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yingz4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俄国的近代教育是从彼得一世开始的,经过300多年的发展,高等教育世界领先,其作为我国的邻国,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好友,其教育发展的经验,对我国教育的发展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俄国近代教育 中心国民学校 《大学章程》
  翻开俄国的历史,教育一直在他的发展中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回顾俄国教育发展历程,其重视人才,重视教学,无论社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其都在改革的纲领中占有重要位置。其能取得在世界上如此辉煌的成就和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不得不感叹知识的力量和教育的重要。
  一、初级阶段
  俄国在彼得一世时期建立了近代教育体系。从那时起,俄国开始实行文化教育改革。改革破除了教育由东正教一手操办的局面,早前只有神职人员才能接受文化学习,其目的是让更多有文化的神职人员传播东正教,而贵族子弟大多没有学习文化的习惯。
  18世纪后期,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浪潮的影响力传递到了俄国,农奴制开始瓦解,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市民阶层兴起,沙皇政府被迫实施一些措施,满足市民阶层的需要,1786年颁布了《国民学校章程》,确定在每省城设立中心国民学校,下一级县城设立初级国民学校,如果中心学校不能满足省城的需要,则可以设立初级国民学校。1802年建立国民教育部。后又颁布了《国民教育暂行章程》和《大学附属学校章程》建立了1年制教区学校、2年制县立学校、4年制中学和大学组成的四级学制,并将全国分成六个大学区,莫斯科、喀山、哈尔科夫、圣彼得堡、维尔纽斯和多尔帕特。根据章程,在学区应设立一所大学,大学不仅要担负起教学职能外,还要承担管理本学区内一切学校的行政与教学工作的责任,根据新章程,将本来的初级国民中学改组为县立中学,将本来的中心国民学校改组为中学。
  二、挫折与发展阶段
  上述章程让教育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姿态,让教育走到平民身边,促进了19世纪初俄国教育的快速发展。但良好势头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高等教育就被沙皇监管。高校权力受到削弱,政府直接干预大学的内政。尼古拉一世于1835年发布了新的《大学章程》,彻底取消了大学领导各级学校的权利,大学自由的权利被剥夺,强调教育的目的是效忠君主。这样,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19世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政坛风云变幻,这对俄国也产生了影响。俄国废除了农奴制,六十年代又颁布了一系列教育法规,国家这次把重点放在初等教育上。初等教育在政策的支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在60年代政治风云的浪潮里,女子中等教育和大学教育也得到了发展。国家颁布了《国民教育部女子学校章程》,六年的修业年限被缩短为三年。大学通过1863年的《大学章程》,获得了更多自治权,教授们获得了在学术方面更多的自由。大学只是受政府监督,而内务不再被干预,从而构建了学术自由的环境。为了满足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需求,国家增加创建技术学院和大学的资金。在俄教育中心的综合性大学和高等技术学院,高等农业院校,师范院校围绕着章程与对方相得益彰,这为俄国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之后俄国屹立于世界之林提供了重要的后备力量。由此,俄国高等教育进入发展阶段。
  三、巩固阶段
  十月革命胜利之后,新的苏维埃政权对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调节。为了促进高等教育教师的发展,在大学成立了研究生院和建立红色教授大学。同时工人和农民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可能,全国所有高等学校都附有工农速成学校。在实施多年的改革和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后,其适度增加学校建设队伍,为高校快速发展奠定了牢固根基。
  在1928年7月,苏联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逐步确立以工科院校为主体的专业学校制度。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同时苏共派遣大批党员团员到高等学校进行学习。普及义务教育的实施和中学网的扩大,提出大力发展师范教育的任务,于30年代建立了师范教育体系。
  四、鼎盛阶段
  美苏争雄时期,高等教育努力扩展教学范畴,逐渐完善教育结构,提高教学质量。自20世纪50年代,苏联政府发出通知,要求全部高校建立函授教育部和专职夜校。20世纪60年代,在高等教育苏联接纳本业之外的学生占总额的59%。其他附属机构的范畴也迅速扩张。20世纪70年代,国家进行逐步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高校逐步实现招生具有自主权,教学和科研具有自主权,设置专业具有自主权,教学计划和修订课程和自主选择课本具有自主权,国际交流与开诚布公的合作也具有自主权。高等教育有了自主权才能蓬勃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更加紧密地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相联系,拓宽高等教育办学经费的渠道,以解决大学经费不足的问题。
  俄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过程是曲折的。当改革采取的措施推动了教育发展之后,保守势力就会对教育的发展进行阻挠,因此俄国的教育是在前进三步又倒退两步的过程中发展的。并且每次进行的教育改革都是自上而下进行的,都是上层阶级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而做出的妥协和让步。从18世纪,彼得大帝的“西化”到19世纪沙皇政府的“西方异化”,从20世纪开始,苏联的“西方反对”:自主发展的俄罗斯和西方之间的大学教学思想饱受争议,再到21世纪的俄罗斯标准“亲近西方”。我们应该正确看待西方的文化,同时正确看待传统文化,取精去糟,以便让高等教育的制度得到革新,促进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海峰,史静寰.高等教育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周光礼.俄罗斯走上高等教育强国的历程及其经验[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02.
