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数学建模在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中的作用,针对当前民族地区高师院校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以应用性为主线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数学建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数学建模竞赛(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MCM)于1985年由美国率先创设,我国在1989年首次参加,并自1992年起就创办了我国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Undergraduate 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由教育部高教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CSIAM)共同举办,每年一届。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是对学生道德修养、创造能力和身体素质的一次全面的检验,是学校教学改革成果的综合体现。数模竞赛让学生面对一个从未接触过的实际问题,运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加以分析、解决,他们必须开动脑筋,拓宽思路,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它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作用早已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
一、民族地区高师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现状
1.学生状况分析。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素质呈现整体下降趋势,尤其是民族地区高校。为了让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民族师范院校在招生中,一直都对少数民族实行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和适当降低分数线录取相结合的政策,并适当照顾人口稀少的少数民族,力求每年都录取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学生。而决定学生高考成绩的关键性课程之一是高中数学,这一关键因素导致了民族高师院校学生数学基础比较薄弱。
2.教师状况分析。民族高师院校大多数是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是在原来专科或者中专学校优化合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师资整体理论水平较高,应用能力水平较低。高等数学教师,大都是过去从事数学基础理论课教学的教师,习惯于学科式教学,知识结构单一,授课时不能将高等数学与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紧密结合,只能讲授纯粹的高等数学知识,教学枯燥。同时对学生的评价体系陈旧,绝大部分高师院校对高等数学的评价仍然沿用传统的闭卷笔试的方法,不能体现时代特色。
3.高等数学教学状况分析。高等数学是各院校理工科教学的基础课,同时对进一步培养大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准确性、严密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对高等数学的教学各个高校都高度重视。但高等数学的教学大多都习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在下面被动地听,一只粉笔、一块黑扳、一张嘴、一本教材一直灌输下去,然后就是到期末结束课程、准备考试。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不同基础的学生,没有区分对待,结果造成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失去兴趣。
二、数学建模对高等数学教学的促进作用
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创新教育,目的是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高等数学作为高等院校理工科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对专业课程起着决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高等数学对理工各专业的专业应用上。可以说,没有高等数学,我们很多的专业是没有办法开设的。而数学建模正是在高等数学的应用上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己的平台。
1.数学建模是基于数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进行的。数学实验课是以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动脑能力为前提,让学生借助软件平台,验证、应用并发现数学规律;数学建模课程使得学生知道如何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各方面的问题,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提升学生的创造思维,在运用数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意义重大。
2.培训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集中培训以课堂讲授和上机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启发思考—分组讨论的教学形式,课程教学充满互动,并进行阶段性的实战演习和训练,使学生充分体会数学在实际问题上的应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变静态的接受学习为主动探求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求知能力和创新能力。
3.数学建模竞赛使得参与教师、学生多方受益。参加数学建模培训指导的教师,在数学应用能力及数学知识的积累上比其他教师要求更高,需要阅读大量相关的数学书籍和论文,不仅要在数学方面下大力气,同时也要在计算机方面有较强的应用能力,这无形中造就了参与教师扎实的专业基础、熟练的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并且在数学建模相关课程领域都大有建树,多数教师科研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参赛的学生在以后的专业学习上,成绩提升明显,多名参赛学生毕业时都找到了很好的接收单位。可以说,数学建模工作培养了师生的能力,对数学教学的各方面工作带来了促进。
三、数学建模思想指导下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1.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造性思维。把数学建模思想融入课堂教学,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带动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在高等数学的讲授过程中,关键是要让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即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从而形成数学建模,使学生感觉数学的应用性。为此需要做到:首先要通过具体实例抽象出新的数学概念,使学生充分理解抽象概念背后的应用背景,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概念,让学生感受到创造性思维带来的愉快。
2.以应用性贯穿于教学始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在数学教学中注意表现数学概念如何在生活中发生,给学生介绍更多数学知识的实际背景和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可用之处,并尽可能地与学生所学专业知识有关。在数学教学中应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数学应用的情景,以便使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能在实践中得到提高。我院2003年春在全院开设跨系公共选修课“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与数学建模”培训,以培养创新的思维、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翻译”实际问题为数学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及相关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计算机编程及软件包的使用能力。万有引力定律,曲线的切线性质,点——液控制系统模型,他激直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水箱加热系统的数学模型,液压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发射卫星为什么用三级火箭等,都是数学建模在理论和工程上应用的代表。
3.引入数学建模结果评价体系,完善高等数学考核制度。高等数学公共课,不同于大学英语、计算机等公共课程,它没有严格的考核标准,体现不出它的实际应用,而只是作为一般性的专业基础来开设。这对于民族地区高师院校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数学建模的结果是以论文形式呈现的,它的评价主要基于数学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看看论文中是否有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是否有数学思想的闪光点,其结果是否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等等。基于这些特点,笔者认为高等数学教学考核制度应该是多环节、多渠道的考核方式,而不应该是一张试卷的评价标准,其根本出发点和着眼点是检查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和应用,真正作为专业的基础来考虑、来学习,并指导各专业后继课程的学习,对以后的学习起到基础性作用。
作为整个民族地区数学教育改革的一部分,高师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以数学建模教学活动作为这项改革的一个切入点,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事实也说明,数学建模在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中是大有可为的。
