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钱不是问题,就缺朋友。”这是电影《非诚勿扰》中秦奋的感叹。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们或多或少逐渐有了钱,但利取代了义,令“朋友”越来越,质量却越来越差。人人都有“朋友”,人人都不敢相信“朋友”。当社会成员一个个变得越来越孤独,越采越不合群时,整个社会的情感冷漠和心理“亚健康”状态就不可避免了。
缺少真正朋友的原因,或许是因为太多的人称你为朋友。商业社会将朋友的定义扩大化,表面风光底下是物化的社会关系,当传统的人际关系被讲求效率的城市改变、友谊被利益纠缠不清时,“朋友”开始泛滥却贬值。
熟人越来越多朋友越来越少
人物:小林
感言:手机号码几百个,知心的没有几个
小林最近心情不大好。前不久。小林原来供职的那家公司倒闭了,她一下子成了无业人员,而新工作又不能马上找到,生活陷入了困顿境地。让小林更为郁闷的是,在自己心情极度糟糕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找谁倾诉。“我自认为平时自己人缘还不错,大家也都说和我相处很舒服,在北京待了五年多了,认识的人也不少,手机里有几百个电话号码,同事的,同学的,老乡的,客户的,那些名字熟悉又陌生,有的已尘封多年,有的只是一面之交,有的甚至素未谋面……可我每天拿着手机翻来覆去地看电话本,就是不知道该给谁打个电话。”小林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认识的人越来越多,怎么还是找不到一个可以说心里话的朋友?
人物:老魏
感言:虚开的友情“支票”能坚持多久
去年,老魏和爱人同时遭遇车祸,其中他爱人住院长达三个多月。这期间,他收到了一些真情关爱的同时,也收到了不少虚开的友情“支票”:有人明明没有去过医院,却硬说去那里没有找到他们:有人说买了贵重的这样那样的礼品去看望他们,才知道他们已经出院了;有人每次见面都一再表示要来家里慰问。结果一年下来就被这样“慰问”过七八次;还有人在找他帮忙时问他是不是因没去医院看望而介意,并且说:“这样的小事,你介意的话就太不够朋友了!”老魏感慨:“经他这么一质问,‘不够朋友’的责任就完全落在了我的头上。我真不知道能和这些人交往多久。可能大家都没打算长期相处吧!”
人物:小赵
感言:想众叛亲离的最好办法就是找他们借钱
小赵今年28岁,准备下半年结婚,买了房子后需要装修,家里还差三万多元。母亲说,你那么多熟人,通融一下先借一点。小赵原本是不打算向朋友张口的,最后实在没办法才给几个感觉不错、交往比较频繁的亲戚朋友打个电话,但他们都像躲瘟神一样把借口编得看似天衣无缝地把小赵回绝了。小赵打了20多个电话,一分钱没借到。此后,那些平时还保持交往的朋友,很少有主动联系他的了,生怕他谈起钱。小赵说:“我现在算明白了,那么多朋友。没有真心的。跟朋友交往,最好别涉及钱。涉及一个,朋友就少一个。如果你想众叛亲离,那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他们借钱,这招准行。”
人物:李艾
感言:相处三年的同事抵不上一百元钱
虽然已经毕业三年多了,但李艾主要的社交伙伴还是明明、嫣儿等几个大学同学。下了班她喜欢找她们逛街、聊天。在她看来,同事之间只适合“点到为止”,可以打打闹闹,但不能深交,否则会给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在我们单位,工资都是背靠背的,谁知道别人心里在想些什么呢?”以前她也曾与一个同事相处得不错,她自己感觉关系很融洽,可后来因为一次发工资,财务不小心把同事的100元奖金打她卡里,同事认为是她从中动手脚,在办公室里对她大吵大嚷。李艾绝望了:“就因为100元钱,三年的交往灰飞烟灭。”
总结:在电影里有生死之交,文人逸事里有君子之交。武侠世界里有刎颈之交。似乎到了我们这个时代,一切都变得简单粗暴起来。科技昌明,世界越来越小,人的距离却越来越远。城市把人类关进水泥森林,公司把我们圈进格子,从此每个邻居都变成讨嫌鬼、每个同事都是怪胎、每个路人都居心叵测。传统意义上的朋友就此消失。缺朋友变成一种呼吁“农业社会好”的最有力口号。
社会流动的频繁,同龄人群的变迁,生活压力的增大,网络世界的冲击,城市物理界面的冷漠化,都市人面部的“酷化”,这就叫全球化现代化。当社会每一个成员都在为生存疲于奔命时,孤独在所难免。
中国人为何朋友越来越少?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腾讯网新闻中心联合实施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5068个受访者中,87.5%的人有类似“熟人越来越多,朋友却越来越少”的感觉。其中,45.3%的受访者承认,在自己的众多熟人中,真正称得上朋友的不到5个;另外,只有34.3%的人表示,自己的朋友仅有为数不多的6-10个。与此同时,30%左右的受访者称自己的熟人数目在51-100个之间。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为何朋友越来越少?