  [3]贺庆国,等.外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4]薛天祥.研究生教育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卡芬乌兹,等.王忠,等译.彼得一世改革(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6]叶柳金,著.张天恩译.苏联高等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7]潘克拉托娃,主编.苏联通史(二、三卷)[M].人民出版社,1954.
  [8]顾明远.世界教育大系——苏俄教育[M].吉林出版社,2000.
其他文献
教师,应有教师的精神气儿,这股精神气儿就是师魂。笔者作为一名从事军校职业技术教育教师,所理解的师魂就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的精神,有流血流汗不流泪的气魄,能为了军校职业技术教育事业奋斗终生献出教师全部的青春和生命。  如何在军校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中展现教师的师魂呢?铸造军校职业技术教育的师魂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要热爱本职,为人师表;二要精通业务,不断进取;三要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四要
摘 要: 在职业技术学院语文教学中,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必须正视当前高职语文教学存在的不足,并对职业能力的内涵有基本认识,从而更好地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职业技术学院 语文教学 教学改革  职业技术学院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学校,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近期实施的一种职业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毕业是立即就步入社会进行实际工作的。人与人之间,语言沟通非常重要,对
摘 要:随着国内外对包装机械需求的不断增加,包装机械行业被列入国家重点发展产业。选取河北东光作为调研点,通过对该地包装机械行业的实地调查,分析包装机械行业现状、前景趋势,并对其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包装机械;特点;趋势;建议  一、现状分析  包装机械产业在我国起步较晚,至1980年尚未形成工业体系。改革开放后,伴随着社会对包装机械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政府的重视与扶持,我国包装机械行业发展驶入“
摘 要: 师德建设贯穿于高职教育的方方面面。教师应诚信立教,热爱教育事业;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是师德的新发展;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师德建设 原则  一、引言  教师不仅要勤于教学,还要以德立教,身先示范,以身作则。一个具有优良师德的教师会对学生无声滋润,春风化雨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建设国家开放大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学校工作重点和永恒的主题。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内涵建设的核心,是学校基本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1]。然而,现在国开体系中绝大部分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低、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模式老旧,教师能力的发展成为国开师资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  1.专业知识的更新  从教师的工作性质来看,教师必须具有更高的知识水平和更科学的知识结构,以及更广博的社会阅历。只有具备
摘 要: 数学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不仅应用于各个行业,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高中阶段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都有着重大的变化,高中数学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辅助他们思维的发展,教材是否符合他们的认知结构,是非常重要的,国家对于教材改革非常重视,全国各地有多个教材版本,使用较广的是人教A版,本文从教材结构、教材内容两方面从心理学角度探讨人教A版必修五册书的编写。  关键词: 新课标 高中数学 教材编写 心理
摘 要: 文章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在严格遵守原文的前提下,对《水浒传》中所谓“淫妇”——潘金莲性格的形成进行探究,考究其生活环境及周围各种人物造成的情境对她性格的影响,促使其形象立体化,超越类型化,从而达到对潘金莲的接近正确的理解。  关键词: 潘金莲 立体化性格 形成  历来,《水浒传》中的潘金莲都被定型为“淫妇”形象,以至于金圣叹在点评武松残忍杀嫂时都持赞叹口吻,但熟读作品的读者都知潘金莲曾拒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