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疏导与教育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shix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孩子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关心,没有完整的亲情,因此很容易出现心理、心智不成熟的问题。小学作为学生情感智力发展的初级阶段,教师要结合各科教材,制订科学有效的心理疏导方案,通过课堂辅导与教育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快乐的人生观。
   关键词:小学;单亲家庭;学生;心理疏导
   一、加强小学单亲家庭学生心理疏导与教育的必要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部门也针对不同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作出了规划。重视心理教育本身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但如何正确、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则是我们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经过观察,可以发现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中会出现较为突出的问题。虽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与原生家庭没有太大差异,但只要涉及家长会、家校沟通等情况时,单亲孩子便会表现出逃避的举动。这类孩子的年龄虽然小,但对父母关系的变化非常敏感。父母中的任何一方离开了自己的生活,都会给孩子带来致命的打击。而小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尊心,他们不愿让别人知道家里的变故,就把心事隐藏起来,故作乐观。对此,我们必须及时关注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及时疏导他们的消极情绪,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认知,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身边人的关爱和帮助,减少他们的失去心理。
   二、单亲家庭学生心理疏导与教育的措施
   (一)学科整合,综合教育
   生长在单亲家庭的学生,他们本身就缺乏家庭完整的爱,作为教师,应当对他们表达关爱和体谅,不能因为他们的孤僻、怯弱、自卑而区别看待。可以运用认知疗法来矫正部分学生消极的心理状态。如心理健康教育“我也愿当班干部”,首先讲解《我选我》的故事,激发班级学生的思考,然后提问:“为什么王宁会选自己?”让学生在小组之间各自探讨,然后教师再引导:“我们大家都生活在温暖的集体中,同学们团结友爱,共同进步,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自己能为这个集体做些什么呢?”班干部是班级中热心为大家服务的人,他们平时做的事情都是为了班级。通过这个知识点,让学生认识到“班干部要有奉献精神、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开展本节课教学时,教师让学生想一想提出的问题,做好发言的准备。为了鼓励自卑的单亲学生积极回答,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分成小组,然后让他们在组内进行演说竞选,降低他们的防御心理,再让每组推选一名学生参加班级竞选。课后,教师可以在班内开展轮流担任班干部的活动,培养他们的责任心。
   (二)活动出发,家庭教育
   环境的协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极为重要,因此要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场合争取家长的支持。当然,由于低年级学生的特殊性质,要进行良好行为的引导,还要借助各种活动。家访是教师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的重要方式。在家访过程中,要向家长详细说明学生在学校中的表现,就学生的不良情绪或行为与家长进行探讨,与家长达成一致。不管孩子是否存在胆小、粗暴、多动、压抑等情况,都绝不能在他面前讲述,而是要告诉孩子,他们与其他孩子一样聪明、可爱。教师要善于挖掘孩子的优点然后引导,要用正面、激励的语言去鼓励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要用身边的一些榜样来举例。家庭的亲人和教师都要给单亲家庭的学生给以更多的关爱和帮助,以弥补他们从小缺失的爱,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对于不喜爱社交的孩子,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参加集体性的社会活动。如《受批评的不该是我》,故事中小玉因为值班老师的误解而受到了批评,小玉非常委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是自己遇到这种事应该怎么办呢?让学生各自讲述在生活中曾经受到过的委屈、不公平的事情,当时是怎么解决的。然后让他们自己寻找队友将当时的情景在台上表演出来,相互转换角色,体验遭受委屈的角色以及误解别人的角色,表演完之后再说说想法。通过这种角色表演的活动,引导学生作出小结:有了委屈要及时表达,不要憋在心里,自己解释或者找人证明都能帮你走出困境,赶走那些不好的情绪。
   三、结论
   教師对单亲家庭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教育,首先就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尊重他们的人格,客观分析问题症结所在,公正评价学生行为的对错,经常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不能当众责备孩子,双向了解才能做到知己知彼,才能采取针对性措施来化解学生内心的“疙瘩”,让他们在学校中自信学习、开心生活。
   参考文献:
   [1]王泓.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承载:评《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承载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8(11).
   [2]朱智佩,方黎,孙莉,等.单亲家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综述[J].中国校医,2018(9).
   注:本文系甘肃省2020年度酒泉市省级教改项目专项课题(中小学课程体系构建的酒泉实践研究)“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调适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JQ[2020]ZX138。
   作者简介:王丽娟(1980.10—),女,甘肃酒泉人,本科,中级职称,研究方向: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主要分析临床路径式教学方法在骨伤科临床教学中应用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临床本科实习医学生共56名,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有28名学生,试验组实施的教学法为临床路径,对照组实施的教学法为传统的教学。对两组学生进行教学法的满意度和实习学生综合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情况以及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临床路径教学法组中实习生的实习成绩和满意度均明
[摘 要] 随着人民对就医需求的增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作为国家卫生部门深化医疗体制改变的重要部分,对改善人民的就医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进一步调研了参与神经病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安排。就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同时就难点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法。进一步反映了神经病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在临床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对临床学习难度的
摘 要:在推行语文课外阅读的实践中发现,由于多种消极因素的综合效应,许多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仍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形成对语文的整体认知,还不利于学生理解诗词文章的创作情感、表达方法、生活内涵,并且还会对学生学习其他学科产生不利影响。扭转这一现状,对全面提升农村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很大的意义和价值。就导致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低效、无效的成因展开分析,并探究如何改变这种现状。   关键词
摘 要:全纳教育是新时代的一种教育思潮,其教育模式具有十分强大的包容性,能够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和排斥,能够积极促进教育参与并且满足各种不同人士的需求,属于一种有教无类的教育模式。全纳教育的背景下,对农村边远地区的教学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倡导有教无类的教学模式,为农村边远地区送教上门,这是教育公平的体现,也是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全纳教育背景;新课标背
一、书面表达题呈现rn(原创题)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习总书记一直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