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稳定、公民生活幸福的保证,发挥稳定器和调节器的重要作用。国家财政则是社会保障支出的主要来源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保障财政支出水平却呈现出总体偏低和城乡差异较大等问题,我们应当加大财政投入至适度水平,建立城乡普惠的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社会保障支出;财政支出;适度水平;城乡普惠保障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7-0329-01
一、社会保障财政支出现状
(一)财政支出的三种统计口径
我国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支出属于转移支付支出,其中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范围有大中小三种统计口径,其中:1、小口径是在预算中单独列支的社会保障支出。2、中口径为实际社会保障支出,包含民政支出的离退休经费、行政管理费中支付的机关人员各项保险福利支出、国防费中军人的各项保险福利支出和武装警察经费中的武装警察各项保险福利支出。但除了民政部门支出的经费外,其他三项经费均在各自的事业管理费中支出。3、大口径将政策性补贴也纳入统计范围。
(二)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水平
即依据各个口径的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与财政支出的比重,它表示政府对社会保障投入状况的水平,也说明社会保障在政府公共财政支出中的地位水平。
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水平=财政社会保障支出/财政支出
2007年我国实行了财政支出口徑标准的改革,因此我们的分析在时间维度上以2007年为分界线,分别加以整理分析。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支出分类后项目口径都有所变化,因此不能以相对值对比之前,得出社会保障领域支出减少的结论。实际上,这一领域的支出仍是逐年稳定中有所上升的。表一、表二数据分别来于国家统计年鉴整理而成
二、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存在的问题
(一)支出水平总体偏低
虽然2001-2009年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绝对数额总体上呈不断上升趋势,然而通过支出水平的比较可以发现,国家财政对其投入力度并未明显增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发挥稳定器和调节器的作用,同时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应当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水平确定社会保障支出水平。根据测算,中国至2015年,适度保障水平的上限为14.62%,下限为12.76%;2020年上限为15.03%,下限为13.17%;2050年上限为26.57%,下限为24.70%。由此可知,我国现阶段支出水平较低,这一定程度导致社会保障失业缺乏足够的财力支持。
(二)支出结构存在城乡差异及不同项目间的差异
从覆盖范围来看,我国财政支出多倾向城市,社会保障仅覆盖城市劳动者,而不包括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劳动者。
从保障项目来看,城市社会保障不仅有较为健全的社会保险体系,而且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的发展程度也较高,项目齐全。而农村社会保障则仅有今年来开展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五保户制度等少数几个项目,社会福利接近空白。
三、完善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财政社会保障投入,提高社会保障财政支出到适度水平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迅速,同时贫富差距加大,这些潜在威胁因素都要求社会保障制度尽快健全完善。现阶段,应当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然而社会保障水平超度则可能引起财政赤字、减弱企业竞争力、影响经济效益,因此,应提高社会保障财政支出到适度水平。
(二)建立城乡普惠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制度所涵盖的范围
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国际比较,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均经历了覆盖面由少至多,层次由单一到全面的过程。我国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已经对社会发展构成了很大制约,社会保障的普惠性质也要求惠及城乡所有人口。因此,建立城乡普惠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保障公民正当权益的要求,也是社会保障公平性特征的内在要求。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单位:
[1]穆怀中.社会保障国际比较[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2]赵志耘,郭庆旺.公共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刘畅.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困境及对策建议[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9):19-21.
[4]康振华.公共财政下的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研究[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07:10-30.
关键词:社会保障支出;财政支出;适度水平;城乡普惠保障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7-0329-01
一、社会保障财政支出现状
(一)财政支出的三种统计口径
我国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支出属于转移支付支出,其中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范围有大中小三种统计口径,其中:1、小口径是在预算中单独列支的社会保障支出。2、中口径为实际社会保障支出,包含民政支出的离退休经费、行政管理费中支付的机关人员各项保险福利支出、国防费中军人的各项保险福利支出和武装警察经费中的武装警察各项保险福利支出。但除了民政部门支出的经费外,其他三项经费均在各自的事业管理费中支出。3、大口径将政策性补贴也纳入统计范围。
(二)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水平
即依据各个口径的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与财政支出的比重,它表示政府对社会保障投入状况的水平,也说明社会保障在政府公共财政支出中的地位水平。
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水平=财政社会保障支出/财政支出
2007年我国实行了财政支出口徑标准的改革,因此我们的分析在时间维度上以2007年为分界线,分别加以整理分析。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支出分类后项目口径都有所变化,因此不能以相对值对比之前,得出社会保障领域支出减少的结论。实际上,这一领域的支出仍是逐年稳定中有所上升的。表一、表二数据分别来于国家统计年鉴整理而成
二、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存在的问题
(一)支出水平总体偏低
虽然2001-2009年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绝对数额总体上呈不断上升趋势,然而通过支出水平的比较可以发现,国家财政对其投入力度并未明显增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发挥稳定器和调节器的作用,同时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应当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水平确定社会保障支出水平。根据测算,中国至2015年,适度保障水平的上限为14.62%,下限为12.76%;2020年上限为15.03%,下限为13.17%;2050年上限为26.57%,下限为24.70%。由此可知,我国现阶段支出水平较低,这一定程度导致社会保障失业缺乏足够的财力支持。
(二)支出结构存在城乡差异及不同项目间的差异
从覆盖范围来看,我国财政支出多倾向城市,社会保障仅覆盖城市劳动者,而不包括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劳动者。
从保障项目来看,城市社会保障不仅有较为健全的社会保险体系,而且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的发展程度也较高,项目齐全。而农村社会保障则仅有今年来开展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五保户制度等少数几个项目,社会福利接近空白。
三、完善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财政社会保障投入,提高社会保障财政支出到适度水平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迅速,同时贫富差距加大,这些潜在威胁因素都要求社会保障制度尽快健全完善。现阶段,应当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然而社会保障水平超度则可能引起财政赤字、减弱企业竞争力、影响经济效益,因此,应提高社会保障财政支出到适度水平。
(二)建立城乡普惠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制度所涵盖的范围
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国际比较,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均经历了覆盖面由少至多,层次由单一到全面的过程。我国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已经对社会发展构成了很大制约,社会保障的普惠性质也要求惠及城乡所有人口。因此,建立城乡普惠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保障公民正当权益的要求,也是社会保障公平性特征的内在要求。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单位:
[1]穆怀中.社会保障国际比较[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2]赵志耘,郭庆旺.公共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刘畅.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困境及对策建议[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9):19-21.
[4]康振华.公共财政下的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研究[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07: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