赎 罪

来源 :前卫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p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每个暴雨将歇的夜晚,当鱼虫欢愉、鸟鸣犬吠之音再次萦绕我耳旁时,我总会想起那双无神的灰色眼眸,他是否又在一片黑暗中无助地颤抖,寻找着几十年前那八个亡灵的宽恕?
  遇见他的时候,我还是一个不知名的小记者。为了探究长征前夕所举行的“通道会议”,只身前往通道杉木桥乡小水村。但突如其来的一场暴雨,将我困在村后一座名为大坡界的山腰处,却也带我开启了一段不为人知的记忆。
  进退两难之际,我隐约看到不远处的树丛中闪烁着点点黄光,在这漆黑冰冷的雨夜显得格外温馨。我并未多想,冒着大雨,冲到自以为是守林人的门前。
  随着“吱嘎”的开门声,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站在门口。那双空洞的双眼越过我的身躯,在这雨夜中仿佛毫无目的地搜寻着什么,透过屋内的微光,那双灰白的眼眸如同许久未经擦拭的古旧物品,蒙着一层尘土,镶嵌在紧皱着的眉头下。他没有望向我,或者说,他望不见我,但那双眼却犹如无底的黑洞,仿佛能看穿我的内心,让我感到一阵赤裸裸的恐惧。
  “哪个?”他带着浓重的乡音问道,语气中不带有一丝警惕,反而带着等待已久的期许。我愣了好几秒钟,才磕磕巴巴介绍了自己的职业和来此的目的。他的神情中流露出一丝失望,但还是点了点头,侧身邀我进来。
  一声结实的关门声,将这凛冽的寒意与喧闹的雨声隔绝在黑暗的夜色中。屋内安静的可怕,唯有老人脚步挪动的声音,我站在狭小的房间内,观察着这简陋的小屋。一张床,一个木头做的衣柜,一个简易的灶台,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别无他物。桌上攒动的火苗将一切映照在破烂不堪的墙上,犹如鬼画符般肆意舞动。
  为什么他对我这样一个陌生人的突然到访没有丝毫的戒备之心?一个残疾老人为什么会选择独居深山老林?既然这位老人双目失明,他肯定不是守林人,那么他是谁?
  望着桌上燃烧着的蜡烛,突然,我的心咯噔一下。他已双目失明,为什么还要在屋内点蜡烛?是他本来就在等待谁的到来吗?
  “坐下吧。”老人低沉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他挪到桌边的椅子上,缓缓坐下,双眼直视着前方,桌上的火苗在他灰白色的眸子中跳動着。
  “你是记者?”还未等我发问,他便低声问道。
  “嗯。”
  “你刚才敲门,我还以为是他们来了。”
  “您在等别人吗?”
  他摇了摇头,抬起他空洞的双眼望向我的方向;“我等的,不是人。”
  屋内一时陷入了沉默,唯有烛火在我们两人之间跳动。接下来的事情,便是这位老人向我讲的,经过我的整理后,最终以老人的口吻呈现在所有人面前……
  那是1934年,我20岁,赶上我娘病重。我爹死的早,全家就我一个男人,天塌下来,得是我顶着,原本正是身强力壮的时候,却活生生地被压垮了。在那个小村庄里,我没本事,也没出路,家里穷的没饭吃,又不想看着我娘病死在床上,就天天上山采野菜,山路走的熟,没想到最后就因为这一点造了孽了。
  国民党在我们当地招兵,为了给我娘攒钱买药,我就去了。其实就是为了每个月的军饷,从来没有打过仗。我胆小,从小连只鸡都不敢杀,哪里敢杀人?
  没多久红军来了,就是当时的红六军团。那段时间我跟着国民党,不在村里,但是听邻里都说红军对老百姓好,教他们认字、唱歌,还帮他们干活,从来不乱用他们的东西。村里都很喜欢他们。我想我娘,中间偷跑回家两次,听我娘说六团里有一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小兵,是外地过来的,太阳穴的地方带着拳头大小的红色胎记,他总是来我家,陪我娘说会儿话,收拾收拾家务,还把我家屋顶修好了。我娘特别喜欢那个小兵,一定要让我见一见他,说等我来了以后跟他认个兄弟。
  我还真见着了。
  那次回家,正好碰到他帮我娘在院子里扫地,我娘拖着病恹恹的身体坐在房前的椅子上,看着他笑。我俩见面的那一瞬间,不约而同的都感到一种亲切的感觉,像是很久以前就认识,完全不会因为身穿不一样的军装感到陌生和尴尬,当时也不会有那些概念,大家都是背井离乡的孩子,谁也不会因为身披不一样的外衣便彼此仇恨。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他的样貌。个头不高,脸颊消瘦,红色的胎记在帽檐下十分显眼,像是在帽子下藏着一轮火红的朝阳。虽然他看着十分瘦小,但是他的眼神中却透露着机敏而和善的目光,他的眼睛要比他的实际年龄成熟的多,带着不符合他那个年纪的沧桑,但是又让你很想和他接近。他笑起来很阳光,一口洁白整齐的牙,衬托着整张脸又显得格外稚嫩,像一个纯真的孩子。我看着他,觉得他的身体中仿佛住着两个灵魂,一个充满朝气与活力,另一个却仿佛已饱经沧桑。我总觉得他和我很不一样,他的身上有太多的故事。从外地到这里,谁能想到他这一路上经历了什么?
