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新疆人在北京奋斗的故事

来源 :新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ONALDO_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三个在北京工作的新疆人的故事。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高举奋斗的旗帜,每一个执着的梦想都会开花,努力就会改变自己的人生。
  这是三个在北京工作的新疆人的故事。他们有不同的生活轨迹,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但他们都在北京坚持着各自的理想,虽然有过困惑,有过挫折,但仍执着地追求光荣与梦想,实现着自我价值,开拓前所未有的光荣与梦想之路,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高举奋斗的旗帜,每一个执着的梦想都会开花,努力就会改变自己的人生。
  帕提古丽
  用电波传递“中国好声音”
  帕提古丽·买买提是阿克苏地区柯坪县人,乌孜别克族,目前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维吾尔语频道工作。
  自1989年考上中央民族大学,离开家乡来到北京求学,帕提古丽就留在了这座城市。在采访、翻译、校稿、播送等多个岗位接受锻炼的帕提古丽,很快成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业务骨干。每天下午是她与家乡感觉最亲切的时候。因为此时此刻,帕提古丽甜美的声音通过电波,传送到3000多公里以外的家乡新疆。
  初到北京时,语言成为她融入北京的第一大障碍。
  “我们从南疆来的学生,普通话很差,第一年我们几乎都不敢开口说汉语。”帕提古丽说。因为语言不通,北京对她来说是陌生的,帕提古丽常常想家,甚至想回到家乡。当时,周围的朋友向她伸出了温暖的手,“他们经常一个字一个字地纠正我们不准的发音,使我喜欢上了北京。”帕提古丽说。这也让帕提古丽有了信心和勇气,努力适应北京的生活。
  “为了快速攻克语言关,我们除了汉语还要学习各种方言。我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后,第一年采访本民族,第二年就开始采访更多的人,听懂了许多方言,我很快就融入了社会,成为称职的记者。”帕提古丽说。
  真正让帕提古丽自豪的不是克服了语言关,而是成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一名工作人员。
  新疆的维吾尔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等民族的人早已习惯收听中央台维吾尔语广播。作为党和国家联系民族群众的重要桥梁,中央台维吾尔语广播拉近了边疆各族人民和首都北京的距离,目前中央台维吾尔语广播涵盖了新闻、专题、音乐等内容。
  “维吾尔语广播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报道新疆地区建设发展成就,沟通信息、引导舆论、传播文化、普及知识,为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和谐稳定,促进新疆地区经济繁荣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能成为其中一分子,通过电波,把党和国家的声音传人新疆各民族千家万户,我感到非常自豪。”帕提古丽说。
  阿合买提江一个对得起读者的编辑
  阿合买提江·吾守尔的老家在新疆拜城县赛里木镇,1980年,在考入中央民族大学之前,他从未走出过新疆。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民族出版社维吾尔文编辑室工作。
  在这里,阿合买提江长期承担重点图书的策划、编辑、翻译和审订工作,以擅长策划编辑维吾尔历史文化类书籍,尤以严于把握涉及新疆民族、历史、文化、宗教图书而著称于民族出版界。“维吾尔文编辑室很重要的一项任务是编辑、出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以及重要会议文件和政策。除此以外,我们还编辑出版维吾尔族作家的小说、诗歌和学术著作。”阿合买提江说。
