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话会,顾名思义,当然离不开茶和话,逢年过节,大家围桌而坐,把盏品茗,借茶引话,以茶引话,谈笑风生,其乐融融。
茶话会,是一种以清茶和茶点接待客人的集会,源自于古代的茶宴、茶会。
茶宴的正式出现是在唐代,大型的茶宴以顾渚山举办的最为有名。顾渚山位于湖州和常州的交界处,湖州产紫笋茶,常州产阳羡茶,当时都是作为贡品进献皇帝享用的,所以务求茶的色、香、味、形都要精、善、美。每到早春制茶之时,两州刺史都要顾渚山寺监制,并邀请当地社会名流共同品茶,这样就形成了每年_度的茶宴。白居易有一首诗就描述了当时的盛况:“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合作一家春。青蛾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
诗的前六句是写当时茶宴的盛况,而后两句是叙述自己因生病不能莅临盛会,感到无限惆怅。
唐代素有“诗国”的美称。唐诗的丰富和灿烂,其所达到的高度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自古文人多爱茶”,文人学士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也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最为人熟知和激赏的莫过于中唐诗人卢仝的《七碗茶诗》(全名为《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堪称千古绝唱:“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此诗在众多的茶诗中非常有名,乃至使人,谈到饮茶,即联想到卢仝描述的七碗神境。
茶会,是旧时文人约见朋友吟诗作赋,切磋茶艺的一种集会。在唐代,茶会成为一时风尚,文人学士相聚庭院,举行茶会,饮茶赋诗。据《茶事拾遗》载云: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钱起,喜欢以茶会友,赋诗作词,他写过不少有关茶会的诗篇,如:“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诗人淋漓尽致地写出了竹下茶会的妙趣。
钱起还有一首《过长孙宅与朗上人茶会》诗云:“偶与息心侣,忘归才子家。玄谈兼藻思,绿茗代榴花。岸帻看云卷,含毫任景斜。松乔若逢此,不复醉流霞。”
到了宋代,茶会之风更盛。宋徽宗赵佶是一代风流皇帝,书画皆精,养生有术,精通茶道,并著有《大观茶论》,常常举行茶会,宴请群臣,亲自动手烹煮。宣和二年十二月的某天,宋徽宗请文武大臣和亲王们在延福宫参加茶会,徽宗让内侍取来茶具,亲手注汤击沸,“少顷,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淡月”。然后赐予群臣,众大臣喝了当今皇上亲自烹制的好茶,感恩涕零,一个个“三呼万岁”。此后,茶会传至民间,便逐渐演变成如今的茶话会形式。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一生爱茶如命,有一次,参加友人的茶会,品尝了武夷岩茶,顿时心旷神怡,飘飘欲仙,诗兴大发,当即赋诗云:“仙山灵雨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陵春。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此诗格调清新,下笔飘逸,可谓匠心独特,浑然天成,生动而独特地抒发了对茶的品性的赞美之情,提出了“佳茗似佳人”的动人妙论,可谓浪漫至极。
元代饮茶之风也很盛行,元代诗人耶律楚材爱茶成癖。一次,应友人之邀,赴会品茶,吟诗一首:“啜罢江南一碗茶,枯肠历历走雷车。黄金小碾飞琼雪,碧玉深瓯点雪芽。笔阵陈兵诗思奔,睡魔卷甲梦魂赊。精神爽逸无余事,卧看残阳补断霞。”
作者将他品茶后的精神信增,净化灵魂,诗如泉涌等刻画得惟妙惟肖。
明代茶会也长盛不衰,文人士大夫注重饮茶意境,出现了一种继往开来的新趋势。一是更加忘情于大自然,如《十七日锦屏山下谢城中张孙二君惠茶》的诗中说:“山似援蓝波似染,游心一向难拘捡。仍携二友所分茶,每到烟岚深处点。”二是把名山大川,自然风光通过书画表现出来,同诗词歌舞一起引入和普及到茶会活动之中。
清代茶会的形式就更多了。据史料载称:“上自朝廷宴会,下至接待宾客,皆先以茶代酒。”清代皇宫内及一般旗人,喜欢“熬茶”,即成茶末煎煮而成的茶,供宫内享用和款待外国使节。若是逢年过节,便举行大型茶宴或茶话会来招待群臣和使节。