社会物化朋友工具化
讓“知己”速减
谈起朋友,陈辰一心的苦恼。去年一个在大学时期相处得不错的朋友向他借钱,他二话没说借给他两千元。当时承诺十一还,到了十一又说春节还,春节后又说五一还。陈辰也没在意这些钱,他只是觉得朋友言而无信。空闲时他会给朋友们发些问候的短信,每次那个朋友收到总回复说“有钱了一定尽快还两千元”,陈辰纳闷:“我又没向你催钱,单纯地问候一下怎么老是与钱挂钩?”后来朋友把钱还给他了,但从此以后他们再没联系过。
在参与调查的受访者中。87.6%的人认为,如今社会,朋友已经成为一种工具了。交朋友都是有目的的,都是考虑到以后是否能提供帮助和价值。时下,饭局上谈判桌上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够朋友”。办不成事就“不够朋友”。朋友的工具化让“朋友”概念贬值,“朋友”的数量越来越多,质量却越来越差。以前所谓的“知己”,已经成为一个名词存入字典中了。
生活、工作环境的变化
让友谊“丢失”
杨雨参加工作快两年了,在这段时间里,她先后有过五段不同的工作经历,在这几个工作经历中,最长的一份持续了5个月。“其实我在工作中有一些关系很不错的同事,在一起的时候经常聊聊天,周末也会约出去一块儿玩。但是因为我经常换工作,走后跟他们的联系也就慢慢少了,到最后可能几个月都不会通一次电话,有的甚至就不联系了。”说起那些丢失的友谊时,杨雨显得有些无奈。
在参与调查的受访者中,64.8%的人认为,社会的流动性是造成朋友越来越少的原因,生活、工作环境的变化容易“丢 失”友谊。社会学专家也认为,现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频繁的工作变动已经使人类几千年来的以血缘、地缘为纽带的人际关系发生了动摇,人际关系变得复杂而不确定,影响了人们的进一步交往。
工作繁忙和生活压力
使人的交际减少
高华今年已经29岁了,却一直没有交女朋友,他的个人问题成了家里最头疼的事。然而高华却说:“不是我不愿意谈恋爱,而是根本没时间。平时上班都是朝九晚五的。晚上大都在家休息,到了周末还要忙着去充电,哪来的时间去跟女孩子培养感情呢?”
而在此次调查结果中,有58.9%的人认为,社会的压力也不可忽视,对于生活在都市中的年轻人来说,工作忙、压力大,根本无暇沟通和交流。社会学家认为。现在人们总是在不断地找工作,为工作而不断地超时工作。已经少有和熟人常见面常交流的机会,少了共同的语言,少了共同的志向。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很难在“熟人”,中产生朋友了。
网络交往的方式
容易造成情感疏离
“我简直不能想象,离开了手机和网络,我的生活会是个什么样子。”从事媒体工作的安妮每天都要接触很多人,但是她却把绝大部分的人际交往搬到了网络上进行,再不就是电话联系,因为她说这样可以省掉很多麻烦。今年刚大学毕业的苏洁对记者说:“遇到不开心的事,我宁愿上网向一个不认识的网友倾诉,也不愿意跟周围的人说,这让我比较有安全感。”
此次调查结果中有24.4%的人认为,网络交往方式容易造成情感疏离,也是朋友越来越少的主要原因。心理专家认为,由于工作和生活的不稳定、不确定造成的压力,人与人之间的防备心理越来越重,所以有时候人们宁愿选择陌生人作为自己的倾诉对象。
找不着“朋友”,似乎只是社会成员个人的私事;当大多数社会成员在为找不着“朋友”而焦虑时。就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社会问题。当社会成员一个个变得越来越孤独,越来越不合群,这个社会就会处于“亚健康”状态。
“朋友”稀缺
在生活中,我们会听到很多类似这样的抱怨:同学或者朋友要聚会了,可来的人永远都只是那么几个;周末想约个人一起吃饭,却不知道这电话该打给谁;同老公怄气了,想找个人倾诉一番,迈出家门,茫然不知该走向何方。与此同时这类的新闻也层出不穷:因为生活压力大、心里烦恼无法倾诉而得抑郁症的,因为缺少朋友患情感冷漠症而行凶的……