  阿合买提江和同事们先后策划、编辑和翻译了《世界文学经典百科》、《获诺贝尔奖科学家中学时代》、《新疆伊斯兰教史》等50多种书;这些书在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质,弘扬社会主义文化主旋律方面意义十分重大,并逐渐形成民族出版社重点品牌,效益显著。阿合买提江深厚的学术功力、对书稿内容的驾驭能力以及对民族文化政策的准确把握,使他在工作中获得了诸多荣誉,他先后荣获中国民族图书奖三等奖、国家图书奖特别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提名奖等。
  “我的梦想是成为一个对得起读者的编辑,为新疆编辑出版更多更好的图书。”阿合买提江说。从事民族出版工作31年来,阿合买提江策划、编辑、翻译和审订近千种图书和期刊,累计5000多万字。
  在北京工作生活30余年,北京已经成为阿合买提江的第二故乡,但他对新疆的感情始终萦绕于心。每天早上一来办公室,他首先打开电脑,了解新疆的各种信息,看家乡有什么新的变化,天天如此。每当看到家乡的巨大变化,他由衷自豪。在北京,阿合买提江夫妇俩还是喜欢把家里装修成家乡老宅的样子,用这种方式,感知家乡的气息。
  最近阿合买提江被民族出版社推荐为“国家民委特殊贡献奖”候选人。他说,党和国家培养造就了我,我仍会怀着感恩之心,继续民族出版工作。
  帕尔哈提梦想成为当代阿凡提
  今年25岁的帕尔哈提·迪力夏提是一个来自新疆阿克苏的维吾尔族小伙儿,从小对相声艺术情有独钟。他的梦想就是做个优秀的相声演员,成为当代阿凡提。
  2011年,还在乌鲁木齐上大学的帕尔哈提和搭档举办了新疆首次大学生相声专场,反响很大,这让他对自己信心十足。为了让相声水平有更大的提高,帕尔哈提和搭档专程到北京,参加了相声表演艺术家丁广泉的相声培训班。
  但预料不到的困难考验着他。“来到北京首先就是为了学相声,我没有工作,只好在餐厅打工维持基本的生活需求。”帕尔哈提说。
  “没有风浪,就不能显示帆的本色;没有曲折,就无法品味人生的乐趣。”帕尔哈提坚信着自己的道路。他开始投简历找工作,没多久便应聘到北京一家策划公司成为职员。在之后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帕尔哈提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公司里的一名骨干。“因为不同民族,开始时会有一些距离感,但接触以后,发现大家很亲切,我跟公司的同事们关系也都很和谐。”帕尔哈提说。除了在丁广泉的相声培训班学习,他还努力向新生代的相声团体“嘻哈包袱铺”取经。
  “嘻哈包袱铺”由30多人组成,几乎清一色是“80后”男生,于2008年底迅速蹿红。网络语、流行语、新闻事件被他们巧妙穿插在传统相声里,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喜剧感。观摩他们的演出、看相关视频成为他锻炼提升自己的方式。
  帕尔哈提的事业慢慢走上了正轨,梦想也开始变得清晰起来。2013年7月,帕尔哈提受邀主持第十届中国保险精英圆桌大会。同年9月,他又参加了深圳卫视《年代秀》的节目录制,开始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前不久,因为要照顾父母,帕尔哈提暂时回到了新疆,但这也给了他充实自己的机会。“维吾尔族是个幽默的民族,像阿凡提这样代表着充满智慧和哲理的幽默形象、文化,是没有民族文化界线的。在新疆期间,我可以系统学习其中的精华,使之与传统相声相结合,努力形成属于自己的独具特色的相声艺术。”帕尔哈提说。
其他文献
让历史发声,让文物说话。  2014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丝绸之路新疆段重点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哈密市白杨沟佛寺遗址群本体维修加固工作,对这里进行了第一期考古清理工作。  一座高约10米的坐佛出现在人们面前。主持此项工作的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于建军介绍,这可能是新疆迄今发现的最大坐佛,白杨沟佛寺遗址群最早的建设年代可能在隋朝之前,繁荣期在唐朝。  见证历史遗存  2015年3月11日下午
期刊
