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催生下的全国教学大赛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ohan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提起全国性的大赛,许多人崇敬之情便油然而生。
  中国是一个大国,10多亿人口的大国,别说是得奖,就是参赛都是多么荣耀的事情啊。在一般人的生活常识之中,从学校到乡镇、到区县、到地市、到省会,一路过关斩将,战胜了多少教学高手,跨越了多少艰难险阻,才能够获得一张全国教学大赛的入场券。
  何况,有的学科的全国教学大赛是两年才比赛一次,有的学科三年甚至四年才一届大赛。其比赛组织的严肃性是令人肃然起敬的。全国性教学比赛很不容易,譬如,就以全国中语会举办的“语文报杯”比赛为例,就是在很多人的质疑声中克服重重困难一步步走过来的,每两年一届,每一个地区只能够以省(区)市中语会或者省(区)市教育厅教研室的名义,每一届只能够通过选拔推荐一名参加或高中或初中语文的比赛。参赛选手不需要交参赛费,提前到达赛场临时抽签,只提前一天得知讲课的内容进行备课,比赛期间以及赛后的旅游完全免费。上千人甚至更多的人来观摩听课,有时候还搞两个大礼堂进行实时播放,才能够勉强满足观课的要求。评委从全国各地挑选资深的有教学研究影响的二十来人组成,整个比赛的组织庞杂细致,每一届几乎都需要承办方投入一二十万元弥补比赛的资金缺口。上个世纪这样的比赛还受到了不少人的批评:接班上课严重违背教育规律,除了表演,没有实质的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意义。
  实际上,上个世纪的教学比赛对倡导新的教学观念,对展示与交流各地的课堂教学改革成就,对发现和培植新人,还是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的。因为没有教育部教研室组织的教学比赛,人们就把此比赛看作了最正规的最权威的全国比赛。各地在评职称、评先进、评特级,在提拔干部在调动时,都往往为这些获奖者大开绿灯,明确加分为最高限额。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浸泡,全国性的学科教学比赛如过江之鲫迅速爆棚。仿照着前面的程序,不断加大着宣传力度,不断改换着名称,进行着所谓的全国性的课堂教学大赛。诸如全国省会城市课堂教学大赛、全国历史名城课堂教学大赛、全国教学艺术课堂教学大赛、全国“四方杯”课堂教学大赛,全国“圣陶杯”课堂教学大赛、全国某某片区课堂教学大赛、全国某某三角洲课堂教学大赛……林林总总,不计其数。
  这些大赛,名目繁多,节奏频繁,参赛者有的寥寥无几,评委则找几个同学朋友帮忙,或者由带参赛选手来参赛的领队或教练来充当。经费不够,则羊毛出在羊身上,要求交足参赛费、要求多交参赛费。颁奖等级也不断玩弄花样,凡是交了费的都有奖,且最少是全国一等奖,甚至有的得到诸如突出奖、卓越奖、特等奖、优质奖、金奖等等。
  因为开奖频频,一些地方也疲于奔命,忙于应付,因为市场经济的催生牵引,就把刚刚毕业的、某某领导的、孩子的老师、自己的学生,或者有人打招呼的,叫来参加所谓的全国性比赛。评委则叫承诺能够带来一大批人、交出一大笔观摩费的人来做,或者就地取材,请当地的多来几个人充当。比赛地点则选在旅游景点、风景名胜区,总有人没有去过,总有人需要奖状,总有人需要“全国”二字的名分,总有人需要旅游。还不行,就采取拉客的方式,介绍一位观摩比赛的老师,发给回扣100元,带队50人则能够得到5000元,有的甚至更多。
  又因为选手的水平与评委的影响与水平,前去观摩学习的教师意见大了,不愿意参加了,一些全国性的比赛也逐渐衰败了,有的几年以后办不起来,也就不再举办了。但是,不谙究里的人还是痴迷“全国”二字,调动的绿色通道还等待着这“全国”二字的奖状,于是乎,不管比赛的组织程序、规模公正到底如何,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开赛吆喝的锣声还是在此伏彼起地敲响着。
  全国教育学会以及各专业委员会是清楚的,广大参加过观摩过这些比赛的教师是清楚的,不清楚的只是各地的人事部门和一些教育行政机构,还在用十年二十年前的眼光看待已经严重贬值的所谓的全国课堂教学大赛。
  责任编辑 邹韵文
其他文献
摘 要:特长班声乐课是高中为报考音乐院校的学生设置的课程,专业性较强。本文主要通过论述声乐教学中的三个训练要素,引导学生能够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歌唱,掌握歌唱技巧。  关键词:高中;声乐教学;训练要素  由于社会各界对艺考的热忱,报考音乐院校的考生每年都在增加,而这些考生大部分都把声乐作为主考项。相对于钢琴或者其他乐器的主考,声乐主考起码占了80%,也因此出现了有些学生学了几年声乐考出来的成绩还不如学
是时候写些什么了,来到加拿大后,好久没有写中文了。  留学加拿大琐记  同样是加拿大,同样是卡城,这次来和一年前的感觉就挺不一样,上一次是I had better say more English,这次是have to say English了。虽然在国内数数已经学了六七年的英语了,可到这里还是知道自己肚子里的墨水不够,“学到用时方恨少”。每次打开学校的门,在走廊上看到的有着不同肤色的同学,不再都
高一是高中阶段学习的一个关键时期,但是不少在初中学习不错的学生,到高一却落伍了。导致这种现象的因素有多个方面,除去环境、生理、思想等方面的因素之外,初、高中教科书在知识
随着智能手机及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需要将基于PC端的移动校园扩展建设成符合师生需求的数字化移动校园,面向广大师生提供差异化,针对性的移动服务。本文通过从高校教师、学生和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实际需求为基础,提出并设计了一套基于微信平台的数字化移动校园门户建设方案,主要是通过移动互联网理念重构一套开放的移动校园信息化生态体系,以达到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
我很幸运,1985年9月,不满20岁,一出来工作踏上讲台,就迎来了新中国的第一个教师节。  几十年在校园里,每天我都如过节一般,心旷神怡,只因为,有学生陪伴身旁。  清晨,同学们的琅琅读书声,让我陶醉于课室。中午一到校,我喜欢马上回班里看学生都来齐没有。下午的大课间,我换上运动鞋,排在学生的队伍中,一圈一圈地跑步。放学后,我与学生都小跑到乒乓球桌边,发球,接球,推,挡,扣,抽……  当老师,如果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