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其中在文化建设上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新任务,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等新要求,如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乡村文化,以文化教育塑造人、以文化陶冶娱乐人、以文化凝聚引领人,是当前乡村振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我省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全省形成了宣传、农业农村、文化旅游、民政、司法、体育、科协、妇联等相关部门分管、乡镇村屯为主体的农村文化建设大格局。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上进行了顶层设计,从综合性和经常性工作上来看,2019年我省启动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庭院、干净人家、星级文明户评比,美丽宜居乡村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果。经过近年来的持续投入,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可喜成果,90%以上的行政村都有文化小广场,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大院,文化活动农民群众参与度逐年提高,利用各种传媒载体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农民的理论素质和道德素质显著提升。农耕博物馆、少数民族民俗馆、红色纪念馆等充分挖掘了农村生产生活中本体文化以及技艺中的衍生文化,节庆与仪式活动也越来越丰富,农民丰收节、朝鲜族农夫节、查干湖冬捕等进一步提升了农村文化品位。相关部门、社团组织开展经常性的送科技、送图书、送器材、送电影、送戏、送法等下乡活动,农民自发组织文化娱乐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精神文明生活。
二、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省农村文化建设虽然已取得长足改进,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依然体现出不充分不平衡的主要矛盾。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空白点,多数设施处于“夏忙冬闲”状态。乡镇和村屯文化专业人才短缺,人才流动存在体制性障碍。农村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不集中,文化创新能力不强,有的“三送”活动不接地气,个别流于形式。新技术和新媒体的应用不是很充分。文化和旅游结合不够紧密,没有充分挖掘地方特色,不利于农村文化产业的振兴发展。
三、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時代化大众化对农民提出了文化凝聚力和引领力的客观要求。要以建设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为基石,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依托,以建设学习型村屯为平台,以送科技、送图书、送电影(戏)等送文化“三下乡”活动为载体,发挥文化综合体、文化广场、文化大院、文化书屋的功能作用,让农民有文化、有信仰、有动力,引导农民由传统型向新时代转变,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和人力保障。
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新时代农民共同价值追求的重要文化元素。要利用新媒体、宣传板、文化墙等载体,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农村文化建设氛围。推进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传承养老孝老文化,探索“文养结合”养老服务方式。积极推进殡葬改革,杜绝土葬乱埋现象,从源头上严控烧纸生产和销售,倡导“鲜花换烧纸”等文明祭祀活动,推行海葬、树葬、花坛葬、草坪葬等形式生态安葬。
三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打造文化生活平台。采取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等方式,加强文化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有条件的镇村可以建设大型室内文化活动室,解决冬季开展文化活动无场所的瓶颈问题。已建成文化广场的体育器材要实现全覆盖,个别屯组离行政村较远,可采取建设文化大院的形式,解决农民开展文化活动无场地的问题。
四是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创作优秀文化产品,为农民提供丰富精神食粮。要从编制、经费、人员上健全乡镇文化机构建设,培养专业型、专职型文化人才队伍,可结合理论学习、农技培训、“三下乡”活动,开展歌舞、戏剧、健身以及各类特色农产品制作等培训,提高农民的自身文化素质。
五是挖掘农村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培育人文素质、营造文化环境培土固根留魂。要尊重历史文化,彰显地方特色,深入挖掘不同村落历史遗存、乡风民俗、生产生活技艺、特色文化产业,保护、传承和沉淀文化资源,建设有特色的博物馆、村史馆、技艺馆,让历史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真正留下来、活起来,发挥其在凝聚人心、引导村民、淳化民俗中的作用,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精神支撑和道德引领。
六是树立环保、网络、旅游文化消费理念,切实把文化建设融入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之中,统筹推进,同步发展。以农民为中心和根本,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形成常态化和长效机制,加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采用美丽家园、美丽庭院、星级文明户、道德楷模、农村好人等形式,长效化开展评比奖励创建活动,激发内生动力,建设美丽乡村。借助互联网的巨大优势和传播渠道,发挥主流媒体、商业媒体和农民自媒体作用,打破过去单向的传播关系,形成互动循环、共生融合的关系。行政村必须先行实施村部网络全覆盖,实现信息资源有效配置,让农民同市民一样,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的便捷和福利。结合地域特点特色,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建设合作社、田园综合体、农家乐、民宿,开展一日游、采摘节等活动,以此带动文化富民,推动乡村振兴。
七是增强法治思维,强化依法治理,推进农村基层组织自治,在加强农村综合治理的法治前提下,让农民享受文化改革成果。学习省外可借鉴地区的经验做法和省内梅河口市可复制的治理模式,利用文化墙宣传农耕文化、二十四节气文化、优秀国学文化,打造特色品牌文化村屯,采取村规民约引导、美丽庭院评比、楷模好人选树等措施,推进乡风文明显特色、综合治理见成效。把法治文化同民主文化、农耕文化以及国学文化中诸如孝老文化等相结合融入文化广场,运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培育有文化的新时代创新型农民。(作者单位:吉林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责任编辑/艾 杰
