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土木工程专业的工程制图模块包括画法几何与建筑制图、建筑制图实践、计算机制图实践三个子模块,文章通过对这三个子模块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的探索,提出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更改考核方式这两点改革建议。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工程制图;教学改革
合肥学院建筑工程系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制图模块由画法几何与建筑制图、建筑制图实践和计算机制图实践三个子模块构成。通过对本模块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空间物体的平面表达、工程样图的识读与绘制以及常用绘图软件的使用。
一、模块概述
1.课程设置
工程制图模块开设时间在大一第一学期,画法几何与建筑制图课程在第6~13教学周开设,由于建筑制图实践和计算机制图实践需要一整周的集中式训练,所以要等待其他课程结束以后才能开设,故一般开设于第18~19教学周,各为期一周。画法几何与建筑制图课程分为画法几何和建筑制图两大部分。画法几何部分主要通过对正投影法的讲解,培养学生空间物体的平面表达能力;建筑制图部分主要通过对制图规范与标准的讲解,培养学生工程样图的识读能力。建筑制图实践课程要求学生运用尺规作图工具抄绘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等多张图纸。其中建筑施工图包括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外墙身详图、楼梯详图等;结构施工图包括基础平面图、楼板配筋图、梁平法施工图和构造柱详图等。每张图纸要求学生用铅笔及绘图纸、针管笔及硫酸纸分别抄绘。
2.教学方式
画法几何与建筑制图课程目前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相比传统的板书与挂图结合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节约了大量的课堂时间,更加生动地表达了空间物体在平面上的投影情况,使原本抽象的原理具体化,更好地帮助了学生理解作图原理。为使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知识点,克服教师讲授时能理解、课后习题却不会做的问题,教师视本班情况自行安排4~6个学时的习题课程,当面解答学生在解题时遇到的问题。
建筑制图实践课程由于工作量较大,难以在一周的实践时间内完成,教师一般安排学生在画法几何与建筑制图课程开始学习工程样图识读的阶段,即利用课余时间开始抄绘。
计算机制图实践课程分为教师讲授和自主练习两个阶段。教师讲授阶段主要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讲解软件界面的组成、常用命令的使用、制图的顺序和技巧等。自主学习阶段,学生练习绘制建筑及结构施工图,教师从旁指导,帮助学生熟悉命令、加快制图速度。
3.考核方式
画法几何与建筑制图课程采用合肥学院特色的“N+2”的考核方式。其中“N”代表教学过程中的作业考核次数,“N”次作业的总成绩综合得出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40%;“2”代表课程笔记和期末考试成绩,其中课程笔记成绩占总评成绩的1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课程成绩由教师在期末评阅学生抄绘的图纸后给出,主要考察内容包括图纸内容表达是否完整、图线等级区分是否明确、排版是否合理等方面。
计算机制图实践课程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参加上机考试,当场评阅并给出學生成绩,作为该课程总评成绩。评分标准采用百分制,教师视学生的图纸抄绘完整程度、图层设置情况、图面表达是否美观等方面评分。
二、模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时压缩,学生知识掌握不透彻
画法几何与建筑制图课程的内容,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很少涉及,其对空间想象力要求较高,被公认为抽象又难学。现行的32课时相对于先前的课时量有大幅度缩减,教学内容却不减反增,课程难度不断加大。教师为满足后续课程要求,将大量的教学内容压缩在有限的时间内教授,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学生普遍反映教师课堂授课内容能大致听懂,但是由于讲授速度较快,往往来不及思考其中的原理就要进入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导致他们一知半解,难以透彻掌握,在完成课后作业时力不从心。长此以往,学生难免产生厌学、畏学情绪,对课程学习丧失信心,甚至影响其后续课程的学习。
2.制图实践中无法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
建筑制图实践课程和计算机制图实践课程都采用以学生抄绘为主,教师讲授为辅的教学模式,课程成绩根据学生上交图纸的质量评定。虽然抄绘的图纸数量多,内容基本覆盖土木工程专业后续涉及的各类图纸,但是据后续其他模块教师反映,学生对于图纸的识读和绘制依然生疏,如不能正确的区分立面图与剖面图、对建筑各开间的大小没有基本概念、绘制配筋图标注错漏百出等。这说明学生在抄绘图纸的过程中,仅仅注重制图本身,对于图纸中表达的内容并未认真思考和做到真正理解。
三、教学改革对策
1.适当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方式