有专家认为,“朋友”的稀缺,折射出社会成员之间的交际环境已处于“亚健康”状态。
第一,“朋友”的稀缺导致心理焦虑。或许你感觉自己在事业上小有成功了,但请注意,你可能正在经历一次都市成功学的慢性中毒——你走路和吃饭的节奏越变越快;你一次又一次地不停按电梯按钮;你总抢别人未说完的话说;你总试图同时做两件以上的事情;你着迷于数字,成功以获益多少来衡量;你假期不知道干什么:你把新东方或疯狂英语当励志班;你把同事叫对手不叫朋友……到最后,你开始盲目相信效率就是金钱,患上时间强迫症的你,将掏出手机看时间变成每15分钟必然重复一次的习惯动作。城市越大,朋友越少。急功近利的你,深谙熟人社会的潜规则。却渐渐成为焦虑症的最佳候选人。
第二,“朋友”的稀缺让公共空间消失。在发生偶遇新朋友的剧情之前,我们先需要更多的公共空间,可更多的人仍在为安居之所而疲于奔命。这是都市交友的规划学悖论——你认为规划里的公共空间永远不够,又恨不得那块占据地利的空地建起座便宜房子;你幻想应该与邻居有一个邂逅的公共空间,却又恨不得你家再增添一个私密的房间。
第三,“朋友”的稀缺反映出越来越重的社会冷漠心理。在工作和生活不确定、不稳定的压力下,人与人之间的互防心理日益加重。现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找到一份好工作已经很不容易,再想奔个好职位,那就更难了。正是由于这种僧多粥少的局面,人们在争好工作好职位的过程中,各种正当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就难以避免。这也是很多同事之间、同行之间交往只适合于“点到为止”的重要原因。同时,现如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已经成了社会成员的一个为人处事的潜规则。在这样的只能“交往”不能“交心”、“关心”的环境里,是绝对不会出现真正的朋友的。社会成员间的诚信度不同程度地缺失,让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大打折扣。
现代工业文明的本质是个人成为机器的附件,所以现代人必然越来越疏离,以至于“精神朋友”“知己”这些字眼成了一个奢侈的向往。
物质时代,我们哪里找寻精神上的朋友?
上个世纪,诗人冯至说,他的寂寞像一条蛇,静静地,沉默不语。岁月沧桑,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寂寞有着无数个新版本,但不管式样如何,有一个东西却始终跟随我们,那就是,精神上的朋友成了时代的稀缺品。
所谓“精神上的朋友”,是指因特殊际遇而与自己达成心灵融合、亲密无间的人。这样的朋友关系超越了种种利益和义务的约束或支撑,如清茶般平淡,却又似醇酒般浓烈;彼此间知根知底,又有着很难被摧毁的信任。精神上的朋友其实已近似于“知己”了,自古以来就是一种稀缺品。所以《幽梦影》作者张潮说: “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恨”在此处为“遗憾”意)亚里士多德还发出过这样的感慨:“啊,我的朋友,没有一个是朋友!”在多情的中学时代感觉遍地是“知己”,对于鲁迅写给瞿秋白的那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不太明白,总以为他太过苛责了,现在看来,他说的是心里话。
即使不是以“知己”的高度来要求,可以谈谈闲天、说说空话,在精神层面上能够敞开心扉的朋友在今天也越来越寥落了。嘴巴里挂着的、名利场上混着的、名片夹里收着的、酒桌上喝着的“朋友”当然是更多了。但那些只能算是合作的伙伴、消费的玩伴、休闲的同伴。哪一天你忽然感到内心极其空旷、寂寞,翻开密密麻麻的通信录,却发现找不出一个人可以聊聊的时候,就会意识到,经常“聚”的人未必就是精神上的朋友。很多熟识的人,要么只有折冲樽俎的利害关联,要么就是说说车子房子的泛泛之交,却少有沦肌浃髓的思想交流和情感互通, “愁極竟无人可语”的境遇并不罕见。
