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度、量、序、势的把握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vin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施素质教育是课改目标,课改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从度、量、序、势四个方面谈了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效率 度 量 序 势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这是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改革与探索中所追求的目标,也是实现“课改”要求、响应“减负”号召。本文想从控制影响教学过程的几个重要因素——度、量、序、势等方面,谈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定度控制的要求——程度合理、速度适宜、强度适当
  实行定度控制也是教学最优控制的内容之一。所谓度,就是指课堂教学要求的程度、教学进行的速度和训练的强度。
  教学要求的程度要合理得当。我们既不能让学生“坐着吞桃子”,也不能叫学生“跳起来摘月亮”。定准教学“坡度”,我的具体做法是“三吃透”。1.吃透《语文课程标准》。降低难度,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之一。《语文课程标准》应是我们确定教学“坡度”的纲领性文件。2.吃透学生。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3.吃透教材。要把握教材纵横的内在联系,理解每个单元、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所在;认真钻研,深入领会“教学要求”、“学习重点”、“自读提示”,并揣摩它们的用词特点;认真推敲练习,课后的思考题和练习题体现了课文的学习重点和单元教学的要求,客观上又是对教学重点起定度作用。
  合理地、适时地控制好教学进行的速度,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改变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现象都具有现实意义。控制好教学速度,关键在于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教师的教学主导性完满地结合起来。一方面,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恰当安排好后进生、中层生、优秀生的实践活动,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成好听、说、读、写的训练任务,合理地控制好教学进行的速度。另一方面,教师要始终不忘教学的主线、重点。师生双边活动要扣住重点内容而进行。教师要随时控制好课堂,使课堂教学不蔓不枝,始终不偏离主线,排除无效信息对学生的干扰,增加有效信息的输出速度。
  二、定量控制的关键——精选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精而少,是实行定量控制的关键。所谓精而少,就是指一篇课文没必要从头到尾、面面俱到地讲解,而是通过教师的精密安排,对文中的知识点进行筛选、删减,精选最必要的基础知识,抓住其精华、要点进行教学。
  从迁移的心理活动看,集中注意于问题的主要矛盾,有助于形成知识迁移。有的教师每节课只讲20多分钟,但其效果很好,原因就在善于于控制知识量,择其精华要点,突出主要问题,使学生很快形成知识迁移。从精而少入手,既能提高教学质量,又能减轻师生负担。
  如学习《孔乙己》一文,我先让学生在预习中阅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课堂上以“鲁迅为什么给主人公起了个‘孔乙己’的名字”为题,启发学生设想一下孔乙己是怎样的人,然后与学生一起讨论“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句话的作用,再让学生思考“孔乙己处在怎样的一个社会里”、“为什么孔乙己出场才可以笑几声”两个问题,最后以“孔乙己是怎样的一个人?可怜吗?可恨吗?可爱吗?”启发学生归纳课文。这样教,不仅节省了教学时间,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独立思考,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使他们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定序控制的追求——教材、学生、教师三者的和谐统一
  优化教学论者,都很重视教学程序的安排,力求使教学程序的安排适合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保持、迁移和运用。一个有经验的教师,他的成功主要在于能够采用合理的课堂结构,使安排的教学程序是教材、学生、教师三者和谐统一的程序,是教与学高度统一的程序。
  如教学《爱莲说》一文,我设计的教学程序是:1.创造:改变课文原系统,利用预习的基础,巧设疑问——作者怎么称谓菊花、牡丹、莲花?作者为何喜爱莲花?以此激发学生的创造内动因,采用从“一处”想开去的动态性教学。2.自学:以探索上面两个问题为目的同时兼顾识字、析词、理解课文内容而进行的静态、动态结合的自学活动。3.讲读点拨:按课文原意,但不按课文原排列而进行的跳跃式的阅读分析。讲,在理解内容的关键处,由实体物象(莲)到虚体寄意(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的多维性联想。读,要学生读准、读通、读懂,理解意境。点拨,沟通学生的生活体验(对莲花的认识与课文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4.创造:点拨后对创造议题的进一步探索求解,评判作者的思想和生活态度,并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背诵全文,实现教学目标。整个教学程序,顺序合理,层次鲜明,一环紧扣一环,始终突出“托物言志”这一学习重点,整节课节奏快、密度高、效果好。
  四、定势控制的目的——创造教学的最佳情境
  所谓势,就是指课堂教学的情境。课堂教学是一种群体性的学习活动,每一个学习者或多或少都会受到课堂气氛和群体情绪的影响。因而,定势控制是教学最优控制不可缺少的因素。创造教学的最佳情境,学生兴趣盎然,教师情绪高涨,容易产生“教学共鸣”。
  我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去创造教学的最佳情境,达到最佳的定势控制。
  1.深入钻研,细心品味,发掘出教材美的潜因
  语文教材是一个美的世界,它充满了美:美的山河,美的故事,美的形象,美的思想,美的品德,美的情操,美的意境,美的语言,美的形式……教师在备课时,应深入钻研,细心品味,发掘出教材大量的美的潜因来,教学时引导学生心神“入境”,让学生们受其感染、被其熏陶、得其净化、获其美感,达到“励志移情”、“以美润心育人”的最佳教学情境。如学习《驿路梨花》一文,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人们所创造的美都源于心灵的聪慧与善良。可见只有心灵美才是一切美的起点。我们每个人乃至整个社会都在呼唤善良,呼唤互助与尽一份责任。小说在‘我’想起的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中结束了,这句诗包含了哪些情感呢?”在我充满感情的诱导下,学生心灵的“情”弦被拨动了,情感的火苗被燃起了。在这样的一种态势下,他们紧扣我的提问,反复咀嚼,认真思索,开启了思维的马达。
  2.质疑激兴,把学生带入疑问的漩涡中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善于置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进行积极思维,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的教学情境中。如学习《愚公移山》一文,谈到“智叟笑而止之”时,我引出一个问题:“智叟”认为愚公移山的行为是一种荒唐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你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吗?问题一提出,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有的同学表示同意,有的不同意。这时我引导学生,以正反两方的形式把各自的观点以书面进行陈述,并展开简单的辩论,最后再由我进行小结,达成双方的共识。这样做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创造能力。
  3.用美的教学语言进行施教
