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将“基本活动经验”确定为“四基”之一。这就要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善于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经验设定教学预案。数学课堂教学应进入一个新的境界,而不是“穿着新鞋走老路”。笔者认为,数学课堂教学至少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教师:将生活引入课堂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已经不够了。当今的教师更要善于引导学生去挖掘、探寻知识宝藏的源泉,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组织成功的课堂教学,就得激活学生,引导学生到现实生活中感受数学的存在,体会数学的价值。
例如:在“圆锥的体积计算”一课中,学生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理解是教学的难点,传统的教学是直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从而使学生理解等底等高的圆锥与圆柱的体积关系。这样的教学,固然能使学生记住、掌握计算公式;但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宰着一切。为了使动手实验成为学生的内需,在教学时请学生拿出一枝圆柱形的铅笔,用卷笔器将铅笔削好,再引导学生观察铅笔前端被削剩的部分,并与原来进行比较。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学生不难发现,被削过的部分,此时成了与原来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而体积显然小了许多。教师进而引导学生猜测这个圆锥的体积与原来圆柱的体积有怎样的关系(是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学生各抒己见后,自然会产生验证自己猜想的强烈愿望。在此基础上,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动手实验,推导圆锥体积计算的公式。这样一个情景的创设,利用学生每天都在使用的铅笔,以及经常要进行的“削铅笔”活动,巧妙地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当然,在教学中仍然需要教师的讲解、演示与答疑等指导,但更为重要的是恰当地诱导学生,巧妙地激活学生,使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将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生活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
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不能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听讲与练习为主的被动地接受;而是在保证充分的时间与空间的前提下,进行的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数学活动。笔者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也可以理解为是学生通过对数学文本内容的自主探索,而形成新方法、积累新经验的过程。因此,学生通过学习数学,并不是要成为一个“解题高手”,而是要将课堂上所获得的知识与方法应用于现实生活。即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用数学的思维与策略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在“分数问题”中,有一类称之为“工程问题”内容(有的教材已经删除这一内容),学生在这类问题上所获得最多的就是关于“修公路”“挖水渠”等这类习题的解题方法。事实上,将这类问题放到生活中是没有多大现实意义的。然而,删除这一内容后,有人觉得关于分数的应用似乎不够完整。个人觉得可以创设更具现实意义的情境,以帮助学生积累相关的经验。比如:“有一块布,如果全部用来做一种衣服的上衣,可以做40件;如果全部用来做这种衣服的裤子,可以做60条。那么,这块布最多可以做这种衣服多少套?”学生在这样的探究活动中,一定能深深地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享受到成功的愉悦,积累到解决问题的经验,也使得数学学习活动更加丰富、鲜活,更具生命力。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经说:“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这番话放到今天去回味,恰恰道出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重要性,因为它是学生获得数学经验的有效保障。
教材:变“教”为“用”
数学教材已经不是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全部,它只是传递信息的一个载体。对于教材,教师不只是要教好这本书,学生不只是要学会书上的内容,而应该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用好教材这本书。
要用好教材,首先要尊重教材,充分利用教材原有的教学资源。在此基础上,教师们要充分激活教材资源,使其化静为动;还要合理开发教材,充分挖掘现实生活中的教学素材,为我所用。例如,一年级“有趣的拼搭”一课,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在课前就可以充分发动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物品;然后,在课堂上学生通过“滚一滚”“堆一堆”“摸一摸”“搭一搭”“数一数”等活动,展开探索研究。这样,使学生充分地亲历了整个学习活动的全过程。虽然活动的结果可能没有教材上的那样“整齐划一”,但却更加丰富多彩,而且“差异”本身就是一种教学资源。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的“教”若要得法,就得研究学生的“学”,就得符合教学的基本规律,就得有效地唤醒学生的经验。这样,教师们才能恰当地把握教学起点,合理地设定教学目标,才会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第二小学)
教师:将生活引入课堂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已经不够了。当今的教师更要善于引导学生去挖掘、探寻知识宝藏的源泉,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组织成功的课堂教学,就得激活学生,引导学生到现实生活中感受数学的存在,体会数学的价值。
例如:在“圆锥的体积计算”一课中,学生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理解是教学的难点,传统的教学是直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从而使学生理解等底等高的圆锥与圆柱的体积关系。这样的教学,固然能使学生记住、掌握计算公式;但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宰着一切。为了使动手实验成为学生的内需,在教学时请学生拿出一枝圆柱形的铅笔,用卷笔器将铅笔削好,再引导学生观察铅笔前端被削剩的部分,并与原来进行比较。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学生不难发现,被削过的部分,此时成了与原来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而体积显然小了许多。教师进而引导学生猜测这个圆锥的体积与原来圆柱的体积有怎样的关系(是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学生各抒己见后,自然会产生验证自己猜想的强烈愿望。在此基础上,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动手实验,推导圆锥体积计算的公式。这样一个情景的创设,利用学生每天都在使用的铅笔,以及经常要进行的“削铅笔”活动,巧妙地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当然,在教学中仍然需要教师的讲解、演示与答疑等指导,但更为重要的是恰当地诱导学生,巧妙地激活学生,使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将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生活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
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不能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听讲与练习为主的被动地接受;而是在保证充分的时间与空间的前提下,进行的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数学活动。笔者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也可以理解为是学生通过对数学文本内容的自主探索,而形成新方法、积累新经验的过程。因此,学生通过学习数学,并不是要成为一个“解题高手”,而是要将课堂上所获得的知识与方法应用于现实生活。即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用数学的思维与策略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在“分数问题”中,有一类称之为“工程问题”内容(有的教材已经删除这一内容),学生在这类问题上所获得最多的就是关于“修公路”“挖水渠”等这类习题的解题方法。事实上,将这类问题放到生活中是没有多大现实意义的。然而,删除这一内容后,有人觉得关于分数的应用似乎不够完整。个人觉得可以创设更具现实意义的情境,以帮助学生积累相关的经验。比如:“有一块布,如果全部用来做一种衣服的上衣,可以做40件;如果全部用来做这种衣服的裤子,可以做60条。那么,这块布最多可以做这种衣服多少套?”学生在这样的探究活动中,一定能深深地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享受到成功的愉悦,积累到解决问题的经验,也使得数学学习活动更加丰富、鲜活,更具生命力。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经说:“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这番话放到今天去回味,恰恰道出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重要性,因为它是学生获得数学经验的有效保障。
教材:变“教”为“用”
数学教材已经不是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全部,它只是传递信息的一个载体。对于教材,教师不只是要教好这本书,学生不只是要学会书上的内容,而应该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用好教材这本书。
要用好教材,首先要尊重教材,充分利用教材原有的教学资源。在此基础上,教师们要充分激活教材资源,使其化静为动;还要合理开发教材,充分挖掘现实生活中的教学素材,为我所用。例如,一年级“有趣的拼搭”一课,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在课前就可以充分发动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物品;然后,在课堂上学生通过“滚一滚”“堆一堆”“摸一摸”“搭一搭”“数一数”等活动,展开探索研究。这样,使学生充分地亲历了整个学习活动的全过程。虽然活动的结果可能没有教材上的那样“整齐划一”,但却更加丰富多彩,而且“差异”本身就是一种教学资源。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的“教”若要得法,就得研究学生的“学”,就得符合教学的基本规律,就得有效地唤醒学生的经验。这样,教师们才能恰当地把握教学起点,合理地设定教学目标,才会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