清代乾隆皇帝一生嗜茶如命,也是一位品茶行家,对名茶,水质和茶具颇有研究。他在位60年,政局稳定,经济繁荣,享年八十九岁。这与他长期饮茶以至延年益寿也有一定的关系。乾隆85岁让位于嘉庆时,有位老臣惋惜他引退让位之举,奏道:“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捋了捋银须,笑着说:“君不可一日无茶矣。”上有所为,下有所效,饮茶风尚很快普及民间,达到了“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的程度。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也是爱茶如痴,手不离壶,有空则饮。一次,在友人邀请参加的新春茶会上,他即兴题了一幅茶联:“得与天下同其乐,不可一日无此君。”楹联中14个字,没有一个茶字,可是却有“此地无茶胜有茶”的感觉,读之令人叫绝。
随着社会的发展,古代的茶宴,茶会演变成为今天的茶话会。如今,茶话会既不如古代茶宴、茶会那样豪华隆重,也不像日本“茶道”那样有一套严格的礼仪和规则,但集会品茗,互相交流茶艺,发表各种见解等内容被保留下来,更体现出“廉、美、和、敬”中国茶德的四字守则,使茶文化精神内涵得到了升华。
现今,茶话会形式多种多样,内容广泛,在茶话会上,看茶是必备之物。但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地饮茶习惯不同,所用的香茶也就各有所异。如浙江、安徽、江苏等地,喜欢饮用绿茶,如龙井、黄山毛峰、碧螺春等;河南、湖南、云南等地,喜欢饮用信阳毛尖、君山银针、普洱茶等;广东人则喜欢饮用红茶,如六堡茶,祁门红茶等;福建和广东潮汕一带,人们喜饮乌龙茶,铁观音茶,善饮“功夫茶”;北方人喜欢饮花茶,尤其是看重茉莉花茶;内蒙古人、新疆人喜饮红茶和奶茶;西藏人则喜饮用酥油茶……除香茗之外,茶话会上还备有时鲜果品,精美糕点及各种糖果。在湖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川、广东、云南等地,举行新春茶话会时,还在茶中放几颗橄榄或3个茶叶蛋,称之为“元宝茶”,讨个吉利;或在茶中放几块金桔饼,称为“金元茶”,图个好彩头;有的地方还在茶中配以蜂蜜或白糖,谓之“甜茶”,寓意生活越过越甜蜜。
由于各地习俗不同,茶话会选用的茶具也各不相同。北方人喜用大瓷壶泡茶或用有盖瓷杯直接泡饮花茶;四川人喜用盖碗茶,一手捧茶托,一手拿茶盖,既可保持茶香,又可观赏茶色;福建人爱饮乌龙茶,爱用“烹茶四宝”——潮汕风炉,玉书,孟臣罐,若琛瓯,用来品香玩味;浙江一带讲究品茶艺术,多选用玻璃茶杯,欣赏绿茶形、色之美。
如今,茶话会在我国广泛盛行,小如结婚典礼、商贸洽谈、迎宾送友、学术讨论、文艺座谈等,大如商谈国家大事、招待各国使节、新春团拜,一般都采取茶话会的形式。特别是在新春佳节之时,政府机关和群众团体,多采用这种既节俭简单,又欢快热闹的茶话会,有时还举行一些文娱活动,谈笑风生,盛况空前。
茶话会是国人喜爱的古老而又年轻的集会形式,既简便隆重,又轻松欢快,为人们的生活平添几分情趣。
【编辑:修远】
茶话会,是一种以清茶和茶点接待客人的集会,源自于古代的茶宴、茶会。
茶宴的正式出现是在唐代,大型的茶宴以顾渚山举办的最为有名。顾渚山位于湖州和常州的交界处,湖州产紫笋茶,常州产阳羡茶,当时都是作为贡品进献皇帝享用的,所以务求茶的色、香、味、形都要精、善、美。每到早春制茶之时,两州刺史都要顾渚山寺监制,并邀请当地社会名流共同品茶,这样就形成了每年_度的茶宴。白居易有一首诗就描述了当时的盛况:“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合作一家春。青蛾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
诗的前六句是写当时茶宴的盛况,而后两句是叙述自己因生病不能莅临盛会,感到无限惆怅。
唐代素有“诗国”的美称。唐诗的丰富和灿烂,其所达到的高度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自古文人多爱茶”,文人学士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也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最为人熟知和激赏的莫过于中唐诗人卢仝的《七碗茶诗》(全名为《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堪称千古绝唱:“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此诗在众多的茶诗中非常有名,乃至使人,谈到饮茶,即联想到卢仝描述的七碗神境。
茶会,是旧时文人约见朋友吟诗作赋,切磋茶艺的一种集会。在唐代,茶会成为一时风尚,文人学士相聚庭院,举行茶会,饮茶赋诗。据《茶事拾遗》载云: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钱起,喜欢以茶会友,赋诗作词,他写过不少有关茶会的诗篇,如:“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诗人淋漓尽致地写出了竹下茶会的妙趣。
钱起还有一首《过长孙宅与朗上人茶会》诗云:“偶与息心侣,忘归才子家。玄谈兼藻思,绿茗代榴花。岸帻看云卷,含毫任景斜。松乔若逢此,不复醉流霞。”
