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增多,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实际情况是,我国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就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尚有很大不足。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其实践能力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本文将根据已掌握事实以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具体要求,从完善高等教育制度、优化教师队伍、汇合实习实践资源等方面探究并提出对策,从而培养学生们的实践就业意识,提高其实践能力。
关键词:经济管理专业 提高实践能力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3(b)-149-02
各高校是培养全面、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主力,而实践教学又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途径。经济管理类专业属于应用科学,因此对于该专业的学生而言,实践能力更是其必备技能,对他们的要求也更为严格。当今世界激烈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在全社会提倡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的新形势下,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理应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所以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学校,教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
1 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和不足之处
1.1 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市场对人才需求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教育部门对各高校转型战略的推动,很多高校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来提高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具体如下。
1.1.1 课堂实例展示的时间在教学总时长中所占比重增多
这一措施的实施,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由于课时所限,课堂实训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1.1.2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和社会实习
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从事综合及部门经济管理的高级管理人才。因此,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实习活动,不仅能提高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同时也是对其学习成果的检验。只有立足于实践,从社会生活中获取经验,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但在该项措施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实习单位配合度不高的问题。
1.1.3 校际、校企合作体系的建立
许多高校通过建立学校与企业间的横向合作,为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提供深入了解企业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实践技能。另外,一些高校也邀请知名学者和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来校开讲座、担任讲师,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能力。
1.2 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不足之处
1.2.1 高校“学院派”老师居多
在师资方面,很多高校,尤其是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师都是“学院派”,这些老师在专业理论素质和研究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但他们在从事教育行业之前,缺乏相应的社会经验,在实践方面能力有所欠缺。在这些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我们很难相信学生会有很强的实践精神和能力。
1.2.2 课程安排不够合理,实践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与经济管理专业“学院派”的师资相对应,很多高校在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上也存在很大的问题。
1.2.3 实践经费少,财政投入不平衡
在专业管理部门方面,一些高校囿于财政预算的压力,在培养学生们实践能力的经费投入远远不够。例如,一些高校的学生均实践经费仅百余元,这样紧张的实践经费让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们很难在社会上发挥自己的才能,打击了不少学生的实践积极性。还有一些高校缺乏相应实验室的建立,作为提高学生们实践能力的便捷途径之一,实验室有利于强化理论课程教学的效果,使学生们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而实验室的不健全势必会影响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们对于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1.2.4 缺乏对应的监督评价体系
经济管理专业作为文理兼收的学科,其内涵和课程安排早已不是大众印象中所谓的文科专业,而一些高校仍在这样的固化思维下安排经济管理专业的相关事项。这样做不但无法提高该专业学生们的实践能力,也影响了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活力。专业的监督评价系统有利于该专业的的发展与创新,也为促进学生们的实践能力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 为提升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对策研究
完善经济管理专业的教育体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校企合作培养新思路。
一些高校存在只顾招生,不顾就业的问题,导致很多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要解决这一普遍且严峻的问题,需要学校由传统的的教学理念转变为“以市场为主导,以就业为根本”的新理念,将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作为评判办学质量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2)优化教师团队,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第一,学校可以聘请有经验的专家、学者和相关部门人士到高校来任教,以充实和改善经济管理专业现有的师资团队结构。经济管理专业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其专业老师不仅需要具备极高的理论相关知识和科学研究水平,也需要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和社会经验,在引进新教师时,应抓住“互补性”这一关键词,在与“学院派”教师相配合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地引进。
第二,各高校应积极加强在校老师的实践能力。教师可以通过个人与企业单位取得联系进行学习,学校也可以利用校企合作的方式为更多教师争取实践的机会。教师也可通过短期访问学习,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研究会议的形式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从而确保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
(3)转变教学方法,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
各高校在制定和完善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时,应同时注重该专业学生科学理论知识、专业职业素养等学科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就业能力等实践能力两方面的培养。各高校要牢记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的,从原有课程基础上适当调整实践课程所占课时和学分。也可从国外借鉴相对先进的管理学经验,结合我国实际进行教学方法上的创新。
(4)积极推进社会实践和社会实习的开展,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
很多经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面临毕业时都会产生巨大的心里压力,造成他们心里负担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对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自信,另一方面来自于激烈的竞争压力。要解决这一问题,从高校方面来看,高校有责任与合作企业为毕业生积极洽谈一些实习岗位,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要负责毕业生毕业以后的一切,学校可以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鼓勵毕业生独立自主的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实践或实习岗位,并交给学生们相应的保护自己的措施,全面调动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积极性,以促进他们实践能力的提高。
(5)注重培养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们的应用思维、就业意识和实践意识。
各高校在培养经济管理专业人才时,务必要让学生们知道,当今世界激烈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更是各国企业争夺的对象,所以教师和学生都不能把经济管理专业的学习局限在课本理论上,而是要在学好专业知识,具备良好道德素质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
3 结语
在中国当今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困难、竞争压力大等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而出现这一严峻问题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大学生自身欠缺相应的实践能力,也就是说数量巨大、只会“纸上谈兵”的大学毕业生与社会真正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并不相符。因此,提高大学生,尤其是经济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急需解决,也是任重道远的一件事。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各高校,教职工和学生整个社会的共同探索和努力,各环节需要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建立完整的问责监督体系,并针对性地多措并举,精准培养经济管理专业人才,提高该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扭转当前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困难形势,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余霞.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06.
