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是要有一个过程的。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其创新能力及个性品质的重要时期。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发展创新能力,是一线教育工作者当然的责任。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要从变革旧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策略入手,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创设质疑情境,鼓励主动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教师。日常教学中可经常看到: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大胆尝试,努力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同伴;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发现问题,大胆想象;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过去的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意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批判性质疑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进行批判性质疑就是不依赖已有的方法和答案,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而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判断,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它敢于摆脱习惯、权威等定势,打破传统、经验的束缚和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的理解与思维的发展。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语文教师不重视课文的题目研究,不静心品读文章的主题、内涵,怎么能把握好文章的突破口?好文章的精髓都集中在课题中——文眼,可以说,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课题是文章的切入点。在现今的语文教学形势下,整合固有教材、拓宽语文阅读的面是势在必行的。在这种形势下,笔者又一次尝试教学五年级上册《通往广场的路不只止一条》一文,可这一次让笔者记忆犹新。上课铃一响走进教室后,笔者说:“今天这节课只学走路,不上课。”学生们议论纷纷:“走路谁不会啊!”笔者又说:“既然你们都会走路,谁又能从中国步行到罗马去呢?”学生们一脸诧异。虽然只有简短的两句话,却把学生引入了思考,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两个问题的引导,让学生“自寻解决问题之路”。笔者霎时有些许兴奋,心中默许:“孩子们中终于有渐渐读懂我的知心人了。”“只要坚持实践,总有一天你们都会成为我的知心人。”由此可见,教师要不断呈现异彩纷呈的语言,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独立思维空间,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获得正确的评价、观点、意见或证据等,并做出自己的判断或决定。这样,势必大大有助于学生获取真知。
探究性质疑 遇事好问、勇于探索固然重要,但不能以此为目的、仅停留在获取初步探索的结果上,要培养学生对已明白的事物继续探究的习惯。只有永不满足,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在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品质。平常,经常会出现一些“中国式教育”的画面:“在家中孩子问什么家长答什么,在学校学生有问老师必答。”而笔者曾在一本书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中国留学生在美国进修哲学,教授上课,课后他不懂就问,可教授下课后转身就走,一言不发……”这就是美国式的教育。教师要针对学生已有的能力水平,利用儿童好奇的心理特点,充分运用教材中现有的材料将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继而提出探究性问题,这是学生创造个性的具体表现,教师理应倍加爱护和引导。
创设交流情境,鼓励集体合作
教学实践证明,小学生具有愿意与人交往、善于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机会,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更为开放的平台。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着闪光点,如果能把每个学生的闪光点都激发出来,那些光芒一定不亚于钻石。孩子都有爱表现的天性,但由于一部分孩子性格内敛、不善于表达或羞于启齿,所以笔者在班级中提出这样的口号“我能行!我很棒!”刚开始,学生不适应,虽勉为其难站起来了,但还是不敢说。这是笔者遇到的又一次挑战。这时,科学课叶老师说的一句话给了笔者灵感:“蚂蚁虽小,但是团结就有无限大的力量。”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有利于思维的拓展。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讨论、争论、辩论,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改变“喂养式教学”的格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们要创设多种形式、多种目标的交流情境,以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一问多解时交流学习 一问多解是培养学生横向发散思维的一种方式,是训练学生拓宽思路的有效手段,也是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途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最易出现一问多解的精彩局面。平时,学生们不爱做课后的思考题,都等下节课老师说了答案后再抄上。这样的习惯,是每位一线教师深有体会的难题。日复一日,进入中、高年级的孩子依赖性就会越来越严重,甚至有些孩子养成了只注重结果、不问过程的习惯。这样的情况还不是最严重的,再发展下去就是学生可能通过抄袭来完成作业。
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也请教过有经验的教师,同时也不断自我反思,但是仍然一直困扰着自己。随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调整,笔者终于开始改变了教学方法,让学生上台当小老师。不管谁能在课堂上主动的展示自我,不管讲得好与坏,笔者都会鼓励全班同学鼓掌祝贺,并且通过学生间互赠红星等方法来表示自己对同学的赞赏和支持。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的实践,全班同学都提高了做阅读思考题的兴趣,还有的题出现百花齐放、一题多解。这再一次验证了一个道理:“好学生都是夸出来的。”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与创造力有直接关系,它可以使学生思维灵活,思路开阔;而集中式思维则具有普遍性、稳定性、持久性的迁移效果,是学生掌握规律性知识的重要思维方式。因此,同学间的相互启发,思维由集中而发散,由发散而集中。在这一交替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灵活性都有所发展,能够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
