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年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自陕西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发表重要讲话以来,陕西的发展,宏开景象,稳中有进,稳中趋优。
五年前的陕西,2012年经济总量位次由2011年的全国第17位前移到第16位。2016年的陕西,经济总量从2012年的1.44万亿元增加到1.91万亿元,位次由全国第16位进至第15位,经济总量和增速,均居全国中间位置。五年来,在新常态下保持中高速、迈向中高端,陕西经济持续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秉承五大发展理念,三秦大地奋力攻坚克难、追赶超越。
一、经济稳中向好 质量稳步提升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陕西经济发展面临重重困难的时期。国际能源价格波动,经济进入新常态,下行压力加大。受资源环境约束和市场波动双重影响,产业结构的深层次矛盾凸显。
针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省委、省政府始终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及时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陕西实施意见、工业稳增长促投资21条、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22条等一揽子政策,助推实体经济发展,实现了经济增速企稳回升,企业经营规模稳步扩张。2016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497户,资产总计超过2.81万亿元。
二、陕西经济发展不仅实现了量的增加,更实现了质的提升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全省工业经济增长动力加速转换。非能源工业快速发展,高技术等新兴支柱产业优势突出。2016年,新舟系列飞机已经开发出10余种型号,累计交付超过100架,分布在全球18个国家,在近300条航线上运营。
2016年11月17日,比亚迪高端智能终端制造项目、新能源客车生产项目、跨座式单轨生产项目落户西安高新区。3个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达产后预计实现产值430亿元。
目前,陕西省五大高科技行业蓬勃发展。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3个行业2016年利润增长超过100%。2016年,新能源汽车增长40.9%,中兴智能终端产量达到2200万部,实现产值170多亿元,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建成装机达1100万千瓦以上。
在持续优化经济结构的努力下,2016年,陕西省主要能化产品市场需求回暖。全球首套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深度转化的大型能源化工项目——延长石油靖边园区项目全面实现达产达效,全年实现利润8.5亿元,成为陕西省首个聚烯烃年产量突破百万吨的单个能化项目。煤炭去产能提前完成年度任务,钢铁业提前3年完成国家下达的去产能任务。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均超额完成全年预期目标,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增速分别达到6.8%和4.1%。
三、投资拉动显效 项目多点开花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特别是对中西部欠发达省份而言,投资更为重要。
2016年8月25日,国家高速银昆线宝鸡至坪坎高速公路正式开工,该路是陕西省“十三五”在建高速公路中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的项目。项目全长73.238公里,概算投资129亿元。2016年11月8日,西安地铁三号线通车试运营,“大西安”地铁规划线路扩充至23条。
进入2017年,陕西省重点选择基础设施、能源化工、(下转第21页)(上接第9页)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传统产业、水利和农业、民生、城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项目,以投资结构优化带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安排省重点建设项目600个,年度投资4844亿元。其中,续建项目197个,年度投资2356亿元;新开工项目100个,年度投资781亿元;纳入省级管理的市级重点项目182个,年度投资1707亿元。
发挥重点项目的支撑作用,一批投资额大、带动作用强、代表产业转型方向的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形成项目建设“你追我赶”、全省互动的良好局面。1月9日,西安市集中开工项目126个,数量、规模创近年新高;2月15日,咸阳市435个重点项目在13個县(区)开工;渭南、宝鸡也竞相掀起项目建设热潮,涵盖了制造业、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
回首五年来,省委、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投资的措施,投资额度逐年增长,为经济发展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十三五”期间,陕西省规划的重点项目从846个增加到1476个,总投资从5.2万亿元增加到8.8万亿元,单个项目平均投资由55亿元增加到60亿元。
四、改革攻坚突围 开放步伐加大
坚持问题导向,改革是破题之途。陕西省紧密结合实际补短板,持续激发和释放市场主体活力。
围绕改革重点,陕西向着难点进,朝着深处改,改革的红利不断彰显:“放管服”三管齐下,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52项,省、市、县三级全部完成权责清单编制并陆续对外公开;以开放倒逼制度创新和组织变革,减少外商投资限制,有序扩大保税物流、离岸金融和融资租赁等服务开放,积极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经验,陕西自由贸易区获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进展顺利,目前全省100%涉农县(市、区)、乡开展了确权登记颁证工作,300万农户领到了经营权证书……
1月1日,今年首趟西安——莫斯科中欧班列从西安西站新筑车站驶出。中欧班列自2016年开行以来,共开行西安至华沙、西安至汉堡、西安至莫斯科三条运输线路。在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下,中欧班列常态化开行助力国际物流大通道格局构建,形成崭新开放格局。今年,中欧班列将突破年160列大关,平均每周开行3列。
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促改革。今年1月23日,“西咸一体化”建设从战略构想成为现实。省委、省政府将西咸新区划归西安管理,使西安拥有了“大西安”的格局和体量。
同时,陕西省不断扩大开放步伐,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积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化经贸、文化等各领域的交流合作,积极推进中俄、中哈等一批经济合作园区建设,形成“一带一路”跨境经济合作聚集区。柬埔寨、马来西亚在陕设立领事馆,英国等13个国家在西安设立签证中心,开通阿姆斯特丹至西安的“陆空联运”跨境电商货运直飞航线,国际航线达到42条。同世界一起“脉动”的陕西,正在深化关键领域改革,打造改革开放的新高地。
