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中视影视与西安影视合拍的《激情燃烧的岁月Ⅲ——国脉》是一部展现新中国西部铁路建设的史诗般的作品,讲述的是1949年至1982年期间,我国西部铁路建设者们的感人故事,全剧以浓重的浪漫主义手法生动地描绘出以耿震山、耿西北、姬心丹为代表的铁路家庭三辈人之间的离离合合,表现了夫妻情,同志情、兄弟情、儿女情,故事真实、人物质朴,歌颂了西部铁路建设者们勇于奉献和敢于牺牲的伟大精神,真实细腻地展示了他们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与《激情燃烧的岁月》、《激情燃烧的岁月Ⅱ》一样,本剧同样是闪耀着民族之光、军魂之光和人性之光的主旋律现实主义作品。
题材新颖:西部铁路建设史
《国脉》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电视剧,编剧刘跃军,也是耿西北的扮演者,他出生在铁路家庭,从小耳闻目睹的都是铁路工人的事。他最初只是想写一部关于铁路工人的剧献给父母,但在创作过程中,有一种责任感在心中越来越强烈,西部铁路建设的历史竟然代表着我们共和国的发展史,而在共和国的发展建设中,在那样艰苦的岁月中,那些普通的铁路工人,是用血泪和生命建设着国家的铁路。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只知道铁路就是国家的大动脉,他们对铁路充满了热爱。剧本一诞生就吸引了一批影视精英的注意力,主创阵容非常强大:“金鸡奖”最佳摄像师蔡抒南,美术杨宝成、录音关键等纷纷加盟剧组。演员的确定依然延续了前两部《激情》的特点,用有实力的和有特色的。该剧年代跨度大,主演也很多,每个演员的戏都很重。演员虽然都不是大腕,但他们都是常年在荧屏上历练的30岁左右的实力派演员。
场面宏大:跨越三代风雨人生
《国脉》是一部“内容大片”,不仅有室内的情感戏,还有铁路建设中钻山洞、塌方等宏大的场面戏,节奏快,情节极致,人物感情饱满,每集戏都设置有情感冲突,这些戏都能强烈吸引观众眼球,这是一部有震撼力的作品。《国脉》最好看的是人物命运的变化和家庭情感的交织,剧中这些人都是那个时代的普通铁路工人,他们在饱经历史的风雨变迁之后,不管多么艰难、多么痛苦,他们仍对国家的铁路建设充满热情。这种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精神,主创人员被他们的这种精神所感动,相信电视观众也会被感动。《国脉》受人关注的原因,依然脱不开《激情》的影响,虽然导演安战军并没有看过《激情》系列的前两部,但是却完全摆脱了前面的约束,他表示会努力把它拍成经典,不敢说顶尖,但绝对会是一流,争取让它成为央视的重点剧目,让更多的电视观众欣赏它。
《国脉》开机的戏是在河北怀来卧牛山影视基地。开拍前半个月,演员们就开始了“封闭式”集训,每天排戏,仿佛又回到了校园时代,创作状态非常好,而且越挖掘越觉得剧中人物有深度。剧组在北京拍摄一个月后,转战青海又拍摄了两个月。青海的拍摄条件相当艰苦,演员还要克服高原反应。为了演好这部戏,所有的演员每天都自发爬山,为的是锻炼好身体,以便完成电视剧的拍摄。
在开机前两个月中,拍摄的难题很多,最大的挑战是演员的造型与场面,因为这是跨越三代的故事,剧中人物要从青年演到老年,对形象的把握具有难度,每个人的造型都非常严格,而化妆方面就是一个难关。另一方面,《国脉》从上世纪50年代一直跨越到现在,相隔50多年的时间,营造这种逝去岁月的氛围是很困难的,不仅有战争场面,还有铁道兵建造兰青线、青藏线等宏大的场面戏。在各部分戏的拍摄过程中,为了表现铁道兵建造铁路的逼真场面,剧组人员尽一切力量做到了最好。
风格特立:学习美国《兄弟连》