  教师“亲切热情、词准意切、礼貌文雅、生动有趣、富有哲理”的语言,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心,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学习朱自清的《春》,教师要用恬静自然的语言,把学生引入清新明媚的大自然中,感受春天的绚丽多姿和勃勃生机;学习《谁是最可爱的人》,要用满怀激情的语言,把学生引到炮火连天的战场,感受志愿军战士可歌可泣的高尚情操……总之,教师语言的美与课文意境的美水乳交融,使得学生不论学习哪一种文体、哪一篇课文,都能用自己的心灵碰撞到课文中美的东西,把上语文课变成一种享受。
  度、量、序、势各方面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下构成的有机整体。在设计课堂教学时,上述各方面一定要综合起来考虑,才能有效地控制好教学过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华敏《中学语文教学法》.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8月,第1版。
  [2]王锭城《教育心理学》.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
  [3]莫春英《语文课堂教与学的尺度把握》.广东教育杂志社,2006年4月。
其他文献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分子,是体现学生语文素养、检验学生语文能力的表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我在语文课上,基于学生的基本学情,选用了下列举措,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实效。  一、练好基本功,培养好习惯  我认为,对小学生本项能力的培养,要采取有效的引导和扎实的训练方法,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才能有望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1.做好规范动作。小学生犹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对历史学科的要求:注重知识传授,更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挖掘历史教材的人文内涵,倡导学生尊重历史,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做到以史为鉴,提升自己明辨历史的能力,继承发展民族特色历史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人文精神 培养  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是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是
期刊
摘 要: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留守儿童”的学习已成为教师教育工作的头疼问题。“留守儿童”学习中“优等生”和“差生”两极分化呈严重趋势,加之教师认识偏差、歧视态度等原因,导致农村教育出现了偏差。“差生”的“后进”问题如何解决?作为一个班主任教师,应该审视自我,立德树人是职责。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后进生” 直视 对症 误区  一、直视“后进生”  把镜头聚焦在“后进生”身上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活动,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因此,我们在过去的一个学年中作出了多种尝试,以期带领学生走近书籍、走近原文名著,领略阅读的魅力,体会阅读的乐趣,让他们通过“图书漂流柜”互相影响,促进阅读兴趣,交流阅读体验,形成阅读策略,培养阅读习惯,进而整体、全面地
期刊
摘 要: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其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创新人才的造就离不开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发展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时代的要求,它关系到民族的发展与国家的兴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是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客观需要,也是教师教改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政治 课堂教学 学生 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
期刊
数学的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接受、贮存和应用的过称,更重要的是创新思维训练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首先自己要有创新意识。如果教师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要让学生成为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人,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只有具备了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学生。  那么数学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激发兴趣要创新  “兴
期刊
对于数学科学来说主要是抽象思维和理论思维,这是事实;但从人类数学思维系统的发展来说,形象思维是最早出现的,并在数学研究和教学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得到形象思维培养的人会有很高的抽象思维、理论思维能力。同样,一个学生如果根本不具备数学想象力,要把数学学好那也是不可能的。  正如前苏联著名数学家A·H·柯尔莫戈洛夫所指出的:“只要有可能,数学家总是尽力把他们正在研究的问题从几何上视觉化
期刊
口语交际是在人际交往的特定语境中,交际双方运用口头语言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表达感情的一种活动。从社会需求看,口头语言是最基本、最便捷的交际工具,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每个人适应现代社会最基本的能力要求。然而在目前,学生在口语方面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为培养适应社会新型人才的需要,笔者认为口语交际教学应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一、明确口语交际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口语交际教学就是培养学生“
期刊
摘 要:聋生由于听力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造成听力障碍,无法像健全儿童那样通过听来获取和发展语言,为使聋人最大限度地融入我们的主流社会,能正常地与健全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必须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作为一名聋校语文教师,一定要从提高教学质量抓起,提高聋生素质,让学生更好地运用语言走向社会、适应社会,能够和那些健全的人一样不受歧视,更好地为社会作贡献,成为一名残而不废的有用之才。  关键词:聋生 语言 形成
期刊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使抽象的公式、定理、法则等得以验证,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及时提供了课堂教学信息反馈,使学生思维过程在动手实践中显示出来,教师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纠正学生的思维错误。因此,加强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发展思维的有效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探索了如何培养学生动手实践,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帮助学生建立数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