突破难点时合作互动 陶行知先生说过:“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在课堂教学中,尤其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若能组织学生集体合作,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在合作中,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讨论和学习,其思维由集中而发散、又由发散而集中,促使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这样,同学之间相互弥补、相互借鉴、相互启发、相互点拨,形成了立体的、交互的思维网络,往往会产生“1 1>2”的效果;而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脑,更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有效方法。
创设想象情境,鼓励拓宽式思维
一位归国留学生曾说:“如果教师提出一个问题,10个中国学生的答案往往差不多;而在外国学生中,10个人或许能讲出20种不同的答案。”这个例子说明,我国的教育比较注重学生求同思维的培养,而忽视其求异品质的塑造。有研究认为:在人的生活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们应该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拓展。
在阅读中,学生借助语言材料在自己头脑中建立图像,并对图像进行选择加工,不断扩展思维的范围,把记忆系统中的信息进行重新组合、加工。如在教学《景阳冈》一文时,笔者借鉴了深圳名师赵志祥执教该课时的教学方法,紧紧抓住“打虎”二字,把学生引入到了“我就是武松,我正在打老虎”的境界。有了这种感觉,学生们学习起来就仿佛身临其境,教学效果凸显。从此,笔者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根据教材的语言材料设置疑点,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再造想象,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思维训练。
动物病理学教授贝弗里奇说:“独创性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之间的相似点,而原来以为这些对象或设想彼此没有关系。”这种使两个本不相干的概念相互接受的能力,一些心理学家称之为“遥远想象”能力,它是创造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让学生在两个看似无关的事物之间进行想象,如同给了学生一块驰骋的空间。
当然,要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仅停留在创设这些教学情境上还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具有创造性思维,注重创设宽松、民主、富于创造性的教学氛围;要尊重学生个体,注重抓住一切时机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要注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反应等,做出客观、公正、热情、诚恳的评价。只有教师在教学中真正树立了创新意识,学生的创造意识才能得以培养,个性创造才能得以弘扬。
创设质疑情境,鼓励主动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教师。日常教学中可经常看到: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大胆尝试,努力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同伴;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发现问题,大胆想象;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过去的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意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批判性质疑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进行批判性质疑就是不依赖已有的方法和答案,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而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判断,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它敢于摆脱习惯、权威等定势,打破传统、经验的束缚和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的理解与思维的发展。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语文教师不重视课文的题目研究,不静心品读文章的主题、内涵,怎么能把握好文章的突破口?好文章的精髓都集中在课题中——文眼,可以说,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课题是文章的切入点。在现今的语文教学形势下,整合固有教材、拓宽语文阅读的面是势在必行的。在这种形势下,笔者又一次尝试教学五年级上册《通往广场的路不只止一条》一文,可这一次让笔者记忆犹新。上课铃一响走进教室后,笔者说:“今天这节课只学走路,不上课。”学生们议论纷纷:“走路谁不会啊!”笔者又说:“既然你们都会走路,谁又能从中国步行到罗马去呢?”学生们一脸诧异。虽然只有简短的两句话,却把学生引入了思考,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两个问题的引导,让学生“自寻解决问题之路”。笔者霎时有些许兴奋,心中默许:“孩子们中终于有渐渐读懂我的知心人了。”“只要坚持实践,总有一天你们都会成为我的知心人。”由此可见,教师要不断呈现异彩纷呈的语言,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独立思维空间,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获得正确的评价、观点、意见或证据等,并做出自己的判断或决定。这样,势必大大有助于学生获取真知。