在拍摄风格上,《国脉》完全脱离了前两部“温情脉脉”的感觉,而是以冷竣、严酷感取胜。安战军说:“《激情》第一部主要是以家庭为背景,而第三部除了这种亲情外,还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历史事件做依托,内涵更为饱满。因为全剧是表现耿震山、耿西北、姬心丹等为代表的铁路家庭三辈人,在那个硝烟四起的时代却对国家的铁路建设充满着火一样的热情,那种激情与当年美国人开发西部时是一样的。美国拍了很多这种题材的作品,我们有许多生动鲜活的事迹却没有人去表现,我希望能拍出像美国西部片的那种感觉。”安战军在拍摄前看了《兄弟连》,他认为《国脉》的节奏与场面都应该借鉴《兄弟连》的优长之处,全剧要讲究整体氛围,打造出一种“浴血奋战”的激情美。
“我不期望这部戏能有轰动效果,只要能让观众爱看并有所感悟,有所启迪足矣。”
剧情丰满:精心打造平民英雄
《国脉》与《激情》前两部一样,都是西安影视和中视影视投资,所以该剧也以“激情”命名,但是安战军表示该剧并不需要借《激情》系列来炒作,它是一个完全独立的故事。“我看好这部剧是因为西部铁路建设题材是冷门,我喜欢不断尝试。”《激情燃烧的岁月》是在默默无闻中火起来的,当时起用了知名度不高的孙海英做男一号,但是投资方还是没有忘记找到知名度高的吕丽萍给孙海英做“绿叶”。用演员的知名度带动影视剧的知名度和收视率,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但是《国脉》剧中起用的都是名不见经传的演员:冯国庆、刘跃军、涂凌、郭东文、郭铁成、郭晓晓……还就是郭铁成扮演过的《刘老根》中的“二奎”给人印象颇深。对于这样“朴素”的阵容,导演也有自己的考虑:“这是为了增加电视剧的可信度。《国脉》塑造的是平民英雄,而一张偶像面孔很可能会失去拍摄这部剧的意义。”制片人马建安也认为,新面孔其实有利于形象塑造。他拍戏有一个原则,演员就是要选用最适合的人,“这部戏我们投资很大,不是用不起大牌,但是现在这些演员都很适合角色,演好了就会有收视率。”前两部《激情》的成功也证明并不是一定要用名演员才行。而且《国脉》更注重一个群体的描写,在此之前没人写过铁道兵的故事。
马建安自信地表示,《国脉》不会愧对“激情燃烧的岁月”,作为“激情系列剧”的“总策划人”,他比任何人都注重这个品牌,“这是一部叫人热血沸腾的片子,所有看过剧本的人都有同感,它注定会是一部顶尖的作品。”
演技精彩:演员来《国脉》经受考验
主演冯国庆在剧中扮演耿震山,也是戏份最多的演员。他说:“演了这么多年的戏,也碰到过好剧本,但像这部剧把人物命运写得如此深刻的还是头一回。安战军是非常优秀的专业导演,他对演员要求很高。90%的戏是一口气拍完的,非常流畅自然。这对演员的表演是个考验,有些演员刚开始还有些不适应,戏拍了一个多月,演员们才逐渐习惯导演的拍摄风格,每拍完一个长镜头,现场的工作人员都会高兴得鼓掌庆祝。”
刘跃军兴奋地说:“我们剧中的演员就像接受老师考试一样,表演稍差的演员压力都很大,我们在别的电视剧剧组从未体验过这样的拍摄方式。有一场戏我演的是为耿震山做面片,导演喊开始,我就开始揪面片儿,从开始做一直到我给他端到手里,都是一个镜头拍下来的。我们还要边做边说,甚至还要吵。这样的表演在我们这个戏里太多了。”剧组的工作人员透露,来串戏的演员一进组都先傻眼,因为这样的拍摄就像在舞台上演话剧,每个演员都要对角色非常熟悉,才能一气拍完,哪个演员打个“绊”,都得重新来过,所以刚来的演员一见安导的架式都备感压力。
女演员涂凌在剧中出演的重要角色需要从20岁演到58岁,“剧中人物年龄跨度大,对我是一个十足的考验,记忆最深刻的是在青海拍摄的一场误陷沼泽地的戏。傍晚我在雨中狂奔,不小心落入沼泽地。沼泽地里引入的是青海湖的湖水,跳下去才知道掉进水中的感觉就象钢针刺骨一样痛苦。三个多小时的反复拍摄,我感觉快窒息了,但还是支撑自己演下去,导演没喊停,我也绝不能喊停。出来后全身都是青紫色的,人也说不出话来。当时真有一种人在边缘的感觉,甚至害怕自己会死掉……”