  我俩陪我娘坐了会儿。要走的时候一起来到村头的溪水边上,他说他18岁就当兵了,在老家也有一个娘,这两年都没能回去看看,是死是活都不知道。所以在这里看到我娘一个人,还拖着病,他就不由得想起自己的娘。他的眼神中带着忧伤,望着天边渐渐低落的夕阳,说:“等打完仗,我就回去。一个人在外面,太想家了。”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你就当我娘是你娘,没事就常来转转,我娘也喜欢你,那我就是你哥。”
  他笑了笑,又有些忧伤:“咱俩以后可别在战场上见啊。”
  我摆了摆手:“不可能。要是真打起来,我也跑了。我可不敢杀人,倒是你,别死在战场上,活着回来见咱娘。”
  我俩就这样聊着,直到小路尽头夕阳已经渐渐滑落进小溪里,晕染开一片淡淡的紫红色,在溪水上面浮动。烟抽完了,我们就在那儿分手。
  哎,当时感觉心里像被暖黄色的光笼罩着,十分惬意,但是谁能想到,之后发生的一切啊?
  我们村里跟了国民党的加上我也有十几个,都是湘军第55旅的,都不在村里,也不知道谁把红军的事说出去了。旅里知道以后突然下了命令说要去打仗。我害怕,再加上我娘已经快不行了,我就跑回家去。当时时间紧,也乱,跑一两个小兵发现不了,剩下的都跟着国民党去打仗。刚开始挺好,后来传来消息说被红军抢占了大坡界的山腰。当年的喊杀声震荡着整个山谷,几十年过去了,就是直到现在,每次下雨的时候,你仔细听雨滴穿过树叶掉落在地的声音,仿佛都能感到几十年前这片土地上的枪炮和厮杀声……   当年红军打的勇猛,阻断了好几次进攻。国民党的军官打急了,攻不下来,上面怪罪下来,死的就是他。他想找几个本地兵,熟悉路的带他们能包抄红军,谁知道我们本地的差不多都战死了。后来派手下人查花名册查到我这儿来,说我是逃兵,要枪毙我。那个国民党军官了解我家情况以后,知道我熟悉山路,跟我说带他们翻过山包抄了红军,他就派大夫把我娘的病治好。我当时也是害怕,想着又能捡回来一条命,又能救回我娘,而且只是带个路,也不让我杀人,就答应了。
  山路险,不是本地的根本不知道咋走,旁边就是悬崖,要是掉下去,命都没了。我当时只想着自己的事,带着国军从大坡界后山翻过来,占了制高点。红军一个排三十多人,打到那会儿就剩下八个了,他们看见我们包抄过来,知道撑不下去了。说不怕死是假的,都是人,谁不怕?他们脸上的绝望我也看在眼里。
  唉,那会儿心里就不是滋味。但是我想着他们投降就行,好死不如赖活着。但是……说实话我没见过那么有血性的人,他们把枪砸烂,一个个的二话不说跳下悬崖去了。在场的全呆了,谁敢相信发生的这种事?
  后来……我们循着悬崖边找下去,有六个红军当场就死了,还有两个喘着气,也是半死不活了。没想到他们宁可死也不愿被俘虏,都是我带的路才把他们害死的啊!我跟国民党军官求情,但是那个军官啥话没说就给手枪上了膛,“砰砰”两声,两个红军脑壳就开了花。
  我根本不敢仔细看,站在人后面瞄了一眼,看到满地的鲜血中,倒着两个年轻的红军尸体。但就是那一瞥啊,我看到……我看到其中一个小兵,太阳穴那里有一块明显的红色胎记,藏在沾染着血迹的军帽下,不断地往外冒着鲜血,就像……就像帽子下面藏着那天溪水旁滑落的夕阳……
  就在那一瞬间,我感到自己的身体仿佛被抽空了一样,我不顾一切地拨开人群冲了出去,抱起他的头。他的胎记在鲜血的浸染下显得愈加鲜红……我跪在那儿张着嘴,心里特别想说出点什么,但是我一句话都说不出,泪水顺着我的眼眶止不住地往下流,我的双手沾满了他的血。从那一刻起,我就知道我的灵魂已经没有了,我有罪。虽然枪不是我开的,但是我心里知道,是我杀死了他,杀死了他们,我双手所沾染的鲜血,这辈子已经洗不掉了!
