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通过对岩原鲤仔鱼在饥饿和再投喂条件下其生存、生长率、RNA/DNA和RNA/蛋白质比率的测定,评估了仔鱼对饥饿的耐受能力和恢复能力.在(19.5±0.5)℃水温下,将出膜后第16天
【机 构】
:
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北京桑普生物化学技术有限公司,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通过对岩原鲤仔鱼在饥饿和再投喂条件下其生存、生长率、RNA/DNA和RNA/蛋白质比率的测定,评估了仔鱼对饥饿的耐受能力和恢复能力.在(19.5±0.5)℃水温下,将出膜后第16天的岩原鲤仔鱼随机分成6个组:1个持续投饲对照组,实验组分别禁食1、2、3、4、5d后再投喂,实验共进行10d.每天分别从各组取9尾鱼测定体重、体长、RNA、DNA、蛋白质含量.实验结果显示,饥饿处理组仔鱼存活率和以上各项生长指标均随饥饿时间的增加而下降,在恢复投喂后均表现不同程度的补偿生长,其中饥饿1、2、3d的仔鱼在恢复投喂后显示出完全补偿生长,几乎弥补了饥饿所产生的影响,平均终体重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饥饿4、5d的仔鱼显示部分补偿生长,恢复投喂只少量减轻了饥饿的影响,平均终体重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饥饿1、2、3d的仔鱼和4、5d的仔鱼在恢复投喂后分别需要1-2d和4d时间才能达到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水平.仔鱼生长率变动范围从-0.59%到8.00% WW/day,仔鱼RNA/DNA比率、RNA/蛋白质比率与生长率的回归方程为:GR=3.63RNA/DNA-1.74 (R2=0.80)和GR=120.14RNA/Protein-2.33(R2=0.31),两种比率均与生长率呈显著线性相关,RNA/DNA比率对生长变化的拟合度更好.结果表明,仔鱼阶段食物缺乏很可能是影响岩原鲤仔鱼存活、生长的主要因素.RNA/DNA更适合作为评定岩原鲤仔鱼营养条件和生长的指标.
其他文献
克隆小鼠IL-33基因构建其真核表达质粒,并转染COS-7细胞检测其表达.提取C57BL/6小鼠肺组织总RNA,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小鼠IL-33基因,酶切后插入pcDNATM3.1/my
维生素D(VD)为固醇类衍生物,除发挥抗佝偻病作用,还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功能.主要研究VD对实验性脑疟小鼠树突状细胞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在伯氏疟原虫(P.b ANKA)感
目的:应用RNA干扰技术抑制自噬调控基因Beclin 1的表达,检测Beclin 1表达对裸鼹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以及p53、BAX、Bcl2等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检测裸鼹鼠成
研究了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内拐棍竹地下茎侧芽的数量特征。调查结果表明:拐棍竹地下茎秆基上的侧芽有壮芽、弱芽和死芽3种不同类型;侧芽一般分布在1~15年生的秆基上,
目的:构建带有myc标签的核输入蛋白(importin) α/β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胚肾293T细胞并分析其表达.方法:以乳腺癌文库为模板PCR扩增核输入蛋白α/β基因,扩增产物插入真核
目的:构建雌激素受体α(ERα) T224A和S559A磷酸化位点突变体载体,在HEK293T细胞中检测其表达及突变体生物活性的改变.方法:以pcDNA3-Flag-ERα为模板,通过重组PCR技术扩增目
目的: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技术诱变海洋地衣芽孢杆菌DHS-40,选育微生物絮凝剂高产菌株.方法:10 μL发酵液(D600nm值为0.5~0.7),辐射距离为2 mm,气流速度为10.0 SLPM,辐射
目的:观察单宁酸体外抑制痘苗病毒(VACV)感染的效果,探讨单宁酸干扰病毒入侵宿主细胞膜脂的效应机制。方法:基于痘苗病毒细胞感染模型,在病毒吸附前、吸附后和吸附同时3种情
目的:试验不同的保护剂成分配方,探究分离自婴儿粪便的2种益生菌(嗜酸乳杆菌和长双歧杆菌)在常温条件下保持较高活性的可行方法.方法:利用均匀设计实验方法设计保护剂配方,用
[目的]对鳊鱼嗜水气单胞菌进行分离与鉴定。[方法]从鳊鱼中分离出嗜水气单胞菌,并进行16S rDNA特异性分子鉴定。分析嗜水气单胞菌的生化特征,并构建嗜水气单胞菌ERIC-PCR指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