“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通过登录互联网在线观看网络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完成任务清单中的学习任务,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答疑和完成作业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画法几何与建筑制图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上课能听懂,下课题目不会做的问题,可以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增加课下师生网络在线交流,帮助学生更加透彻地掌握知识重难点。但是,本课程难度较大,如果全程照搬翻转课堂教学方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解答为辅,学生容易在自学过程中感觉难度较大而放弃,反而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学校通过为全体师生搭载超星学习通系统,为教师上传网络课程提供了平台,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线观看教学视频、向教师提问、上传作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网络作业的完成情况,可以安排适当讲解或让学生分组讨论,锻炼学生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
2.更改考核方式
画法几何与建筑制图课程在以往的考核中,侧重于对正投影法运用的考察,对于建筑制图部分的内容涉及很少,针对后续课程中教师反映的学生无法正确标注结构施工图的问题,可以在期末考核中增加相关内容,如配筋图的识读、梁平法标注的识读等。
建筑制图实践课程和计算机制图实践课程的现行考核方式都是基于学生抄绘的图纸是否正确美观来进行的,没有涉及对于学生读图和自主绘图能力的考察;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多数图纸由学生在课下完成,教师也无法了解学生的制图速度。对于制图实践课的考核,可以借鉴一些制图竞赛的模式,在规定时间内,现场考查学生对现有图纸抄绘的完整程度,并依据现有图纸绘制其他相关图纸,如规定学生在4个小时内,绘制教师提供的建筑平面图和立面图,并根据建筑平面图和立面图,画出规定位置的建筑剖面图。
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不论未来从事设计、施工还是管理工作,读图和绘图能力都是必备的专业素养,工程制图模块教学只有通过改革教学及实践模式,强调理论应用于实践,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袁 暋,许 强,王晓峰,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借鉴德国FH成功经验[J].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4):56-60.
[2]蔡宝来,张诗雅,杨 伊.慕课与翻转课堂:概念、基本特征及设计策略[J].教育研究,2015(11):82-90.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工程制图;教学改革
合肥学院建筑工程系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制图模块由画法几何与建筑制图、建筑制图实践和计算机制图实践三个子模块构成。通过对本模块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空间物体的平面表达、工程样图的识读与绘制以及常用绘图软件的使用。
一、模块概述
1.课程设置
工程制图模块开设时间在大一第一学期,画法几何与建筑制图课程在第6~13教学周开设,由于建筑制图实践和计算机制图实践需要一整周的集中式训练,所以要等待其他课程结束以后才能开设,故一般开设于第18~19教学周,各为期一周。画法几何与建筑制图课程分为画法几何和建筑制图两大部分。画法几何部分主要通过对正投影法的讲解,培养学生空间物体的平面表达能力;建筑制图部分主要通过对制图规范与标准的讲解,培养学生工程样图的识读能力。建筑制图实践课程要求学生运用尺规作图工具抄绘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等多张图纸。其中建筑施工图包括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外墙身详图、楼梯详图等;结构施工图包括基础平面图、楼板配筋图、梁平法施工图和构造柱详图等。每张图纸要求学生用铅笔及绘图纸、针管笔及硫酸纸分别抄绘。
2.教学方式
画法几何与建筑制图课程目前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相比传统的板书与挂图结合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节约了大量的课堂时间,更加生动地表达了空间物体在平面上的投影情况,使原本抽象的原理具体化,更好地帮助了学生理解作图原理。为使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知识点,克服教师讲授时能理解、课后习题却不会做的问题,教师视本班情况自行安排4~6个学时的习题课程,当面解答学生在解题时遇到的问题。
建筑制图实践课程由于工作量较大,难以在一周的实践时间内完成,教师一般安排学生在画法几何与建筑制图课程开始学习工程样图识读的阶段,即利用课余时间开始抄绘。
计算机制图实践课程分为教师讲授和自主练习两个阶段。教师讲授阶段主要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讲解软件界面的组成、常用命令的使用、制图的顺序和技巧等。自主学习阶段,学生练习绘制建筑及结构施工图,教师从旁指导,帮助学生熟悉命令、加快制图速度。
3.考核方式