一、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我省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全省形成了宣传、农业农村、文化旅游、民政、司法、体育、科协、妇联等相关部门分管、乡镇村屯为主体的农村文化建设大格局。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上进行了顶层设计,从综合性和经常性工作上来看,2019年我省启动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庭院、干净人家、星级文明户评比,美丽宜居乡村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果。经过近年来的持续投入,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可喜成果,90%以上的行政村都有文化小广场,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大院,文化活动农民群众参与度逐年提高,利用各种传媒载体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农民的理论素质和道德素质显著提升。农耕博物馆、少数民族民俗馆、红色纪念馆等充分挖掘了农村生产生活中本体文化以及技艺中的衍生文化,节庆与仪式活动也越来越丰富,农民丰收节、朝鲜族农夫节、查干湖冬捕等进一步提升了农村文化品位。相关部门、社团组织开展经常性的送科技、送图书、送器材、送电影、送戏、送法等下乡活动,农民自发组织文化娱乐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精神文明生活。
二、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省农村文化建设虽然已取得长足改进,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依然体现出不充分不平衡的主要矛盾。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空白点,多数设施处于“夏忙冬闲”状态。乡镇和村屯文化专业人才短缺,人才流动存在体制性障碍。农村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不集中,文化创新能力不强,有的“三送”活动不接地气,个别流于形式。新技术和新媒体的应用不是很充分。文化和旅游结合不够紧密,没有充分挖掘地方特色,不利于农村文化产业的振兴发展。
三、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時代化大众化对农民提出了文化凝聚力和引领力的客观要求。要以建设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为基石,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依托,以建设学习型村屯为平台,以送科技、送图书、送电影(戏)等送文化“三下乡”活动为载体,发挥文化综合体、文化广场、文化大院、文化书屋的功能作用,让农民有文化、有信仰、有动力,引导农民由传统型向新时代转变,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和人力保障。
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新时代农民共同价值追求的重要文化元素。要利用新媒体、宣传板、文化墙等载体,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农村文化建设氛围。推进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传承养老孝老文化,探索“文养结合”养老服务方式。积极推进殡葬改革,杜绝土葬乱埋现象,从源头上严控烧纸生产和销售,倡导“鲜花换烧纸”等文明祭祀活动,推行海葬、树葬、花坛葬、草坪葬等形式生态安葬。
三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打造文化生活平台。采取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等方式,加强文化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有条件的镇村可以建设大型室内文化活动室,解决冬季开展文化活动无场所的瓶颈问题。已建成文化广场的体育器材要实现全覆盖,个别屯组离行政村较远,可采取建设文化大院的形式,解决农民开展文化活动无场地的问题。
四是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创作优秀文化产品,为农民提供丰富精神食粮。要从编制、经费、人员上健全乡镇文化机构建设,培养专业型、专职型文化人才队伍,可结合理论学习、农技培训、“三下乡”活动,开展歌舞、戏剧、健身以及各类特色农产品制作等培训,提高农民的自身文化素质。
五是挖掘农村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培育人文素质、营造文化环境培土固根留魂。要尊重历史文化,彰显地方特色,深入挖掘不同村落历史遗存、乡风民俗、生产生活技艺、特色文化产业,保护、传承和沉淀文化资源,建设有特色的博物馆、村史馆、技艺馆,让历史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真正留下来、活起来,发挥其在凝聚人心、引导村民、淳化民俗中的作用,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精神支撑和道德引领。
六是树立环保、网络、旅游文化消费理念,切实把文化建设融入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之中,统筹推进,同步发展。以农民为中心和根本,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形成常态化和长效机制,加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采用美丽家园、美丽庭院、星级文明户、道德楷模、农村好人等形式,长效化开展评比奖励创建活动,激发内生动力,建设美丽乡村。借助互联网的巨大优势和传播渠道,发挥主流媒体、商业媒体和农民自媒体作用,打破过去单向的传播关系,形成互动循环、共生融合的关系。行政村必须先行实施村部网络全覆盖,实现信息资源有效配置,让农民同市民一样,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的便捷和福利。结合地域特点特色,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建设合作社、田园综合体、农家乐、民宿,开展一日游、采摘节等活动,以此带动文化富民,推动乡村振兴。
七是增强法治思维,强化依法治理,推进农村基层组织自治,在加强农村综合治理的法治前提下,让农民享受文化改革成果。学习省外可借鉴地区的经验做法和省内梅河口市可复制的治理模式,利用文化墙宣传农耕文化、二十四节气文化、优秀国学文化,打造特色品牌文化村屯,采取村规民约引导、美丽庭院评比、楷模好人选树等措施,推进乡风文明显特色、综合治理见成效。把法治文化同民主文化、农耕文化以及国学文化中诸如孝老文化等相结合融入文化广场,运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培育有文化的新时代创新型农民。(作者单位:吉林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责任编辑/艾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