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社会管理报道刍议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xinghua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们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这种空前的社会变迁,使我们跨入了一个急剧的社会转型期,“触点多”“燃点低”成为转型期矛盾多发的一大特点,社会管理工作也相应地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是党和政府当前和今后五年工作的重点,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当然也是新闻单位的着眼点和宣传报道的着力点。
  【关键词】社会管理 创新 新闻报道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并将“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纳入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可以说,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是党和政府当前和今后五年工作的重点,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当然也是新闻单位的着眼点和宣传报道的着力点。
  一、 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中求真务实
  新闻事业是党和人民的事业,宣传党的主张反映人民意愿,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利益,是新闻事业的性质所决定的,是新闻工作的职责所在。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更好地了解国情、掌握民意,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②。
  我们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上,致力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致力于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此同时,我国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迁,使我们跨入了一个急剧的社会转型期,“触点多”“燃点低”成为转型期矛盾多发的一大特点,社会管理工作也相应地面临许多新的挑战。
  新闻宣传要贴近生活,反映波澜壮阔的现实社会,就要从基层一线寻找源头活水做起,求真务实。生活蕴藏着最鲜活、最丰富的新闻资源。接地气才能有底气、长灵气,深入实践才能富有生活气息,扎根群众才能产生真情实感,我们的新闻报道才会有现场温度,才会有清新朴实的文风,才会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才会不断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
  二、在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中平衡话语权
  社会管理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说到底是做群众工作。离开群众,社会管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社会管理领域区别于经济领域、政治领域的关键之处,就在于它是一个以人和人的关系为中心,由人们自主结合成复杂的社会关系领域。因而解决社会管理问题更应该强化“以人为本”的政府社会管理“服务”思想。当前和未来五年,社会矛盾呈现出利益矛盾日益突出、局部问题整体化、个别问题放大化、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形成互动、问题矛盾易发酵的局面,有的问题还易形成国内国际联动。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媒体更应该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着力宣传报道如何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传递政情民意,架起沟通桥梁。在报道涉及群众重大权益事项时,充分满足群众的知情权、建议权、投诉权等基本权利,尤其要满足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话语权。
  据某省级社科院“十二五”规划研究项目的统计,6家报纸3年来的各种报道中,农民工子女多以群体形象出现,有他们名字或话语出现的报道只占到约11%。因此,媒体报道中农民工子女主体经验感受与话语缺场,他们在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社会环境、兴趣爱好以及更为细致微妙的心理落差等诸多议题上的缺失,掩盖或抑制了和谐社会建设中真正需要被关注、讨论与解决的深层次问题③。在对农民工子女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中,新闻媒体应该注入更多人类学眼光,以更加具有反思精神和敏锐的政治和历史责任感平衡话语权,坚持并落实“以人为本”理念。
  三、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提高媒体公信力
  对于前一阶段的社会管理报道,知名时评人盛大林在博客中称赞,文章有“人”味,为“民”言,接“地气”,达“天听”,让 “人微言轻”的底层民众感到欣慰。舆论普遍认为,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中央精神为指针,梳理和总结政府改进公共管理的经验,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直接回应贫富差距、弱势群体、官民关系等社会焦点问题,呼吁各级政府关注社会心态,以包容心对待“异质思维”,用公平正义消除“弱势心态”是推进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新闻媒体提高公信力的关键所在。