忙碌的生活节奏逼着人们,放弃精神性清谈的可能性。精神本来就是需要细心照拂的东西。它甚至有些贵族化的气味,只有摆脱了疲于奔命的劳役,才有余裕与一二好友静坐品茗或围炉夜话,慢慢领略精神散发出来的芬芳。不论是谈学问、谈心性人生还是谈艺论美,都需要一个相对超越世俗的语境。马克思的这一名言并不陌生:“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美丽的景色都无动于衷。”周作人能够“在江村小屋里,靠玻璃窗,烘着白炭火钵,喝清茶,同朋友谈闲话”,因为他和身边的_一些人毕竟还称得上“准士大夫”。形成精神上的朋友需要的是“慢”而不是“快”,人与朋友相处时所感受到的也不是各种催迫和压力,而是一种缓慢的魅力。茶壶在“咕嘟咕嘟”地沸腾,没有电话,没有杂务,只有几个素心人,在分享着精神的趣味。就像“文火煨肥羊”,必须得有足够的“闲”,配以适当的火候,才能成其美味佳肴。
当然,也知道很多时候“忙”只是一个借口。真正令精神上的朋友如恐龙般绝迹的是心灵本身的粗糙化。如今的生活方式是不可能令人的精神世界得到充分发育的。比如,以前空闲下来时就会读读书,或者与朋友聊聊天,甚至游心妙境,澄怀观道,慢慢养成某种较为精致的情怀。今天的休闲方式越加多起来,却往往只是锁闭或磨钝人的精神感官。一个人待着可以看电视、玩游戏、上网,一帮人在一起可以吃饭泡吧唱卡拉OK,“精神”的禾苗很难得到必要的浇灌,心无清泉,灵台蒙尘。大家一起谈谈事情或物质话题倒还正常,如果有谁谈论文学艺术,谈真实的精神处境,那一定会引起众人侧目,不是“太酸”就是“太悖”。人都是有学习能力的,很快也就忌讳谈“精神”,开始热衷于自嘲和嘲讽了。所以,精神上的朋友无从寻觅,也许怪不得别人,试问自己是不是也凡心太炽,一片心田早已荒芜?孤掌难鸣,朋友的出现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相逢,只有彼此在精神上都有一个灵境,心魂里都有一片风景,才能找到相契相知的密码。
编辑 胡莉莉
缺少真正朋友的原因,或许是因为太多的人称你为朋友。商业社会将朋友的定义扩大化,表面风光底下是物化的社会关系,当传统的人际关系被讲求效率的城市改变、友谊被利益纠缠不清时,“朋友”开始泛滥却贬值。
熟人越来越多朋友越来越少
人物:小林
感言:手机号码几百个,知心的没有几个
小林最近心情不大好。前不久。小林原来供职的那家公司倒闭了,她一下子成了无业人员,而新工作又不能马上找到,生活陷入了困顿境地。让小林更为郁闷的是,在自己心情极度糟糕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找谁倾诉。“我自认为平时自己人缘还不错,大家也都说和我相处很舒服,在北京待了五年多了,认识的人也不少,手机里有几百个电话号码,同事的,同学的,老乡的,客户的,那些名字熟悉又陌生,有的已尘封多年,有的只是一面之交,有的甚至素未谋面……可我每天拿着手机翻来覆去地看电话本,就是不知道该给谁打个电话。”小林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认识的人越来越多,怎么还是找不到一个可以说心里话的朋友?
人物:老魏
感言:虚开的友情“支票”能坚持多久
去年,老魏和爱人同时遭遇车祸,其中他爱人住院长达三个多月。这期间,他收到了一些真情关爱的同时,也收到了不少虚开的友情“支票”:有人明明没有去过医院,却硬说去那里没有找到他们:有人说买了贵重的这样那样的礼品去看望他们,才知道他们已经出院了;有人每次见面都一再表示要来家里慰问。结果一年下来就被这样“慰问”过七八次;还有人在找他帮忙时问他是不是因没去医院看望而介意,并且说:“这样的小事,你介意的话就太不够朋友了!”老魏感慨:“经他这么一质问,‘不够朋友’的责任就完全落在了我的头上。我真不知道能和这些人交往多久。可能大家都没打算长期相处吧!”
