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彦春教授是中国国内为数不多的有着自己独有的理論体系的学者,早在1999年发表的《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一文中,他就阐释了以关联理论为基础的翻译观,而后,在2005年首次出版的《翻译学归结论》一书中又详细的阐明了自己的理论。而且他的理论在他的每一篇译文中都有所体现。赵彦春教授最为成功的是他的古诗以及古代经典书目的英译,其中《英韵三字经》已于2014年出版。而本文中笔者所要列举的是赵彦春所翻译的曹操的《短歌行》,并从中简要分析其翻译学归结论。
赵彦春 《短歌行》英译
翻译学归结论
关联理论对翻译具有强大的解释力,这一点已经毋庸置疑,从1988沈家煊引进关联理论以来,国内学者以及众多研究生博士生都已经把目光转向了这一理论的研究,并将其与翻译研究结合起来,而赵彦春的翻译学归结论更是关联理论和翻译研究相结合中杰出的代表。在《翻译学归结论》一书中,赵彦春指出:“所谓归结,就是将错综复杂的现象归结为核心的、本质的东西,以此找到翻译的基本规律和把握它的内在属性。(赵彦春,2005:84)”因此,“翻译不是静态的代码转换,而是以关联为准绳,以顺应为手段,以意图为归宿,尽量使译文向原文趋同的动态行为。这意味着翻译要在尽可能多的层面上与原作对等,在保证传达原作意图的前提下,尽可能兼顾其他因素,但不要求机械的对等,更不提倡无故的生发或无谓的牺牲。(赵彦春,2005:99)”。而在翻译实践中,赵彦春更是将自己的理论运用到极致,而笔者将要列举的就是其曹操《短歌行》的英译本。
赵彦春译诗的魅力不仅在于能够准确的对应原诗,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升华原诗,让读者有新的理解。对于《短歌行》一诗,之前对其理解就是一代枭雄的落寞与忧伤,但是读完赵老师的英译文,似乎心中能感受到的悲怆又多了几分,译文似乎已超越了原诗,已经把原诗的意境传达得淋漓尽致,而且赵老师的译文中还保留了诗歌应有的押韵,笔者自己也有尝试译诗歌,但是很难,要美就更是难上加难。对于汉语诗歌的处理,不光是从古语到白话文的转化,还要有到英语的转化。赵彦春的译文能够在这其中灵活的转换,想必其归结论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以下将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其译文。
首先是赵老师译文的准确性。这一点也是其译文能够得到认可的主要因素,否则译文也不会广为流传并得到好评。但是在此还是想重提一下。看到译文,首先映入眼帘的当然是题目“A Short Song Ballad”,对于“ballad”一次,韦氏词典给出的一个解释是“a kind of poem or song that tells a story (such as a story about a famous person from history) (http://www.merriam-webster.com/dictionary/ballad)”,由此来对照《短歌行》甚是恰当,因为《短歌行》是作者在缅怀关羽的故事,所以说老师的译文总是不露声色又暗藏玄机,如果不细细品味还真不能体会老师的匠心和神笔。
其次是诗歌的押韵,赵老师是我看过的翻译作品中押韵做的最好的,老师对诗歌韵律的把握已经如一个以英语为母语的诗人,收放自如。例如,“何以解忧?唯有杜康。What can kill sorrow mine? Nothing but Dukang Wine.”在这句的翻译中,不仅是五个字对应五个字,而且尾韵的运用更是显得整齐且绝妙。而且前一句的问句也与原文照应,读起来,甚至比原文中作者的愁思更加愁痛,不禁让人心生感念。同样的,“但为君故,沉吟至今。In your esteem I bow,and have chanted till now.”,上下两句都是五个字,且压尾韵,惊叹之余也给自己的翻译实践带来一定的启发。
最后是老师的译文对于诗歌情感的传达。一首诗能真正的打动人才算是成功的,情感才是诗歌的灵魂所在。赵老师译文的整个都体现着对情感的传达,直击人的内心,让人不得不为之动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Before wine,sing a song; how long is life,how long?”连续两个“how long,how long”不仅在开篇把读者带入诗歌,更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诗人的醉态与愁闷跃然纸上,已不是其他任何言语所能形容。“慨当以慷,忧思难忘。O sing loud and sing free,and yet my cause frets me.”这一句的更是诗人情感的宣泄,既想放开一切,又有所羁绊,矛盾而又纠结。译文以感叹词开头,似是将诗人心中苦闷倾泻而出。“山不厌高,海不厌深。Let mounts be high and steep,and the seas broad and deep.”此一句更是冲分展现诗人旷达的心境,似乎是豁然开朗,译文“O our sage Prince of Zhou,to your side all would go.”不禁又是愁闷的情绪,就这样赵老师的译文一气呵成,将作者的愁思描绘的淋漓尽致。
赵老师的译文怎一个美字可以概括,有诗歌本身要的美,就是押韵以及字词的运用到处都体现着美,而且更有原诗那种悲怆凄凉的美,读来让人感慨,让人心领神会但又久久无法言语,此篇译文就是悲怆与美的并存!