  我在那里跪了很久,一直到他的血流尽,我手上的血迹变干。我抱着他,看着这个和我同龄的小兵,我的朋友,我的兄弟,但是,他就这样死了,被我害死了,而我甚至连他叫什么名字都没有问……
  后来,我已经不记得自己是怎么放下他,怎么回到家,这段记忆仿佛连同我的灵魂一起消失了。我只记得我娘知道了这件事是怎样的悲痛欲绝,一口饭也不吃,没过几天也走了。那个国民党军官却实守信了,他没杀我,只是把我赶出了部队,我当时宁可他杀了我。
  我是个懦夫,没勇气自杀。国民党走了以后,村里集粮队队长出钱把那些红军埋了,在山里立了一块碑,但是谁都不知道那些死去的红军战士的名字,都是一些无名烈士。我在家里呆不下去,因为我不管干什么,内心都像是在受着煎熬。所以我把家里所有的家当都卖了,一个人跑到山上对着红军的坟墓哭了三天三夜。眼睛哭瞎了,也没能抹掉我内心的罪恶感,之后就一直在这儿,守着他们的坟墓。
  我以为不会有人记得我,直到1949年解放军来,原本因为当年的事要枪毙我,但可怜我已经是个瞎子,留了我一条贱命。其实,我当时有些失落,死了也许倒轻松些,带着罪孽活着,太累。但是,我后来想了想,也感到一丝宽慰。宽慰的是有人知道我的罪,知道是因为我当年带路,才害死了那么多红军战士。可能我的内心觉得有人知道,我的赎罪就有了一些意义吧。
  不管怎么说,从那天过后,我每天晚上都做噩梦,梦见他带着那七个战士浑身鲜血的来找我索命,所以每晚我都在屋内点上蜡烛。我一直在等着他们的鬼魂回来,我自己造的孽,只想用自己这一辈子来赎罪……
  “没想到,我等了几十年,却等来了你。”老人从回忆中走出来,轻轻叹了一口气。灰白的眸子闪动着,像是含着两颗尚未掉落的泪滴。
  屋外的雨已经停了,唯有顺着屋檐滑落的雨滴发出“嗒嗒”的声响,偶尔能听到雨后鸟虫的鸣叫。
  老人伸手颤巍巍地抹了一把眼睛,语调颤抖地说:“我想,经过这么多年,我总算明白了。当年他的眼神中,为什么会带着坚定和沧桑。”一股湿润的泥土清香从门缝中挤了进来,老人淡淡地说:“一个真正能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人,还有什么能让他动摇?”桌上的蜡烛已经燃烧殆尽,跳动的火光在老人的眼中逐渐暗淡下去。
  老人送我出门时,我还是忍不住问道:“为什么会把这个故事告诉我?”
  老人立在门口,若有所思地摇了摇头,抬起他灰白的双眸望着我:“可能一个人在这里,太孤独了。我的故事还没完,我会一直等下去的。”
  我点点头,告别了老人往山下走去,老人突然叫住了我:“你不是记者吗?那你可以把它写出来吗?”