人物:小赵
感言:想众叛亲离的最好办法就是找他们借钱
小赵今年28岁,准备下半年结婚,买了房子后需要装修,家里还差三万多元。母亲说,你那么多熟人,通融一下先借一点。小赵原本是不打算向朋友张口的,最后实在没办法才给几个感觉不错、交往比较频繁的亲戚朋友打个电话,但他们都像躲瘟神一样把借口编得看似天衣无缝地把小赵回绝了。小赵打了20多个电话,一分钱没借到。此后,那些平时还保持交往的朋友,很少有主动联系他的了,生怕他谈起钱。小赵说:“我现在算明白了,那么多朋友。没有真心的。跟朋友交往,最好别涉及钱。涉及一个,朋友就少一个。如果你想众叛亲离,那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他们借钱,这招准行。”
人物:李艾
感言:相处三年的同事抵不上一百元钱
虽然已经毕业三年多了,但李艾主要的社交伙伴还是明明、嫣儿等几个大学同学。下了班她喜欢找她们逛街、聊天。在她看来,同事之间只适合“点到为止”,可以打打闹闹,但不能深交,否则会给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在我们单位,工资都是背靠背的,谁知道别人心里在想些什么呢?”以前她也曾与一个同事相处得不错,她自己感觉关系很融洽,可后来因为一次发工资,财务不小心把同事的100元奖金打她卡里,同事认为是她从中动手脚,在办公室里对她大吵大嚷。李艾绝望了:“就因为100元钱,三年的交往灰飞烟灭。”
总结:在电影里有生死之交,文人逸事里有君子之交。武侠世界里有刎颈之交。似乎到了我们这个时代,一切都变得简单粗暴起来。科技昌明,世界越来越小,人的距离却越来越远。城市把人类关进水泥森林,公司把我们圈进格子,从此每个邻居都变成讨嫌鬼、每个同事都是怪胎、每个路人都居心叵测。传统意义上的朋友就此消失。缺朋友变成一种呼吁“农业社会好”的最有力口号。
社会流动的频繁,同龄人群的变迁,生活压力的增大,网络世界的冲击,城市物理界面的冷漠化,都市人面部的“酷化”,这就叫全球化现代化。当社会每一个成员都在为生存疲于奔命时,孤独在所难免。
中国人为何朋友越来越少?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腾讯网新闻中心联合实施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5068个受访者中,87.5%的人有类似“熟人越来越多,朋友却越来越少”的感觉。其中,45.3%的受访者承认,在自己的众多熟人中,真正称得上朋友的不到5个;另外,只有34.3%的人表示,自己的朋友仅有为数不多的6-10个。与此同时,30%左右的受访者称自己的熟人数目在51-100个之间。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为何朋友越来越少?
社会物化朋友工具化
讓“知己”速减
谈起朋友,陈辰一心的苦恼。去年一个在大学时期相处得不错的朋友向他借钱,他二话没说借给他两千元。当时承诺十一还,到了十一又说春节还,春节后又说五一还。陈辰也没在意这些钱,他只是觉得朋友言而无信。空闲时他会给朋友们发些问候的短信,每次那个朋友收到总回复说“有钱了一定尽快还两千元”,陈辰纳闷:“我又没向你催钱,单纯地问候一下怎么老是与钱挂钩?”后来朋友把钱还给他了,但从此以后他们再没联系过。
在参与调查的受访者中。87.6%的人认为,如今社会,朋友已经成为一种工具了。交朋友都是有目的的,都是考虑到以后是否能提供帮助和价值。时下,饭局上谈判桌上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够朋友”。办不成事就“不够朋友”。朋友的工具化让“朋友”概念贬值,“朋友”的数量越来越多,质量却越来越差。以前所谓的“知己”,已经成为一个名词存入字典中了。
生活、工作环境的变化
让友谊“丢失”
杨雨参加工作快两年了,在这段时间里,她先后有过五段不同的工作经历,在这几个工作经历中,最长的一份持续了5个月。“其实我在工作中有一些关系很不错的同事,在一起的时候经常聊聊天,周末也会约出去一块儿玩。但是因为我经常换工作,走后跟他们的联系也就慢慢少了,到最后可能几个月都不会通一次电话,有的甚至就不联系了。”说起那些丢失的友谊时,杨雨显得有些无奈。
在参与调查的受访者中,64.8%的人认为,社会的流动性是造成朋友越来越少的原因,生活、工作环境的变化容易“丢 失”友谊。社会学专家也认为,现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频繁的工作变动已经使人类几千年来的以血缘、地缘为纽带的人际关系发生了动摇,人际关系变得复杂而不确定,影响了人们的进一步交往。
工作繁忙和生活压力
使人的交际减少
高华今年已经29岁了,却一直没有交女朋友,他的个人问题成了家里最头疼的事。然而高华却说:“不是我不愿意谈恋爱,而是根本没时间。平时上班都是朝九晚五的。晚上大都在家休息,到了周末还要忙着去充电,哪来的时间去跟女孩子培养感情呢?”