虽说拍戏很艰苦,但涂凌还是觉得非常愉快。她说《国脉》拍摄手法基本都是用长镜头,就像话剧一样,所有的外景几乎都是在青海拍的,场面很壮观,演员们真实、自然的表演也很到位,相信这部剧的反响会很不错。
题材新颖:西部铁路建设史
《国脉》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电视剧,编剧刘跃军,也是耿西北的扮演者,他出生在铁路家庭,从小耳闻目睹的都是铁路工人的事。他最初只是想写一部关于铁路工人的剧献给父母,但在创作过程中,有一种责任感在心中越来越强烈,西部铁路建设的历史竟然代表着我们共和国的发展史,而在共和国的发展建设中,在那样艰苦的岁月中,那些普通的铁路工人,是用血泪和生命建设着国家的铁路。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只知道铁路就是国家的大动脉,他们对铁路充满了热爱。剧本一诞生就吸引了一批影视精英的注意力,主创阵容非常强大:“金鸡奖”最佳摄像师蔡抒南,美术杨宝成、录音关键等纷纷加盟剧组。演员的确定依然延续了前两部《激情》的特点,用有实力的和有特色的。该剧年代跨度大,主演也很多,每个演员的戏都很重。演员虽然都不是大腕,但他们都是常年在荧屏上历练的30岁左右的实力派演员。
场面宏大:跨越三代风雨人生
《国脉》是一部“内容大片”,不仅有室内的情感戏,还有铁路建设中钻山洞、塌方等宏大的场面戏,节奏快,情节极致,人物感情饱满,每集戏都设置有情感冲突,这些戏都能强烈吸引观众眼球,这是一部有震撼力的作品。《国脉》最好看的是人物命运的变化和家庭情感的交织,剧中这些人都是那个时代的普通铁路工人,他们在饱经历史的风雨变迁之后,不管多么艰难、多么痛苦,他们仍对国家的铁路建设充满热情。这种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精神,主创人员被他们的这种精神所感动,相信电视观众也会被感动。《国脉》受人关注的原因,依然脱不开《激情》的影响,虽然导演安战军并没有看过《激情》系列的前两部,但是却完全摆脱了前面的约束,他表示会努力把它拍成经典,不敢说顶尖,但绝对会是一流,争取让它成为央视的重点剧目,让更多的电视观众欣赏它。
《国脉》开机的戏是在河北怀来卧牛山影视基地。开拍前半个月,演员们就开始了“封闭式”集训,每天排戏,仿佛又回到了校园时代,创作状态非常好,而且越挖掘越觉得剧中人物有深度。剧组在北京拍摄一个月后,转战青海又拍摄了两个月。青海的拍摄条件相当艰苦,演员还要克服高原反应。为了演好这部戏,所有的演员每天都自发爬山,为的是锻炼好身体,以便完成电视剧的拍摄。
在开机前两个月中,拍摄的难题很多,最大的挑战是演员的造型与场面,因为这是跨越三代的故事,剧中人物要从青年演到老年,对形象的把握具有难度,每个人的造型都非常严格,而化妆方面就是一个难关。另一方面,《国脉》从上世纪50年代一直跨越到现在,相隔50多年的时间,营造这种逝去岁月的氛围是很困难的,不仅有战争场面,还有铁道兵建造兰青线、青藏线等宏大的场面戏。在各部分戏的拍摄过程中,为了表现铁道兵建造铁路的逼真场面,剧组人员尽一切力量做到了最好。
风格特立:学习美国《兄弟连》
在拍摄风格上,《国脉》完全脱离了前两部“温情脉脉”的感觉,而是以冷竣、严酷感取胜。安战军说:“《激情》第一部主要是以家庭为背景,而第三部除了这种亲情外,还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历史事件做依托,内涵更为饱满。因为全剧是表现耿震山、耿西北、姬心丹等为代表的铁路家庭三辈人,在那个硝烟四起的时代却对国家的铁路建设充满着火一样的热情,那种激情与当年美国人开发西部时是一样的。美国拍了很多这种题材的作品,我们有许多生动鲜活的事迹却没有人去表现,我希望能拍出像美国西部片的那种感觉。”安战军在拍摄前看了《兄弟连》,他认为《国脉》的节奏与场面都应该借鉴《兄弟连》的优长之处,全剧要讲究整体氛围,打造出一种“浴血奋战”的激情美。
