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脂肪变发生的因素

来源 :中国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p88_d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临床特征并探讨影响其发生肝细胞脂肪变性的临床因素。方法将262例经肝活检证实的CHB患者根据其是否发生肝脂肪变分为脂肪变组和无脂肪变组,记录人口学资料,同时行血清生物化学、铁蛋白以及病毒学指标检测。结果脂肪变组CHB患者年龄、体重、BMI和铁蛋白(FERR)较无脂肪变组明显增高,差异具有显著性,但两组间收缩压、舒张压、身高、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HBsAg和HBV-DNA差异无显著性。脂肪变组CHB患者男性比率明显高于无脂肪变组,而两组间HBeAg阳性率、基因B型/C型比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差异无显著性。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身高、体重、BMI、ALT、FERR与CHB患者肝细胞脂肪变发生明显相关。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仅有性别、年龄和BMI与CHB患者肝细胞脂肪变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发生肝细胞脂肪变的CHB患者年龄、体重、BMI和FERR明显增高,且以男性多见。男性、年龄和BMI是评估CHB患者发生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可靠指标。
其他文献
在新课改背景下,要体现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导学案的编写是重要环节。文章围绕高中历史导学的编写展开论述,以期共同提高,不断进步。
目的观察中药药线对口引流法在治疗复杂性肛瘘术后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采用中药药线对口引流法,对照组30例采用
本文从大量群体性事件的经验资料中提炼出网络助燃理论:一方面,网络及其人际传播对集体行为的发生起到组织动员和情绪感染的内部助燃作用,即将集体行为发生的条件和资源不断
目的:探索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在微生物检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05级高职检验班的微生物检验教学中,进行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教学法和传统实验教学法的对比教学实验。结果
葡萄自然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微生物对葡萄酒的感官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利用不同培养基对样品中的酵母菌、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梯度稀释法、划线纯化总共分离纯化得到酵母菌4
论文针对目前研究所存在的不足,采用全国12城市1786名在职青年的调查数据,探讨了在职青年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关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青年独生子女与同龄非独生子女在与父
从太子参[Pseudotellaria heterophylla(Miq.)Pax ex Pax et(Hoffm)]中分离出一种新化合物,用IR,FAB-MS,1H-1H COSY,13C-1H COSY光谱以及化学方法鉴定其结构为:3-O-β-D-葡萄糖醛
背景: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建立理想的多囊卵巢综合征骨骼肌胰岛素抵抗动物模型是研究该疾病的基础。目的:探讨建立较为理想的多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因特网技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程度全面加深,网络信息技术开始急速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同样,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在史学研究中得到
传统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是验证式的知识传输过程,不利于学生对基本技能的掌握。探索与科研相结合的综合设计性实验,对学生掌握知识以及培养创新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通过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