关键词:数学建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数学建模竞赛(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MCM)于1985年由美国率先创设,我国在1989年首次参加,并自1992年起就创办了我国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Undergraduate 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由教育部高教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CSIAM)共同举办,每年一届。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是对学生道德修养、创造能力和身体素质的一次全面的检验,是学校教学改革成果的综合体现。数模竞赛让学生面对一个从未接触过的实际问题,运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加以分析、解决,他们必须开动脑筋,拓宽思路,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它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作用早已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
一、民族地区高师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现状
1.学生状况分析。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素质呈现整体下降趋势,尤其是民族地区高校。为了让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民族师范院校在招生中,一直都对少数民族实行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和适当降低分数线录取相结合的政策,并适当照顾人口稀少的少数民族,力求每年都录取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学生。而决定学生高考成绩的关键性课程之一是高中数学,这一关键因素导致了民族高师院校学生数学基础比较薄弱。
2.教师状况分析。民族高师院校大多数是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是在原来专科或者中专学校优化合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师资整体理论水平较高,应用能力水平较低。高等数学教师,大都是过去从事数学基础理论课教学的教师,习惯于学科式教学,知识结构单一,授课时不能将高等数学与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紧密结合,只能讲授纯粹的高等数学知识,教学枯燥。同时对学生的评价体系陈旧,绝大部分高师院校对高等数学的评价仍然沿用传统的闭卷笔试的方法,不能体现时代特色。
3.高等数学教学状况分析。高等数学是各院校理工科教学的基础课,同时对进一步培养大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准确性、严密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对高等数学的教学各个高校都高度重视。但高等数学的教学大多都习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在下面被动地听,一只粉笔、一块黑扳、一张嘴、一本教材一直灌输下去,然后就是到期末结束课程、准备考试。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不同基础的学生,没有区分对待,结果造成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失去兴趣。
二、数学建模对高等数学教学的促进作用
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创新教育,目的是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高等数学作为高等院校理工科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对专业课程起着决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高等数学对理工各专业的专业应用上。可以说,没有高等数学,我们很多的专业是没有办法开设的。而数学建模正是在高等数学的应用上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己的平台。
1.数学建模是基于数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进行的。数学实验课是以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动脑能力为前提,让学生借助软件平台,验证、应用并发现数学规律;数学建模课程使得学生知道如何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各方面的问题,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提升学生的创造思维,在运用数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意义重大。
2.培训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集中培训以课堂讲授和上机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启发思考—分组讨论的教学形式,课程教学充满互动,并进行阶段性的实战演习和训练,使学生充分体会数学在实际问题上的应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变静态的接受学习为主动探求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求知能力和创新能力。
3.数学建模竞赛使得参与教师、学生多方受益。参加数学建模培训指导的教师,在数学应用能力及数学知识的积累上比其他教师要求更高,需要阅读大量相关的数学书籍和论文,不仅要在数学方面下大力气,同时也要在计算机方面有较强的应用能力,这无形中造就了参与教师扎实的专业基础、熟练的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并且在数学建模相关课程领域都大有建树,多数教师科研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参赛的学生在以后的专业学习上,成绩提升明显,多名参赛学生毕业时都找到了很好的接收单位。可以说,数学建模工作培养了师生的能力,对数学教学的各方面工作带来了促进。
三、数学建模思想指导下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1.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造性思维。把数学建模思想融入课堂教学,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带动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在高等数学的讲授过程中,关键是要让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即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从而形成数学建模,使学生感觉数学的应用性。为此需要做到:首先要通过具体实例抽象出新的数学概念,使学生充分理解抽象概念背后的应用背景,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概念,让学生感受到创造性思维带来的愉快。
2.以应用性贯穿于教学始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在数学教学中注意表现数学概念如何在生活中发生,给学生介绍更多数学知识的实际背景和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可用之处,并尽可能地与学生所学专业知识有关。在数学教学中应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数学应用的情景,以便使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能在实践中得到提高。我院2003年春在全院开设跨系公共选修课“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与数学建模”培训,以培养创新的思维、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翻译”实际问题为数学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及相关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计算机编程及软件包的使用能力。万有引力定律,曲线的切线性质,点——液控制系统模型,他激直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水箱加热系统的数学模型,液压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发射卫星为什么用三级火箭等,都是数学建模在理论和工程上应用的代表。
3.引入数学建模结果评价体系,完善高等数学考核制度。高等数学公共课,不同于大学英语、计算机等公共课程,它没有严格的考核标准,体现不出它的实际应用,而只是作为一般性的专业基础来开设。这对于民族地区高师院校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数学建模的结果是以论文形式呈现的,它的评价主要基于数学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看看论文中是否有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是否有数学思想的闪光点,其结果是否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等等。基于这些特点,笔者认为高等数学教学考核制度应该是多环节、多渠道的考核方式,而不应该是一张试卷的评价标准,其根本出发点和着眼点是检查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和应用,真正作为专业的基础来考虑、来学习,并指导各专业后继课程的学习,对以后的学习起到基础性作用。
作为整个民族地区数学教育改革的一部分,高师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以数学建模教学活动作为这项改革的一个切入点,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事实也说明,数学建模在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中是大有可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