  我望着立在破旧木屋前的老人,朝阳从天边洒下暖光色的光辉,罩在老人苍老的褶皱上……
  我把這个故事整理发表后,已经很多年过去了,但那双满带着愧疚之情的灰白色双眸,我却从未忘记过。
其他文献
初秋的黎明,潮呼呼的露水气味儿弥漫了山乡,静卧在凤凰山下的茹村,像熟睡的婴儿般安详静谧。  “砰砰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宁静。旋即,周围的家犬便狂吠开了。  “修之、修之——”村中那座砖瓦结构的门楼前,来人边敲院门,边朝院里喊着。  “谁呀,这么早就来找——”从东厢房走出的中年汉子,睡眼惺忪的趿拉着鞋,边往身上披着褂子,边嘟囔着朝院门口走来。  “修之,保长叫你到村公所去一趟,要过队伍哩!”来
期刊
一  1942年刚开春,我们县大队接到上级一个秘密任务。这天夜里十二点一刻,朱庆海大队长和刘云教导员让我火速通知中队长汪峰、李炳、匣子和炊事员老李紧急集合,十分钟后开拔,去执行一项极为重要的紧急任务。我进县大队才三个月,作为通信员,我忒知道老朱的脾气,丝毫不敢怠慢。鸡不叫狗不咬,朱庆海猫着腰冲在前面,小队人员低头随后,急速穿过刘家洼村东头,向蒙山脚下疾行。  钻山斩棘,一夜行军,五更前我们到达了临
期刊
天漏了,瓢泼的大雨已经下了两天两夜,江河陡涨,防洪大堤告急。  风雨中,一群兵们开上大堤,一场保卫家园的战斗打响。  闪电划破长空,雷霆砸在大地,狂风劲吹,洪水铺天盖地袭来。战士们严阵以待!打木桩,扛沙袋,分秒必争寸步不让。队伍里有一个城市兵,长得白净帅气。暴雨降临头天,他提前结束休假回到军营,正好赶上上级下达抗洪抢险任务,他们连夜奔赴大堤。与风雨斗,与洪水斗,兵们都成了泥人。暴雨下了两天两夜,他
期刊
1  鬼子是望仙庄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庄户人。因为鬼子这个外号,让这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庄户人,变得一辈子都不普通。鬼子有腿疾,为啥不叫他瘸子而叫鬼子?一说他鬼心眼多,一说他就是日本人,是他爹龟田闯关东带回来的。鬼子爹叫贵,龟田是《小兵张嘎》中日本少佐的名字,电影头天晚上看完了,第二天就有人喊他爹龟田。鬼子个不高,也就一米六吧,短腿八字步,谁看一眼都会想起电影上的日本鬼子。他爹外号龟田,给他头上
期刊
春天的早晨,我身穿迷彩在施工现场站岗  一群鸟儿叽叽喳喳不停,像一场預谋  秋天的叶子堆积起来并没有腐烂  春天的树枝在风雪中长出了新芽  我把秋天的叶子用目光扫了一遍  想着腐烂这个词,没有了疼痛  新的打算和谋略就开始在心里居住  拉萨的天空是永恒的蓝,我忘了风  荒原上并没有长出常青的花朵  这片丛林勾起了多年前的梦境  我用坚硬的骨头支撑起疲倦的身体  我并不唏嘘,以疼痛取悦自己阳光温暖 
期刊
每当想起1999年的那個夏季  紫外线的逆光总会旋转着射入我的眼睛  努力地想催熟我脸上的高原红  我必须学会迎着雪域的风雪,冲  冲进空寂与寒冷交织的旋涡  像冲进敌人射来的子弹的呼啸声里  我也必须学会把自己站成一道高度  用骄傲的1.72米的身高  骄傲地,为高原增高1.72米  我还必须学会用海拔高度  去虔诚记录我到达的每一座山峰  以及,飘过头顶的每一朵云彩
期刊
“保长!保长!”急急忙忙的龙老三从村口拦住正在赶路的杨进坤,慌张地说道:“听说了吗,共产党的部队进县城了!”  一番话,说得杨进坤也有些慌张。“听谁说的?来了多少人?”“今天听我儿子说的,他们的队伍这两天正集合呢,说要跟共产党打仗。听他那个意思,共产党来了三万多人。”“乖乖,可了不得,三万人。”杨进坤听完,有些吃惊。但意识到自己失态之后,他回过神来,对龙老三说:“先别慌,我去打听打听。”  杨进坤
期刊
如果能未卜先知  我就会多买几节五号电池  等待第一朵雪花  先在相机镜头里定格  再盈盈飘落脸上  那个时候,我身着军装  执行格尔木运输建材回拉萨的任务  在青藏线上,过南山口,夜宿纳赤台兵站  刺骨的寒风,吹来鹅毛大雪  覆盖了原野与村庄  一轮明月与兵站的灯火交相辉映  还是敌不过一个夜晚  整个世界,被雪下亮  那是1996年的10月29日  我的二十一岁生日之夜  两个雪白的馒头,一碗
期刊
高原的夜,群星闪烁  远处的尼洋河  在月光下奔流不息  哨位上的士兵  魁梧而挺拔  如同身旁一排排的白杨树  老鸦已经昏睡  闪烁的星星也渐渐淡去  只有尼洋河的流水哗哗作响  那是对士兵的赞美  高原的夜,寒风肆虐  天上一轮皎月  如同千里之外的爱人  静静地陪伴着  同士兵一起站岗  山谷里的风  吹濕了迷彩服  一轮红日在雪山上冉冉升起  士兵脸上的高原红  如同八一军旗  在阳光的照
期刊
田埂像一条长长的飘带  从牛鼻子上松弛下来  扬起茅草的愉快,轻插天空  天就晴朗了,树就青春了  微笑的春风泡在碧绿里  照亮我長满皱纹的目光  创业故事在荷塘返青  唤醒睡眠,融化鼾声堆积的山岗  颓废,在蓬勃里失踪  日子变得狭窄  狭窄到极至就成了广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