探究性质疑 遇事好问、勇于探索固然重要,但不能以此为目的、仅停留在获取初步探索的结果上,要培养学生对已明白的事物继续探究的习惯。只有永不满足,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在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品质。平常,经常会出现一些“中国式教育”的画面:“在家中孩子问什么家长答什么,在学校学生有问老师必答。”而笔者曾在一本书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中国留学生在美国进修哲学,教授上课,课后他不懂就问,可教授下课后转身就走,一言不发……”这就是美国式的教育。教师要针对学生已有的能力水平,利用儿童好奇的心理特点,充分运用教材中现有的材料将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继而提出探究性问题,这是学生创造个性的具体表现,教师理应倍加爱护和引导。
创设交流情境,鼓励集体合作
教学实践证明,小学生具有愿意与人交往、善于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机会,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更为开放的平台。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着闪光点,如果能把每个学生的闪光点都激发出来,那些光芒一定不亚于钻石。孩子都有爱表现的天性,但由于一部分孩子性格内敛、不善于表达或羞于启齿,所以笔者在班级中提出这样的口号“我能行!我很棒!”刚开始,学生不适应,虽勉为其难站起来了,但还是不敢说。这是笔者遇到的又一次挑战。这时,科学课叶老师说的一句话给了笔者灵感:“蚂蚁虽小,但是团结就有无限大的力量。”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有利于思维的拓展。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讨论、争论、辩论,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改变“喂养式教学”的格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们要创设多种形式、多种目标的交流情境,以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一问多解时交流学习 一问多解是培养学生横向发散思维的一种方式,是训练学生拓宽思路的有效手段,也是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途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最易出现一问多解的精彩局面。平时,学生们不爱做课后的思考题,都等下节课老师说了答案后再抄上。这样的习惯,是每位一线教师深有体会的难题。日复一日,进入中、高年级的孩子依赖性就会越来越严重,甚至有些孩子养成了只注重结果、不问过程的习惯。这样的情况还不是最严重的,再发展下去就是学生可能通过抄袭来完成作业。
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也请教过有经验的教师,同时也不断自我反思,但是仍然一直困扰着自己。随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调整,笔者终于开始改变了教学方法,让学生上台当小老师。不管谁能在课堂上主动的展示自我,不管讲得好与坏,笔者都会鼓励全班同学鼓掌祝贺,并且通过学生间互赠红星等方法来表示自己对同学的赞赏和支持。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的实践,全班同学都提高了做阅读思考题的兴趣,还有的题出现百花齐放、一题多解。这再一次验证了一个道理:“好学生都是夸出来的。”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与创造力有直接关系,它可以使学生思维灵活,思路开阔;而集中式思维则具有普遍性、稳定性、持久性的迁移效果,是学生掌握规律性知识的重要思维方式。因此,同学间的相互启发,思维由集中而发散,由发散而集中。在这一交替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灵活性都有所发展,能够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
突破难点时合作互动 陶行知先生说过:“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在课堂教学中,尤其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若能组织学生集体合作,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在合作中,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讨论和学习,其思维由集中而发散、又由发散而集中,促使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这样,同学之间相互弥补、相互借鉴、相互启发、相互点拨,形成了立体的、交互的思维网络,往往会产生“1 1>2”的效果;而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脑,更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有效方法。
创设想象情境,鼓励拓宽式思维
一位归国留学生曾说:“如果教师提出一个问题,10个中国学生的答案往往差不多;而在外国学生中,10个人或许能讲出20种不同的答案。”这个例子说明,我国的教育比较注重学生求同思维的培养,而忽视其求异品质的塑造。有研究认为:在人的生活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们应该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拓展。
在阅读中,学生借助语言材料在自己头脑中建立图像,并对图像进行选择加工,不断扩展思维的范围,把记忆系统中的信息进行重新组合、加工。如在教学《景阳冈》一文时,笔者借鉴了深圳名师赵志祥执教该课时的教学方法,紧紧抓住“打虎”二字,把学生引入到了“我就是武松,我正在打老虎”的境界。有了这种感觉,学生们学习起来就仿佛身临其境,教学效果凸显。从此,笔者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根据教材的语言材料设置疑点,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再造想象,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思维训练。
动物病理学教授贝弗里奇说:“独创性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之间的相似点,而原来以为这些对象或设想彼此没有关系。”这种使两个本不相干的概念相互接受的能力,一些心理学家称之为“遥远想象”能力,它是创造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让学生在两个看似无关的事物之间进行想象,如同给了学生一块驰骋的空间。
当然,要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仅停留在创设这些教学情境上还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具有创造性思维,注重创设宽松、民主、富于创造性的教学氛围;要尊重学生个体,注重抓住一切时机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要注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反应等,做出客观、公正、热情、诚恳的评价。只有教师在教学中真正树立了创新意识,学生的创造意识才能得以培养,个性创造才能得以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