而在此次调查结果中,有58.9%的人认为,社会的压力也不可忽视,对于生活在都市中的年轻人来说,工作忙、压力大,根本无暇沟通和交流。社会学家认为。现在人们总是在不断地找工作,为工作而不断地超时工作。已经少有和熟人常见面常交流的机会,少了共同的语言,少了共同的志向。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很难在“熟人”,中产生朋友了。
网络交往的方式
容易造成情感疏离
“我简直不能想象,离开了手机和网络,我的生活会是个什么样子。”从事媒体工作的安妮每天都要接触很多人,但是她却把绝大部分的人际交往搬到了网络上进行,再不就是电话联系,因为她说这样可以省掉很多麻烦。今年刚大学毕业的苏洁对记者说:“遇到不开心的事,我宁愿上网向一个不认识的网友倾诉,也不愿意跟周围的人说,这让我比较有安全感。”
此次调查结果中有24.4%的人认为,网络交往方式容易造成情感疏离,也是朋友越来越少的主要原因。心理专家认为,由于工作和生活的不稳定、不确定造成的压力,人与人之间的防备心理越来越重,所以有时候人们宁愿选择陌生人作为自己的倾诉对象。
找不着“朋友”,似乎只是社会成员个人的私事;当大多数社会成员在为找不着“朋友”而焦虑时。就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社会问题。当社会成员一个个变得越来越孤独,越来越不合群,这个社会就会处于“亚健康”状态。
“朋友”稀缺
在生活中,我们会听到很多类似这样的抱怨:同学或者朋友要聚会了,可来的人永远都只是那么几个;周末想约个人一起吃饭,却不知道这电话该打给谁;同老公怄气了,想找个人倾诉一番,迈出家门,茫然不知该走向何方。与此同时这类的新闻也层出不穷:因为生活压力大、心里烦恼无法倾诉而得抑郁症的,因为缺少朋友患情感冷漠症而行凶的……
有专家认为,“朋友”的稀缺,折射出社会成员之间的交际环境已处于“亚健康”状态。
第一,“朋友”的稀缺导致心理焦虑。或许你感觉自己在事业上小有成功了,但请注意,你可能正在经历一次都市成功学的慢性中毒——你走路和吃饭的节奏越变越快;你一次又一次地不停按电梯按钮;你总抢别人未说完的话说;你总试图同时做两件以上的事情;你着迷于数字,成功以获益多少来衡量;你假期不知道干什么:你把新东方或疯狂英语当励志班;你把同事叫对手不叫朋友……到最后,你开始盲目相信效率就是金钱,患上时间强迫症的你,将掏出手机看时间变成每15分钟必然重复一次的习惯动作。城市越大,朋友越少。急功近利的你,深谙熟人社会的潜规则。却渐渐成为焦虑症的最佳候选人。
第二,“朋友”的稀缺让公共空间消失。在发生偶遇新朋友的剧情之前,我们先需要更多的公共空间,可更多的人仍在为安居之所而疲于奔命。这是都市交友的规划学悖论——你认为规划里的公共空间永远不够,又恨不得那块占据地利的空地建起座便宜房子;你幻想应该与邻居有一个邂逅的公共空间,却又恨不得你家再增添一个私密的房间。
第三,“朋友”的稀缺反映出越来越重的社会冷漠心理。在工作和生活不确定、不稳定的压力下,人与人之间的互防心理日益加重。现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找到一份好工作已经很不容易,再想奔个好职位,那就更难了。正是由于这种僧多粥少的局面,人们在争好工作好职位的过程中,各种正当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就难以避免。这也是很多同事之间、同行之间交往只适合于“点到为止”的重要原因。同时,现如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已经成了社会成员的一个为人处事的潜规则。在这样的只能“交往”不能“交心”、“关心”的环境里,是绝对不会出现真正的朋友的。社会成员间的诚信度不同程度地缺失,让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大打折扣。
现代工业文明的本质是个人成为机器的附件,所以现代人必然越来越疏离,以至于“精神朋友”“知己”这些字眼成了一个奢侈的向往。
物质时代,我们哪里找寻精神上的朋友?
