道和农村路网,推进武夷山机场迁建。倾斜支持老区重大能源项目、水利设施项目建设和水土流失治理。三是大力支持老区产业发展。深化山海协作,推进山区与沿海市、县(区)互相设立共建产业园区。支持龙岩产业集中区、三明生态工贸区、武夷新区加快发展,深入推进三明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长(汀)连(城)武(平)扶贫开发试验区建设。四是继续完善老区政策支持体系。完善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相配套的政策体系,抓紧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和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制度,进一步完善区域生态保护财力支持机制和流域、森林等生态补偿机制,促进老区可持续发展。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决策部署,福建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推动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政策支持。先后出台了《福建省促进革命老区发展条例》、《关于支持和促进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扶持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加快发展、深化山海协作以及重点流域生态补偿办法等法规、政策。二是规划引领。编制实施三明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长(汀)连(城)武(平)扶贫开发试验区发展规划和武夷新区发展规划等。三是机制创新。建立了由省领导挂钩、省直部门和较发达县对口帮扶23个省级老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组织机制;建立健全山海协作、利益共享机制,推动共建厦门与龙岩、晋江与长汀等一批产业园区。四是加大投入。加大对老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帮助老区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住房保障、生态环境和改善民生。
近年来,福建省老区面貌发生深刻变化。一是经济实力不断壮大。2014年,全省70个老区县GDP达17588亿元,同比增长10.4%,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5个百分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496亿元,同比增长20.1%,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11.1∶56.1∶32.8,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占比下降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比分别提升0.5个和0.3个百分点,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地方财政收入1000.04亿元,比上年增长9.7%,地方财力明显增强。二是发展差距逐步缩小。2014年,全省老区县平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51.7亿元,比上年增加24.2亿元,相当于全省县均规模的87.9%,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人均GDP为58036元,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91.4%,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全省老区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5520元,同比增长9.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263元,同比增长10.9%。三是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陆续建成赣龙、龙厦、厦深、向莆、合福铁路,以及浦南、泉三、武邵、永武、永宁、宁武等高速公路,完成武夷山机场扩能改造、沙县机场以及三明、龙岩、武夷山陆地港建设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推动龙岩产业集中区、三明生态工贸区、武夷新区建设。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全省老区地表水、大气、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优良,“好山好水好空气”成为最响亮的名片。
虽然福建省老区发展态势总体良好,但由于历史、自然、区位等原因,仍然面临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区域发展不够平衡;基础设施相对滞后;部分老区村困难还比较大;城镇化水平有待提高;老区建设人才缺乏等。
下阶段,福建省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全国革命老区开发建设座谈会的各项部署,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老区开发建设,确保老区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是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采取精准扶贫到户、精准扶贫到村、挂钩帮扶到县等一揽子措施,到2020年实现老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老区贫困村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达到所在县平均水平、23个省定老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二是加快完善老区基础设施。加快衢宁、南三龙、浦梅铁路建宁到冠豸山段等铁路和莆田至炎陵、厦门到沙县、顺昌至邵武等高速公路建设,改造提升普通国省道和农村路网,推进武夷山机场迁建。倾斜支持老区重大能源项目、水利设施项目建设和水土流失治理。三是大力支持老区产业发展。深化山海协作,推进山区与沿海市、县(区)互相设立共建产业园区。支持龙岩产业集中区、三明生态工贸区、武夷新区加快发展,深入推进三明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长(汀)连(城)武(平)扶贫开发试验区建设。四是继续完善老区政策支持体系。完善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相配套的政策体系,抓紧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和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制度,进一步完善区域生态保护财力支持机制和流域、森林等生态补偿机制,促进老区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