  社会管理工作包罗万象,内涵极其丰富,而且原则性很强,“硬道理”不少。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社会管理工作也体现出不平衡性。可以说各地开展社会管理工作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就需要新闻媒体树立群众观点,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既要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想问题,也要蹲在田埂子上找感觉;既把中央的精神贯彻落实好,也把地方的经验提炼推广好。中央精神只有具体化为地方的生动实践,才能真正展现其生命力;地方实践只有紧密体现中央精神,才有示范性和推广意义。
  比如对于群众最为关心的信访问题,新闻媒体就要正视“搞定就是稳定,摆平就是水平,无事就是本事”的管控式思维定式,明确信访是矛盾问题的“晴雨表”,也是百姓冷暖的“温度计”。现实社会管理中,由于一些地方和部门对矛盾采取放任或是“踢皮球”态度,导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炸”。须知,对于矛盾而言,需要的是“终点站”,而不是“中转站”。再比如,各地建设中遇到的“拆迁”问题,其实,“拆迁”是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绕不过去的一环,也是和谐社会建设需要跨越的一道坎。“拆迁”问题,社会广泛关注,而不断曝光的“野蛮拆迁”、“暴力拆迁”、“钉子户”等案例在不停地撞击着公众的神经,为社会制造着不和谐的音符,或多或少偏离了正确的舆论导向,破坏了民众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增加了社会管理的成本,也加大了社会稳定风险。
  新闻媒体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报道中,对各地多种经验的介绍,不仅要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认可,而且更要在其他地方找到共鸣、找到差距、找到方位、找到希望。“拆迁”一片,和谐一片,才是老百姓的期盼。媒体也只有在公平正义的报道中,才能提高公信力。□
  参考文献
  ①胡锦涛总书记2011年2月11日在省部级领导干部研讨班上的讲话
  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长刘云山2011年8月9日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转文风”活动视频动员会议上的讲话
  ③罗安平主持的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研究项目、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研究课题《传播媒介在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单位:田筱筠,淮南市有线电视台;李东,安徽青年报社)
  责编:姚少宝
其他文献
随着新世纪传媒艺术类教育改革进程的推进,传媒艺术类大学生人文素质拓展教育也逐渐被提上日程。本文在对新世纪传媒艺术类大学生人文素质拓展教育实施方案立足点和大学生人
当代大学生对媒体总体信任度不高,客观上讲主要因为受商品经济的影响,媒体失去了一定的公正性与真实性,而且媒体议程的设置以及政府与媒体对重大新闻事件的控制也影响了媒体
通过对特色数据库的现状分析,阐明了创建思路,提交了创建方案,涉及规划设计、内容体系、数据处理、存储架构、系统功能、产权保护、管理维护等问题。
在分析研究沥青路面水损坏形成机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从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设计、技术指标的改进与路面结构形式及防排水设计的完善,到施
氯乙烯-醋酸乙烯酯树脂改性可以改善其相容性、耐水性及耐化学性。介绍了氯乙烯-醋酸乙烯酯树脂的改性,并分析了影响氯乙烯-醋酸乙烯酯树脂聚合的因素。
文章阐述了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积极发挥传媒作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从外部社会环境、舆论评价体系等方面分析了发挥传媒建设和谐社会作用所遇到的障碍。最后提出建立多元化
【摘 要】抗战时期,云南新闻媒体众多,它们大都能以宣传抗日救国为己任,高奏抗日救亡主旋律,并在新闻报道上呈现出鲜明的云南特色。  【关键词】抗战时期 云南 新闻事业     抗战时期,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新闻传播事业由于受到战争的影响而陷入低谷,但云南由于曾为抗战的大后方,滇缅公路甚至一度是我国对外联系的唯一通道,因此云南的新闻传播事业反而繁荣兴旺起来,成为抗战时期我国的一个重要新闻传播、文化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发展迅猛,并对传统媒体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与挑战。在新兴媒体的冲击下,传统媒体寻找一条新的出路,借助新技术改变经营方式是大势所趋。文章通过对新
每当说到腐败原因,人们总认为是制度不健全;只要说起反腐败,就异口同声说要建立健全制度,才能解决腐败问题。不可否认这固然是重要原因之一,但事实上,现行的制度已经有很多,只是大家都没有认真地贯彻执行。再好的制度不执行终究也是枉然,再好的制度如果得不到落实就是一纸空文,因此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我们要加大制度的执行力。  一、加强党风廉政制度执行力的重要性  1、是加强党风廉政制度建设的客观需要  加强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