“我不期望这部戏能有轰动效果,只要能让观众爱看并有所感悟,有所启迪足矣。”
剧情丰满:精心打造平民英雄
《国脉》与《激情》前两部一样,都是西安影视和中视影视投资,所以该剧也以“激情”命名,但是安战军表示该剧并不需要借《激情》系列来炒作,它是一个完全独立的故事。“我看好这部剧是因为西部铁路建设题材是冷门,我喜欢不断尝试。”《激情燃烧的岁月》是在默默无闻中火起来的,当时起用了知名度不高的孙海英做男一号,但是投资方还是没有忘记找到知名度高的吕丽萍给孙海英做“绿叶”。用演员的知名度带动影视剧的知名度和收视率,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但是《国脉》剧中起用的都是名不见经传的演员:冯国庆、刘跃军、涂凌、郭东文、郭铁成、郭晓晓……还就是郭铁成扮演过的《刘老根》中的“二奎”给人印象颇深。对于这样“朴素”的阵容,导演也有自己的考虑:“这是为了增加电视剧的可信度。《国脉》塑造的是平民英雄,而一张偶像面孔很可能会失去拍摄这部剧的意义。”制片人马建安也认为,新面孔其实有利于形象塑造。他拍戏有一个原则,演员就是要选用最适合的人,“这部戏我们投资很大,不是用不起大牌,但是现在这些演员都很适合角色,演好了就会有收视率。”前两部《激情》的成功也证明并不是一定要用名演员才行。而且《国脉》更注重一个群体的描写,在此之前没人写过铁道兵的故事。
马建安自信地表示,《国脉》不会愧对“激情燃烧的岁月”,作为“激情系列剧”的“总策划人”,他比任何人都注重这个品牌,“这是一部叫人热血沸腾的片子,所有看过剧本的人都有同感,它注定会是一部顶尖的作品。”
演技精彩:演员来《国脉》经受考验
主演冯国庆在剧中扮演耿震山,也是戏份最多的演员。他说:“演了这么多年的戏,也碰到过好剧本,但像这部剧把人物命运写得如此深刻的还是头一回。安战军是非常优秀的专业导演,他对演员要求很高。90%的戏是一口气拍完的,非常流畅自然。这对演员的表演是个考验,有些演员刚开始还有些不适应,戏拍了一个多月,演员们才逐渐习惯导演的拍摄风格,每拍完一个长镜头,现场的工作人员都会高兴得鼓掌庆祝。”
刘跃军兴奋地说:“我们剧中的演员就像接受老师考试一样,表演稍差的演员压力都很大,我们在别的电视剧剧组从未体验过这样的拍摄方式。有一场戏我演的是为耿震山做面片,导演喊开始,我就开始揪面片儿,从开始做一直到我给他端到手里,都是一个镜头拍下来的。我们还要边做边说,甚至还要吵。这样的表演在我们这个戏里太多了。”剧组的工作人员透露,来串戏的演员一进组都先傻眼,因为这样的拍摄就像在舞台上演话剧,每个演员都要对角色非常熟悉,才能一气拍完,哪个演员打个“绊”,都得重新来过,所以刚来的演员一见安导的架式都备感压力。
女演员涂凌在剧中出演的重要角色需要从20岁演到58岁,“剧中人物年龄跨度大,对我是一个十足的考验,记忆最深刻的是在青海拍摄的一场误陷沼泽地的戏。傍晚我在雨中狂奔,不小心落入沼泽地。沼泽地里引入的是青海湖的湖水,跳下去才知道掉进水中的感觉就象钢针刺骨一样痛苦。三个多小时的反复拍摄,我感觉快窒息了,但还是支撑自己演下去,导演没喊停,我也绝不能喊停。出来后全身都是青紫色的,人也说不出话来。当时真有一种人在边缘的感觉,甚至害怕自己会死掉……”
虽说拍戏很艰苦,但涂凌还是觉得非常愉快。她说《国脉》拍摄手法基本都是用长镜头,就像话剧一样,所有的外景几乎都是在青海拍的,场面很壮观,演员们真实、自然的表演也很到位,相信这部剧的反响会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