[2] 李琪.经管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路径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04).
[3] 吴全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中需关注的几个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11(17).
关键词:经济管理专业 提高实践能力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3(b)-149-02
各高校是培养全面、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主力,而实践教学又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途径。经济管理类专业属于应用科学,因此对于该专业的学生而言,实践能力更是其必备技能,对他们的要求也更为严格。当今世界激烈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在全社会提倡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的新形势下,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理应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所以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学校,教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
1 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和不足之处
1.1 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市场对人才需求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教育部门对各高校转型战略的推动,很多高校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来提高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具体如下。
1.1.1 课堂实例展示的时间在教学总时长中所占比重增多
这一措施的实施,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由于课时所限,课堂实训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1.1.2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和社会实习
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从事综合及部门经济管理的高级管理人才。因此,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实习活动,不仅能提高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同时也是对其学习成果的检验。只有立足于实践,从社会生活中获取经验,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但在该项措施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实习单位配合度不高的问题。
1.1.3 校际、校企合作体系的建立
许多高校通过建立学校与企业间的横向合作,为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提供深入了解企业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实践技能。另外,一些高校也邀请知名学者和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来校开讲座、担任讲师,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能力。
1.2 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不足之处
1.2.1 高校“学院派”老师居多
在师资方面,很多高校,尤其是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师都是“学院派”,这些老师在专业理论素质和研究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但他们在从事教育行业之前,缺乏相应的社会经验,在实践方面能力有所欠缺。在这些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我们很难相信学生会有很强的实践精神和能力。
1.2.2 课程安排不够合理,实践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与经济管理专业“学院派”的师资相对应,很多高校在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上也存在很大的问题。
1.2.3 实践经费少,财政投入不平衡
在专业管理部门方面,一些高校囿于财政预算的压力,在培养学生们实践能力的经费投入远远不够。例如,一些高校的学生均实践经费仅百余元,这样紧张的实践经费让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们很难在社会上发挥自己的才能,打击了不少学生的实践积极性。还有一些高校缺乏相应实验室的建立,作为提高学生们实践能力的便捷途径之一,实验室有利于强化理论课程教学的效果,使学生们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而实验室的不健全势必会影响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们对于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1.2.4 缺乏对应的监督评价体系
经济管理专业作为文理兼收的学科,其内涵和课程安排早已不是大众印象中所谓的文科专业,而一些高校仍在这样的固化思维下安排经济管理专业的相关事项。这样做不但无法提高该专业学生们的实践能力,也影响了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活力。专业的监督评价系统有利于该专业的的发展与创新,也为促进学生们的实践能力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 为提升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对策研究
完善经济管理专业的教育体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校企合作培养新思路。
一些高校存在只顾招生,不顾就业的问题,导致很多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要解决这一普遍且严峻的问题,需要学校由传统的的教学理念转变为“以市场为主导,以就业为根本”的新理念,将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作为评判办学质量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2)优化教师团队,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第一,学校可以聘请有经验的专家、学者和相关部门人士到高校来任教,以充实和改善经济管理专业现有的师资团队结构。经济管理专业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其专业老师不仅需要具备极高的理论相关知识和科学研究水平,也需要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和社会经验,在引进新教师时,应抓住“互补性”这一关键词,在与“学院派”教师相配合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地引进。
第二,各高校应积极加强在校老师的实践能力。教师可以通过个人与企业单位取得联系进行学习,学校也可以利用校企合作的方式为更多教师争取实践的机会。教师也可通过短期访问学习,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研究会议的形式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从而确保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
(3)转变教学方法,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
各高校在制定和完善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时,应同时注重该专业学生科学理论知识、专业职业素养等学科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就业能力等实践能力两方面的培养。各高校要牢记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的,从原有课程基础上适当调整实践课程所占课时和学分。也可从国外借鉴相对先进的管理学经验,结合我国实际进行教学方法上的创新。
(4)积极推进社会实践和社会实习的开展,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
很多经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面临毕业时都会产生巨大的心里压力,造成他们心里负担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对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自信,另一方面来自于激烈的竞争压力。要解决这一问题,从高校方面来看,高校有责任与合作企业为毕业生积极洽谈一些实习岗位,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要负责毕业生毕业以后的一切,学校可以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鼓勵毕业生独立自主的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实践或实习岗位,并交给学生们相应的保护自己的措施,全面调动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积极性,以促进他们实践能力的提高。
(5)注重培养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们的应用思维、就业意识和实践意识。
各高校在培养经济管理专业人才时,务必要让学生们知道,当今世界激烈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更是各国企业争夺的对象,所以教师和学生都不能把经济管理专业的学习局限在课本理论上,而是要在学好专业知识,具备良好道德素质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
3 结语
在中国当今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困难、竞争压力大等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而出现这一严峻问题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大学生自身欠缺相应的实践能力,也就是说数量巨大、只会“纸上谈兵”的大学毕业生与社会真正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并不相符。因此,提高大学生,尤其是经济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急需解决,也是任重道远的一件事。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各高校,教职工和学生整个社会的共同探索和努力,各环节需要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建立完整的问责监督体系,并针对性地多措并举,精准培养经济管理专业人才,提高该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扭转当前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困难形势,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余霞.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06.
[2] 李琪.经管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路径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04).
[3] 吴全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中需关注的几个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