大凡于解放前引进我国的西方电影都会被我们冠以一个具有东方神韵的译名,而《魂断蓝桥》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据说当年这个名字是来自一位女士的建议,既富美感又易上口,且颇合严复所倡“信、达、雅”之精神,比英文直译的“滑铁卢桥”不知强出多少倍。  事实上,之所以有“蓝桥”一词,乃出自于《庄子·盗跖》中尾生抱柱的故事。相传周时有一叫做“尾生”的鲁国书生,在赴秦国投考为官时认识了一个姑娘,两人相约在蓝桥下幽会。
期刊
她们是一对维吾尔族双胞胎姐妹,她们曾经穿着舞鞋在华丽的舞台上旋转跳跃,她们最大的梦想是有朝一日能成立慈善基金会,专门帮助那里的妇女和儿童。  她们是一对维吾尔族双胞胎姐妹,她们曾经穿着舞鞋在华丽的舞台上旋转跳跃,曾经跨过高山大海去陌生的国度学习和探寻。现在,姐妹二人回到了新疆,将目光关注在南疆的妇女儿童身上,她们最大的梦想是有朝一日能成立慈善基金会,专门帮助那里的妇女和儿童。  7月28日下午,记
期刊
他驾驶着一辆满载责任的卡车,在广阔的油田大地上不停奔跑,跑到天山深处、跑到克拉玛依、跑到塔里木盆地、跑到渭北高原、跑到中原大地,实现了自己的“初衷”——将一生献给石油事业。  他翻山越岭,历经险情,为油田送了三年木头;他顾全大局,勇担重任,用行动把队友带出险境;他远赴沙漠,砍柴铺路,将工人和设备运到井场;他苦心钻研,创新技术,让一堆堆破铁起死回生;他事必躬亲,倾囊相授,把年轻员工培养成全新的自己。
期刊
在电影中出现的智能机器人,其实并不那么乌托邦,它不断出现在首府市民的日常生活当中,从传菜机器人“大黄蜂”到送餐倒水的“凯撒”……  “您好,我是机器人凯撒,欢迎您光临本店!”当你在餐厅遇到一个身高1.65米,体重40公斤,“皮肤”雪白脑袋圆圆,两只大眼睛闪烁着两颗桃心的机器人迎宾员,你是不是都要被萌化了?  迎宾后,凯撒会熟练地背出菜单让顾客挑选。送餐时,工作人员只需将顾客点的菜放入凯撒端着的餐盘
期刊
“偷懒”是人类的一种美德,这是中学时代班主任老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句话。伴随着我们的每次“偷懒”,我们的科学技术又向前进了一步,“傻瓜”产品就是最好的例子。
期刊
白天,他是游轮海旅行网的高管;夜晚,他变身为中国旱地冰球发展中心(CFD)的高级教练员。  23岁的吾拉尔别克·哈依那尔别克来自新疆塔城,这位从阿尔泰山走出的哈萨克族青年,在有“东方明珠”之称的上海,演绎着自己的精彩人生。  8月19日下午,上海吴淞口。12层高,拥有739个房间的“海娜号”停靠在邮轮码头。几个小时后,这艘排水量达到16万吨的巨大邮轮将载着3000多名游客驶往日本鹿儿岛,开始6天5
期刊
“靠父母庇护,与父母生活,自己岂不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想到这里,杜伟决定以自己的方式,走自己人生之路。  一米八的个头、商务简装、利索的短发、一副眼镜……杜伟给人第一印象就是两个字:帅气!  杜伟今年33岁,是成都翰宇机电公司的总经理。在异乡打拼的十年里,他曾四处求职屡次碰壁,曾因生活落魄遭受质疑,曾是领着高薪水的都市“白领”,曾抛弃“铁饭碗”干起销售员,他一直在用行动追求着自己的梦想。他说:“
期刊
赛里曼今年71岁了,2014年,她的家庭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美家庭”称号,2015年,赛里曼被评选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  在伊宁市伊犁河路街道伊犁河路社区,赛里曼不仅仅是一位居民的名字,她也是社区的一张名片,所有听过赛里曼名字的人都会记住她。赛里曼今年71岁了,关于她的故事每天都有新记录。2014年,她的家庭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美家庭”称号,2015年,赛里曼被评选为新疆维
期刊
团结就是那把“金钥匙”,让47个民族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和衷共济,“一家亲”的故事不断上演。  “户儿家”的陈列馆  在阿勒泰市红墩镇,提起“户儿家民俗陈列馆”,可谓尽人皆知。小小陈列馆,收藏了汉、哈萨克、蒙古等各族人民共同生产生活的旧器具、老照片。  “户儿家”是太平天国和西北捻军汉民的后裔,清末以后陆续迁至红墩镇阔克萨孜村等地。  陈列馆的主人叫李红秀,土生土长的红墩镇人。“老物件见证了一段岁
期刊