到了宋代,茶会之风更盛。宋徽宗赵佶是一代风流皇帝,书画皆精,养生有术,精通茶道,并著有《大观茶论》,常常举行茶会,宴请群臣,亲自动手烹煮。宣和二年十二月的某天,宋徽宗请文武大臣和亲王们在延福宫参加茶会,徽宗让内侍取来茶具,亲手注汤击沸,“少顷,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淡月”。然后赐予群臣,众大臣喝了当今皇上亲自烹制的好茶,感恩涕零,一个个“三呼万岁”。此后,茶会传至民间,便逐渐演变成如今的茶话会形式。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一生爱茶如命,有一次,参加友人的茶会,品尝了武夷岩茶,顿时心旷神怡,飘飘欲仙,诗兴大发,当即赋诗云:“仙山灵雨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陵春。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此诗格调清新,下笔飘逸,可谓匠心独特,浑然天成,生动而独特地抒发了对茶的品性的赞美之情,提出了“佳茗似佳人”的动人妙论,可谓浪漫至极。
元代饮茶之风也很盛行,元代诗人耶律楚材爱茶成癖。一次,应友人之邀,赴会品茶,吟诗一首:“啜罢江南一碗茶,枯肠历历走雷车。黄金小碾飞琼雪,碧玉深瓯点雪芽。笔阵陈兵诗思奔,睡魔卷甲梦魂赊。精神爽逸无余事,卧看残阳补断霞。”
作者将他品茶后的精神信增,净化灵魂,诗如泉涌等刻画得惟妙惟肖。
明代茶会也长盛不衰,文人士大夫注重饮茶意境,出现了一种继往开来的新趋势。一是更加忘情于大自然,如《十七日锦屏山下谢城中张孙二君惠茶》的诗中说:“山似援蓝波似染,游心一向难拘捡。仍携二友所分茶,每到烟岚深处点。”二是把名山大川,自然风光通过书画表现出来,同诗词歌舞一起引入和普及到茶会活动之中。
清代茶会的形式就更多了。据史料载称:“上自朝廷宴会,下至接待宾客,皆先以茶代酒。”清代皇宫内及一般旗人,喜欢“熬茶”,即成茶末煎煮而成的茶,供宫内享用和款待外国使节。若是逢年过节,便举行大型茶宴或茶话会来招待群臣和使节。
清代乾隆皇帝一生嗜茶如命,也是一位品茶行家,对名茶,水质和茶具颇有研究。他在位60年,政局稳定,经济繁荣,享年八十九岁。这与他长期饮茶以至延年益寿也有一定的关系。乾隆85岁让位于嘉庆时,有位老臣惋惜他引退让位之举,奏道:“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捋了捋银须,笑着说:“君不可一日无茶矣。”上有所为,下有所效,饮茶风尚很快普及民间,达到了“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的程度。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也是爱茶如痴,手不离壶,有空则饮。一次,在友人邀请参加的新春茶会上,他即兴题了一幅茶联:“得与天下同其乐,不可一日无此君。”楹联中14个字,没有一个茶字,可是却有“此地无茶胜有茶”的感觉,读之令人叫绝。
随着社会的发展,古代的茶宴,茶会演变成为今天的茶话会。如今,茶话会既不如古代茶宴、茶会那样豪华隆重,也不像日本“茶道”那样有一套严格的礼仪和规则,但集会品茗,互相交流茶艺,发表各种见解等内容被保留下来,更体现出“廉、美、和、敬”中国茶德的四字守则,使茶文化精神内涵得到了升华。
现今,茶话会形式多种多样,内容广泛,在茶话会上,看茶是必备之物。但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地饮茶习惯不同,所用的香茶也就各有所异。如浙江、安徽、江苏等地,喜欢饮用绿茶,如龙井、黄山毛峰、碧螺春等;河南、湖南、云南等地,喜欢饮用信阳毛尖、君山银针、普洱茶等;广东人则喜欢饮用红茶,如六堡茶,祁门红茶等;福建和广东潮汕一带,人们喜饮乌龙茶,铁观音茶,善饮“功夫茶”;北方人喜欢饮花茶,尤其是看重茉莉花茶;内蒙古人、新疆人喜饮红茶和奶茶;西藏人则喜饮用酥油茶……除香茗之外,茶话会上还备有时鲜果品,精美糕点及各种糖果。在湖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川、广东、云南等地,举行新春茶话会时,还在茶中放几颗橄榄或3个茶叶蛋,称之为“元宝茶”,讨个吉利;或在茶中放几块金桔饼,称为“金元茶”,图个好彩头;有的地方还在茶中配以蜂蜜或白糖,谓之“甜茶”,寓意生活越过越甜蜜。
由于各地习俗不同,茶话会选用的茶具也各不相同。北方人喜用大瓷壶泡茶或用有盖瓷杯直接泡饮花茶;四川人喜用盖碗茶,一手捧茶托,一手拿茶盖,既可保持茶香,又可观赏茶色;福建人爱饮乌龙茶,爱用“烹茶四宝”——潮汕风炉,玉书,孟臣罐,若琛瓯,用来品香玩味;浙江一带讲究品茶艺术,多选用玻璃茶杯,欣赏绿茶形、色之美。
如今,茶话会在我国广泛盛行,小如结婚典礼、商贸洽谈、迎宾送友、学术讨论、文艺座谈等,大如商谈国家大事、招待各国使节、新春团拜,一般都采取茶话会的形式。特别是在新春佳节之时,政府机关和群众团体,多采用这种既节俭简单,又欢快热闹的茶话会,有时还举行一些文娱活动,谈笑风生,盛况空前。
茶话会是国人喜爱的古老而又年轻的集会形式,既简便隆重,又轻松欢快,为人们的生活平添几分情趣。
【编辑:修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