[2]赵彦春. 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J]. 现代外语,1999 (3).
[3]赵彦春.翻译学归结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赵彦春 《短歌行》英译
翻译学归结论
关联理论对翻译具有强大的解释力,这一点已经毋庸置疑,从1988沈家煊引进关联理论以来,国内学者以及众多研究生博士生都已经把目光转向了这一理论的研究,并将其与翻译研究结合起来,而赵彦春的翻译学归结论更是关联理论和翻译研究相结合中杰出的代表。在《翻译学归结论》一书中,赵彦春指出:“所谓归结,就是将错综复杂的现象归结为核心的、本质的东西,以此找到翻译的基本规律和把握它的内在属性。(赵彦春,2005:84)”因此,“翻译不是静态的代码转换,而是以关联为准绳,以顺应为手段,以意图为归宿,尽量使译文向原文趋同的动态行为。这意味着翻译要在尽可能多的层面上与原作对等,在保证传达原作意图的前提下,尽可能兼顾其他因素,但不要求机械的对等,更不提倡无故的生发或无谓的牺牲。(赵彦春,2005:99)”。而在翻译实践中,赵彦春更是将自己的理论运用到极致,而笔者将要列举的就是其曹操《短歌行》的英译本。
赵彦春译诗的魅力不仅在于能够准确的对应原诗,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升华原诗,让读者有新的理解。对于《短歌行》一诗,之前对其理解就是一代枭雄的落寞与忧伤,但是读完赵老师的英译文,似乎心中能感受到的悲怆又多了几分,译文似乎已超越了原诗,已经把原诗的意境传达得淋漓尽致,而且赵老师的译文中还保留了诗歌应有的押韵,笔者自己也有尝试译诗歌,但是很难,要美就更是难上加难。对于汉语诗歌的处理,不光是从古语到白话文的转化,还要有到英语的转化。赵彦春的译文能够在这其中灵活的转换,想必其归结论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以下将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其译文。
首先是赵老师译文的准确性。这一点也是其译文能够得到认可的主要因素,否则译文也不会广为流传并得到好评。但是在此还是想重提一下。看到译文,首先映入眼帘的当然是题目“A Short Song Ballad”,对于“ballad”一次,韦氏词典给出的一个解释是“a kind of poem or song that tells a story (such as a story about a famous person from history) (http://www.merriam-webster.com/dictionary/ballad)”,由此来对照《短歌行》甚是恰当,因为《短歌行》是作者在缅怀关羽的故事,所以说老师的译文总是不露声色又暗藏玄机,如果不细细品味还真不能体会老师的匠心和神笔。
其次是诗歌的押韵,赵老师是我看过的翻译作品中押韵做的最好的,老师对诗歌韵律的把握已经如一个以英语为母语的诗人,收放自如。例如,“何以解忧?唯有杜康。What can kill sorrow mine? Nothing but Dukang Wine.”在这句的翻译中,不仅是五个字对应五个字,而且尾韵的运用更是显得整齐且绝妙。而且前一句的问句也与原文照应,读起来,甚至比原文中作者的愁思更加愁痛,不禁让人心生感念。同样的,“但为君故,沉吟至今。In your esteem I bow,and have chanted till now.”,上下两句都是五个字,且压尾韵,惊叹之余也给自己的翻译实践带来一定的启发。
最后是老师的译文对于诗歌情感的传达。一首诗能真正的打动人才算是成功的,情感才是诗歌的灵魂所在。赵老师译文的整个都体现着对情感的传达,直击人的内心,让人不得不为之动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Before wine,sing a song; how long is life,how long?”连续两个“how long,how long”不仅在开篇把读者带入诗歌,更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诗人的醉态与愁闷跃然纸上,已不是其他任何言语所能形容。“慨当以慷,忧思难忘。O sing loud and sing free,and yet my cause frets me.”这一句的更是诗人情感的宣泄,既想放开一切,又有所羁绊,矛盾而又纠结。译文以感叹词开头,似是将诗人心中苦闷倾泻而出。“山不厌高,海不厌深。Let mounts be high and steep,and the seas broad and deep.”此一句更是冲分展现诗人旷达的心境,似乎是豁然开朗,译文“O our sage Prince of Zhou,to your side all would go.”不禁又是愁闷的情绪,就这样赵老师的译文一气呵成,将作者的愁思描绘的淋漓尽致。
赵老师的译文怎一个美字可以概括,有诗歌本身要的美,就是押韵以及字词的运用到处都体现着美,而且更有原诗那种悲怆凄凉的美,读来让人感慨,让人心领神会但又久久无法言语,此篇译文就是悲怆与美的并存!
[2]赵彦春. 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J]. 现代外语,1999 (3).
[3]赵彦春.翻译学归结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