画法几何与建筑制图课程采用合肥学院特色的“N+2”的考核方式。其中“N”代表教学过程中的作业考核次数,“N”次作业的总成绩综合得出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40%;“2”代表课程笔记和期末考试成绩,其中课程笔记成绩占总评成绩的1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课程成绩由教师在期末评阅学生抄绘的图纸后给出,主要考察内容包括图纸内容表达是否完整、图线等级区分是否明确、排版是否合理等方面。
计算机制图实践课程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参加上机考试,当场评阅并给出學生成绩,作为该课程总评成绩。评分标准采用百分制,教师视学生的图纸抄绘完整程度、图层设置情况、图面表达是否美观等方面评分。
二、模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时压缩,学生知识掌握不透彻
画法几何与建筑制图课程的内容,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很少涉及,其对空间想象力要求较高,被公认为抽象又难学。现行的32课时相对于先前的课时量有大幅度缩减,教学内容却不减反增,课程难度不断加大。教师为满足后续课程要求,将大量的教学内容压缩在有限的时间内教授,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学生普遍反映教师课堂授课内容能大致听懂,但是由于讲授速度较快,往往来不及思考其中的原理就要进入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导致他们一知半解,难以透彻掌握,在完成课后作业时力不从心。长此以往,学生难免产生厌学、畏学情绪,对课程学习丧失信心,甚至影响其后续课程的学习。
2.制图实践中无法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
建筑制图实践课程和计算机制图实践课程都采用以学生抄绘为主,教师讲授为辅的教学模式,课程成绩根据学生上交图纸的质量评定。虽然抄绘的图纸数量多,内容基本覆盖土木工程专业后续涉及的各类图纸,但是据后续其他模块教师反映,学生对于图纸的识读和绘制依然生疏,如不能正确的区分立面图与剖面图、对建筑各开间的大小没有基本概念、绘制配筋图标注错漏百出等。这说明学生在抄绘图纸的过程中,仅仅注重制图本身,对于图纸中表达的内容并未认真思考和做到真正理解。
三、教学改革对策
1.适当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方式
“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通过登录互联网在线观看网络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完成任务清单中的学习任务,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答疑和完成作业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画法几何与建筑制图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上课能听懂,下课题目不会做的问题,可以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增加课下师生网络在线交流,帮助学生更加透彻地掌握知识重难点。但是,本课程难度较大,如果全程照搬翻转课堂教学方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解答为辅,学生容易在自学过程中感觉难度较大而放弃,反而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学校通过为全体师生搭载超星学习通系统,为教师上传网络课程提供了平台,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线观看教学视频、向教师提问、上传作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网络作业的完成情况,可以安排适当讲解或让学生分组讨论,锻炼学生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
2.更改考核方式
画法几何与建筑制图课程在以往的考核中,侧重于对正投影法运用的考察,对于建筑制图部分的内容涉及很少,针对后续课程中教师反映的学生无法正确标注结构施工图的问题,可以在期末考核中增加相关内容,如配筋图的识读、梁平法标注的识读等。
建筑制图实践课程和计算机制图实践课程的现行考核方式都是基于学生抄绘的图纸是否正确美观来进行的,没有涉及对于学生读图和自主绘图能力的考察;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多数图纸由学生在课下完成,教师也无法了解学生的制图速度。对于制图实践课的考核,可以借鉴一些制图竞赛的模式,在规定时间内,现场考查学生对现有图纸抄绘的完整程度,并依据现有图纸绘制其他相关图纸,如规定学生在4个小时内,绘制教师提供的建筑平面图和立面图,并根据建筑平面图和立面图,画出规定位置的建筑剖面图。
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不论未来从事设计、施工还是管理工作,读图和绘图能力都是必备的专业素养,工程制图模块教学只有通过改革教学及实践模式,强调理论应用于实践,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袁 暋,许 强,王晓峰,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借鉴德国FH成功经验[J].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4):56-60.
[2]蔡宝来,张诗雅,杨 伊.慕课与翻转课堂:概念、基本特征及设计策略[J].教育研究,2015(11):8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