五年前的陕西,2012年经济总量位次由2011年的全国第17位前移到第16位。2016年的陕西,经济总量从2012年的1.44万亿元增加到1.91万亿元,位次由全国第16位进至第15位,经济总量和增速,均居全国中间位置。五年来,在新常态下保持中高速、迈向中高端,陕西经济持续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秉承五大发展理念,三秦大地奋力攻坚克难、追赶超越。
一、经济稳中向好 质量稳步提升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陕西经济发展面临重重困难的时期。国际能源价格波动,经济进入新常态,下行压力加大。受资源环境约束和市场波动双重影响,产业结构的深层次矛盾凸显。
针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省委、省政府始终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及时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陕西实施意见、工业稳增长促投资21条、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22条等一揽子政策,助推实体经济发展,实现了经济增速企稳回升,企业经营规模稳步扩张。2016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497户,资产总计超过2.81万亿元。
二、陕西经济发展不仅实现了量的增加,更实现了质的提升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全省工业经济增长动力加速转换。非能源工业快速发展,高技术等新兴支柱产业优势突出。2016年,新舟系列飞机已经开发出10余种型号,累计交付超过100架,分布在全球18个国家,在近300条航线上运营。
2016年11月17日,比亚迪高端智能终端制造项目、新能源客车生产项目、跨座式单轨生产项目落户西安高新区。3个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达产后预计实现产值430亿元。
目前,陕西省五大高科技行业蓬勃发展。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3个行业2016年利润增长超过100%。2016年,新能源汽车增长40.9%,中兴智能终端产量达到2200万部,实现产值170多亿元,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建成装机达1100万千瓦以上。
在持续优化经济结构的努力下,2016年,陕西省主要能化产品市场需求回暖。全球首套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深度转化的大型能源化工项目——延长石油靖边园区项目全面实现达产达效,全年实现利润8.5亿元,成为陕西省首个聚烯烃年产量突破百万吨的单个能化项目。煤炭去产能提前完成年度任务,钢铁业提前3年完成国家下达的去产能任务。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均超额完成全年预期目标,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增速分别达到6.8%和4.1%。
三、投资拉动显效 项目多点开花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特别是对中西部欠发达省份而言,投资更为重要。
2016年8月25日,国家高速银昆线宝鸡至坪坎高速公路正式开工,该路是陕西省“十三五”在建高速公路中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的项目。项目全长73.238公里,概算投资129亿元。2016年11月8日,西安地铁三号线通车试运营,“大西安”地铁规划线路扩充至23条。
进入2017年,陕西省重点选择基础设施、能源化工、(下转第21页)(上接第9页)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传统产业、水利和农业、民生、城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项目,以投资结构优化带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安排省重点建设项目600个,年度投资4844亿元。其中,续建项目197个,年度投资2356亿元;新开工项目100个,年度投资781亿元;纳入省级管理的市级重点项目182个,年度投资1707亿元。
发挥重点项目的支撑作用,一批投资额大、带动作用强、代表产业转型方向的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形成项目建设“你追我赶”、全省互动的良好局面。1月9日,西安市集中开工项目126个,数量、规模创近年新高;2月15日,咸阳市435个重点项目在13個县(区)开工;渭南、宝鸡也竞相掀起项目建设热潮,涵盖了制造业、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
回首五年来,省委、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投资的措施,投资额度逐年增长,为经济发展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十三五”期间,陕西省规划的重点项目从846个增加到1476个,总投资从5.2万亿元增加到8.8万亿元,单个项目平均投资由55亿元增加到60亿元。
四、改革攻坚突围 开放步伐加大
坚持问题导向,改革是破题之途。陕西省紧密结合实际补短板,持续激发和释放市场主体活力。
围绕改革重点,陕西向着难点进,朝着深处改,改革的红利不断彰显:“放管服”三管齐下,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52项,省、市、县三级全部完成权责清单编制并陆续对外公开;以开放倒逼制度创新和组织变革,减少外商投资限制,有序扩大保税物流、离岸金融和融资租赁等服务开放,积极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经验,陕西自由贸易区获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进展顺利,目前全省100%涉农县(市、区)、乡开展了确权登记颁证工作,300万农户领到了经营权证书……
1月1日,今年首趟西安——莫斯科中欧班列从西安西站新筑车站驶出。中欧班列自2016年开行以来,共开行西安至华沙、西安至汉堡、西安至莫斯科三条运输线路。在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下,中欧班列常态化开行助力国际物流大通道格局构建,形成崭新开放格局。今年,中欧班列将突破年160列大关,平均每周开行3列。
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促改革。今年1月23日,“西咸一体化”建设从战略构想成为现实。省委、省政府将西咸新区划归西安管理,使西安拥有了“大西安”的格局和体量。
同时,陕西省不断扩大开放步伐,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积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化经贸、文化等各领域的交流合作,积极推进中俄、中哈等一批经济合作园区建设,形成“一带一路”跨境经济合作聚集区。柬埔寨、马来西亚在陕设立领事馆,英国等13个国家在西安设立签证中心,开通阿姆斯特丹至西安的“陆空联运”跨境电商货运直飞航线,国际航线达到42条。同世界一起“脉动”的陕西,正在深化关键领域改革,打造改革开放的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