上个世纪,诗人冯至说,他的寂寞像一条蛇,静静地,沉默不语。岁月沧桑,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寂寞有着无数个新版本,但不管式样如何,有一个东西却始终跟随我们,那就是,精神上的朋友成了时代的稀缺品。
所谓“精神上的朋友”,是指因特殊际遇而与自己达成心灵融合、亲密无间的人。这样的朋友关系超越了种种利益和义务的约束或支撑,如清茶般平淡,却又似醇酒般浓烈;彼此间知根知底,又有着很难被摧毁的信任。精神上的朋友其实已近似于“知己”了,自古以来就是一种稀缺品。所以《幽梦影》作者张潮说: “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恨”在此处为“遗憾”意)亚里士多德还发出过这样的感慨:“啊,我的朋友,没有一个是朋友!”在多情的中学时代感觉遍地是“知己”,对于鲁迅写给瞿秋白的那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不太明白,总以为他太过苛责了,现在看来,他说的是心里话。
即使不是以“知己”的高度来要求,可以谈谈闲天、说说空话,在精神层面上能够敞开心扉的朋友在今天也越来越寥落了。嘴巴里挂着的、名利场上混着的、名片夹里收着的、酒桌上喝着的“朋友”当然是更多了。但那些只能算是合作的伙伴、消费的玩伴、休闲的同伴。哪一天你忽然感到内心极其空旷、寂寞,翻开密密麻麻的通信录,却发现找不出一个人可以聊聊的时候,就会意识到,经常“聚”的人未必就是精神上的朋友。很多熟识的人,要么只有折冲樽俎的利害关联,要么就是说说车子房子的泛泛之交,却少有沦肌浃髓的思想交流和情感互通, “愁極竟无人可语”的境遇并不罕见。
忙碌的生活节奏逼着人们,放弃精神性清谈的可能性。精神本来就是需要细心照拂的东西。它甚至有些贵族化的气味,只有摆脱了疲于奔命的劳役,才有余裕与一二好友静坐品茗或围炉夜话,慢慢领略精神散发出来的芬芳。不论是谈学问、谈心性人生还是谈艺论美,都需要一个相对超越世俗的语境。马克思的这一名言并不陌生:“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美丽的景色都无动于衷。”周作人能够“在江村小屋里,靠玻璃窗,烘着白炭火钵,喝清茶,同朋友谈闲话”,因为他和身边的_一些人毕竟还称得上“准士大夫”。形成精神上的朋友需要的是“慢”而不是“快”,人与朋友相处时所感受到的也不是各种催迫和压力,而是一种缓慢的魅力。茶壶在“咕嘟咕嘟”地沸腾,没有电话,没有杂务,只有几个素心人,在分享着精神的趣味。就像“文火煨肥羊”,必须得有足够的“闲”,配以适当的火候,才能成其美味佳肴。
当然,也知道很多时候“忙”只是一个借口。真正令精神上的朋友如恐龙般绝迹的是心灵本身的粗糙化。如今的生活方式是不可能令人的精神世界得到充分发育的。比如,以前空闲下来时就会读读书,或者与朋友聊聊天,甚至游心妙境,澄怀观道,慢慢养成某种较为精致的情怀。今天的休闲方式越加多起来,却往往只是锁闭或磨钝人的精神感官。一个人待着可以看电视、玩游戏、上网,一帮人在一起可以吃饭泡吧唱卡拉OK,“精神”的禾苗很难得到必要的浇灌,心无清泉,灵台蒙尘。大家一起谈谈事情或物质话题倒还正常,如果有谁谈论文学艺术,谈真实的精神处境,那一定会引起众人侧目,不是“太酸”就是“太悖”。人都是有学习能力的,很快也就忌讳谈“精神”,开始热衷于自嘲和嘲讽了。所以,精神上的朋友无从寻觅,也许怪不得别人,试问自己是不是也凡心太炽,一片心田早已荒芜?孤掌难鸣,朋友的出现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相逢,只有彼此在精神上都有一个灵境,心魂里都有一片风景,才能找到相契相知的密码。
编辑 胡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